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谭天宇:曲阜少昊陵


 

身为山东济宁人,很早就知道济宁的曲阜有一座少昊陵。虽说本人此前去过曲阜三次,但是却一直未曾去过少昊陵,这确实是一件让我遗憾的事情。2017年的第一次外出考察,我便把目标定在了曲阜的少昊陵。

2017年年初的几天里,济宁市都被大雾所笼罩着,一连持续了三天,雾霾才逐渐散去。1月7日又下了一整天的小雨,1月8日终于停了下来,我们便在1月8日乘火车出发去曲阜。

我们买的是K1904次列车,这趟列车是从北京开往日照的。早晨起来后,我们在家吃了早饭,随后便乘车到了济宁火车站。我们乘坐的列车晚点了22分钟,8:36才从济宁站开出。从济宁到曲阜列车开了一个小时,中间在兖州停了一次。我们到达曲阜车站的时候,车站还在整修。出站以后,我们便坐上了一辆出租车前往少昊陵。从曲阜火车站前往少昊陵有些远,出租车走了十分钟才到,路上出租车司机与我们攀谈了起来。

“你们要去少昊陵?”司机问我们道。

“是的,”我回答说,“以前来了曲阜三次,还从来没有到过少昊陵。”

“那个地方游客不是太经常去,”出租车司机说,“但那里实际上地位是很重要的。少昊是孔子的祖先,而且在历史上第一个定曲阜为其都城。少昊陵里面最重要的建筑是‘万石山’,传说当年用了一万块石头才修成,但它并不是真正的少昊陵墓。真正的少昊陵在万石山的后面,是一座土丘,万石山是少昊的先祖太昊的衣冠冢,因此万石山排在少昊陵的前面。”

我听了以后说:“那个地方我也有所耳闻,听说那座万石山是宋朝时候修建的。当时还兴建了不少的建筑,历经战火之后只有这座万石山保存了下来。”

“旧县村将那一片遗址全部用砖墙围起来了,面积非常大,要走到最后才能够见到万石山与少昊陵。”出租车司机告诉我们说。

 
“万人愁”石碑

互相聊着,出租车已经到了少昊陵的门口。大门有飞檐斗拱,显得颇有些气派,门口有三位附近村庄的老年人在打牌。我们走了进去,这一道门并没有人在出售门票。进去以后,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中央有一个大水塘,水塘里长满了芦苇,由于此时已经是隆冬时节,芦苇呈枯黄的颜色。在水塘的东西两侧各有一座大型的石碑,我们先从这两块石碑对景区进行参观。水塘东侧的这座石碑又有一个很怪异的名字——“万人愁”。石碑前有文字说明它的来历,这块碑来源于北宋末年。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建成景灵宫,宋徽宗时期又进行整修,“万人愁”石碑便是在宋徽宗宣和年间整修时建。碑的位置在景灵宫外,共有石碑四幢。据传说因为石料沉重难运,人称之为“万人愁”。当时,碑帽蛟龙已经刻成,西碑也已磨光。但工程还未竣工,金兵便攻至曲阜,这项工程不得不暂时中止。后人有诗感慨“丰碑不书字,遗恨宣和年”。这块石碑后来也碎作了很多小块,我们来看时,中间用水泥、钢筋固定的痕迹清晰可见。它是1991年由曲阜当地政府拨款修复的。整修后碑高16.95米,宽3.74米,厚1.14米。碑额浮雕六条盘龙。昂首向天,雄壮生动,两侧各雕一尊护神力士,实属罕见。碑额与碑身虽为1:1.4,但矗立之石,都显得十分协调。

水塘西侧的石碑名为庆寿碑。这座碑也曾经受过折断的命运,也是与“万人愁”碑一起修复的。碑长约7米,宽3.6米,厚0.6米,现残为三块,刻有“庆寿”两个大字,书法遒劲。碑上原有小篆题跋十六字,惜已漫灭无存,“庆”字右旁刻“燕山任筠时七十五岁……”。少昊陵“寿”字左边刻字一行,“至圣五十五代孙世袭曲阜县尹”监刻。刻字年代为元末。两块石碑中间的水塘是宋代时为修建景灵宫而开挖土方所形成的。

绕过这座水塘之后,我们见到了一座大门,这是景灵宫曾经的宫门。如今景灵宫已经不复存在了,唯有这座大门仍旧屹立着。宫门后面是一条长长的石道,用大块的条石铺就而成。此时有不少旧县村的村民在这条石道上漫步健身,进行着晨起后的锻炼。

沿着石道向北走了没多远,我们便见到竖立着两块小型的石碑。其中一块石碑标志着这里被列为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另一块石碑则介绍着景灵宫从建设到被毁的经过。据碑文所记,鲁为禹贡兖州之境,有岗隆起于曲阜县城之东北曰寿丘者,相传为黄帝所生之地”宋朝建立后,认为轩辕黄帝为其始祖,于是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闰十月,“诏曲阜县更名为仙源县,徙县治于寿丘,开始兴修著名的景灵宫轩辕黄帝圣祖,又建太极殿、祠其配曰圣祖母,越四年而宫成,总千三百二十楹,并且琢玉为像,龛于中殿,以示尊严,岁时朝献如太庙仪。后又多次重修可惜此建筑毁于元代一场火灾。

