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图集(之三十八)

历史图集(之三十八)

1915年袁世凯称帝时标准像。中国近现代史上,能臣不多,奸雄不少。而袁世凯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唯一一个“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其为政、用人、武略等方面,在他所属的时代,无人能出其右。若他早生数十年,也可能真的会成为开国皇帝。若他晚生数十年,他也会是个政治强人。但偏偏他所生的那个年代,让他成为悲剧。

袁世凯与生母、一品诰命夫人刘氏合影。


1899年12月,袁世凯署理山东巡抚,次年3月14日实授,图为袁世凯在山东时与德国人合影。1900年八国联军战祸爆发,山东省在袁世凯治下则维持稳定,并且加入东南互保。

任山东巡抚时期的袁世凯。

任山东巡抚时期的袁世凯。袁世凯双目极为有神,与人相谈之际,不怒自威。四肢较短而上身较长。正是所谓的“极贵之相”。

任山东巡抚时期的袁世凯。

1901年11月7日,晚清重臣、“中兴元老”李鸿章,在北京病逝,享年78岁。临逝前,李鸿章力荐袁世凯,他在遗折中附片奏之︰“环顾宇內人材,无出袁世凯右者”。因而于李鸿章逝世当天,袁世凯即署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之职。

1901年袁世凯上奏《山东试办大学堂暂行章程折稿》及光绪皇帝的朱批。

1902年,袁世凯的武卫军护送两宫太后回銮时的照片。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袁世凯写的一幅字:枕剑梦凯旋。1903年12月4日,练兵处在北京锡拉胡同成立,庆亲王奕劻为总理练兵大臣,袁为会办大臣。


1903年,袁世凯(中)视察京师大学堂译学馆,与该馆监督和学官大臣合影。左为朱启钤,右为管学大臣张百熙。袁世凯时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成为疆臣之首、北洋之主。

1903年起,袁世凯开始着手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工作,在中国军制改革、军事教育、建军治军、近代警察制度等方面做出大量有益尝试。在华北组建中国近代第一支新式军队,雇佣德军教官,创办警、步、马、炮、工、辎等兵科,设立现代化的通讯兵学校,培养大批军事人才,先后有5人当上中华民国总统或总理。至接掌北洋,裁撤旧军改编警察,令中国军警分离,清末巡警制度的创立是中国警察制度近代化的开始。图为新军操练场景。

1903年袁世凯(前排正中)视察译学馆,二排右三为蔡元培,时为译学馆教师。

1907年出任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的袁世凯

1908年光绪皇帝及慈禧太后相继去世,溥仪继位,醇亲王载沣摄政,升任摄政王的载沣摄政王载沣以宣统皇帝的名义颁旨,令袁世凯“回籍养疴”。为了打消摄政王载沣的怀疑,袁世凯携眷属回原籍,隐居安阳洹上,终日清心垂钓,以示与世无争之意。为避杀身之祸,退隐后的袁世凯特意拍了这张“渔翁独钓图”在当时的报刊上发表,以示自己与世无争。并且花重金请画家画了那幅《袁公垂钓图》挂在安阳洹上府中的会客厅,以表其心。

《袁公垂钓图》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1911年11月1日清廷无奈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收拾局面。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外交部迎宾馆就职临时大总统


1913年4月,袁世凯获得英、法、德、俄、日五国银行团借款两千五百万英镑,称为“善后借款”。美国并带头承认袁世凯政府,给予政治支持。图为中国官员与西方银行团代表合影。

1913年10月10日袁世凯正式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的标准像


1913年10月10日袁世凯正式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之后,各国驻华使节觐见合影。

1914年9月,袁世凯发布“大总统祭圣告令”,恢复祭孔大典。图为袁世凯在北京天坛祀孔子。

1914年12月23日(冬至日),袁世凯穿起龙袍,率文武百官在北京天坛举行祀天典礼。

1915年(民国4年)7月,袁世凯派任顾维钧担任墨西哥公使到任国书,国书原该于该公使到任时呈递驻在国领袖,但因顾维钧随即于10月改派驻美国兼古巴全权公使,由是这份国书便存部未发。


1915年5月,日本政府强加给袁世凯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袁世凯既不敢不接受,又不敢全接受。只能采取拖延谈判的方式与之周旋。图为中日双谈判代表。左起:中方曹汝霖、陆徵祥及施履本;日方小幡、日置益及尚尾。


