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52年伟人游孔庙,交谈中突然问曲阜县委书记:莫非你是孔子后人?

1952年10月28日清晨,曲阜县的县委书记孔子玉早早地便来到了孔府的门前,等待着即将到来的“贵客”。就在前天,一通来自省政府的电话通知孔子玉,说有一位极为重要领导人即将到达曲阜,叫他务必做好迎接领导以及安保方面的工作,绝对要保证万无一失。

上午9点,整齐的车队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之中。很快,一辆黑色轿车便停在了孔府的门前。第一个从车里走出来的公安部部长罗瑞卿,此时的孔子玉以为,所谓的“贵客”原来是罗部长。

可是,正当他欲走上前去迎接罗部长时,只见罗瑞卿恭敬地走向了后面的轿车,并缓缓地打开了轿车的车门。在罗部长的搀扶下,一位穿着黄色呢子大衣的人出现在了众人的眼中,也正是因为此人的出现,平日里一向沉着冷静的孔子玉突然变得激动不已。

“这……!”孔子玉简直不敢相信他的眼睛,因为眼前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让新中国人民全都站起来了的伟大领袖——毛主席!

此时此刻,身在北京的毛主席为何会突然出现在曲阜?毛主席本人和孔子又有着怎样的不解之缘呢?

一、主席“公休”,视察齐鲁

1952年10月,在党中央领导的一致劝谏下,从建国之后便“一日不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终于放下了手头的公务,好好安排了一下,自己这来之不易的“公休”。

虽然组织上给他批了假条,但是,为革命事业呕心沥血几十载的毛主席,岂能轻易放心得下国家事务。可毛主席心里也十分清楚,同志们“强制”让他休息的用意。的确,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已经让他的身体逐渐现了问题,党中央这一次特例给他批的“公休”,也是为了让他好好休养一下身体。

这次“公休”,党中央允许毛主席携带工作人员进行休养,而这也给了主席打“擦边球”的机会。长久以来,毛主席一直对黄河流域十分关心,此前因为国事缠身,一直没能有机会好好地到地方走一走、看一看。如今,组织上批准他“带人公休”,这不正好是到地方视察的好机会吗?

于是,在1952年10月底,毛主席带着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公安部部长罗瑞卿、铁道部长滕代远、警卫处处长汪东兴、机要室主任李银桥、叶子龙和罗光禄等人,以“休假”的名义,踏上了实地视察之旅。

按照计划,视察组将于10月25日从北京出发,先至天津,之后再前往山东。

1952年10月26日傍晚,毛主席等人所乘坐的列车缓缓地驶进了济南火车站的站台。此时的站台挤满了前来接站的人群,毛主席刚从列车上下来,一个熟悉而又洪亮的声音便从不远处传来。

“主席!主席!您终于来了!”

说话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时任山东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将军。作为毛主席的老战友、老部下,许世友将军在得知主席即将到济南的消息之后,几乎是彻夜未眠,一大早便带着当地的领导干部,在火车站等候。

见到阔别已久的老部下,毛主席也是非常高兴。他紧紧握着许世友的双手,开玩笑地说道:“许将军,许久不见,你还好吧。”

“好!好!主席,我一切都好!”话了,许世友兴奋地向主席问道:“主席,您这次来济南,准备待几天啊?”

“不久留了,我们就是在济南停车看看你们,就不打扰地方同志的工作了。”主席慢条斯理地回答道。

主席的这一句“不久留”着实是大大出乎许世友的意料,要知道,许世友在得知主席要来济南的消息之后,可谓是做足了准备。不仅通知了政府的相关单位做好领导用餐、出行、住宿、安保方面的工作,甚至向孔子的故乡曲阜作出了指示,叫他们加强安保等级,随时准备迎接领导来参观。

为了能够多留主席几日,许世友打出了“感情牌”,说他与主席分别多年,甚是想念,如今主席来到济南,说什么也得多留几日,好好让他老许尽一次地主之谊。

正所谓盛情难却,眼看许世友如此热情,毛主席只好决定:“那就在济南,住一晚吧!”

二、主席一问,难倒众人

翌日清晨,许世友坐专车来到了主席下榻的地方,他今天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带毛主席好好地领略一番这济南的大好风光。

在车里,毛主席认真注视着窗外的风景,而在他的身旁,许世友则热情地向主席介绍着济南的河流、山川、村落、农田。主席听着许世友的介绍,看着外面的景色,脸上也不由地露出了真诚的笑容。

期间,毛主席借吸烟的间隙突然问了许世友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可就是这个简简单单的问题却难倒了包括许世友在内的一众济南当地的领导。只见主席拿着香烟,缓缓地向许世友问道:

“世友啊,你在这里工作生活了这么长时间,是否知道这济南城因何得名'济南’的吗?”

