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请为这位伟大的核物理学家点个赞!
userphoto

2023.06.25 北京

关注




他在物理学界享有盛名,但在登峰造极之时,却选择隐居戈壁荒漠。他的成果帮助至少6人赢得了诺贝尔奖,然而他自己未能获奖,因为他愿意为国家安全而放弃追求学术荣誉。他的名字命名了一颗太空小行星,但却被封存在绝密档案柜中17年,直到邓稼先哽咽着称呼他的真名。在23位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他的成就荣光璀璨。


就是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淦昌。

王淦昌出生于兵荒马乱的晚清时期,父母双亡。他依靠放羊谋生,但他的外婆一直鼓励他去学习:“中国不缺放羊娃,但缺少有学问的人。”因此,他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小学读到清华大学。1930年,王淦昌前往德国留学深造物理学。在柏林大学,他是著名女物理学家迈特纳的实验室助理,提出了关于新粒子的独特观察,奠定了他的科学事业基础。

1956年,作为中国代表之一,王淦昌到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担任研究员,从事基本粒子研究。在那里,王淦昌及其团队发现了世界上第一个反西格马负超子,填补了微观世界体系的空白,引起了轰动反响。

在工作期间,王淦昌接到了国内发来的绝密电报,他的回答只有简短的六个字:“我愿以身许国!”为了帮助中国创造出原子弹,他放弃了诺贝尔奖,放弃了个人荣誉的追求,毅然前往新疆沙漠,以一个无名英雄的身份潜心工作,为了保密,他不与外界联络,不在学术界抛头露面,不再探索自己感兴趣的科学,甚至不能告诉妻儿自己正在研究的项目。每次实验都是亲力亲为,常常在深夜工作,耽误了回家的时间,他只能通过写信向家人倾诉思念之苦。

1960年,中国原子弹研制进入关键阶段,但苦于苏联撤出所有专家,研制工作陷入停顿。一位对中国友好的苏联专家在临别前放话:虽然我们走了,但在这个领域你们还有王淦昌。日复一日钻研,年复一年苦干,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接着,王淦昌又开始研究氢弹。不久,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颗氢弹!从原子弹发展到氢弹,中国仅用了2年零8个月,这种进展速度远超当时世界其他最先进的国家。

1969年,西方国家为阻止中国发展核武器而尽出各种方法。在此期间,王淦昌身为领导者,深知时间紧迫,他劝大家顾大局,说:“与西方核大国比较,谁赢得时间,谁才能赢得主动!”在他的努力下,研究院解决了矛盾,进行了3次地下核爆实验,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王淦昌隐瞒自己的真名长达17年,从未抱怨。直到除夕夜,邓稼先哽咽着称呼他的真名。1978年,71岁的王淦昌调回北京担任核工业部副部长兼原子能研究所所长。但他没担任这个职务太久,因为他辞掉了职务,以一个小组的身份继续从事研究激光核聚变。他认为要成为一名科学家,不应充当“官员”。王淦昌继续致力于科研事业直到晚年,他总是提醒自己:要保持在科学界先进的位置,才能更好地为人类做出贡献。

1998年12月10日21时48分,王淦昌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王淦昌先生是一位伟大的国际著名的物理学家,被国际上称为Great Wang。王淦昌先生的一生闪耀着科学智慧的光芒,他把毕生的智慧和精力全部奉献给了祖国的科学事业。王淦昌先生的科学成就和品德修为,深受世人的尊敬和爱戴,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为科技工作者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国士无双!
彪炳千古!
致敬伟大的科学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科学第一牛人王淦昌,神秘消失17年,世界欠他3个诺贝尔奖
核物理学家王淦昌“以身许国”,“消失”了十几年
他三次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却人间蒸发17年,再出世时震惊全世界
他用化名生活17年,被学生邓稼先喊出真名,二人抱头痛哭
原子弹风云(一) 二战中的原子弹(1)
泄漏原子弹机密的科学家间谍:克劳斯·福克斯的一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