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周青铜器 长子口铜簋形觥
 

 河南省博物院-西周 长子口铜簋形觥

河南省博物院-西周 长子口铜簋形觥 

             西周早期,1998年鹿邑长子口墓出土。重5公斤。由盖与器身组成。此器造型奇特,圆雕、高浮雕和浅浮雕相结合,明快疏朗。

 长子口墓位于河南鹿邑县太清宫镇。1997年,为寻找"老子生活时代的有关遗迹"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周口地区文化局等单位对太清宫西侧的隐山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西周初年的大墓,墓葬平面形状为有两个斜坡墓道的中字形大墓,全长47.75、最宽处7、墓底距地表深8米,有南墓道、北墓道、墓室三部分组成,方向24°。墓内出土有几十件带有长子口三字铭文的铜器,因此将该墓主人定为"长子口"。

长子口墓为中字形大墓,有南北两个墓道。从己发掘的商周墓葬材料看,一般带墓道的墓主身份都比较高,如殷墟发现两条墓道的有三座,一般认为应是王室成员。山东苏埠屯一号大墓也为两墓道,有人推测墓主人为薄姑氏国君。西周早期大墓发现较少,其中北京琉璃河1193号大墓可能为一代燕侯。这些墓葬大部分属于方国贵族或封君,长子口墓无论墓葬形制还是棺梓制度都比较接近,其身份也应接近。长子口墓带有明显的商代晚期特征,在商代晚期墓葬中带腰坑的习俗比较盛行,西周时期有腰坑者较少,个别的西周早期墓虽有腰坑,但没有发现腰坑内殉人的现象,殷人统治下的方国,在周初仍沿用此习俗。由此反映出墓葬中带腰坑这一习俗在商周时期从盛行到消失的过程。长子口墓内不但有腰坑,而且内殉一人一狗,仍是商代的埋葬习俗。
  墓葬中有无人殉、人牲也是区分商周墓葬的一个重要标志。人殉、人牲是商代贵族墓中常见的现象,在已发表的资料中,带墓道的商代墓,保存较好的都有人殉、人牲。学术界普遍认为古代东方的夷人集团流行殉人风气,如山东苏埠屯、前掌大等地都是商代时期山东地区的东夷古国,甚至在西周至春秋时期殉人之风在夷人活动区域内仍然盛行。上述现象在西周墓葬中就很少见到。长子口墓内有殉人13人之多,是目前发现的西周大墓中所仅见,可见长子口墓有着较多的商代遗风及东夷集团的风俗,一方面说明墓主人与商王室关系密切,同时也反映出它与东夷集团之间存在着较深的渊源关系。
  长子口墓是近年来发现的保存完整的商周大型墓葬,出土器物种类多,数量大,有些器物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为该墓的断代提供了重要资料。在长子口墓出土的器物中,有些与商代晚期同类器物相同或相似,有的与西周初年的同类器物相同或相似。陶器则表现了显著的地方特征。长子口墓出土的陶器,共117件。在同时期的墓葬中颇为少见,种类有罐、尊、罍、簋、盆、豆、大口尊、卣、瓮、觚、爵和器盖12种;原始瓷器有豆、大口尊和瓮3种,其中簋8件和觚、爵各2件为仿铜制品。无鬲是陶器的显著特征。青铜礼乐器85件,有鼎、簋、鬲、甗、觚、爵、角、斝、尊、卣、觥、觯、壶、罍、斗、盘、盉和编饶等18个器类,鼎、簋、觚、爵组合和方形器较多是其特征。铜器还有大刀、戈、镞等兵器,斧、锛、凿、刀、铲、抄等工具和各种车马器等。玉器近百件,有琮、璧、玦、环、簋、戈、镞、铲、抄、刻刀、璜、柄形器、佩和各种装饰品。骨器数量较多,有镞、串饰、匕、泡片。骨雕品和不明用途的卡子、叉形器等。此外还有大量的贝及蚌器、牙器等。各种质地的器物总数近1千余件。通过对墓葬出士的青铜器群,铜器组合以及单个器型的特征来判断墓葬的年代可知,长子口墓的青铜器有些具有商代晚期风格,如析子孙方鼎,父辛觚,以及铜镜等;但有许多器形却具备了西周初年铜器的典型特征,如四耳簋,长子口附耳带盖圆鼎等。在所有青铜器中,未见更晚的器形。因此,可以初步推断,该墓年代为西周初年,不晚于成王时期。
