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8卷“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专栏-周氏针灸

周氏针灸

级别: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类别:传统医药类周口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布单位:周口市人民政府

颁发单位:周口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申报单位:郸城县针灸研究所

授牌时间:2016 年7月

项目简介:

郸城县位于豫东平原,东临安徽省的太和、亳州和界首,西邻淮阳,北界鹿邑,南与沈丘、项城接壤。这里历史悠久,物阜民丰,文化底蕴深厚,传统中医项目针灸技术,在这里被人民群众高度认可和高度赞扬。针灸是针和灸的总称。“针”是按照一定的穴位,把针具刺入患者特定部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灸”是由艾叶等药草点燃后,在人体某部位进行烧灼、烘烤,在体表局部进行温热刺激,成为防病治病的手段。

针灸技术是中国特殊的治病方法,至今有几千年的传承历史,它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与疾病斗争中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至今仍具有极大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实用价值。

周氏家族自清代就开始用针灸技术给人们治病。据周家后人讲,周家高祖周佰贺、曾祖父周芳清早年在河南鹿邑县开诊所。时局混乱,周家祖父周景军才从鹿邑迁回郸城县宁平镇,继续行医。周氏针灸技术传到其第五代传承人周怀明的时候,其针灸技术已是日臻完善。周怀明自幼跟随父亲周文彪长期行医,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其针灸技术在周边县市闻名百里。

传承谱系:

第一代创始人:周佰贺(1869年~1952年), 男,汉族

第二代传承人:周芳清(1891年~1985年), 男,汉族

第三代传承人:周景军(1926年~1999年), 男,汉族

第四代传承人:周文彪(1946年~2013年), 男,汉族

第五代传承人:周怀明1977年04月生,男,汉族

第五代传承人:单玉丽1981年01月生,女,汉族

第六代传承人:周久凯、周久翔、周久超、周久惠

代表传承人:

周氏针灸技术方法传承有序,现珍藏在五世传人周怀明手中有:五代人用过的针具 1 0 多种,周氏家族针灸治病手抄本1册,古代医书200多册,中医治病用具100多件。

周怀明,男,1977年4月出生,河南省郸城县人,他自幼跟随父亲周文彪学习针灸技术,1997 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针灸系,中共党员,第十届郸城县政协委员,三级中医针灸科医师,三级中药调剂员,三级健康管理师,三级公共营养师,周口市青年科技专家,周口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享受周口市政府人才津贴;1998年任郸城县城郊医院针灸科主任,2003年创办郸城县中医疑难病研究院任院长,现为郸城县针灸研究所所长兼郸城县针灸学会会长。

周怀明医生在传承祖传的针灸技术外, 又根据30余年的实践经验,创新出“一针三通疗法”,可谓一绝,对治疗中风偏瘫及神经痛方面有着独特的疗效,被患者称为”周神针”。他先后进修于天津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北京中医大学高级中医针灸综合班、河南省中医管理局中医项目培训班、北京中医大学东直门医院等部门,从事针灸技术的学习与研究。

周怀明医生精于针术,在临床上按中医方法找出病因,辨别性质,明确病变属于哪一经脉, 哪一脏腑,辨明表里,寒热,虚实中哪一类型, 做出诊断,然后用针调气血,通络脉,使阴阳归于平衡,脏腑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周怀明用精湛的针灸技术, 赢得了方圆百里病痛患者的高度赞扬和政府医疗机构的表彰。2009年被授予周口市科技奖;2010年被评为河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2014年被评为周口市第十二届自然科学成果奖2项。2016年河南省科普成果奖。2017年被评为周口市第十四届自然科学成果奖2项。他在《中华医学临床研究杂志》《中国针灸杂志》《世界医药创新杂志》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他多次应邀出席美国、韩国、法国、新加坡等地的针灸学术交流活动,为传承发展祖国的针灸技术做出了积极贡献。

周怀明事迹载入《郸城县志》《郸城年鉴》《国医年鉴》《郸城文史》《周口市志》《周口年鉴》《献计中原史册》《中国中医药技术创新金鉴》《国史人物大辞典》《中国中医药健康产业大典》《国医名师传承弟子大全》《中国中医疑难病博学荟萃》《周口市拔尖人才风采录》等历史记载。

传统技艺:

