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唐四镇之乱开端的临洺关大战

接上期《四镇之乱攻邯郸,为什么比守壶关崞口更有利于魏博叛军?》

四镇之乱的过程其实比较曲折。

第一个阶段,如果从田悦起兵反唐开始,,那么可以到邢州之围初解算一个阶段。这是四镇之乱的第一个阶段。

上文书我们讲的是魏博节度使田悦调兵遣将的情况。接着,就是双方正式开始大战。

战役的地点是临洺。即现在的邯郸市永年区。“临洺”始见于隋书地理志:“开皇六年(公元580年),改易阳为邯郸,十年改邯郸为临洺”。唐代为临洺县治所。

今天永年辖区

地图上的永年

永年

临洺关位置图,今天永年区

永年和其他地区相对位置图,打叉为大战战场位置

永年卫星图全貌鸟瞰图

永年交通图

临洺关当时的守将是昭义节度使手下大将张伾。

田悦亲自带兵攻打临洺。张伾则严防死守,双方激战不已,数月不能下。

临洺关中军情尤为急迫,军粮就要吃尽,府库马上见底。加以士卒多有死伤,士气低落,城关有马上告破之危机。好在张伾有誓死保卫城池之心,在万般无奈之下,只有卖女一条道路可走了。然后给女儿盛装,带到府衙门前,对众将说:”“诸将守战甚苦,我张伾家以无余物,请将我的女儿卖掉,给大家做最后一日之资。”张伾之女对众人深深下拜,众将士感慨张伾与他们同生共死,一起痛哭,说道:“愿尽死力,不敢言赏!”

一个女孩在危机之中能卖几个钱?

不过是激励将士士气。

哀兵必胜!自古而然啊!

临洺关士气大振!

张伾一方面再度组织反击,一方面派人去给李抱真报信:再不驰援,临洺就守不住了!

可见,一开始的四镇之乱在魏博方面只是和昭义节度使之间的战争。具有两个地方节度使之间抢地盘的味道。这点尤需注意。

中唐时期的藩镇和中央的关系其实很复杂。

如魏博、淄青节度使、幽州藩镇这几个方面都是割据形态最为明显的,是公然和朝廷分庭抗礼的。但是昭义节度使的情况非常特殊,他对朝廷是尽忠的,但是他的管辖区内又是独断专行的,是家族传承的。只有这个家族不再有意愿和能力控制这里才让朝廷管辖。这与朝廷可以随意调动的那些地区的节度使不同。

所以,战事开始数月,临洺危在旦夕朝廷方面并未主动介入。

但是,李抱真接到急报,不能再独力面对魏博,立刻向朝廷求援。长安遂命河东节度使马燧和大将李晟率领神策兵一起和李抱真在临洺关防御田悦。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战事开启很长一段时间,朝廷方面都是以马燧为主要统帅的。

马燧(726年-795年9月4日 [1] ),字洵美。汝州郏城(今河南郏县)人,祖籍右扶风(今陕西兴平),唐朝中期名将。司徒、宰相、北平郡王,与浑瑊、李晟同被绘像于凌烟阁。

马燧少时博览群书,又攻兵书战策,多谋略。安史之乱爆发时,曾劝范阳留守贾循倒戈,事泄逃脱。历官赵城尉、左武卫兵曹参军等职。大历十年(775年),出任河阳三城节度使。大历十四年(779年),迁河东节度使。建中二年(781年),奉诏讨魏博叛将田悦。

马燧这个人很有政治敏感性,马燧早年时,有次和几个哥哥读书,放下书叹气说:“国家将有难了,英雄应立功于世,平定天下,怎能辛辛苦苦当儒生呢!”所以,安史之乱爆发,其实整个唐王朝上下都是有所感知的。

马燧和李抱真是有关系的。

唐代宗宝应(762年—763年)年间,泽潞节度使李抱玉,也就是李抱真的哥哥任命马燧为赵城县尉。 这时回纥大军归国,倚仗帮助收复洛阳的功劳,胡作非为,有时掳掠路过处的仓库粮食,供应饭食稍不满意,随便杀人。李抱玉准备了供给品,下属都不敢去送,马燧自荐请求主持驿馆事务。等回纥军来了,就先给主帅送礼,和他约定纪律,回纥军就授给马燧令旗做标志,命马燧杀死违令者。马燧用死刑犯人在身边侍侯,稍不听令,就杀死他们。回纥兵看了害怕,军队从这里走过,没有人敢侵害掳掠。李抱玉更加赏识他。因此,马燧和李抱真家族的关系非同一般。这也是朝廷能用马燧为河东节度使的原因。可以说是用马燧来安抚同时也是分化李抱真的昭义节度使集团。

同时,朝廷又调动北方的幽州藩镇朱滔从北方攻打成德节度使。这样,形成西部和北部两个方面夹击的战略态势。

这样,立刻在局势上朝廷方面就占据主动了。

马燧作为河东节度使是早有准备的。一接到诏书立刻动身。他在兵马刚动的时候就给田悦写了一封信,大意是好言劝和的意思,表现得似乎有些怕田悦。这让田悦感到马燧害怕自己,也就产生轻敌之心。遂之没有对马燧进行防范。可是我想,这也有田悦的势力的有限有关系,如果再防备马燧,他如果不做出巨大部署,那么哪里来更多的军队呢?他的军队当时应该是都用上了的。