  长子口墓出士的器物中有铭文者皆出自青铜礼器,共54件。在有铭器中,共有39器铭文为"长子口",另有"子"、"子口"等铭文,墓主显系长子口。铭文"子","子口"和"长子口"显系对一人的不同称法,均应指长子口,这么多器物均为长子口自铭,一墓中出现如此数量的自铭器,在大型商周墓葬中应是最多的。长,应是氏族或国名,子是身份,口为私名。长子即长,一称长侯或长伯。在甲骨文三期卡辞中,有"其又长子唯龟至王受又"的记载,说明长是一方国,这个长国要定期向商王贡龟,可见与商王朝关系密切。据有学者研究,长氏原为东夷的后裔,臣服于商后,负责制造弓箭等武器,后来繁衍为张姓,故长氏是张姓祖先。在书面文字中,春秋中期以前只有"长"姓而无张姓,中期以后则只有"张"姓而无长姓。汉代以后,"长"在地下文物中亦逐渐减少乃至绝迹。1971年,河南省新郑的郑韩故城出土了一批韩国铜兵器,其中两件铜戈铭文分别为"四年郑命:韩囗,司寇长朱,武库工师:囗囗,冶尹皮攴造":"五年郑命韩囗,司寇张朱,右库工师:春高,冶尹:濡造。"同一司寇之名,其人名一作"长朱"一作"张朱气而"长"姓在"张姓"之前,是"张姓"本作"长姓"之征。经日本滋贺医科大学对墓主人骨骼鉴定,认为长子口为60岁左右的男性,这就为我们研究长子口墓的年代及价值提供了更为直接的证据。根据墓葬年代和甲骨文的记载,我们推测商代晚期有一个臣服于商王朝的长氏方国,这个方国在商代的最后一名封君为长子口,周灭商后,长子口又臣服于周。长子口墓不晚于成王时期,终成王一朝距周灭商不过30余年,有关长氏的器铭,时代最早的当属流传于美国的长子鼎,为西周初期,器形与长子口墓的扁足圆鼎相仿。在湖北、陕西亦有长器发现。湖北黄陂鲁台山M30出土一件圆鼎,铭文"长子狗乍父乙尊彝"。该墓年代为康王晚期或昭王。在陕西长安县普渡村曾发现过一座穆王时期长 墓。出土长 盉、长 簋、长 盘。这两座长氏墓中都出士有在同期墓中极少见的铜觚,而觚、爵相配,是殷文化的显著特征,这就反映出长氏与殷王朝关系密切。
  长子口应是殷遗民,生活在商末周初时期,在商为高级贵族,在周仍有很高地位,为一地的封君。从长子口墓所在的地理位置和商末周初的史实分析,长子口可能原为东夷人的后裔,受商王册封在鹿邑一带,商亡后又被周封于此,或者原为殷人,臣服周后,被派往鹿邑做镇守一方的高级将领。
  长子口为长国之君,其身份在墓葬形制、埋葬习俗和随葬器物等方面都能充分地表现出来。从墓葬形制上,长子口墓为中字形墓,南北两个墓道,亚宇形墓室,形制十分规整。安阳殷墟发现的8座四个墓道的大墓,墓主为商王:中字型墓墓主为王室成员o而亚字形椁室殷墟仅发现7座,均为四墓道或双墓道大墓,方国墓地材料较少,亚字形椁室的仅见青州苏埠屯一号大墓。似乎"亚"字形椁室是商代大墓所独有,具有这种椁室的墓葬,墓道是4条成2条,墓主身份是商王或王室成员,亦或是地位重要的方国之君。西周时期,"还没有发现四个墓道的西周大墓其他的墓则可分为以下几个等次:(1)双墓道的有卫候及夫人墓、燕候墓。第一代井叔墓。(2)单墓道的有晋候及夫人墓。喧伯及夫人墓,第二代井叔以下诸墓。(3)不能有墓道的则有被国国君及太子墓,喧季墓、井叔夫人及井叔亲属墓以及等而下之的各类墓葬。这是西周时期,特别是西周晚期墓葬在墓道上反映出来的等级现象。西周初年亦是如此,如前文记述的戈君墓,强伯墓和燕候墓等,同为诸候,但根据身份、地位以及与周王朝的亲疏关系,有无墓道、墓道多寡亦有严格区别。长子口墓的墓葬形制和规模在已知的西周墓葬中首屈一指,这只能表明长子口的身份和地位高于一般诸候。
  随葬品的数量、器类和组合与墓主的身份和地位密切相关。长子口墓随葬的85件青铜礼乐器,在数量上远远高于现在所知的商末周初墓葬。方形青铜器是殷代统治阶级的权力地位的标志物。长子口墓出土的方形铜器,其种类和数量在商周墓葬中属最多的一座。"凡出土达两件中型鼎的墓,墓主人多为方国国君个别为王室重臣"。出四件小型方鼎者,墓主为方国国君或其夫人。而长子口墓出土9件方鼎,墓主长子口自非一般的方国国君。换言之,长氏在当时应具有强大的实力。