“ 针” 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 把针具( 通常称为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的特定穴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灸”也是在中医理论下,把艾叶等药物点燃后在人体的一定穴位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病。针灸技术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疗手段,主要功能是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平衡,脏腑趋于调和。

周氏针灸是周怀明及家族前辈四代, 在传承中国针灸这一传统诊疗技艺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研究发展而来的独特的“从外治内”治疗方法。该疗法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 应用一定的手法,治疗全身的疾病。有头针疗法,主治小儿脑瘫,急慢性脑血管病,脑血管病后遗症,以及手术或外伤引起脑组织损伤;腹针疗法,治疗胃炎,肠炎,食道病,急腹症,小儿腹泻,各种泌尿系疾病;运动针灸疗法,主治各种急慢性损伤性疼痛、面瘫,偏瘫;舌诊方法, 通过观察患者的舌苔、舌质的表现分辨“虚、实、寒、热、表、里、阴、阳”等病症属性,辨别疾病部位,是一种以外看内的特殊诊断方法, 具有操作简单,无创伤,安全、快捷、准确的特点;无痛手法等。

周氏针灸疗法简单、便捷,对婴幼儿腹泻、病毒性感冒、中风、疼痛症、风湿性关节炎等常见疾病,和各种疑难杂症都有特殊的疗效,基本做到“针到病除”的神奇效果。

周氏针灸是典型的家族传承模式,传承面不宽,是影响其传承的一个重要因素。该项目的许多技法,仍然是采取“口传心授”的方法,许多技法面临濒危,需要加以文字整理,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

1.技术特征

针灸疗法,治病不靠吃药,操作方法简便易行,只是在人体一定局部用针刺入,促进经络通畅,气血旺盛,从而达到治病目的。

2.理论特征

针灸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十四经脉,以及361个穴位等组成的经络理论,形成了经络学说。

3.针与灸的相互脱节

针、灸并称,足见二者关系紧密。而目前临床上大多是有针无灸,二者脱节的现象具有普遍性。灸疗法的独特作用,绝不是局部热疗可以比拟的。自古以来,针刺和灸疗就在针灸学术领域各占半壁江山。《黄帝内经》曰:“针所不为, 灸之所宜”。临床上对针刺治疗效果较差的病症,改用灸法或根据不同的病情而选用不同的灸疗间隔物,往往能收到较好的疗效。针和灸虽然同是作用于经络腧穴,但因所用方法的不同,其作用也有差异。近年来,有些医生为了避免灸疗时的烟熏火烤,为了节省人力,临床上以针刺代替艾灸,或用红外线照射来取代灸疗法,则是忽略了灸法的独特功效,临床疗效必然会受到影响。

4.针灸治疗疾病的疗效

治病疗效是针灸的生命。人们不仅要求针灸治疗诸多的常见病、慢性病,而且越来越希望能用针灸帮助解决那些西医束手无策的疑难病。因此,提高针灸临床水平,向疑难病症挑战,是今后针灸临床研究的重要任务。现在看来,已经出现了针灸攻克某些疑难病的苗头,如头皮针治疗中风及其后遗症,舌针治疗脑性瘫痪、帕金森氏病,小剂量药物穴位注射治疗萎缩性胃炎,火针治疗慢性骨髓炎,穴位电磁场疗法治疗过敏,瘢痕灸法治疗难治性结核病,针刺穴注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骨质增生等。此外,针灸有提高免疫能力,缓解放、化疗副作用的效果,特别是在作为辅助疗法,减轻晚期患者的痛苦,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方面,能够有所作为。

5.用针刺手法来提高疗效:

用针刺手法治疗各种疾病(特别是疑难病),再结合经络理论来交叉验证;争取5年或10 年内能够系统治疗50种重要疑难疾病,用手法把疗效拿下来,再进行有效的总结,那时我们针灸临床会大为改观,这既能促进针灸技术交流与合作发展,也能促进传承推广。

6.针灸传承的重要条件

针灸是知识型与技术型紧密结合的科学,书本是知识的载体,老师是技术的载体,针刺手法是门“手艺”,跟老师学艺才能口传心授,手把手教,才能真正学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江阴人看病不用愁,这些身怀绝技的大师就在身边...
张缙教授再现千年针刺手法绝技
【针灸申遗成功4周年】说说针灸传承那些事儿
“中医针灸”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最好的针灸在民间,细数被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收录的针灸流派
“陆氏针灸”申遗记 2011090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