1915年袁世凯手批的“二十一条约稿本”部分。

从1915年2月2日到5月7日,历时105天,袁世凯政府与日方谈判20多次。在谈判中中国代表对日本的要求多有抵制。袁世凯政府采取各种办法拖延时间并向社会各界透漏日本之无理要求,以期国际社会干涉此案,并唤起国内舆论讨伐日本,国内民众反对《二十一条》的呼声日渐高涨,4月26日,日本代表提出最后修正案,做出一些小让步。5月1日中国方面提出修正案,仍坚持自己的立场,于是日本政府删削了对中国最为不利的第五号要求。5月6日,袁世凯在《大总统袁世凯致各省电》中称:“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可让与或租于他国、聘用日本顾问、中日合办警察、军械等为‘其制我死命最要之点’。在我国不宜因此决裂,蹂躏全局。但应尽心竭力,能挽救一分,即收回一分之权利。”日本政府终于恼羞成怒于5月7日向袁世凯政府发出最后通牒,限5月9日下午6点前答复,否则将执行必要之手段。此时的日本摆出大战一场的姿态,军舰在渤海一带游弋,山东、奉天兵力增加,关东戒严,日侨纷纷回国。5月8日袁世凯召集政府要员开会,袁世凯认为日本已收回对中国最为不利的第五号各条款,其他条款已非亡国条件,为避免开战,所以接受日本条件。他说:“我国虽弱,苟侵及我主权,束缚我内政,如第五号所列者,我必誓死力拒。外交部恪守我的指示,坚拒到底,尽了最大之力……如今日人最后通牒已将第五条撤回,凡侵主权及自居优越各条亦尽力修改,并正式声明将来胶州湾归还中国。在南满虽有居住权但须服从警察法令及课税各条亦与中国人一律。因此,与初案相比已挽回许多……我国国力未充,目前尚难以兵戎相见。故权衡利害而不得不接受日本之最后通牒,是何等痛心,何等耻辱!……经此大难之后,大家务必认此次接受日本要求为奇耻大辱,本卧薪尝胆之精神,做奋发有为之事业。举凡军事、政治、外交、财政,力求刷新,预定计划,定年限,下决心,群策群力,期达目的……希望‘埋头十年,与日本抬头相见’。”在日本的胁迫下,袁世凯政府5月9日在回应了日方的最后通牒后将当日定为中国国耻日,史称五九国耻。此后,双方分别准备签约事宜,在条约文字内容上仍有不少折冲,最后于5月25日在北京签署《关于山东省之条约》、《关于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之条约》及13件换文,总称《中日民四条约》,与《二十一条》原案比较,中国损失相较于原案已尽可能减小到最低程度。图为袁世凯签订的《中日民四条约》,内容为:本大总统前特派全权委员与日本全权委员在北京议定关于山东省之条约及关于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之条约XX两全权委员于民国四年五月二十五日,彼此签字盖印,本大总统亲加核阅特予批准并署名用X以昭信守。——袁世凯,国务卿——徐世昌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称帝时到天坛行祭天礼


乘亮轿的“洪宪皇帝”袁世凯。

当袁世凯散布恢复帝制的舆论时,孔孟之徒纷纷支持。图为孔子后裔孔令贻代表孔、颜、曾、孟四姓向袁世凯劝进帝位的电报稿。

僭称帝号的袁世凯及其国玺:皇帝大宝。

为袁世凯称帝制定的中华帝国历书。


袁世凯称帝刻制的“封策之玺”



袁世凯于1915年12月宣布自称皇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建元洪宪,史称“洪宪帝制”。图为中华帝国国旗。

 




袁世凯北洋政府时期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十二章国徽,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国徽(1912-1928),亦为中华帝国国徽。



袁世凯身着新设计的洪宪皇帝戎装


中国银行袁世凯像拾元券

20世纪初,袁世凯与全体子孙合影。

晚年袁世凯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病死,这是他死后出殡的仪仗队。



1916年6月6日上午10时15分,袁世凯病死,继任者黎元洪命国务院为袁世凯举办一场集古今中外皇庶官民新旧典章于一举的国葬。令各官署、军营、军舰、海关下半旗二十七日,6月28日出殡日全国下半旗一日,鸣炮108响,京师学校当日停课。北洋政府根据其“葬吾洹上”的遗愿,委派河南巡按使田文烈赶赴河南安阳慎选堪舆,勘定吉壤,最终选定洹水北岸,工程持续近两年,由北洋政府拨款50余万银元,徐世昌、段祺瑞、王世珍等8人募捐25万余银元建成,陵墓被称为“袁林”,占地近130亩。


袁林,也称袁公林,位于安阳洹水北岸之太平庄,南临洹水,北望韩陵,东接御道,西依京广。是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统袁世凯的墓地所在。图为袁林示意图。


袁世凯陵园全景


1925摄于天津袁家大院。左一为袁克桓夫人陈徵;左二为袁世凯六子袁克桓;左三是袁世凯五女袁季祯;右一为八儿媳周瑞珠,怀抱其女儿袁家蕴;正中的男孩为袁克桓大女儿袁家宸;旁边女孩为袁世凯十五女袁玲祯。居中者为袁世凯第五妾杨氏。袁世凯共有一妻九妾。有十七个儿子、十五个女儿、二十二个孙子、二十五个孙女,儿孙总和达七十九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洋三杰”之“北洋之虎”——段祺瑞(二)
品读正定之王士珍
武昌起义后仅丢失一座城,仍掌握70万军队的清朝为什么愿意退位
一路躺赢的黎元洪,幸运吗?
第三章 紫禁城里无帝王(辛亥革命5)
1901年,李鸿章签条约后口吐血块,慈禧一边流涕,一边忧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