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系 | 内疚、羞愧与宽恕

作者:麦基卓 黄焕祥

翻译:易之新



关于内疚(guilt)和羞愧(shame)的观念,有许多令人误解之处。一般说来,这两种感受都被视为负面状态。我们则将这两种感受做出非常明确的划分:内疚会妨碍个人的发展和亲密;羞愧有助于个人成长,并强化亲密。

内疚是良心产生的痛苦内在压力,当事人认为自己的想法或行为违反某些外在环境加诸人的法律或规定,把自己视为罪人,是需要惩罚的对象。内疚的人自认为做了平常不会做的事,希望得到宽恕,所以内疚会否认自我的真实本质,试图将自我与行为分离开来。所以内疚是一种不愿自我负责的立场,内疚时说的话可能是:“我不是会做这种事的人。”


相反的,羞愧是认识自我时产生如潮水般的感受,任何宽恕都无法消除这种体认,因为自己的言语行为确实呈现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羞愧时说的话可能会承认“我正是会做这种事的人”。在佛教哲学中,羞愧(“惭”)被视为高度滋养的意识状态,重要性相当于信心和同理心。羞愧会带来坦诚和体认,两者都是回到真我本质的关键因素。

不应该把羞愧和内疚混为一谈,也不要误解成一般人常说的“有害的羞愧”(toxic shame,我们认为这是另一种形式的内疚,会造成非常负面的结果),父母常常分不清楚两者,所以会生气地责备小孩说“你真丢脸”(你该羞愧),意思其实是“你做错了”(你该内疚)。


生理上,内疚会使人觉得自己渺小、无用,身体能量紧绷、受到压缩。羞愧则会开启身体的能量,使自我充满温暖、开阔的感觉,觉得无处躲藏。由于内疚会关闭与否认自我,所以不利于亲密;羞愧包括对自我的认识、向别人真诚地坦露自己,这正是亲密的基础。

即使我和你跳舞时踩到你的脚,我自动会说“对不起”以得到你的原谅,好使我不会内疚。其实这是表示我通常不会踩到别人的脚,这次可能只是意外。可是,当我以负责的态度看待这件事,就会承认自己正是会踩到别人的脚的人,因为我才刚发生这种事!体认这一点,我会充满羞愧以及尴尬(这是羞愧的特殊形式),知道你无法以原谅的方式使我变成另一种人,我确实是笨手笨脚的人,和我跳舞就要冒着被踩到脚的风险!


知道这一点之后,我就无法要求你的原谅,只能请你了解和接纳。这种接纳的态度使我更靠近你(和我自己),而内疚的反应只会使我们注意谁对谁错而拉远彼此的距离。

一般人会从道德的角度来看宽恕,在这种观点中,我会评断你做了某件错事,要你离我远一点。我宽恕你时,就允许你再度靠近我,这是一种包含阶段高低、上下尊卑的观点,认为其中一人是对的,是犯错者行为下的受害者。


以更负责的方式来看宽恕时,就会体认没有人是错的。我不喜欢你的所作所为时,可能觉得受伤、生气,然后离开你。宽恕的行为则是让生气转成与你同在,并不是接受你回到我身边(你可能并没有离开),而是我回到你身边。


内容来自《懂得爱——在亲密关系中成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羞愧感背后的秘密:你是否真的了解自己?
内疚和羞愧的产生机制和影响因素
《非暴力沟通》,这么重要的沟通方式,你一定要知道
高敏感的人如何处理内疚和羞愧?
《非暴力沟通》必知的30个金句
情绪到底是什么,这本书把它讲透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