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霍州历史\洪洞历史
    1954年,考古学家在临汾地区的丁村,发掘出“丁村人”遗址。这发现,在古人类
考古学上占有极重要位置。在此之前,从50万年前的蓝田猿人、周口店猿人到1万多年
前的北京山顶洞人之间,我国尚缺少一道旧石器时代中期人类化石和文化遗存的链环。
于是有洋人便妄下雌黄:中国人的祖先是由欧美迁徙而来的,中国人是外域人的变种。
丁村遗址里发掘的10万年前的3颗古人类牙齿化石,齿为铲形,而铲形门齿恰是黄种人
的重要特征,完全有别于门齿为勺形的白色人种。3颗牙齿出土,石破天惊,丁村的文
化分量仅此就显得有些超重。在遗址里,人们还挖掘出旧石器时代之中、晚期的大批石
器和上百件刮削器、琢背刀、雕刻器、锥钻等细石具。丁村文化遗存还告诉人们,2万6
千多年前,丁村人就已会驯养动物,并学会了种植,初步结束了长期的迁徙狩猎,开始
了半定居和定居的生活。在丁村遗址陈列室里,还摆放着披毛犀、大角鹿、转角羚羊等
28种哺乳动物、5种鱼类及一批软体动物的化石。其中,那26米长的古象门牙,使今
人不难想象,当时的大象躺下是一堵坝,立起是一座峰;那1米长的青鱼、鲤鱼的脊骨,
如果将其还原,简直像一艘艘耕涛犁浪的飞舟;那脸盆般大的蚌壳,也可让今人猜度出
它的肉体是何其丰厚……近年来,考古学者又在丁村附近的陶寺,发掘出中国最古老的
鼓,鼓身乃树桩镂空,鼓面为鳄鱼皮所制……
    是丁村人最早将文明的种子播入沃土,让民族的智慧不断勃发;是丁村人的后裔最
早把喜怒哀乐糅进鼓点,奏响了华夏民族的第一乐章!
    尽管《史记》称“尧都平阳”,尽管《山西通志》上说平阳乃“圣贤之渊薮,帝王
之旧都”,尽管晋代临汾就有了规模壮观的尧庙,尽管山一样的尧陵就矗立在临汾的浮
山之旁,但据我所知,河北唐县、山东定陶、山西沁水和翼城也都炫示为尧都。人们在
剖析、判断、推理、考究历史风物真伪时,往往会忽略一些看来与事物缺少关联却具有
特别意义的细节。“丁村人”的三颗牙齿、陶寺的鳄鱼皮鼓,都在佐证着尧在临汾建都
的可能性、可行性、可信性。
    最能显证太史公“尧都平阳”断语的,莫过于古称“神圣之邦”的洪洞了。在洪洞
这片土地上,每一条溪流,每一块山岩,每一座村落,每一个姓氏,都会向人们诉说历
史的神秘和苍老。南京大学历史系编纂的《中国历代名人词典》中,远古人物列有26位,
能在洪洞找到他们的活动传说及文化遗存的竟达半数以上。
    量子论的创始人波尔,对远古东方哲学纫佩叹服,在他接受勋章时,选择了伏羲的
太极图为图案。《洪洞县志》记载,伏羲演八卦就在该县的卦底村。卦底村现存伏羲庙,
庙后有伏羲冢,村中设画卦台。卦底村周围有八村环绕,且距卦底均为八里,呈太极图
状。八个以各自姓氏为名的村庄分别代表八卦中的乾坎震巽离坤兑艮,依次标志着天水
雷风火地泽山。卦底村旧时还有两座梳妆楼,象征日月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八卦生六十四卦。全国存有伏羲庙、墓的地方尚有数处,但像洪洞这样配套成龙者,仅
此而已。
    有伏羲必有女娲。正如“勺形齿”人的始祖双亲是亚当和夏娃,我们“铲形齿”人
的尊翁太君是伏羲与女娲。在洪洞侯村,有中国最早的女娲庙、女娲陵。陵庙左近,有
一高大土堆,土堆里埋有形态各异的彩石,传说是女娲炼石补天的净虚界。女娲庙的旧
址上,曾有古柏一百零八株,现有三株仍龙干虬枝,相传是周柏。其一猴头柏,树身达
八围……
    国人向称炎黄子孙。炎黄之一的黄帝,姓公孙,名轩辕。《洪洞县志》载,黄帝生
于该县公孙堡村,村名就是以黄帝姓氏命名的。继黄帝之位的是黄帝的孙子颛顼,关于
颛顼,《洪洞县志》虽无记载,但对颛顼的七子皋陶却多有胪列。皋陶生于洪洞皋陶村,
至今村中祭祀皋陶的香火仍缕缕袅袅。既然皋陶生于洪洞,其父王焉能不留行迹。承颛
顼帝业的为帝喾,帝喾是黄帝的曾孙。继帝喾大位的是帝喾之子唐尧,尧生于临汾伊土,