毛主席此话一出,现场顿时陷入了短暂而又尴尬的寂静,在场的所有人几乎都回答不上主席的问题,因为他们只是知道山东的地理环境,而并不知道关于这里的历史问题。

“看来同志们,都不太清楚嘛。”毛主席看了看周围面面相觑的众人,紧接着微笑地说道:

“济南这个地方在古代有一条河,从王屋山为源,到山东半岛入海,名为济水,与黄河、淮河、长江,并称为中国四大江河。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济水的上游也发生了改道,汇入了黄河,如此一来,这济水的下游就改名为'大清河’了。”

讲到这里,主席吸了一口手中的香烟继续说道:

“到了西汉时期,济南这个地方曾经封过一个'济南国’,因为在原来济水的南边,'济南’这个名字便因此而来。”

包括许世友在内的一众领导干部,在听完主席的一番解释之后,皆是震惊不已。他们没有想到,深处千里之外,每日被国事缠身的毛主席,竟然对于山东地区的历史渊源如此了解,反倒是他们这些“父母官”显得有些孤陋寡闻。

此后,许世友又带着毛主席前往了济南的四里山、趵突泉,到了下午,主席又提议去黄祖炎烈士的墓地去看看。此后,一行人又来到了泺口大坝视察了一下当地的水利工作,待到众人返回之时,天上的太阳也早已西落了

视察了一圈,一股弄弄的倦意涌上全身,主席原本的计划是在济南待上一天,奈何现在的他实在是有些疲惫。

“天色不早了,大家也都累了。看来今晚是走不成了,只好在这里再住一晚,等到明天一早,我们就赶往下一站吧。”坐在椅子上的主席轻声地对许世友说道。

“啊!这么急?”听闻主席明天一大早就要离开,这让许世友的心头顿时有了些难过。

正当许世友为如何挽留主席而发愁时,一通来自曲阜县的电话,仿佛照亮黑暗的一束阳光,顿时让他变得豁然开朗起来。只见许世友轻轻地走到了主席的身边,露出了他那标志性的的门牙,笑着向主席问道:

“主席,这都到山东了,难道您就不想再看一看孔庙、走一走孔林吗?这样,您明天先不要走,咱们走一趟曲阜,去拜会一下孔子吧。”

三、主席故地重游

毛主席对于孔子的情感就如同学生对老师一般尊敬。我们都知道,毛主席特别喜欢创作诗词,而在毛主席所写的众多诗词中,仅把一个人说过的话用作他的两句诗中,这个人就是中华传统文化源头的主要开拓者、奠基者——孔子,足以见得,孔子在主席心中的地位。

早在1920年,27岁的毛主席在从北京赶往上海的过程中,就特意绕道来到了曲阜,专程去参观了孔府、孔庙与孔林。如今32年的时光已经过去了,毛主席也十分好奇,中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曾经的孔庙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1952年10月28日,毛主席带着无比的期待,带着视察组一行人,踏上了开往兖州的列车。

火车伴随着汽笛轰鸣呼啸而过,森林里的飞鸟被巨大的声响惊得四散而飞。很快,火车就将“光秃秃”的山岭“甩”在了身后,紧接着有着五岳之首之称的泰山便映入眼帘,一股雄壮、恢弘的气势顿时涌上了所有人的心头,看着泰山那巍峨的山峰,看着眼前这难忘的景色,就连主席本人也不由地愣住了片刻。

“主席,咱们到泰山了”

罗瑞卿部长的提醒,瞬间将主席的思绪拉回了现实。只见毛主席缓缓地抬起了胳膊,用手指,指了指窗外那远处的一座山丘,向众人说道:

“以前中国古代的皇帝在登基或者祭祀的时候都要来泰山的,他们在太平盛世的时候还有'封禅大典’,自从宋真宗举办后就没有了。”

说到这里,毛主席的看了一眼在座的众人,语重心长地向他们说:

“但,我们共产党人不能和封建帝王一样,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是由人民当家做主的。矗立在这里的泰山,千百年来都没有改变过,可如今的中国早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毛主席的一席话让所有人都感受颇深,主席后来又给大家讲解了一些山东地区的历史故事,以及个人的一些见解,时间也就这样一点点的过去。