看到这里,我们明白了为什么这座村庄名为“旧县村”的原因所在。原来在北宋时期,曲阜县的县治一度曾迁往这里。虽说后来县治又迁了回去,可是在地名上却留下了“旧县村”的印记。我们在看过这座石碑之后,又顺着石道继续向少昊陵行进。

顺着石道一直向北走到头,总算是到了少昊陵的入口处。这里有一位四五十岁的妇女在这里看大门,由于本人为济宁人,门票给了10元的特惠价格,而外地人进入的话门票是要每张50元的。我们按照她给我们的建议,先入内参观陵墓的享殿。

少昊陵享殿是少昊陵前的主体建筑,为奉祀少昊的殿堂。享殿共五大间,绿瓦覆顶殿顶四脊上,鸱吻、神兽形态各异。格棂门窗及廊下明柱皆朱漆到顶,梁椽彩饰蓝地云龙花纹。殿内有神龛,置少昊金天氏木主。龛上部悬乾隆皇帝手书金德贻祥匾额。享殿前两侧建东、西配殿各三间,均为乾隆三年(1738年)建设而成

参观完这座享殿之后,我们顺着殿后的石道向北走去。石道两侧古木参天,之间弥漫着淡淡的雾气,充满了一种神秘感。从树木的缝隙可以见到后面巨大的石质建筑。我们行进了没有多久,便到达了万石山。万石山又名“寿丘”,即传说中轩辕黄帝的出生地。

中国传统崇敬祖先的办法是修坟立碑、岁时祭祀。中国人自称“炎黄子孙”,因此自古时起,少昊陵前的这座寿丘就不断被重修和扩建,至宋朝,修成了这座“万石山”。万石山底座大、上面小,呈四棱台形。四个底边长28.5米,坡高15米,宝顶的边长为11米。万石山下面写着“禁止攀登”字样的标示牌提醒着人们,不要上去扰乱陵区的宁静。于是我们便通过景区的说明来了解宝顶上的守山神庙的样子。

 
万石山

守山神庙为宋时所建,最初为一石质小室,清朝乾隆年间改建为黄琉璃瓦庙堂,内供汉白玉石雕少昊像。其高度为2.6米,为一黄琉璃瓦覆顶的四方形小庙。它四角以方石柱撑石质板梁,砖墙直砌到顶。守山神庙室内有精雕汉白玉石质坐像一尊,像高1.2米,头戴七梁冠,身着对披合氅,脚登云勾鞋,右手扶膝,左手按玉带,安坐于石墩上。宋代皇帝崇尚道教,自以为是黄帝子孙,对寿丘极为重视。因此,万石山之神像便依道家形象雕成。

这座建筑被很多介绍曲阜旅游的书称为“中国金字塔”或“东方金字塔”。它与埃及的金字塔建筑差别比较大,但与古代玛雅人修建的金字塔建筑颇为类似。尤卡坦半岛上古玛雅人留下的金字塔也是呈棱台状,上面建有神庙。后来阿兹特克人建立的金字塔建筑也大抵是如此。这座“东方金字塔”与比玛雅人的金字塔修建的时间晚一些,比阿兹特克人的金字塔年代更早一些。古代历史上分布在世界很多地方的民族都修建过这种金字塔形的四棱锥或者四棱台式的建筑,这的确是一种很能引起人深思的历史现象。虽说这些金字塔的用途各不相同——有些是用作陵墓,有些是用作祭台,而有些则是用作庙宇,但它们的外形却都大体相近,这又是为什么呢?依笔者看,这反映了在上古时期很多民族都曾存在过的山岳崇拜。在古代先民的眼中,山岳是普通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而且在上面感觉缩短了与日月星辰、天上诸神的距离。因此在大部分民族的神话传说之中都存在着“神山”、“圣山”,例如古希腊神话中的奥林波斯山,我国传说中的东海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这种对于山岳的崇敬,很大程度上便成为了激发人们营建金字塔的动力,因为金字塔实际上便是对山岳形状的模仿。

我们绕过了万石山,随后便见到了少昊陵。它前面竖立着一块石碑,上有“少昊陵”三个大字,还有一尊石鼎。石碑与石鼎看上去都很新,应该是近些年当地政府为了发展旅游业而建立起来的。坟堆并不是很高,只有两米多,比前面的“万石山”矮了一大截。上面长满了很多草,此时已是冬季,草大多枯黄了。

关于少昊金天氏,在《帝王世纪》与《世本》两古籍中均有记载。据西晋皇甫谧著的《帝王世纪》所载:“少昊帝,名挚,字青阳,姬姓也。母曰女节。黄帝时有大星如虹,下流华渚。女节梦接意感,生少昊,是为玄嚣。降居江水,有圣德,邑于穷桑,以登帝位,都曲阜,故或谓之穷桑帝。以金承土,故曰金天,即图谶所谓‘白帝朱宜’者也。位在西方,主秋令,有光明,居小阴位。故称少昊,号金天氏。在位百年而崩。”“葬于云阳。”“少昊氏自穷桑登位,故《春秋传》曰‘世不失职,遂济穷桑’。登帝位在鲁北,后徙曲阜。于周为鲁,在《禹贡》徐州蒙羽之野,奎娄之分,降娄之次。”周以封伯禽,故《春秋传》曰‘命伯禽而封少昊之墟’,是以《书序》‘鲁公伯禽宅曲阜’是也。”