后迁居洪洞羊獬。唐尧禅位于虞舜,虞舜生在洪洞诸冯……至此,“三皇”之首的伏羲,
以及史称的“五帝”,全都在洪洞留下了各自的行踪刻痕。
    至于故里为洪洞的两位古代大隐士巢父、许由的传说,也在洪洞百姓中代代流播,
耳熟能详。
    洪洞羊獬村是尧的小女儿女英的出生地。游览村旁那占地近百亩的姑姑庙,人们会
看到一副值得玩味的对联:“姐皇后妹皇后姐妹皇后,父帝王夫帝王父夫帝王。”这对
联平白如话,却概括了亘古称誉的“尧天舜日”的史前清世。唐尧晚年,急于禅让,为
考察他选定的继位人虞舜,将大女娥皇、二女女英嫁给了舜。舜其时躬耕洪洞历山,乃
一介农人。舜继大位后,娥皇、女英姐妹俩皆为皇后,父亲丈夫皆当过帝王……
在全国,关于舜耕历山的传说地,有21处之多,这与舜年轻时遭后母及名叫象的异
母弟的虐待,迫使舜四处漂泊有一定关系;但更主要的是,舜继位后,德泽黎庶,恩被
百姓,声誉日隆,人们出于钦敬,都希冀舜曾在自己居住的一方水土上劳作过……然而,
舜到底躬耕于哪座历山不牵强附会,洪洞一桩赓续了四千多年的习俗,会让人们觉得舜
耕于洪洞历山,更合乎情理。
    自娥皇、女英嫁到70里外的洪洞历山后,羊獬人与历山人便结成了姻亲。羊獬人称
娥皇、女英为姑姑,历山人叫娥皇、女英是娘娘。每年三月三,羊獬人要到历山接姑姑
回娘家祭祖,待到四月二十八尧的生日这天,历山人便来羊獬把娘娘迎回。这接姑姑迎
娘娘的活动,历四千余年承传今日而不衰。
    每年农历的三月三,羊獬村的男女老少都彩服盛装,以接皇后的礼仪,组成千余人
的銮驾去接姑姑。人们或擎执事,或护凤辇,或扬万民伞,或秉金瓜、斧钺、朝天蹬,
或举金锤、银锤、方天戟,或抬着猪羊,或担着美酒,浩浩荡荡,迤逦向70里外的历山
走去……
    最令人荡魄摇魂的是那由数百人组成的威风锣鼓队伍了。这些陶寺鳄鱼皮鼓发明者
的后裔们,统着杏黄色的短服,齐刷刷,劲抖抖,唐唐哉,威威哉。但闻锣钹击节,金
鼓奏响,起落有序。鼓手们时而跳打,时而搓打,时而举打,时而骑打,鼓声如惊雷滚
地,似银瓶乍裂,若壶口瀑布泻来,敲醉了山,敲酥了水……
相传,鼓手们敲打的曲牌中,有五种为尧舜亲作。
    接姑姑的队伍到达历山下的七个自然村后,七村父老倒屐相迎,暖炕新被,陈醪佳
肴,奉若贵宾……
    每年的农历四月二十八,在娘家住了一个多月的娥皇、女英就要回历山参加夏收了,
历山七村的乡亲又以同样的规模,同样的礼仪,来羊獬村迎娘娘。在接姑姑迎娘娘的活
动中,所经村落无不虚门掩户,跪拜接驾,街中村头,水果食品满盘盈桌,供迎送队伍
吃得齿颊留香。这种接送活动,在“文革”中也未中断。百姓不能大张旗鼓地搞,便自
发地组织起来,三五成群,怀揣馍馍,掬一把艾茎为香,汲几瓶泉水当酒,去虔诚地完
成心的祭奠。
    一种习俗,在两个相距70多里的村落里,竟延续了四千多年,这在我国历史上恐是
绝无仅有。它说明尧舜的盛德,在洪洞民间的刻痕是何等沦肌浃髓!
……
    在尧都临汾,在“神圣之邦”洪洞,华夏民族的始祖、先祖们,曾展示过壮士的抱
负,曾尝试过英雄的果敢,曾进行过文明的征服。虽然传说的氤氲为始祖先祖们披上了
层层神秘的袈裟,虽然后人想象中的宫阙殿宇早已坍塌,但他们神圣的灵光不会消散,
因为一切曾憧憬过、寻找过的灵魂,总会涌动在后来人的血脉中……
    洪洞,华夏的大半部古文明史在你这里浓缩;
    临汾,你是抓一把泥土就能攥出古老文明液汁的地方。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5a279a0100amor.html) - 洪洞历史_alex_新浪博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祖槐
遗产山西
华夏第一都——尧都临汾/列国志
山西这个地方不简单, 被称为“华夏第一都”, 也许你来自这里
洪洞“三月三”:“走”出来的亲戚 (下)
伏羲画卦的地方在中国洪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