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01年,李鸿章签条约后口吐血块,慈禧一边流涕,一边忧虑

1901年9月7日,李鸿章在《辛丑条约》上签了字,接着他再次听到全国上下的唾骂:“卖国贼”、“汉奸”、“投降派”、“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

他想到自己他绞尽脑汁舍弃老脸不停地地游说拖延,顶住了来自列强的恐吓、淫威,才将赔款额从10亿两降到4.5亿两,这个赔款数目是根据4亿5000万中国人数所定的数字。是“人均一两”的耻辱!李鸿章感到无比的窝囊,他满怀屈辱,很不甘心,也很无奈,但也稍稍松了口气,毕竟保住了慈禧保住了大清,他这个裱糊匠对清朝这栋破房子来回糊,也只能糊到这个程度了!

为不辱使命,他呕心沥血,6年前马关遇刺还差点丢了老命,留下不能过度劳累的后遗症。

这次条约的签订让他感到身心俱疲,当时庆亲王奕劻的手抖个不停迟迟不能落笔,李鸿章强拿精神走向前说:“世上最难写的就是自己的名字,签在这条约上就是千古的骂名啊,王爷你的路还长呢,就让老臣来签吧”。

回来的路上李鸿章又得了伤风感冒,一到家他就开始大口吐血,“紫黑色,有大块”,“痰咳不支,饮食不进”, 医生诊断说他胃血管破裂。

他知道自己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赶紧在病榻上给朝廷上了最后一道奏折:

“臣等伏查近数十年内,每有一次构衅,必多一次吃亏。上年事变之来尤为仓促,创深痛巨,薄海惊心。今议和已成,大局稍定,仍希朝廷坚持定见,外修和好,内图富强,或可渐有转机。”

11月7日午时,李鸿章在京城离世,享年79岁。就在他死的前八天,他还拖着病重的身体到俄国使馆议事,据说曾遭受到俄国公使的恫吓和胁迫。

当66岁的慈禧接到李鸿章的奏折后,于10月6日动身回京,并下旨让他好好休息,等到康复后继续谈判。不料慈禧在返京的半道上突然接到李鸿章病危的奏报,她感到有些突然,甚至不相信自己一直依靠的顶梁柱就这么倒塌,她一边念叨着李鸿章的病情,一边担忧自己该如何开着大清这辆破车走下去,她忍不住说:

“大局未定,倘有不测,这如此重荷,更有何人分担!”

当她接到李鸿章去世的噩耗,茫然失措,而又痛心不已。慈禧 “震悼失次” 差点哭昏过去,随护人员“无不拥顾错愕”,如同“梁倾栋折,骤失依恃者”一般。(据随慈禧回銮的吴永记述)

慈禧怕再也找不到比李鸿章更呵护她的人了,二人之间的关系绝非一般,从始到终二人都是一条路上的人,一起共事多年,李鸿章对慈禧忠心耿耿,二人是君臣,是知己,是战略伙伴。

李鸿章,安徽合肥人,生于1823年,1.83米大个,走起路来腰杆笔挺,24岁那年中进士,成为曾国藩的弟子。太平天国爆发后李鸿章在家乡办团练,镇压太平天国。李鸿章前期主要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那时和慈禧没什么交集。

后来在曾国藩的推荐下,李鸿章逐渐入了慈禧的法眼,慈禧看到李鸿章平定太平军,办洋务,建立北洋军,开办民族企业,促改革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并且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保护大清江山,对自己忠心,威胁不到自己的权利,因而就很看重李鸿章。

而之前自己之前所依靠的大臣,曾国藩在1972年死了,左宗棠远在西北,后来恭亲王奕䜣的存在威胁到慈禧的权利,被慈禧太后摘掉了议政王的帽子踢出权力中心之外。

慈禧多次提拔李鸿章使其成为晚清重臣。

慈禧对李鸿章有提携之恩,李鸿章的人生目标就是为大清续命,正好满足慈禧的利益,从这点上来看慈禧与李鸿章将会是永远的君臣。

同治帝驾崩后,慈禧选择自己亲妹妹4岁的儿子载湉继位,遭到宗室大臣的 一片反对,全国上下偷偷议论,李鸿章对这些没什么反应,他从大局出发选择效忠慈禧,唯慈禧马首是瞻。

清王朝正在惊涛骇浪中摇摇欲坠,一方面面临西方列强的枪击炮轰,另一方面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如果再和慈禧唱对台戏,大清就难有喘息的机会了,为了自己心中的抱负,唯一的选择就是和慈禧抱团。