“嗡!”一声响亮的汽笛声从不远处的轨道上传来,毛主席一行人所坐的列车在当天上午到达了兖州火车站。许世友带着毛主席走下来火车,紧接着,一辆黑色轿车就停在了众人面前,接下来他们就要做汽车赶赴此行的目的地——曲阜。

29日上午9时许,毛主席的车队如约来到了曲阜,停在了孔府的门前。当罗瑞卿部长搀扶着毛主席从轿车上下来的时候,曲阜县县委书记孔子玉终于安耐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快步走上前去,伸出自己的左手,紧紧地握住了毛主席的双手。

“毛主席您好,欢迎您老来到孔府参观。”孔子玉激动地向主席问候着。

见到此状,主席身旁的许世友立刻向他解释道:“主席,这位就是曲阜县的县委书记,孔子玉同志”。

“哦,您好啊子玉同志!实在抱歉啊,我的到来打扰到你的工作了啊。”主席略带惭愧地向孔子玉说道。

“这是哪里的话,主席您能来曲阜,我们县政府的同志们以及曲阜县的人民,都是非常欢迎的呀!您放心,您丝毫没有打扰到我们的工作,丝毫都没有啊……。”

在孔子玉的引导下,毛主席一行人先是参观了孔府,而就在众人抵达前堂楼时,毛主席竟饶有兴致地给大家出了一道考题。

“同志们啊,你们可知道孔子姓什么吗?”

“孔子难道不是姓孔吗?”站在主席身侧的许世友不解地问道。

眼看大家都面面相觑,说不出答案,主席只好笑着向众人解释道:

“孔子其实是殷商贵族的后裔,和商纣王一样姓'子’,他们属于同一个血缘族群,'孔’只不过是他的氏罢了。”

此后一行人又来到了孔庙,在游览孔庙的过程中,主席突然问孔子玉道:“子玉啊,你也姓孔,莫非,你也是孔子的后人?”

孔子玉直言不讳地回答道:“是的,我是孔子第72代孙子。”

“那,你们家族的族谱是怎么算辈分的呢?”主席又问道

“据说乾隆年间,乾隆帝赐给了孔府30个字作为辈分,这么多年下来,我也只记得'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这20个字而已。”孔子玉答道。

“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子玉,你名字里的'子’怎么不在这辈分里啊?”主席不解地向孔子玉问道。

只见孔子玉紧忙解释道:

“主席,不瞒您说,我原名孔宪彬,子玉是我的字,孔家曾将毕竟是封建地主,参加了革命之后,为了避嫌,就把名字改成孔子玉了。”

听过孔子玉的解释后,毛主席吸了口烟,颇为感慨地向孔子玉,同时也是向周围的众人说了这样一句话:

“新中国成立了,无论以前是地主还是农民,只要大家都在向着同一方向前进,那就是好同志,你们起名字按不按族谱起都可以,只不过是一个名字罢了。”

随后,孔子玉又带领着毛主席众人去了孔林,并在那里参观了孔子墓。当天上午11点半,在孔子玉等人的注视下,毛主席一行人坐着来时的轿车,西行而去。

四、结语

2016年4月,曲阜市正委书记孔令玉,带着一众工作人员专程来到了天津,在这里看望已经98岁高龄的孔子玉老同志。得知有政府领导特意前来看望自己,已经年过九旬的孔子玉老泪纵横,由于年岁已高行动不便,只能用泪水表达此刻的激动和他对曲阜深厚的感情。

在与政府领导聊天的过程中,孔子玉从抽屉里翻出了一本厚厚的笔记本,他说,这上面记载着他在曲阜工作时期的点点滴滴,同时也记载了1952年10月28日,那个令他终身难忘的上午。

老人用枯黄的双手翻开了日记本,准确的找到了1952年10月28日那天的日记,只见在这篇早已泛黄的纸张上,醒目的写着这样一行文字:

“两天的准备工作,终于会见和招待了'客人’,这是我永远不会忘掉的日子!”

看着当年自己亲笔记录下的日记,孔子玉老同志眼含热泪,向众人讲述着,64年前那特殊一天的点点滴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52年,毛主席游曲阜孔庙,问同游的许世友等人:孔子姓什么?
1952年,毛主席游孔庙打趣问许世友等人:我考考你们,孔子姓什么?
52年毛主席参观孔庙,饶有兴致地考了旁人一题:可知孔子姓什么?
1952年,毛泽东前往山东参观孔庙,许世友吐槽:孔家是全国一号地主
毛主席畅游孔府,好奇询问曲阜书记孔子玉:你和孔子是一家人吗?
1952年,毛泽东到山东参观孔庙,许世友吐槽:孔家是全国一号地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