由于没有防备马燧,让马燧钻了孔子,他与李抱真合兵八万,东下壶关,而后军于邯郸,大败攻打邯郸的田悦军队。

从路线看,马燧的路线应该是先从晋阳,也就是现在的山西太原出发,而后到了山西的长治,只有到了长治,才可以和李抱真合兵,之后东下壶关,这就意味着不能走滏口陉了。当时的田悦大将杨朝光驻守防御邯郸西北,我想应该是武安市附近。这正是对应滏口陉来兵的。而东下壶关,就只能走我们前文介绍的走壶关县大河村的崞口去林州路线了。

从长治到河南林县的合涧镇路线卫星导航图

从长治到河南林县的合涧镇路线。古代所谓的羊肠坂。曹操当年追高干的路线。

之所以说田悦轻敌而没有防备其实就是说他没有吸去前面邢曹俊的建议防卫崞口而已。这个崞口就被李抱真和马燧合兵攻破了。这样,朝廷的援军直接到了邯郸了。

李、马二人的军队到邯郸后首先击败这里的一支田悦的军队。从记载看,立刻去攻打临洺关西部的杨朝光。

唐军出山西到邯郸路线图

这样,田悦的压力突然变大了。

从安排上看,李抱真和马燧的联军之所以没有攻打临洺关和里面的张伾里应外合而去先攻打杨朝光。我想其策略极为可能是:如果控制这里,那么临洺关就是丢失,那么西去滏口陉的东部入口也为朝廷所掌握 。此外,夺得这里同时就可以威胁北方的李惟岳集团,当然也可以从此救助临洺关,其实是一箭三雕的核心地带。这也正是杨朝光位置的关键所在。具体位置没有说,考虑应该是永年到武安市区的某个关键点上。

正因为杨朝光这里非常关键,所以,田悦一方面急攻临洺,一方面反倒从李惟岳那里拨出五千兵马来援助杨朝光。之前,可是田悦拨去八千支援李惟岳的。此时的李惟岳可不比开始,后面有朱滔夹击呢。李惟岳的压力就瞬间增大了。

在李抱真和马燧击败邯郸田悦军后第二天就开始攻打杨朝光的大营了。田悦也知道情况不妙,遂之亲自带大军万人来救杨朝光大营。这样,临洺关的危局就不解而自破。这是围魏救赵之计。杨朝光乃田悦必救之地,所谓孙子说的攻其所必救。

此时杨朝光大营就成了生死结。

马燧命大将李自良在一个叫双冈的地方对抗田悦:“田悦如果攻破我们的包围,那么一定斩你项上人头!”胡三省注:“双冈在邯郸西北、临洺之西,亦名卢家疃。”但是更具体的地址似乎就没有什么记载了。

唐军北上临洺关路线图

我估计最可能的就是永年区和北安乐乡之间的拐弯的地方。这个地方作有都有小山岗,正复合双冈的名字。到了宋代叫卢家疃,而疃是田舍旁禽兽践踏的空地的意思。靠着山口,容易来野兽糟践粮食庄稼,所以这个名字也符合这里。

两条线之间是临洺关大战大体位置所在了。

狗山,历史地图

狗山位于永年县城西偏北4.2公里处,山底面积1.5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19米,《新唐书·地理志》曰:“狗山有太宗垒”。所以又叫驻骅山,太宗山。这里当年李世民曾经做过战,估计,杨朝光所在也是这里。战场如果地理环境不发生大变化,在历史上重复性还是很强的。

朱山、狗山位置图

朱山、狗山、永年大体位置图

杨朝光的大营是围栏的,马燧用点燃的火车,烧了杨朝光的围栅。围栅被烧,军兵大乱,唐军乘乱猛攻,人人奋勇,个个争先,喊杀声中,杨朝光不幸被杀。主帅被杀,军心立刻散了,唐军大开杀戒,斩敌五千余首级。死伤不计其数了。

稍后,整顿五日,这才进军到了临洺关外,此时的临洺关肯定是早已经解了围了。无需多说,至少田悦已经是内外被围,前后受攻。田悦力战唐军,百余回合,终于大败,被斩首万级。

从上面的地图看,田悦的军队既可能进入了我划的那两道线中,河谷中地势狭窄,被唐军前后夹击,挤作一团,无法展开,加上自相踩踏,所以才有这么高的死亡量。

田悦连夜逃跑,北方邢州之围也自动解开了。最开始是田悦派兵马使孟祐将步骑五千北助李惟岳攻打邢州。

这就是唐军为什么要在这个地方对魏博军发动总攻的原因,一石三鸟。

时间是建中二年六月份。这场临洺关之战前后至少已经打了半年!