《世本》对少昊的记载是:“少昊是黄帝之子。金天氏少昊。青阳即是少昊,黄帝之子,代黄帝而有天下,号曰金天氏。少昊名挚。”“少昊,黄帝之子,调律吕,封泰山,作九泉之乐,以鸟纪官。”

 
少昊陵

史书中对于少昊的记载较为简洁,而民间传说中对于少昊的描述则相当丰富多彩。据传说在少昊诞生的时候,天空有五只凤凰,颜色各异,是按五方的颜色红、黄、青、白、玄而生成的,飞落在少昊氏的院里,因此他又称为凤鸟氏。少昊开始以玄鸟,即燕子作为本部的图腾,后在穷桑即大联盟首领位时,有凤鸟飞来,大喜,于是改以凤鸟为族神,崇拜凤鸟图腾。不久迁都曲阜,并以所辖部族以鸟为名,有风鸟氏、玄鸟氏、青鸟氏,共二十四个氏族,形成一个庞大的以凤鸟为图腾的完整的氏族部落社会。

少昊在父母精心培育下,具有神奇的禀赋和超凡的本领。少昊长大后,成为本氏族的首领,后又成为整个东夷部落的首领。他先在东海之滨建立一个国家,并且建立了一套奇异的制度:以各种各样的鸟儿作为文物百官。具体的分工则是根据不同鸟类的特点来进行。凤凰总管百鸟,然后再有燕子掌管春天,伯劳掌管夏天,鹦雀掌管夏天,锦鸡掌管冬天。除此之外,他又派了五种鸟来管理日常事务。孝顺的鹁鸪掌管教育,凶猛的鸷鸟掌管军事,公平的布谷掌管建筑,威严的雄鹰掌管法律,善辩的斑鸠掌管言论。另外有九种扈鸟掌管农业,使人民不至于淫佚放荡。五种野鸡分别掌管木工、漆工、陶工、染工、皮工等五个工种,一句话,各种各样的鸟儿都鸟尽其材,物尽其用,各司其职,协调活动。因此,一到开会的时间,百鸟齐鸣,一时间,莺歌燕语,嘈嘈杂杂。有轻盈灵巧的麻雀,有五彩斑斓的凤凰,有普普通通的喜鹊,也有引人注目的孔雀。而一国之君少昊就根据诸鸟的汇报,来论功行赏,论过行罚,一切都显得那么井井有条。百鸟们无不感激少吴的慈爱和德政,无不佩服少昊的智能和才华。 少昊见百鸟之国到处呈现繁荣向上的景象,十分欣慰。他为了百鸟之国更加兴旺发达,便请来年幼聪敏、很有才干的侄儿颛顼帮助料理朝政。颛顼不负众望,干得很出色,深得叔父的赏识。少昊见侄子常常累得嫩脸上挂着汗珠,于心不忍,就将父亲传下来的那张琴搬出来,手把手教颛顼弹奏,以便使侄子提神和娱乐。

颛顼聪慧好学,很快就成为抚琴高手。他的精湛琴艺,赢得了百鸟的齐声喝彩,自然而然地超过了叔父少昊。几年后,颛顼长大成人,便要回到自己的国家,最后他成为了北方的天帝。颛顼一离开,少昊便觉得空荡荡的,心里别提有多寂寞了。每当看到那琴,只能给他增添思念和烦恼。他觉得物在人已去,离愁难消。于是,他便拿起琴扔进了东海。从此,每当更深夜静、月朗星稀的时候,那平静的海面便飘荡着婉转悠扬、凄凄切切的琴声,让人流连忘返,惊叹不已。

一直以来,对于少昊其人的存在与否,史学界一直存在争议。1978年在少昊陵院西约80米、深1.5米处,发掘出石斧、石铲、红陶鼎、钵等文物,均属于新石器时期的大汶口文化。据此可知,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代,确已有人在此劳动生息。史籍与传说中对于少昊的记载确实存在很多的真实性,考古发掘的资料可以证明少昊时期先民在这里的活动。少昊便是当时鲁西南地区部落联盟的首领,他所领导的部落联盟在考古学上对应的便是中晚期的大汶口文化。当时的贫富差距已经相当巨大,阶级与国家已见雏形。在这一时期必然会涌现出相当多的英雄人物,而少昊就是这一时期鲁西南地区活跃过的英雄人物之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少昊陵
瞻仰少昊陵
赵氏始祖-黄帝儿子少昊长眠处!曲阜少昊陵,被誉为中国的金字塔
白帝少昊 简历
祖国风光(1618)曲阜- 天下第一碑
少昊陵:云阳山下,暗藏五帝时期遗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