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石斑鱼苗开口后各阶段的饵料种类及投喂方法


广 · 告



石斑鱼苗开口后的饵料转换可分为四个阶段:


孵化后鱼苗体细长,游泳能力弱。水温在29℃孵化后40小时左右开口,72小时后卵黄囊已吸收殆尽,此时如果无法摄食到食物,仔鱼就会因饥饿而死亡。刚孵化的仔鱼大多聚集在鱼池中上层,且喜欢沿池壁觅食。随着鱼苗的发育必须改变投喂不同的饵料生物。


根据从卵黄囊期仔鱼到幼鱼的发育过程,饵料的转换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卵黄囊仔鱼到仔鱼后期。


这一时期,鱼苗由内源性营养逐渐转换为外源性营养。


一般在孵化后的2~5天,属内源性营养与外源性营养共存阶段。此时投喂的外源性食物:小型浮游生物如原生动物、小型轮虫、牡蛎受精卵和幼体,及池塘中培育的藻类等和干性饵料如螺旋藻粉、虾片与发酵鱼粉等。


这阶段螺旋藻粉、虾片等配合饵料一般要用200~250目的筛绢网过滤后才能投喂。一般第一天用250目筛绢网过滤,后两天用200目筛绢网过滤后投喂。1~2次/天,0.3~0.5ppm/次。


第二阶段:仔鱼后期到发翅期前,一般在第一阶段养至孵化后7~10日。


生物饵料有藻类、轮虫及桡足类幼体。此阶段的生物饵料一般需经过120目的筛绢网过滤后投喂。


第三阶段:发翅后至收翅前,此时鱼苗有延长的一条背鳍棘与左右各一条的腹鳍棘,形如风筝状,俗称发翅仔。


这一时期的摄食由小型浮游动物向大型浮游动物转换,主要饵料有大轮虫、桡足类的幼体,约饲养5~7日后,鱼苗背鳍及左右腹鳍开始延长出长棘,且随时间增加而背鳍、左右腹鳍更加延长,形状类似飞鱼。


此时水质控制相当重要,应尽量促持水质稳定,水色以保持淡绿色为佳,透明度60~80公分。


本阶段末期可投喂挠足类成体,卤虫幼体等,约经15日腹鳍长棘收起,25日左右背棘长棘收起,称为“收翅”。


仔鱼开始摄食至变态成稚鱼这个阶段,每天投喂2次人工配合饵料(时间为5:30、15:30),饵料要经筛绢网过滤后投喂;上午8时投喂1次活饵(轮虫或桡足类或丰年虫幼体),活饵要经过清洗消毒后才能投喂。此外还要经常检查水中活饵的数量,要确保水中活饵的数量大于1个/亳升,避免仔鱼因饥饿而自残。


第四阶段:收翅后至幼鱼期,此时鱼苗已长至2公分以上。


由于其他鳍棘的长出,就显得原先的背鳍与左右腹鳍之长棘“消失”,此时意味着鱼苗即将转变为进入底栖生活的稚鱼期,食性由活饵可驯化摄食配合饵料。


饵料生物有桡足类、卤虫幼体,稚鱼的配合饵料有搅碎的鱼、虾、贝肉糜混合湿料、人工配合干料等。


配合饵料每天投2次人工配合颗粒饵料(时间为8:00、14:00),颗粒饵料要用大泡王(用适量的水活化2~3小时后)来软化,增加适口性和强化体质,投1次丰年虫成虫或桡足类(时间为5:30),同样也要清洗消毒后才投喂。



更换饵料应注意的事项:


①每次更换饵料,要有3天左右的过渡时间,以便多数鱼苗能很好地适应新饵料。


②更换饵料要适时,太迟影响鱼的生长,太早则由于大部分个体还不能摄食,影响成活率,还会引起生长不均匀,使个别能摄食较大饵料的个体长得特别快。


③在育苗整个发育过程,每3天全池泼洒1次美之源4亩/包+多维200克/亩·米全池泼洒,可明显稳定水质,提高鱼苗活力和生长速度。

END

来源:海南正强生化技术公司,作者:朱行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独家披露石斑鱼产卵孵化及防病之细节
珍珠龙胆石斑鱼育苗如何破“听天由命”的困局?
【技术干货】石斑鱼室外生态育苗技术
玛拉巴石斑鱼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下)
山东莱州:“冷温性石斑鱼规模化苗种繁育技术”通过验收
大菱鲆苗种繁育技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