一方面扶大清于即倒,另一方面也要为慈禧背锅受辱,李鸿章最终心力交瘁,驾鹤西去。

甲午战争前夕,发生了令日本震惊和愤怒的长崎事件。说的是1886年北洋水师去半岛永兴湾东海巡防,又要去接送吴大澄去魔阔崴,并在海参崴留下“超勇”、“扬威”两艘军舰待命。而镇远、定远、威远、济远则去日本长崎三菱造船所检修保养和友善访问。然而这期间发生了不友善的事件,清兵与当地警察发生冲突,造成伤亡,最终受害双方进行赔偿,但日本比清朝赔得多得多,这造成了日本愤怒且急于超越清朝的动力。

当时,洋人总教习琅威理在冲突期间准备炮轰长崎,被邓世昌禁止。如果不禁止,那么日本海军有可能被消灭在萌芽状态,可和解虽然清朝得到了便宜但密码算法无意间也泄露给了日本。

长崎事件对日本当头棒喝,日本彻底醒悟,恨意浓厚,为了超越清朝海军他们不惜一切代价,甚至日本天皇省出饭前发展海军。而长崎事件的胜利,让清朝更加小看日本,日本在磨刀霍霍时,慈禧老佛爷那108道菜不仅不少,而且还挪了北洋舰队的军费去修颐和园。到了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第二年清朝就战败了,北洋水师成为了历史。

甲午战争失败了,背锅侠李鸿章又赶赴日本的下关签订耻辱的条约。当时,下关还叫马关,李鸿章为更大程度地减少清朝的损失,不停地和伊藤博文抹嘴皮子。李鸿章不甘就范的态度让日本朝野很着急,以至于发生日本激动青年向李鸿章开枪事件。已经是72岁的李鸿章,虽然挽救了生命,但要背负着精神和肉体双重痛苦与日本讨价还价。李鸿章用没有办法的办法,把挨枪事件当成谈判的筹码,日本理亏也只好让步。一位古稀老人,几乎是用老命让清朝少赔偿了一亿两白银。

可慈禧并没有让他省心,更没吃一堑长一智。甲午战争后,接着是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想把光绪给废了,可洋人不同意,就连荣禄、李鸿章等人也反对慈禧废帝。

慈禧恨死洋人了,很快义和团闹事,喊的口号是扶清灭洋,并自称刀枪不入。慈禧就想让义和团为自己打洋人,如此以来义和团让为自己报仇,而且也能让他们自相残杀,消除内外危险。可慈禧想得太简单了,义和团根本就不堪一击,慈禧一看不对劲,立即下令剿灭义和团,但又不愿意向洋人低头。

老太太一激动,宣布向十一国宣战,她这么一闹,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甚至袁世凯他们都不给慈禧玩了,纷纷说慈禧的诏令是假的,都不奉诏,并足见了东南互保。于是出现了八国联军侵清,慈禧带着光绪一路向西,跑了。

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和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铁路大臣盛宣怀、山东巡抚袁世凯等组成的东南互保,准备撇开慈禧了,并推举李鸿章为伯理玺天德,也就是英语president的音译,即总统。

可李鸿章看到慈禧回銮,依然决定不做总统做“卖国贼”。投身于和八国联军签订《辛丑条约》,可以说正是这个条约保了慈禧的命,也保住了慈禧的统治。如果说“明实亡于万历”,那么“清实亡于咸丰”,而慈禧这个咸丰的媳妇,又进一步加速了清朝的灭亡,无怪乎有语,灭清朝者,叶赫那拉氏。

1901年 9月7日李鸿章在清朝最耻辱的条约《辛丑条约》签下来他那个“肃”字画押,两个月后,也就是11月7日,78岁李鸿章溘然长逝。而10月6日,慈禧才浩浩汤汤从西安回京,在途中她听闻李鸿章的去世放声大哭。

慈禧为什么大哭,因为没有李鸿章,慈禧不仅打造不出同光中兴,而且还难以善终。李鸿章为清朝搞洋务运动、剿灭太平军,而且慈禧每次胡乱折腾,搞得一地鸡毛都是李鸿章为她收拾残局。

慈禧为李鸿章哭,感谢他的功劳,感动他的忠心,感念他的能力。慈禧不知道,没有李鸿章清朝怎么发展;慈禧知道李鸿章为了自己和清朝付出多少心血,替自己背了多少锅,挨了多少骂;慈禧感动、感谢、感念、茫然百感交集,放声大哭。

不过,耐人寻味的是,李鸿章为慈禧推荐的接班人——袁世凯,却在慈禧死后,终结了清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八国联军侵华时,李鸿章、袁世凯等为何要中立,战后为何还能自保
甲午战争之后,慈禧如何评价李鸿章?只说了三个字!
辛丑条约:近现代中国最丧权辱国的一次谈判
清朝向11国宣战,南方各省却跟列强议和互保,这属于汉奸行为吗?
《马关条约》签订117年祭:日本要战 大清浑噩
甲午战争时,李鸿章明知打不过日本,慈禧也不想打,为何还打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