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李可刘沛然重用附子、细辛力克沉疴 更加坚信 “四因制宜”用药重要性

泸州市天泰中医药研究所 李沛金

  

自进入中医药学殿堂以来,老师们都在讲临床用药要遵循“三因制宜”基本原则,即在临床用药时必须考虑不同时节、不同地域、不同人体而用药,这也充分体现了传统中医的天人合一、辨证论治的整体观。

但自进入临床实践后,从历代中药古籍和中医药大家的临床用药记载来看,以前的中医都是自己上山采挖的野生中药材,况且都是按古法炮制加工后使用的,而当今的中药材,由于使用人群的剧增(秦朝全国人口3000万,西汉末年人口6300万,东汉后期人口5000万,魏、蜀、吴三国时人口又锐减至3500万,隋朝人口5032万,唐朝人口8000万,五代十国因战乱人口又锐减到3000万,北宋末年人口1.26亿,南宋末年,南宋和金国人口共1.3亿,元朝人口锐减至9000万,明朝末年人口2亿,清朝人口突破四亿,而现在全国人口14亿),市场需求量显著增大,而绝大部分中药都是人工栽种的,况且是大剂量使用农药和生物激素催生出来的,通过笔者临床实践和到各道地药材产区实地考察,以及对当代中药炮制工艺变化的了解,感觉当今临床所用中药早已不是中医药古籍上所记载的中药了,当今的中药药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考证了自张仲景以来历代中医先贤用药剂量,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感觉必须在 “三因制宜”基础上,增加“因药制宜”,即因时、因地、因人、因药的“四因制宜”,才能充分凸显出传统中医药治病救人本应有的显著功效。为此,笔者也利用参加各种全国性学术会议的机会,大力倡导“四因制宜”的用药经验。

再看,当代李可老师如果附子只用3-15克,而不是50克、90克、200克大剂量配伍使用附子,刘沛然老师细辛只是1-3克,而不是15克、30克、50克、90克、120克大剂量配伍使用细辛,能力挽沉疴顽疾吗?为此,深感如按如今那些专家们以《本草纲目》为“蓝本”制定出来的《中国药典》用药剂量,可能就是开出一些治不好病的太平方,再加上现在绝大多数中医普遍使用的1000多年前先贤们的所谓“经方”,而将传统中医核心的“辨证论治”只停留在口头上的漂浮作为,就造成全国各地老百姓普遍产生“中医中药可以治本,但没有西医西药快”的不当认识。

任何中医均可以试试看,如果真正做到“四因制宜”地“辨证论治”,看看中医中药的效果是不是显著安全!

“四因制宜”自家人用药举例如下:

笔者父亲,曾在72岁的2009年,因典型的心阳虚证,胸闷气急,无法走路,在泸州某某知名中医院诊治,就马上出《病危通知书》并用药(参附注射液和该院院内制剂)一天无明显效果的情况下,笔者晚上回来将家父强行接回家,第二天自开处方捡中药三付治愈,其中附子用量60克,现家父86岁了,仍然健康并可干些不算太重的劳动。

笔者在2016年7月,因承担《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艾滋病患者皮肤创伤康复研究课题,前往凉山州某某县,因中午在西昌车外温度是30度左右,晚上到的时候车外温度是3度左右,到达时洗车受凉,晚上3点左右出现上吐下泻的严重症状,早上根本不能起床(此生第一次这么严重的感冒),因外出熬药不便,即让随行人员去药房买九味羌活丸一次吃2袋,到11点左右效果不明显,还是不能起床,因去是要办事情,实在没有办法,就自拟处方(细辛用了18克)让随行人员去药店捡药回来,用宾馆的开水壶熬药来吃,2小时吃一次,下午4点过就起床出去办事情了。

如按《中国药典》 “不过钱(1-3克)”,估计笔者那次也就只有躺在床上了。

有研为证: 2006年,成都中医药大学邓中甲等权威专家对《细辛毒性及配伍解毒实验研究》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细辛各剂量组Scr,尿B2-MG,尿AKP,尿Lys的含量未见显著性差异;细辛的LD50为33.6977 g/kg,细辛附子相配LD50为43.6264 g/kg,细辛白芍相配其最大耐受量为160 g/kg,是临床用量的200倍。

结论:细辛的肾毒性很小,基本对肾功无损害;细辛与附子、白芍配伍,可明显减轻细辛的毒性。

所以,临床用药,不能拘泥于所谓的“药典”剂量,只要注意辨证论治和“减毒增效”的用药配伍,以及“中病即止”的原则,不但效果显著而且是安全无毒害的。

附:

成都中医药大学关于《细辛毒性及配伍解毒实验研究》项目研究人员名单

1、贾波:方剂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方剂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2、曹兰秀:成都中医药大学方剂学专业医学博士,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导师。

3、邓中甲:曾任方剂教研室主任、基础医学院院长、方剂学博士生导师、方剂学学科学术带头人、国家新药评审专家。

4、文跃强: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中医药学会方剂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5、张丰华: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基础医学院方剂教研室主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药铁三角配伍用药,三药搭配恰到好处,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些常用的中药配伍。
《中医药茶配伍方剂》保健治疗名方(上)
中药方剂有讲究!用药如用兵,配伍善用君臣佐使。附中药七情配伍
中医方剂研究进展 主讲人:张文风
基于古代经典名方的中药创新药研制思路与方法
重点方剂配伍用药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