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智慧教育

智慧教育  

故事一:初中的一部分男生放学后总不肯回家,成群结队地到操场上去打篮球。学校对这一现象也是屡禁不止。后来每天派行政到操场上去抓,抓到后到广播去播通知,凡是被通报的学生都要由班主任老师到操场上去认领,再进行批评教育;如果班主任不及时去,学生只能呆在球场上不许私自离开。好多班主任老师听到本班学生的姓名后都如坐针毡,急匆匆地赶到操场破口大骂。但是有这样一位与众不同的班主任,他听到通知后没有及时起身,而是继续坐在办公桌前批改作业。过了好一阵子,这位老师才拿起一件外套来到操场,和蔼地说:“对不起,我来晚了,让你受冷了。”说着,便把衣服披在学生的身上和学生肩并肩地边走边谈。说来也怪,从此广播中再也没有叫到这个学生的名字。

故事二:某班学生到实验室去上课后,实验老师跟班主任说,有学生偷了一只放大镜。班主任老师听后没有怒火冲天,而是理智地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他料定这只被偷的放大镜还没有时间被转移,很有可能藏在学生的身上。于是,老师就进教室说明情况,然后便让学生来到教室外,派几位学生到课桌里去搜查,结果一无所获。一招不行,老师出了第二招。他到实验室借来了19个放大镜放到不同学生的课桌里,跟学生说明了情况,再让学生到课桌里找一找,把找到的放大镜交给老师。结果,20个放大镜一个不少地交到老师的手中。第一次,学生碍于面子,不愿上交,而第二次,学生的自尊心不会受损,所以他乐于改过自新。

以上两个故事中老师的教育智慧让我深深折服,在羡慕他们的同时,我也陷入了沉思:

一、走出教育的误区

1、爱不是教育的全部,教育的技巧在智慧。

一位教师不能没有爱心,但光有爱心是完全不够的,拥有教育智慧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主要的钥匙。面对一个学习障碍生,教师千万不要再说教。那些话,学生都背下来了,甚至比老师还会说呢!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深入具体地分析,他的心理问题是什么,他的智力类型是什么,他的思维方式是什么,他的困难到底在什么地方,从何处突破可以见到成绩,可以建立信心。

2、批评不代替教育,教育的技巧在智慧。

我遇到问题,总是不问三七二十一就批评学生一顿,通过这次讲座我明白了遇到问题只去批评学生,不一定能走进孩子心里;要了解事物的本质,需要科学,比如心理学。“一个人的个性,他的心理特点,他的本性,都不是批评出来的,而是研究出来的。批评最多是一种带情绪的管理方式,当你不知道某种事物的真相的时候,批评它,只能进一步掩盖它的真相,而不会使它的真相显现出来,换句话说,批评一个事物,并没有使你对这个事物加深什么认识,批评半天,你也没学到什么。”所以,我们不要去做事倍功半的事。

二、拥有教育智慧,让自己聪明起来。

1、帮助式教育

一个学生不讲卫生,教师对他进行个别教育,通常的方式是什么?告诉他,你太脏了;要求他,你必须把自己整干净。第一句话是向孩子耳朵里输入教师评价,第二句话是向孩子的耳朵里输入教师指令。这种教育方式为“干涉式教育”。我们是否可以遇到不讲卫生的孩子时,不作评价,不下命令,设计一个“拥抱情境”,让孩子自己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且鼓励孩子自己改正,这种教育方式就是帮助式教育。帮助式教育是隐蔽的教育,学生甚至可能没感觉到老师在教育他,可是他已经受到教育了。这种教育讲的是实效,而不是表面形式。

2、运用正强化心理

有一个谚语:你要想让谁养鸟,你就送他一个鸟笼。本没有养鸟的想法,可是朋友送了一个鸟笼,让它空着,似乎对不起朋友,再说每天看见鸟笼,也等于不断的被提醒“买鸟吧,买鸟吧。”于是,就会真的买了一只鸟,放在笼子里了。心理学把这种做法叫做“正强化”。就是给学生在教育学生时,在暗中起指导作用,弄假成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有激励学生上进。

3、换一种思维方式

你正要走进教室上课时,你听到教室里打闹的声音?你应怎样处理?我会毫不犹豫地训斥打闹的学生一顿。而这种情况中,教师太情绪化了。处理这种问题时,教师和学生都在情绪激动的当口,容易走火;当处理问题时,忘记了其他学生,浪费了时间,被学生牵着鼻子走,失去了主动性,失去了对全局的掌控。所以,当我们与学生都轮落为“战斗员”时,师生的角色全变了,其他学生却成立看客。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老师是否可以这样处理:刚才是哪些人在为后操场上的篮球运动员加油?这样,老师的一句话不但稳住了大局,而且转移了全班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做就像故事一中的那位老师一样换一种思维方式,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个人用某种思维方式,明明不解决问题,还不知变更,只懂得加大力度,卖力气,那这个人就是“不聪明”。我们要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

有人说:“人生的诀窍就在于经营自己的长处。”而我们教师的长处就应该是拥教育智慧。我们应该明白,一个正确的观点,我们可以灌输给学生,一个明确的道理,我们可以讲述给学生,但我们不可能灌输给学生一种高尚的情操与良好的习惯。一个良好的习惯只能靠养成,一种高尚的情操只能靠熏陶,一种健康的心理只能靠激励。我们可以用理想的态度去激励学生,却不能用理想的标准去要求学生、审视学生。我们必须正视这个道理。否则,这个理想的标准只能使我们感受教育的失败,使学生感受教育的痛苦。

那教育智慧从哪里来?更多的教育智慧需要我们自己去研究,去创新。“做教师的也想和当医生的一样,越老越吃香,唯一的办法就是走专业发展之路。因为那是一种智慧,年龄不会磨损教师或医生的价值,智慧也不容易随着体力的衰弱而减退的。”我想自己一定要学会放弃用体力来管理学生的方法,而要学会运用智慧做一个名副其实的专业技术人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任小艾名言
【教育智慧】做个仁慈的班主任
让学生意想不到
用三面镜子观察学生
白老师语丝1755:看学生要用到五镜:望远镜、放大镜、显微境、平面镜、三棱镜
【教育读书】谈师生关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