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什么是修行?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修?怎么修?
userphoto

2022.10.15 北京

关注

什么是修行

顾名思义,修正自己思想品行的偏差之处。

长久以来,很多人都认为吃斋念佛、参禅打坐、隐居诵经才是修行,其实这是理解方向上的错误。当然,并非是说这些方法不对,通过这种方式同样可以让自己的内心清静,排除杂念。但是有一点需要弄清楚,它们只是修行的一种方法,而不是修行的目的。

单独采用这种远离世俗的方式修行有很大的局限性。独处时的个人修行也有同样的问题。

毕竟,不是人人都可以远离世俗的,我们绝大部份的人都要在世俗中终其一生。

所以,仅仅采用以上方式修行,虽然会有很大进步,但是在回到现实生活中时,往往又恢复以前的状态,悟到的东西全无用武之地,仍然无法有效的应对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王阳明强调“功夫须从事上磨”的原因。


修行修的是什么?

传统说法叫修心,这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对于常人来说,此心是何心呢?不知此心为何物,又往哪儿去修呢?

比较普遍的认知,是把此心看作内心。修行的目的就是为了把内心变得强大。

这又是一个容易让常人无法理解且不知从何处着手的观念。

世人都知道在内心深处有着巨大的力量,那么,修行的目的是让内心变得强大还是让内心本来的力量展现出来呢?

很明显,让内心强大并不是给它注射一剂强心针那么简单。让它以本然的状态出现在自己的生活当中才是修行的真正价值。

弄清楚这个概念,修行才能有的放矢。

那么,既然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拥有巨大的力量,为什么平时不能运用到生活中去呢?

一定是有什么东西阻碍了它。

佛学对于蒙蔽内心的因素称之为“妄念”,道家对这些因素称之为“可欲”。还有许多类似的同义称呼在此不一一列举。

妄念在哪里产生的?欲望又是在哪里产生的?不弄清这个问题,修行依然是盲人摸象。

有人说,心生杂念,所以妄念在内心产生;有人说,利欲熏心,所以欲望也是在内心产生。

这又是一个理解方向上的错误。

这些词语真正的含义是指这些东西蒙蔽了内心,而不是产生于内心。

如果杂念欲望不是来自内心,又会来自哪里呢?

只剩一个选项,那就是大脑。

但是动物也有大脑,为什么它们不会像人类一样拥有喜怒哀乐的情绪呢?

因为我们的大脑有思维功能,这也是我们区别于其它生命的基础。

好了,到现在为止,杂念欲望的源头找到了。可是又出现了一个问题。

难道要把思维通过修行从我们的生活中剔除吗?

当然不是,虽然没有思维活动就不会产生情绪,但是作为人类,没有人希望自己变成冷血动物。更何况,我们根本无法摆脱思维在这个世界上生存。

这是常人修行最难突破的节点。

妄念和欲望来自思维,我们又不能没有思维,而修行又是为了扫清妄念和欲望对内心的蒙蔽,如何是好?

这就需要进一步对思维进行分析。

思维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又会生出妄念和欲望,这说明它同时具备两种功能。

什么是在解决问题?什么是在制造妄念?

解一道方程式是在解决问题,担心考不上大学就是在制造妄念;生病了去医院是在解决问题,害怕治不好要死了就是在制造妄念;老公没按时回家打电话询问是在解决问题,怀疑有外遇就是在制造妄念……

现在可以知道修行的方向了,那就是通过修行排除思维妄念的干扰,扫清蒙蔽在心头之上的障碍,在生活中尽可能让自己只利用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妄念和欲望是怎样蒙蔽内心的呢?

借它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赢得你的信任,以致于感觉不到妄念和欲望对你的侵蚀,并因此让你化身为妄念和欲望的奴隶。

当这些妄念和欲望远超你的能力之后,两者之间的冲突就会演变成各种情绪困扰着你,内心深处的力量也因此而休眠。

为什么要选择修行?

前文已经说过,修行只是改变自己方法的统称,并非特定的方式。试图通过修行改变自己的人,一定不要被形式限制,只要能够排除妄念和欲望,任何方式都是切实可行的。

除了传统的修行方法之外,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进行,比如说跑步,跑步就可以排除妄念和欲望。这是由我们身体机能决定的,你必须要把一部分注意力放在跑步的过程中而不能全部放在思考上,因为这样会危及安全。

身体因为运动释放的化学奖励和暂时摆脱妄念带来的困扰是跑步之后身心愉悦的根本原因。

这是一种主动行为带来的被动改变!

