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水煮重庆 | 炒米糖开水和那些老重庆的稀奇小吃



每周五

晚九点

老龙门阵

准时摆起




水煮重庆|谁是重庆的第一位百万富翁

水煮重庆丨耙耳朵皇帝与重庆的由来

水煮重庆丨袍哥列传之嗨得开的洋袍哥巴巴达


博食论文|我为什么反对渝菜

博食论文|蹄花汤真相

博食论文|粉蒸肉简史


水煮重庆视频版

正在试播

欢迎朋友们支持


本期节目概要 

栏目一:解密重庆话

内容简述:追根溯源,每期揭开一个重庆方言的谜底

 

栏目二:水煮重庆微讲座

内容简述:本期讲述著名的范哈儿的耿直故事(“哈儿师长”电视剧里面没得的)

 

栏目三:重庆问问

内容简述:本期回答三个问题。

1、刘湘在重庆呆了多少年?他给重庆带来什么变化?

2、老重庆的孤儿院在哪里?是个什么情况?

3、老重庆的炒米糖开水,到底是个什么东东?


重庆问问节目由

水煮重庆&重庆文艺广播联合推广


点击收看   本期视频






炒米糖开水和那些老重庆的小吃


文/司马青衫


 


本期有朋友问,老重庆的“炒米糖开水”是怎么回事?很多回忆老重庆的文章,基本上都会口水滴答地提到“炒米糖开水”这玩意儿,貌似很好吃的样子。


那么,炒米糖开水到底是怎么回事?老重庆不可能只有这一款拿得出手的甜品小吃吧。还有些啥子稀奇古怪的美貌小吃没得?

 


炒米糖开水

炒米糖,现在叫米花糖。


要简单还原“炒米糖开水”,简单得很,买一块现成的米花糖,放在碗里,用滚烫的开水一淋,就可以吃了。


“炒米糖开水”,更多的是一种怀旧。


在老重庆,每天晚上,都有人挑着担子,在小巷子里面慢悠悠地走着,时不时扯起喉咙,喊一声“炒米糖开水……醪糟鸡蛋”——卖炒米糖开水的小贩,一般都顺便卖醪糟鸡蛋。


尤其是穷人,平时吃不起提拉米苏拿破仑的那种(可怜的我也就说得出这两种),寒夜之中,哆哆嗦嗦地来一碗滚烫甜香的炒米糖开水,不值几文钱,却满肚子温暖了。要是今天搬砖业务好,多挣了三五文,那就大着胆子来个豪华版,加一碗醪糟鸡蛋。那种满足感,“虽南面王不易也”——意思是,这碗炒米糖开水,喊老子当一盘皇帝都不得换。


炒米糖,多购自甜品铺。老重庆的甜品铺,往往叫什么什么“斋”,民间统称其为“斋馆”。


老重庆的斋馆,木洞比较有名。因木洞的蜜枣特有名——现在都没有听说过木洞蜜枣了,只听说木洞豆花。我去木洞那个新修的古镇,满街没有找到一颗蜜枣,吃了一碗有点失望的豆花,打道回府。


当年木洞蜜枣、涪陵晒枣,可是了不得的珍品。


这枣子,据说甜味都渗进枣核里面了,而且枣体透明如琥珀,外面根本看不出糖渍过的痕迹,但是入口化渣、过手不粘。


木洞蜜枣,1942年参加夫子池(现在解放碑新世纪百货后面的国贸大厦位置)举行的“全国农产品展览会”,三家参展的斋馆(信成永、德记和祥源),同时并列第一。听说还是老蒋派人来检查,才证实了“枣核里面也是甜的”这一传说,因而得奖。


岔远了,咱们继续聊炒米糖开水。


炒米糖,不是重庆特产,往大了说,全国到处都有,往小了说,全川到处都有。


炒米糖的做法,也千奇百怪。我觉得,炒米糖,其实是很适合家庭制作的小甜品,把道理弄明白了,稍微加点创意,就是自己的镇家之宝,既可传之于后世,也可秀之于朋友圈。


重庆这边,做炒米糖之前,要先用糯米做阴米(懒虫可以直接去农村买阴米)。阴米,就是泡涨、再蒸、再阴干后的糯米。这种米,容易在油酥的时候膨胀开来,形成四五倍大的米花。


接下来,用糖水泡发阴米,再阴干(甜味就渗透进去了)。下一步,先油酥(油温太高就是油炸,油温稍微低一点才是酥),可用猪油、可用混合油、可用花生油……目的是酥脆膨大,形成米花。这种米花糖,往往冠以“油酥米花糖”字样。


这个环节,个人建议家里直接炒,可少一些油脂摄入,更健康嘛。有些地方的炒米糖,就是先炒米——即把泡发的阴米,加沙子(使糯米受热均匀),入滚烫铁锅爆炒,很快形成米花。再用筛子筛去沙子。不过这种做法,似乎米花不够大、不够蓬松,但是另有一种风味,更焦香酥脆。


