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經方论(原创)

2015/3/30 11:34| 发布者: david92003| 查看: 40| 评论: 9|原作者: 独孤园丁

摘要: 經方 (獨孤園丁) 經方,是朮。乃為了中華文化智慧傳道也,更為救人也。 常听今醫術有成之「權威」、「名醫」,每每論及後世聖賢或今之名醫之方,亦或大言稱經方,或「謙虛」稱經典之方,啓不令人失 ...


                                          
                      經方

                   (獨孤園丁)

經方,是朮。乃為了中華文化智慧傳道也,更為救人也。

常听今醫術有成之「權威」、「名醫」,每每論及後世聖賢或今之名醫之方,亦或大言稱經方,或「謙虛」稱經典之方,啓不令人失笑耳?

經方,真乃象後世中下工之醫書一樣,需不斷擴大乎?或為成名乎?或為利益乎?然其乃平智之人可制乎?

另有多數醫者認為,仲景方為經方,其餘皆為時方。

還有一些認為,仲景之後一些醫中賢者之方,歷久不衰,行之有效,也屬於經方。

然既為經方,乃「經典」之方。何醫著可稱作經典?

余以為,以下幾部可作為醫者共同尊奉之經典,其所載之方方為經方。

一、《湯液經》
尹伊依《神農本經》及《桐君採藥錄》,上中下三品之藥,共三百六十五味,作《湯液經》,制方365首,然原作已失傳。

二、《黃帝內經》
雖以傳道、授理法為主,然亦載方13首。

三、《傷寒雜病論》
源於《黃帝內經》和《湯液經》。

其「論」組成,《傷寒論》以《黃帝內經》五運六氣之論,用於人身體,制六經辨證法;《金匱要略》則以《湯液經》藏腑辨證為主,輔以部位論病而成。

其方源於《湯液經》,檢錄其中113首。

張仲景《傷寒論自序》雲:「勤求古訓,博採眾方」,其勤求博採者,《湯液經法》也;“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也。

四、《輔行訣》
其方亦源於《湯液經》,檢錄其中61首(陶曰60首)。

陶弘?《輔行訣五藏用藥法要》雲:「依《神農本經》及《桐君採藥錄》,上中下三品之藥,凡三百六十五味,以應周天之度,四時八節之氣,商有聖相伊尹,撰《湯液經法》三卷,為方亦三百六十首:上品上藥,為服食補益方者百二十者;中品中藥,為療疾祛邪之方,亦百十十首;下品毒藥,為殺蟲闢邪癰疽等方,亦百二十首。凡共三百六十首也,實萬代醫家之規範,蒼生護命之大寶也。今檢錄常情需用者六十首,備山中預防災疾之用耳。檢用諸藥之要者,可黷契經方之旨焉。」

如此,以上四部,可稱載方之「經典「。

然,觀以上之名稱及源流,實只有《湯液經》、《黃帝內經》為「經」。而「論」、「訣」則非「經」,是源於「經」。然其方檢錄於「經」,故亦為經方。

除此,其餘皆不宜濫稱經方,應稱為時方。

然,無論經方,時方,愈病即可稱良方。





  • 下面是小四号宋体字,而且变为简体字了,不知可否?做错莫怪。


    经方

                                          (独孤园丁)

    经方,是朮。乃为了中华文化智慧传道也,更为救人也。

    常听今医术有成之「权威」、「名医」,每每论及后世圣贤或今之名医之方,亦或大言称经方,或「谦虚」称经典之方,启不令人失笑耳?

    经方,真乃象后世中下工之医书一样,需不断扩大乎?或为成名乎?或为利益乎?然其乃平智之人可制乎?

    另有多数医者认为,仲景方为经方,其余皆为时方。

    还有一些认为,仲景之后一些医中贤者之方,历久不衰,行之有效,也属于经方。

    然既为经方,乃「经典」之方。何医着可称作经典?

    余以为,以下几部可作为医者共同尊奉之经典,其所载之方方为经方。

    一、《汤液经》
    尹伊依《神农本经》及《桐君采药录》,上中下三品之药,共三百六十五味,作《汤液经》,制方365首,然原作已失传。

    二、《黄帝内经》
    虽以传道、授理法为主,然亦载方13首。

    三、《伤寒杂病论》
    源于《黄帝内经》和《汤液经》。

    其「论」组成,《伤寒论》以《黄帝内经》五运六气之论,用于人身体,制六经辨证法;《金匮要略》则以《汤液经》藏腑辨证为主,辅以部位论病而成。

    其方源于《汤液经》,检录其中113首。

    张仲景《伤寒论自序》云:「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其勤求博采者,《汤液经法》也;“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也。

    四、《辅行诀》
    其方亦源于《汤液经》,检录其中61首(陶曰60首)。

    陶弘?《辅行诀五藏用药法要》云:「依《神农本经》及《桐君采药录》,上中下三品之药,凡三百六十五味,以应周天之度,四时八节之气,商有圣相伊尹,撰《汤液经法》三卷,为方亦三百六十首:上品上药,为服食补益方者百二十者;中品中药,为疗疾祛邪之方,亦百十十首;下品毒药,为杀虫辟邪痈疽等方,亦百二十首。凡共三百六十首也,实万代医家之规范,苍生护命之大宝也。今检录常情需用者六十首,备山中预防灾疾之用耳。检用诸药之要者,可黩契经方之旨焉。」

    如此,以上四部,可称载方之「经典「。

    然,观以上之名称及源流,实只有《汤液经》、《黄帝内经》为「经」。而「论」、「诀」则非「经」,是源于「经」。然其方检录于「经」,故亦为经方。

    除此,其余皆不宜滥称经方,应称为时方。

    然,无论经方,时方,愈病即可称良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论》取材于伊尹《汤液经法》!有考证...
经方中医传承概述
伤寒真蕴(二):伤寒论的源头
陶弘景:证明张仲景学过《内经》
伤寒杂病论是对汉前医学成就的总结
重温经典——从伤寒论序看仲景体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