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暑将至: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7月7日(本周六),小暑。


小暑,第五个节气。


暑,热也,小暑即为小热,盛夏已经来临,天气开始炎热,却还没到最热。


在小暑前后,南方将进入雷暴最多的季节。而大雨过后,艳阳一照,地面热气升腾,整个城市就像一个大蒸笼,“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便是如此。

 小暑三候 


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


一候温风至丨其实这时节刮来的已是热风了,此候已入伏。


二候蟋蟀居宇丨这么热的天,蟋蟀逃离了田野,躲到庭院的墙角下避暑。


三候鹰始鸷丨“鸷”指凶猛,这时节鹰等猛禽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翱翔。


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

《诗经·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小暑农事

 小暑与农事

小暑前后,除东北与西北地区收割冬、春小麦等作物外,农业生产上主要是忙着田间管理了。

“小暑天气热,棉花整枝不停歇。”大部分棉区的棉花开始开花结铃,生长最为旺盛。盛夏高温是蚜虫、红蜘蛛等多种害虫盛发的季节,适时防治病虫是田间管理上的又一重要环节。

小暑风俗与养生民谚


江苏等地有“六月六,吃了糕屑长了肉”的说法,这“糕屑”就是炒面;


唐代医学家苏恭说,炒面可解烦热,止泄,实大肠。“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六月六,请姑姑”,晋南地区称是日为“回娘家节”,据说与狐偃的传说有关。


川北旺苍“六月六,晒红绿”的民谚流传甚广。


“六月热得哭,黄瓜茄子来解暑”,凉拌黄瓜、茄子是川人小暑时节的最爱。


“冬不坐石,夏不坐木”, 四川广元民谚。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夏天应多吃健脾胃之物。

 小暑诗词 



《苦热》

陆游

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

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



《消暑》

白居易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小暑六月节》

元稹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玉溪小暑却宜人》

晁补之

一碗分来百越春,玉溪小暑却宜人。

红尘它日同回首,能赋堂中偶坐身。



《纳凉》

秦观

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小暑过,每日热三分。“桑拿模式”即将开启,你准备好了吗?

文:徐阳


精彩文章

【原创】谎言比真话更美丽

【原创】没有父亲的父亲节

【原创】人啊,能爱就爱吧

【原创】看清人认准路别拿真心喂了狼

【原创】同学是异父异母的兄弟姐妹

【音乐场景】场景集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沈园物候】小暑·倏忽温风至 因循小暑来
幸有心期当小暑,葛衣纱帽望回车
小暑。
小暑时节丨品读诗词里的小暑宜人
岁时(29)小暑:唐代诗人元稹一首五律,道尽了这个节气的特色
【美文美图】小暑 | 万物繁盛向美好,绿树阴浓夏日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