炒米弄好了,再把花生呀、核桃呀、葡萄干呀、玫瑰酱呀……以及自己胡乱想到的玩意儿准备好,用一个木框框框起,拌匀攉转。没有木框,就用一个有边的盘盘装起,这些你都没得,就拿个浅一点的盆盆装起。


然后熬制糖浆。


糖浆多用白糖,以前白糖是稀罕物,就用麦芽糖或者其它饴糖。麦芽糖,家里也可以制,不过麻烦,就不教大家了。简单的套路,就是舀一些水,把白糖或者冰糖融化,小火慢慢熬,熬得起糊糊起旋旋了(不是熬糊哈),就慢慢淋入装炒米的容器里面,边淋边拌匀(重庆话叫攉转)压紧。


冷了后,随自己喜欢,切大小不同的片,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炒米糖,也叫米花糖。


如果里面加的佐料很有个性,比如加点西点里面的香料或者其它什么稀奇玩意儿,这款炒米糖,绝对惊艳。


我曾经想象过一款大量用玫瑰酱的米花糖,色如落红,香凝玫瑰,做成心型,用来泡妹妹,保管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老重庆的其它小吃

炒米糖开水,到底属于糕点还是小吃,说不清楚。或者属于跨界吧,两边都算。


篇幅有限,今天就不讲老重庆的糕点了,和大家聊聊小吃。


除了炒米糖开水,老重庆有很多好吃惨了的小吃。不要只以为成都小吃好吃,重庆小吃一旦好吃起来,也是蛮吓人滴。


比如江北提丝发糕。因首创于清末民初的江北城“九江包席馆”,所以用“江北”冠名,这是为数不多的以重庆地名冠名的名小吃,现在到处都看不到了,可惜得很。


做法很简单,用猪油、白糖、小苏打揉面,擀成面片,然后抹上猪油(猪油才香),搓卷成条,切成一厘米左右,上笼大火蒸熟,再取出抖散(不抹猪油就容易粘起,抖不散了),变成一根一根的发糕粗丝。


再下锅,用猪油炒糕丝,炒透后,撒芝麻和蜂蜜桂花酱(也可直接蘸桂花酱、玫瑰酱)。这是一款甜点,香软甜糯。嗯,热量只怕也高得很,偶尔尝一根就行。


怕吃甜食的朋友,也可以试一下酉阳、黔江的“包心油粑”,这款传统小吃也叫“油芯”。做法简直不要太特别。先用大米和黄豆分别磨成浓稠的浆体,再搅拌在一起,做成粘稠的混合浆。准备一个特制的提子,舀一勺混合浆铺在下面,再舀一勺肉馅(用瘦肉剁茸,加花椒面、葱末、盐),放在第一层混合浆上面,然后,又舀一勺混合浆淋上去,把肉馅盖住。最后,把提子整体浸入油锅油炸10分钟……


这款小吃,完全就是懒人的杰作。面都懒得揉,馅也懒得包,直接舀几下,再一炸,完事儿了——居然也好吃。对此,你完全无话可说,只能张口结舌,闷头大吃。


中国小吃,北方多用面,南方多用米。重庆则米、面都用,而且品种多,都好吃。


翻资料,发现好多消失了的宝贝。比如这款牛肉面,让我这见多识广的吃货都惊讶。此物学名牛肉毛面。不是用牛毛,是把卤耙了的卤牛肉,以刀背彻底捶散,再下锅,微火慢炒成细如牛毛的牛肉松。面熟挑入碗,面上覆以一大把卤牛肉松——这个创意如何?


还有油炸抄手。这个我小时候吃过,还有印象。很简单,抄手包好,直接下锅,油炸至色金黄、皮酥脆。起锅后,可以就这样吃,满口香脆。也可以蘸调料,现在想来,就是蘸千岛酱、奶油酱,也是极好的。


这篇文章,基本上是流着口水写的。


重庆的传统小吃太多太多,还有冲冲糕、梆梆糕、熨斗糕、泡粑、重阳饼、肉汤圆、油钱、伦教糕、豌豆饼、鸡汁锅贴、长寿薄脆、香山蜜饼、酉阳绿豆粉、万州牛肉抄手、涪陵油醪糟……数不胜数,哪里聊得完哦!

 

 

我有一个理想:把八一路上的摊摊儿都掀了,起码掀一半嘛。然后换成这些老重庆的小吃,还有今天没有聊到的重庆糕点!不然怎么有脸叫重庆好吃街呢。


和我拥有相同理想的朋友,请转发此文,以示志同道合,哈哈哈。

 


 - END 



 转发的都是我的同伙


九开八闭

城门旧巷

呕心力作

视角独特

水煮重庆

特别推荐


作者:李正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既可当小吃、茶点,又可当主食的美食,竟是80后重庆人儿时的最爱
开水米花糖
米花糖奶粥
小时候在绍兴农村吃的零食,有谁全吃过?
年货必备—非油炸超简单快手的米花糖
广西特产小吃:炒米糖介绍与制作过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