  长子口墓年代在西周初年,墓主人生活跨越商、周两个朝代,因此,在墓葬形制、埋葬习俗、器物特征等各个方面不可避免地打上时代的烙印,这为研究那个时期的史实提供了重要资料,通过对墓葬资回料的分析,我们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尤要值得注意:〈一〉发..现了一批新器形。青铜礼器种类繁多,形制复杂,有一些器物为以前辈噩.的商周墓葬所未见。如:长子口附耳带盖圆鼎,学界一般认为附耳圆蟹..:鼎始见于西周中晚期,陕西发现的"叔鼎",被定为西周早期,但叔JJE鼎失盖,且鼓腹较甚,明显晚于此鼎。长子口附耳鼎是目前发现时代国!-最早、器形完整的附耳圆鼎。又如方座分体航、粗体尊、筒状尊和重iEll-2形航等。该墓还出土了少见的乐器,计有铜饶6个,禽骨排萧5圃lE尊组,石磐1个。铜镜在商代墓葬中,一般为三件一套,而该墓出土6..件。是目前发现最多的。禽骨排萧共有5件,其质为禽骨,这一方面..自说明排箭这种乐器最原始的形态为骨质而非竹质。将排策产生的历史.提早了几百年。在一个墓中发现这么多的乐器,在商周墓葬还是第一二..疆次。它的发现,为研究我国上古乐器和音乐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墓中随葬玉器,有相当数量玉质纯正,制作精美的器物。如臼玉..国篷。目前商周玉篮仅见于殷墟妇好墓的2件,此篝为第二件。虎形屈.坐人F圆雕,从正面看是一虎首跟坐人,从背面看为一蹲鸦,作器者-R匠心独具y将虎头、人身和鸦表现在一件不大的器物上,生动传神,.巧夺天工,是很难见到的玉雕佳品。(二)为商末周初器物断代提供了丰富的资料。长子口墓为大型贵族墓葬,其时代为西周初年,但其..·各埋葬习俗、器物形态还保留了浓厚的商代风格。以往在对商周青铜器..F的断代研究中,由于大墓往往被盗只有利用传世品进行研究,这样就..it多注重对单个器形铭文、纹饰、形态的分析,而对器物组合,共存的陶器等综合研究方面过于单薄,长子口墓是很少几座保存完整的大墓之一。器物种类多,不但有较多青铜礼若是?而且有大量的玉器,陶器等,这对墓葬的综合研究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在断代研究中不仅对单个器物进行比较,而且对器物的组合形式进行对比,特别是出土的共117件陶器,是以往大型商凋墓葬中所不见的?这些都为研究增加了可资利用的价值。提高了断代研究的准确性。由于发掘时器物基本上是放在原位置,保留了埋葬时原始形态,这就为研究当肘的埋葬习俗,随葬品的分区提供了重要资料,这些都是其它墓葬难以比拟的。
  总之,长子日墓的发掘,对于商末周初墓葬的断代,鹿邑一带的历史沿革,古代先民的文化交流等诸多方面都提供了翔实的实物资料。
 

 河南省博物院-西周 长子口铜簋形觥

河南省博物院-西周 长子口铜簋形觥

相关视屏链接:

国宝档案 长子口墓青铜器1 http://news.cntv.cn/program/guobaodangan/20101018/101238.shtml

国宝档案 长子口墓青铜器2 http://shaoer.cntv.cn/children/C20777/classpage/video/20101018/100274.shtml

国宝档案 长子口墓青铜器3 http://www.4000dy.com/jilu/fb2c290d77300CCF/player-0-590.html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刍议商周时期方型提梁卣
揭开神秘方国的面纱
入围终评项目八 山西闻喜酒务头商代墓地
国博新展 | 这座商代墓葬的精品文物,首次大规模公开展出!
山西绛县横水西周倗氏墓地出土青铜器
固原南郊北魏墓发掘简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