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中国60年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下)

新中国60年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吴忠豪  于 龙

 

第五阶段:2001年至今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取代“语文能力”、“语文素质”而成了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核心理念。与此相应,人文性、语文实践、开拓语文课程资源、语文综合性学习也渐次成为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热点话语。

        什么是语文素养?雷实认为,“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崔峦指出“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韩雪屏认为,它主要由四个层次构成:一是显性言语行为,如听说读写;二是支配言语行为的智能因素,如语言知识等;三是参与和支配这些行为的直接心理因素,如语文动机、情感和态度等;四是言语行为的内外背景,如言语主体的思想品行修养等。其中显性言语行为浮于语文教学的表层,其他三层都隐匿在水下,从而构成语文素养的“冰山模型”。也有人对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素养这一概念表示质疑,认为“语文素养”的内涵过于宽泛,它的提出会“带来语文课的自我膨胀”。我们以为:1、“语文素养”在内涵上要大于“语文能力”和“语文素质”,而它于语文教学的意义则是强调了后天教养(语文学习与语文实践)的必要性;2、“语文素养”的提出缘于语文课程意识的觉醒与课程内容的重构,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原有的“语文能力”、“语文素质”已不能承载语文教育的全部任务,提出“语文素养”的意义自不待言;3、我们不必为这一概念的贴切与否争执不休,应当把精力放在进一步探索“语文素养”的具体构成及其培育方式上。

        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对语文课程基本特点的认识从“工具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对语文课程教学任务认识的一大进步。从“思想性”转化为“人文性”,极大地丰富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个性品格、审美情趣、态度习惯等方面所能施加的影响,但是从另一方面看,“人文性”相比“思想性”其边际更加难以界定,内涵的扩展使得语文课程教学任务变得更加复杂,也更加难以把握。在实际的语文课程教学中,如何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如何在语文课程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成为这一时期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崔峦在论及工具性和人文性两者之间关系时指出:基于语言的学习,把学习语言、培养语文能力和人文熏陶统一起来,事半功倍,相得益彰;反之二者脱离,甚至重人文,轻语言,事倍功半,两败俱伤。语文课程中的人文教育应该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一部分教师由于片面强调人文性,过度开掘课文中的人文因素,课堂中将大量时间用于人文内容的讨论或感悟方面,使得语文课的语文含量大大缩水。一些学者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在目前的语文教育现状,实际已经暴露了这几年人文教育力量过于强大,和工具性教育相对薄弱的缺陷。语文毕竟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把语文的功能无限扩大,好像很重视语文,到头来却可能“掏空”语文。

        与此同时,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实践”的概念也引起人们的重视。相对于以前大纲中的“语文训练”和“课外活动”等概念,“语文实践”整合了课内外的语文学习活动,拓宽了语文活动和语文训练的视野与内容。对此,有论者指出,“语文实践”既包括课内的语文活动——即在教师指导下的听说读写训练,也包括课外的语文活动——即学生自主状态下的听说读写活动,“语文训练”只是强调了前一方面的内容,它“是语文实践的必要构成部分”,因此,二者之间并非对立的关系。王荣生区分了“语文实践”的三种类型:“与语文实践能力具有同一形态的听说读写实践,带有自然学习性质;对所要培养的语文能力有直接促进作用的,潜藏着特定语文教学内容的实践活动;语识转化为语感的语文实践活动。”并且指出,“作为现代意义的语文课程,更应该强调后面两类‘语文实践”’。虽然在学理上,大家能够辨明“语文实践”与“语文训练”的区别,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却存在着一种偏重“人文感悟”,忽视“语文实践”或“语文训练”的现象。对此,有论者指出,“语言训练是语文教学之本”,“人文精神的熏陶”与“语文工具的掌握”之间不能厚此薄彼,应该把它们有机统一起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能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感悟体验的生成性言说上,耗费在人文熏陶上”,而应当进行“扎扎实实的语言训练”。

