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诊断学完整版
中医诊断学完整版 概念: 火淫特点: 临床表现: 火灼气分-壮热口渴,面红目赤 热入营血,迫血妄行-吐血、衄血、发疹 热扰神明-发狂 热灼肌肤-皮肤生痈疖 热伤津液-便秘,尿黄 舌-红绛   脉-数而有力 火为阳邪,易耗伤阴液; 易迫血妄行; 中医诊断学完整版 相同点:同为夏令主气。《素问 五运行大论》:“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南方生热,热生火”“七月流火” 不同点: 暑-以汗出过多,气阴两伤为损害的一组症状,治以清暑益气(清暑益气汤) 火-以火毒内侵,或灼伤肌肤为损害的一组症状,治以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 中医诊断学完整版 概念:是中医对急性、烈性传染病的总称。 致病特点: 1、传染性强,流行面广 2、发病急骤,病情危重 3、多从口鼻而入 4、其产生有一定的条件 中医诊断学完整版 1、大热、大渴、头痛如劈 2、绞肠痛绝,或抽搐强直 3、狂躁昏谵,吐衄发斑,咽痛喉烂 4、憎寒壮热,痰喘肿胀 5、舌质红绛,苔厚浊腻或白厚如积粉 6、脉濡数    非典型肺炎(SARS)简介  一种历史上未见过的致病原引起,现已确定为冠状病毒。  传染性极强,多为呼吸道飞沫传染,有明显地聚性,家庭、医院为易感人群。  潜伏期为2-10天,主要表现为高热(380C以上),伴干咳、胸痛,渐致呼吸困难,昏迷,多脏器衰竭。  检查白细胞不升高,甚降低,肺部片状或絮状阴影;抗菌素治疗无效,死亡率6%, 中医诊断学完整版 概念:过度、过久的情志剌激,导致脏腑气血失调而引起的疾病 致病特点: 1、与患者的情绪波动密切相关 2、以精神症状主 中医诊断学完整版 1、怒则气上:头痛目胀,面红目赤 2、喜则气缓:神不守舍,哭笑无常 3、悲则气消:闷闷不乐,面色无华 4、恐则气下:腰膝酸软,二便失禁 5、惊则气乱:惊悸怔忡,癫狂晕厥 6、思则气结:食少纳呆,胸闷嗳气 中医诊断学完整版 (一)饮食所伤: 胃痛,恶闻食臭,饮食不佳,胸膈痞满,吞酸嗳腐,舌苔厚腻,脉滑有力。 (二)劳逸所伤: 倦怠无力,嗜卧,懒言,饮食减退,脉缓大或浮或细。 中医诊断学完整版 (三)房室所伤 阴虚,则咳嗽咯血,骨蒸潮热,心悸盗汗; 阳虚,则阳萎早泄,手足清冷,腰酸腿软,梦遗滑精。 小结 中医诊断学完整版 中医诊断学完整版   中医诊断学教研室  陈启松 中医诊断学完整版 (一)气虚证 概念:是人体之气不足导致气的基本功能减退的虚弱证候 临床表现: 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自汗,活动后诸症加剧,舌淡苔白,脉虚无力 中医诊断学完整版 《灵枢 口问》;“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倾,目为之眩” 《素问 剌志论》:“气虚者,寒也”“气虚形虚” 《脾胃论 脾胃胜衰论》:“脾胃俱虚,则不能食而瘦,或少食而肥,虽肥而四肢不举” 中医诊断学完整版 概念:是因气虚而升举乏力、清阳下陷所表现的虚弱证候 临床表现:气虚证+脏器下垂 腰腹气坠感,久泻久痢,便意频频 脏器下垂 (子宫脱垂图) 中医诊断学完整版 《景岳全书 脱肛》:“有因久泻久痢脾胃肾气陷而脱者,有因中气虚寒不能收摄而脱者,有因劳役吐泻伤且脾而脱者” 《景岳全书 妇人规》:“子宫不收而外坠者,宜补中益气汤加醋炒芍药,饮而举之” “非温补不能收” 《内经》:“下者举之” 中医诊断学完整版 概念:气机运行不畅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胀闷、疼痛、脉弦 《景岳全书》:“痛证当辨有形无形,无形者,痛在气分。凡气病而为胀为痛者,必或胀或止,而痛无定处,气聚则痛而无形,气散则平而无迹,此无形之痛也,但宜顺气,气顺则痛愈矣” 中医诊断学完整版 概念:气机逆而向上或升发太过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肺气上逆-咳嗽,气喘,不得平卧 胃气上逆-呕吐,呃逆,嗳气 肝气上逆-头痛目胀,眩晕耳鸣,面红目赤,吐血衄血,甚至晕厥 中医诊断学完整版 重点:  虚证--气虚证  气陷证  实证--气滞证  气逆证 中医诊断学完整版 二、亡阴证:是指体液大量耗损,阴液严重亏乏而表现出的危重证候  成因:壮热耗津、大吐大泻等     严重烧伤 临床表现:  汗热味咸而粘,如珠如油,身灼肢温,虚烦躁 扰,口渴欲饮,皮肤皱瘪,小便极少,面色赤, 唇舌干燥,脉细数疾等 中医诊断学完整版 亡阴 亡阳 汗 汗热,味咸,粘稠 汗冷,味淡,微粘 四肢 温和 厥冷 舌象 红干 白润 脉象 细数无力 微细欲绝 其它 身热,烦躁不安,口渴,喜冷饮 身冷,蜷卧神疲,口淡,喜热饮 中医诊断学完整版    亡阴与亡阳见于危重病。亡阴多见于高热汗多,或呕吐过度,脱水、失血等体液代谢紊乱时。亡阳则多见于休克等急性血液循环障碍时。有人认为亡阴、亡阳的出现,与机体的体质及当时之反应状态有密切关系。亡阴与亡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诊断114
中气下陷证与脾不统血证鉴别
《养生堂》保住胃气 存住津液
心气虚,常见的4个表现,中医治疗心气虚的方法
绝汗的诊断-四诊- 中药健康网
呃逆辩证施治——虚证的治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