可以说唐军和魏博的临洺关之战到此就结束了。这是四镇之乱的第一个重要阶段。唐军控制了滏口陉,解开了临洺和邢州之围,这下等于将北到邢州,南到磁州,这一趟线完全控制在自己的手里,彻底封死了滏口陉的东口。这对唐军来说是重大的胜利!

此次战役,《资治通鉴》没有提及李晟军队的情况,但是在《旧唐书144卷》提到一个人,名叫,邢君牙。补充了李晟作为禁军的战斗情况:

邢君牙,瀛州乐寿人也。少从军于幽蓟、平卢,以战功历果毅折冲郎将,充平卢兵马使。安禄山反,随平卢节度使侯希逸过海,至青、徐间。田神功之讨刘展,君牙又从神功战伐有功,历将军、试光禄卿。神功既为兖郓节度使,令君牙领防秋兵入镇好畤。属吐蕃陵犯,代宗幸陕,君牙隶属禁军扈从。后又以战功加鸿胪卿,累封河间郡公。

建中初,河北诸节帅叛,李晟率禁军助马燧等征之。晟以君牙为都虞候,累于武安、襄国、洹水、魏县、清丰讨贼有功,君牙擒生斩级居多。

从邢君牙的记载看,李晟的军队还在武安和北方的襄国做过战。襄国就是邢台地区,实际上就是邢州。这说明,唐军到了滏口之后也还是派军队去救援邢州了。临洺关之战可能就是李抱真和马燧的战绩。而李晟则北援邢州了。而从其在武安作战看,李晟的军队极可能走的是滏口陉,而不是之前的壶关崞口。道理很明白,马燧肯定是先和李抱真行动,当到达双冈后,当时作为禁军的神策军才从长安赶到,此时滏口陉已经在唐军掌握之下了。其在武安作战也应该是在临洺关大捷之前。不过这则消息告诉我们当时的朝廷禁军真正的中间骨干居然都是安禄山培养的人!

对付滏口陉的唐军,魏博军是独力支撑的。北方的李惟岳并没有拿下邢州,他也拿不下,背后的朱滔南下,他必然分兵防守。根本就难以全力拿下邢州。

当时,一起谋反的还有山东的军阀李正已,这么长时间的战争,李正已没有在背后支持,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是病了,而且病得很严重,马上要死了。所以根本顾不上。另外,不排除先看看风向的老滑头的两头派的心思。

而且时间应该就是在临洺关大战的时候,李正已死了。其子李纳秘不发丧,自己实际掌控了淄青节度使辖区的大权。这当然是之前李正已早就铺垫好的。父死子继,顺理成章。田悦大败,自然不甘心,立刻去李纳处求援。

李纳遂派遣纳遣大将卫俊将兵万人,加上北方的成德节度使李惟岳遣兵三千人救之,自己在收拾残兵败将,综合有两万人马在洹水摆开阵势作为第二道临时防线。淄青军其东,成德军其西,首尾相应。。

唐军方面,临洺关大胜之后,马燧帅诸军进屯邺,奏求河阳兵自助;诏河阳节度使李艽将兵会之。

时平卢节度使李正己已薨,子纳秘之,擅领军务。悦求救于纳及李惟岳,纳遣大将卫俊将兵万人,惟岳遣兵三千人救之。悦收合散卒,得二万馀人,军于洹水;淄青军其东,成德军其西,首尾相应。马燧帅诸军进屯邺,奏求河阳兵自助;诏河阳节度使李艽将兵会之。此时的安排其实就是当初那个李尊给颜真卿的献策,南北夹击河朔藩镇!

洹水,在河南省北境,今名安阳河。源出林县,东流经安阳市到内黄县入卫河。

临洺关大捷后唐军和魏博、成德、淄清兵对垒情况

由于洹水入了今天的卫河,唐代的隋唐大运河,所以在安阳东到魏州方向大体上是西南-东北方向。这就是为什么成德军在河西,而淄清兵在河东的缘故。

当时的魏州就在大运河边上。唐军如果攻破成德军防线,就可以直接兵临魏州城下了。此时的淄清兵无疑是作为预备役使用的。

双方自六月临洺关大战后居然相持到了八月份还没有开战。

之所以没有开战,关键是李纳这边内部接班的工作还没有完全做好。到了八月份,内部接班的工作做好,各方面稳定了,李纳开始为他爹李正已正式发丧,同时向长安奏请袭父位。心真是大啊!一方面和朝廷两军对垒,一方面又要和朝廷要名份!唐德宗回答的很干脆:不许!

唐德宗这么回答不仅是因为临洺关大捷,而且因为随同一起反唐的襄邓节度使梁崇义马上就要被李希烈给拿下了。同时,北方的成德节度使在强大的外部压力下,开始迅速大分裂!

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战3捷,唐德宗“削藩策”,看起来无懈可击,为何中途遭遇惨败?
地图上的战争:唐朝江淮之地燃起战火,猛将李光弼兵败邙山
唐朝名将——“万人敌”李晟
在唐朝当兵是什么感受?从军光荣到逃避兵役,归根到底是待遇问题
唐朝“藩镇割据”大戏的上演
朱滔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