        新一轮课程在教学方法上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通常是指主动、自觉、独立的学习,是相对于“他主学习”或“被动学习”而言的一种学习方式,更加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自主学习的实现,前提是教师角色的转变。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并不否定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作用。教师不是学生学习的旁观者,更不能放任自流,撒手不管,而是应当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地提出建设性意见,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沈大安认为学生具有学习的内在动力,应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是可以让学生参与学习目标的制定,自主确定学习进度;二是让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上有选择的权利;三是指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监控,并及时做出调整。什么是合作学习,有学者将其定义为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是语文教学中经常被采用的形式。教师要组织有序而高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应该从“会组织、会协调、会帮助、会评价”四个方面进行指导:教学生如何组织同伴进行学习,包括选择学习的内容、学习的顺序等;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协调学生间的学习关系,发挥出合作学习中互帮互助的优势;最后还要教会学生如何评价同伴的学习等。“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主的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学习活动。小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对象不是人类认识的未知领域,绝大多数是对人类已有知识、包括课本中预知结论的再探索。语文学科的探究性学习有它自身的学科特征。比如探究内容应该和语言文字结合;在探究过程中,更注重情感的投人和发展;由于语文审美的整体性,有些内容只能是一种感悟而不是精确的结论;探究的结果往往是多元的、个性化的,而不是唯一的。在教学实践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该是一个整体,三者相互渗透,密切联系。语文课堂中如何有效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差。比如有教师片面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放弃了教师有价值的引导、智慧的启迪、思维的点拨,因而课堂中展现的是学生虚假的主体性;还比如目前小组合作学习效益高的较少,流于形式的比较多。这些问题还有待于在改革过程中加以解决。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是这一时期提出的崭新而重要的课题,因此也成为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关于文本学习与其他资源的开发”的纪要中认为:教材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对于资源有限的地区,更是如此。教学中,首先要用好教科书,凭借教材培养学生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的能力。要防止忽略教材内容、要求,忽视对课文的研读,过早、过多地补充其他内容或安排与语文关系不大的活动的做法。其次,在用好教科书的基础上,适当引进相关资源,如,课前搜集相关资料,以增加对作品、背景、主人公的了解,课中插人相关资料、文章的阅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再次是课后推荐相关读物,以拓展学习内容,提高阅读能力。吴忠豪认为:课堂只是小天地,天地乃为大课堂。要充分利用当地自然、人文景观,引导学生观察调查,获取信息,学习语文。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将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恰如其分地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成长。

        语文课程标准将“综合性学习”列入基础教育的各个学段的目标,成为语文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意义。张庆认为,综合性学习不是单纯地指某种学习的方式,而是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课程组织形态。它强调了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综合性。它是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的综合,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合,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结合,知识、能力和情感的整合。语文教学实施综合性学习的关键在于教师把目光由教材转向生活,善于开发身边的资源,创造性地设计综合性学习的课题。有学者认为综合性学习资源开发的路径有:1、通过语文课本、图书资料和大众传媒开发综合性学习资源。2、通过调动师生记忆库中储存的知识积累、生活体验和思想情感开发综合性学习资源。3、通过学校——家庭——社区——社会这条线开发综合性学习资源。 唐建新认为,综合性学习所使用的方式主要包括两大部分的学习方式,即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方式和学习结果呈现所需要的方式。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方式有:社会调查、人物访谈、影视欣赏、资料查阅、感悟体验。综合性学习结果呈现的学习方式有:报告陈述、作品呈现、模仿表演、展览讲解、演讲辩论。

        当前正在开展的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诸多新的教学理念,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或偏差。这些还有待于在深化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加以解决。

二、60年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成果

        1.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不断深化

语文科性质一直被认为是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前提性问题,因为它关系着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定位、基本内容和基本任务。从历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说明来看,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尽管有过曲折反复,但对语文课程具有“工具”属性或特点的认识始终没有动摇,只是对“工具”本身及其地位的认识有所不同。(1)倾向于“思想性”的“工具观”:五六十年代虽然明确了“工具观”,却强调它是“以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儿童的强有力的工具”,1978、1980年的大纲虽然确定了“基础工具”的身份,却仍然强调语文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和语文知识教学的辩证统一”,而且“思想政治教育”是先于“语文知识教学”的;(2)工具优先的“工具观”:在1963、1986、1988、1992年的教学大纲里,虽然也强调的“思想教育”的重要性,但其位置已经排在“工具性”之后了,这是人们对语文课程“工具”属性的认识深化,这一深化表明语文课程越来越趋向回归本体,其所受外在干扰也越来越少;(3)作为“交际工具”的“工具观”:从“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到“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对“工具”本身的理解也渐趋清晰、准确——突出了语文“工具”的交际功能。

        从语文课程性质的另一方面来看,则呈现出政治意识形态影响渐次弱化的趋势:其“思想性”一面的内涵从“思想政治教育”转化为“思想性”,再转化为“人文性”,语文课程片面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倾向逐渐得以扭转——60年来语文课程的性质争论也大体是在“工具”与“思想”的框架内展开的。比如60年代的“文道之争”,90年代的语文批判与人文精神大讨论,等等。经过历年反复的讨论,大家最终形成这样一个共识,即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对语文课程基本任务的理解日趋完整

        建国以后,我国大陆中小学母语教育的课程更名为“语文”,一直沿用至今,原有的“国文”、“国语”随之消失,这也标志着我国中小学语文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对于“语文”这一名称的更迭反映了语文教学的时代特征,丰富了语文课程的内涵,有利于促进语文课程对于学生“听说读写”诸能力的全面训练。60年来语文课程从传统的“书面语言为重”到“听说读写并重”,课程内容之“听说”逐渐演变为“口语交际”,也反映了大家对语文课程内容与任务的认识越来越全面和完整。

