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懂上海:乘11路公交车 逛上海老城厢

看懂上海:乘11路公交车 逛上海老城厢 [复制链接]

雷宏宝

雷宏宝

  • 论坛元老
  • 1980-01-01
  • 7608
  • 63041
  • 保密
  • 2013-03-01
1#
t T
发表于 2014-10-11 07:29 |只看楼主

看懂上海:乘11路公交车 逛上海老城厢


来源:新浪

2014-10-10 01:00:10



  上海几百条公交线路,只有11路是真正的环线,从老西门出发,环绕豫园老城厢一周,再回到老西门。乘着走走停停的11路,沿着人民路、中华路绕老城厢一周,沿途所见,皆是古色古香的建筑。

  11路是环线,起点终点都是老西门,旁边就是文庙。文庙是上海中心城区唯一的儒学圣地,已经有700多年的历史。站在远处一眼望去,四周都是雕梁画栋、秦砖汉瓦的庙宇殿堂。正方的大成殿,是文庙的主体建筑。殿前矗立着一尊“圣人”孔子佩剑的全身铜像。

  一走进庙门,可以看到很多祈福树。与其他那些佛教庙宇不同的是,这里的祈福对象全部是孔圣人。红丝带上米黄色的许愿符在风中摇曳,一面是孔子的画像,另一面则承载了学生和家长们各种沉甸甸的心愿与祝福。本以为到此祈福的都是中国考生,不想再祈福条上还有各种各样的“洋文”。

  文庙里有个旧书交易市场,每逢周日,几十个摊贩聚集在大成殿广场和回廊下,在孔夫子的庙宇里卖书。每个摊位上都横七竖八堆放着各种年代不同品相的二手或三四五六手旧书。
分享 转发
雷宏宝

雷宏宝

  • 论坛元老
  • 1980-01-01
  • 7608
  • 63041
  • 保密
  • 2013-03-01
2#
t T
发表于 2014-10-11 07:29 |只看楼主

  往前走不远,就是被网友誉为“一个鲜活存在着的上海旧市井”的梦花街。在这边长大的一位朋友说,十多年来,这里都没有发生改变。

  说到老西门的吃,还真不少。文庙路中华路路口有乔家栅;百米开外中华路上的大富贵。大富贵也是老早附近摆酒水的首选地。这些老上海味道,最聚人气,这是文庙路的另一面。

  从小东门下车走几步路就到上海老街了。即使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也可能对上海老街在哪里并不十分清楚。这条方浜中路被称为上海老街可谓是当之无愧。地处上海老城厢的核心区域,虽经改造却还保持着老街的几丝风味。
雷宏宝 最后编辑于 2014-10-11 07:31:26
雷宏宝

雷宏宝

  • 论坛元老
  • 1980-01-01
  • 7608
  • 63041
  • 保密
  • 2013-03-01
3#
t T
发表于 2014-10-11 07:30 |只看楼主

  老街的东段经过装饰和改造,保留了清末民国初年的民居特色,两侧恢复了花格窗、排门板、范氏栏杆、落地摇杆门等,再配以屋顶上的飞檐翘角,花边滴水和马头墙。西段的房屋外立面仿明清建筑,突出上海老城厢的民俗风情,黛瓦粉墙,红柱飞檐。

  走在老街上,经常能耳闻丝竹之声自民居中出,大有一种“我虽不及师旷之聪,闻弦歌而知雅矣”之感。

  继续西行,就来到老城厢戏园。戏台是仿古戏台,名为“玄扈台”。“玄扈”是徐光启的号,算是纪念徐光启,就在方浜中路与光启路交叉的丁字路口。戏台好像一块“排门板”,方浜中路也只能顺势扭一扭,倒有了往日窄街闹市的味道。
雷宏宝 最后编辑于 2014-10-11 07:33:35
雷宏宝

雷宏宝

  • 论坛元老
  • 1980-01-01
  • 7608
  • 63041
  • 保密
  • 2013-03-01
4#
t T
发表于 2014-10-11 07:31 |只看楼主

  上海老街旁的康家弄,充分刻画了上海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源远流长,巷弄里建筑民宅也均是老上海的风情。蜿蜒曲折的巷子,被人民俗称的“瓦片房”,至今仍有大量的上海本地市民居住于此。

  在尚文路站附近,一条弄堂的名字饶有味道,叫做“面筋弄”,据说之前巷弄口有卖油面筋的,因此就叫面筋弄了。这个在地图上几乎找不到的巷弄,却随处可见上海最市井生活的信息。

  对很多在弄堂长大后又离开的人来说,这些弄堂有着太多的记忆。清晨倒马桶的铃铛声和随之而来刷马桶的咣咣声,还有隔壁邻居阿姨在灶披间高声在讲小菜的价钱...每到饭口就会在弄堂里弥漫着各家飘出的阵阵菜香,小人在弄堂里“白相相”,可弥漫着温馨,就像在屋里一样的。
雷宏宝 最后编辑于 2014-10-11 07:35:55
雷宏宝

雷宏宝

  • 论坛元老
  • 1980-01-01
  • 7608
  • 63041
  • 保密
  • 2013-03-01
5#
t T
发表于 2014-10-11 07:32 |只看楼主

  每当来到这里,就仿佛便走进了一片喧嚣里的安静,感觉特别亲切,仿佛遇到分别很久的熟人,总想好好坐下来聊一聊。不过现在的弄堂里人已经很少。据住在那里的人说,很多人动迁、买房、出租后都离开了这里。而留下来的人们在这个小弄堂里静静地享受着生活的惬意。

  往前走不久,就是老上海无人不知的龙门村。现在说起上海的石库门,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新天地”。实际上龙门村的建筑风貌远远超过新天地的石库门。走在狭窄的尚文路上,从入口往里看,只觉得幽雅安静,房屋鳞次栉比,却很少有人知道这其实是上海最深最长的弄堂。

  出了龙门邨,很容易迷失在老城厢的千万巷弄里。老城厢的道路变幻莫测,不同方向的岔路都叫同一个名字,大概只有住在这里的人才能辨别清楚吧。随着城市改造的进行,老城厢也在渐渐改变着模样。也许再过不久,我们只能在记忆中回想起它的样子。
雷宏宝 最后编辑于 2014-10-11 07:37:2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坐真正的环线11路公交 尽览上海老城厢古色古香建筑群
上海曾有一个区,叫做南市区!有一种骄傲,叫我是南市区人!!
致消逝的南市区,还想做回一次南市人!
南市人,你还记得老西门和蓬莱路吗?
太震撼了!坐上这趟公交车,竟然能穿越上海700年历史!
两元钱的环上海城墙之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