为什么要修行?

因为我们受不了妄念丛生、欲求不满带来的痛苦。若是痛苦达不到一定的临界点,也难有修行的动力。

有人认为自己承受的痛苦很正常,所以也不会有修行的冲动,要么埋头承受着,要么以失控的情绪生活着。

只有那些痛不欲生,不想要痛苦且想要问个为什么会痛苦的人才有修行的动力。

若非如此,修行的目的就不会单纯,也修不出个所以然来。

怎么修?

若是拘泥于那种传统的方式,修行就会显得格外困难;若是散布在生活当中,进行起来就会方便很多;若是两者结合,便会事半功倍。

独处的时候修行,少了外界的干扰,比较容易进入状态,这叫静修;在生活当中修行,多了历练,比较容易看到效果,这叫实修。

到这一步,万万不能忘记,修行的目的主要在于摆脱妄念和欲望对自己的干扰,而不是刻意关注内心是否变得强大。当妄念和欲望已经不能左右你的时候,内心自然会把它的力量展现出来。

妄念和欲望是用什么方式左右我们的呢?

大脑中一个不易察觉的声音。

比如:我应该、我认为、我必须;比如:对想象出来的场景暗自对话、面对不义之财生出的纠结等等。

它与平时默读时大脑中的声音是同样的机制,不同之处在于,一个是被动,一个是主动。

这个声音针对的对象通常都不属于当下时刻,即不是正在发生的事情。有时候看起来似乎是针对正在发生的事情,事实上却是针对这件事产生的联想。

也就是说,这个声音不会实事求是,它不是你的主动行为。

修行的关键就在于不被这个声音所左右。

掌握了这个原则,修行就可以随时随地,而不是非要某些特定的条件。

比如:出去游玩却背负着其他沉重的思想包袱,那么让自己尽情地享受假期忽略思想包袱就是修行;独处的时候烦燥,能够专注地去看蚂蚁上树就是修行;与他人发生争执,放弃与之口角就是修行;老婆唠叨,只想她的好就是修行;孩子不听话,不发火耐心引导就是修行;减少一点愤怒,控制一下情绪就是修行……

这是一种主动意识带来的主动改变。

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

因为我们大多数时候都意识不到自己在受那个声音摆布,也只有在事态恶化后才会惊讶:刚才我怎么了?

那个声音之所以挥之不去,并非是因为它具有多么大的魔力,而是我们已经习惯了在它的摆布之下生活。这个习惯的成因就是前面所说的,由于它能解决问题,所以让我们对它产生了依赖,所以对那个声音就不会产生质疑,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也就意识不到它在制造问题了。

这里又出现了一个知识点。

既然成了习惯,为什么偶尔也能察觉到它的存在呢?

能够察觉到那个声音的存在,是一个决定你是否能够修成正果的关键因素在起作用。

佛教称之为“觉知”,现代哲学称之为“潜意识”,现代心理学称之为“本我”。

修行可以促使它频繁的出现,没有它,修行就不会有进展。若是它能够时刻保持在警觉状态,上能观察那个声音,下可联接内心的感受,可以这么说,你就已经修成正果!

但是,自古以来,真正达到这个状态的人寥寥无几,佛祖、老子、庄子、孔子、王阳明大约是这样的人。

作为普通人,完全没有必要追求这种境界,只要觉知足够活跃,就足以让你从容地面对生活。

如何才能让觉知变得活跃起来呢?

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每一件事做起,时刻提醒自己观察大脑中那个声音在说什么,同时倾听内心的声音,直到成为习惯。

这才是真正的修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禅修是如何开悟的?开悟并不神秘!
开悟2779
人根本管不住自己的意念。如果动了干净的意念叫正思维,不干净的意念叫妄念。现代人杂念纷飞,而且根本控制...
李子清:如实观照
渊回修行:打坐就杂念丛生无法入静,怎么办?专注知性,观察觉照
练好站桩,重要是提升你的内心关注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