        就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来看, 60年小学语文教学表现出下述两个特点:(1)对语文课程核心任务的认识基本稳定。比如1956年的教学大纲把“发展儿童语言”,即“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任务置于首要位置, 1963年的教学大纲进一步明确为“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1988、1992、2000、2001年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也都强调了这一点。(2)对语文课程具体任务的认识不断推进,渐趋科学和完整。五六十年代的语文课程强调从语言的规律来学习语言,构建了侧重于语音、词汇、语法、文字、标点等汉语基础知识的教学系统。七八十年代的语文课程比较强调语文能力,语文能力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语言文字理解和表达的能力;另一方面是认识事物的能力,即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90年代的语文课程在反对应试教育、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提出了“语文素质”要求,认为“语文素质”应包括语文基础素质、智能素质和道德素质,表现为具有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较强的理解、表达、观察、思维能力,具有高尚的道德和健康的心理”。21世纪以来的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基本任务,“语文素养”在内涵上要大于“语文能力”和“语文素质”,而它于语文教学的意义则是强调了后天教养(语文学习与语文实践)的必要性,因此,较之“语文能力”和“语文素质”,它更能完整的表达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基本任务。从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素质——语文素养,反映出入们对语文课程基本任务的理解不断深化,日趋完整。

        3、语文课程的形态建构有新的突破

        60年来的小学语文以“阅读为核心”,形成了听说读写综合型的课程形态,这一课程形态的基本特点是以阅读教学为语文课程的主体内容,课程内容基本按照选文特点来组织,写作、听说、语言知识等教学和训练大致依附于阅读教学系统。当然,在60年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发展历程中,也不乏对语文课程形态的探索和改革。比如50年代中学语文分化为汉语和文学两科之时,小学语文课程内容也进行了结构性调整,具体包括阅读教学、汉语教学、作文教学、识字教学和写字教学五个方面,增加了汉语教学这一板块内容;在阅读教学中,提出了“阅读文学作品,尤其是儿童文学作品”的要求,实际上是与“汉语教学”并列,强调“文学阅读”的独立性。

       从小学语文课程形态建构来看,大体呈现了从一元化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较早的语文课程形态除以阅读为核心的教材以外,只是关注到了“课外阅读”(五六十年代)和“课外活动”(八九十年代),而晚近的语文课程则开始进入深层次的形态改革,2001年颁布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它应该“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与这一追求相应的是课程内容结构的变化——在“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之外,专门增设了一个“综合性学习”,它强调语文学习目标、内容与方法等的综合,强调在语文实践中提升语文素养,它既是一种学习类型,又是一种课程形态的改变。新课程改革以来,还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课程资源意识”增强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越来越受重视。所谓课程资源,不仅限于物态化的资源,还包括文本化的资源、人力资源、文化资源等;此外,还有实存的课程资源与生成性的课程资源,等等。晚近语文课程形态逐步呈现出多元化、多向度的课程取向: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关注儿童的经验与体验,从强调目标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从强调显性课程到同时关注隐性课程,从强调学校课程到校内外课程并重,从必修课的单一课  程体系到必修、选修、拓展等多维课程体系。  

4.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不断改进 

        60年来,人们对“教学”本身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化:从“知识传授”到“技能培养”,从“灌输”到“引导” 从“注入式教学”到“探究式教学”,从“课堂问答”到“课堂研讨”,从“教师中心”、“教师主体”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训练主线”,再到“师生交互主体”,从“教师主控的课堂教学”到“师生平等对话的课堂教学”……“教学”日益被理解为一种复杂多向的交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之间是平等对话和交互的关系;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突出,而教师则逐渐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和促进者。

        与教学理解不断深化相应的是,教学重心从以教师的 “教”不断向学生的“学”转移,学生学习方式从“接受性学习”到“发现性学习”的变化。以“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为特征的接受性学习方式是单一、被动的,比较强调学习结果而忽视学习过程的意义,在这样一种学习方式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个体性和创造性很难得到发挥。2001年的语文课程标准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学改革的重心。强调语文课程与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应由教学的主宰,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等权利。语文教学应以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生和创造性,教师应创造性地教,学生应创造性地学。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下,师与生、生与生交流对话,教学相长的过程。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反复实践中,在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中,既打下了扎实的语文基础,逐渐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积蓄了学习语文的后劲,又培养了高尚的道德情感,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使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持续提高。

        5、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不断进步

        60年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狭义的评价观到广义的评价观,从重视结果评价到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发展过程。据60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的分析,“教学评价”受到关注较早的是 1986-1991年间,其间的教学大纲将教学评价理解为“考查”——“要改进考查学生成绩的方法”;1992— 2000年间的大纲对考试考查的时间、次数、方式以及依据等有了较为系统的说明,首次提出了考查方式应当不仅有书面的,还要有口头的,而且首次提出“要注意对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考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这表明语文教学评价的内容与基本取向有了较大的变化;2001年的课程标准专列“评价建议”一项,提出了教学评价要有全面性,即要兼顾知识能力、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要重视形成性评价,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要注意评价的个体差异,“从机制上保证学生参与评价的权利”。

        传统的语文教学将教学评价与语文测试等同起来,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容易导致教学重知识、轻能力的偏向;新课程改革以来倡导的多元评价、过程与结果并重的评价方式,将有助于通过评价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真正达到教学评价的本来目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收藏)
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全)
小学语文课标解读(一)
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本体追问
给语文教师的建议?(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