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鉴赏之 中国历代绘画长卷•北宋 (六)

51北宋 赵佶 池塘秋晚图



纸本,设色,纵33cm,横237.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以荷鹭为主体,将各种动、植物分段安排在画面上。卷首画红蓼与水蜡烛,暗示水岸。接着白鹭一只迎风立于水中。荷叶欹倾,水草顺成一向,衬托白鹭充满张力的姿态。荷叶有的绿意未退,有的则枯萎残破,墨荷与白鹭之间的黑白对比,增强水墨色调的变化关系。后有鸳鸯,一飞一游,红蓼、水蜡烛及枯荷装点出萧瑟的秋意。而白鹭的眼神、鸳鸯的动向尚有往后延伸之势,让观者有意犹未尽之感。

宋徽宗对绘画有精湛的研究,尤擅长花鸟,据传画鸟用生漆来点睛,成豆形突出于画幅之上,又黑又亮,炯炯有神。

本幅为粉笺本,此粉笺新纸时,光洁亮丽,其上尚印有卷草纹图案,是当时极为珍贵的材质。由于纸面经过上粉处理,具有不吸水性,因而影响到笔墨的趣味。乍看之下,笔墨甚为质朴,有斑剥古趣。其构图是将各种动、植物分段逐次安排在画面上,是唐代及其以前习见的构图式,在描绘花草的形态技法较为古朴,有唐人装饰意味的遗意。

52北宋 赵佶 瑞鹤图



绢本,设色,纵51cm,横138.2cm  辽宁博物馆藏

此图绘彩云缭绕之汴梁宣德门,上空飞鹤盘旋,鸱尾之上,有两鹤驻立,互相呼应。画面仅见宫门脊梁部分,突出群鹤翔集,庄严肃穆中透出神秘吉祥之气氛。此幅一改常规花鸟画构图的传统方法,将飞鹤布满天空,一线屋檐既反衬出群鹤高翔,又赋予画面故事情节,此在中国绘画史上是一次大胆尝试。绘画技法尤为精妙,图中群鹤如云似雾,姿态百变,无有同者。更为精彩之处,天空石青满染,薄晕霞光,色泽鲜明,鹤身粉画墨写,睛以生漆点染,顿使整个画面生机盎然。

卷后为徽宗瘦金书题记及诗,款“御制御画并书”,签押“天下一人”,观其书风,健笔开张,挺劲爽利,侧峰如兰竹,媚丽之气溢出字里行间。“瘦金体”的出现丰富了我国书法艺术的个性化风格,对后世亦颇有影响。

《瑞鹤图》曾收入《宣和睿览集》,金军攻入汴梁时,这件作品被拆成单幅的卷轴流散出去,清乾隆晚期被收进清宫,溥仪私自夹带出宫后流失到东北,最终成为辽宁博物馆的藏品。

53北宋 赵佶 写生珍禽图卷



纸本,水墨,纵27.5cm,横521.5cm  民间私人收藏

《写生珍禽图卷》水墨纸本,水墨写生花鸟计十二段。卷首为明代杏色提花纹锦,签条为清儒臣书写:“宋徽宗写生珍禽卷”。

《写生珍禽图》是徽宗写生花鸟画的典范,笔调朴质简逸,全用水墨,对景写生,无论禽鸟、花草均形神兼备。画卷共分12段,每段接缝处有宋徽宗的双螭印,共十一方。图中鸟之羽毛,用淡墨轻擦出形,又以较浓墨覆染,再以浓墨点染重点的头尾、羽梢等部位,层叠描绘,反映鸟羽松软的质感、丰富的厚度以及斑斓的色彩。枝叶的画法也是类似。尤其竹叶的画法与史籍记载完全一致。又如描绘禽鸟的情态,《写生珍禽图》亦有精彩之处,如第十一段“原上和鸣”的回首顾盼,第五段“碧玉双栖”的动静对比,以及第二段“熏风鸟语”的凝神引颈。

流传近千年的徽宗《写生珍禽图》,传承有序,斑斑可考。上有清代乾隆皇帝(17111799)题写的图名和御用玺,计21方,收藏印7方;此外,还有明代著名收藏家安仪周,清代著名收藏家梁清标的收藏印19方。当代最具权威的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家张珩、谢稚柳、徐邦达等均有论著考证。

54北宋 赵佶 四禽图



绢本,设色,纵21cm,横167cm  美国纳尔逊艺术博物馆

《四禽图》是徽宗笔墨花鸟的代表作,笔法简朴,不尚铅华,得自然生动之致。此图和《写生珍禽图》《柳鸦图》皆带有写意的成分,带有北宋文人画的色彩,用笔洒脱自如,不以造型取胜,而以高洁的文人气质得胜。该图曾经清内府收藏,后流入香港,十年前被纳尔逊埃特金斯美术馆购得,成为该馆收藏的北宋绘画名作。

赵佶的传世作品很多被认定是当时画院中高手代笔,只有藏在美国纳尔逊艺术博物馆的《四禽图》卷和藏在中国上海博物馆的《柳鸦图》卷被认定是他的原作。

55北宋 赵佶 祥龙石图



绢本,设色,纵53.8cm,横127.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画湖石一座,玲珑剔透,凹凸起伏,歷歷分明,洞竅、纹理富裕变化。湖石的顶端,盛土植以异卉,石旁翠竹亭亭玉立,以显示湖石主人的情趣。作者以细劲的线条,先勾出湖石的轮廓和纹理,后以水墨晕染,成功地表现了湖石坚硬结实的质感与体感。笔法洗练严谨,一丝不苟。花卉以双钩填色的方法画成,妍而不媚,华贵不俗。

赵佶绘画重写生,以精工逼真著称。此卷分左右两部分,右部画宫苑中一珍奇石头“祥龙石”,左部为赵佶以“瘦金书”所写的题记、题诗。 徽宗皇帝以细劲线条勾勒玲珑剔透奇石的轮廓和纹理,并施水墨层层渍染,表现出石的坚硬和湿润的质感,显得一丝不苟。 而作为皇帝的画家之所以对描绘“祥龙石”如此感兴趣,则如题诗所说,是因为“彼美蜿蜒势若龙,挺然为瑞独称雄”。作品具有“瑞应”的象征寓意,此图为《宣和睿览集》册之一。

56北宋 赵佶 五色鹦鹉图



绢本,设色,纵53.3cm,横125.1cm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图绘折枝杏花两枝,枝头栖五色鹦鹉一只,用笔细劲工致,设色浓丽,与《蜡梅身禽图》相类,是一种精巧典雅的风格。因有徽宗赵佶的亲笔题词,历来系于徽宗名下,但当代学者普遍认为实出当时画院职业画家之手,体现了徽宗时画院花鸟画创作的水平。

画幅的右侧有赵佶瘦金书诗序并诗,其形式与《祥龙石图》相近似,有的学者进而推测此作当为《宣和睿览册》中之一种。画上钤有元文宗“天历之宝”印,清戴明说、宋荦藏印及清乾隆、嘉庆内府鉴藏印,《石渠宝笈初编》著录。 赵佶这幅《五色鹦鹉图》在宋徽宗的作品中是数一数二的代表作。

57北宋 赵佶 唐十八学士图卷



绢本,设色,纵28.2cm,横550.2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十八学士图》画面为典型的文人酬应,内容包括游园、赋诗、奏乐、宴饮,戏马、观鹤,气氛热闹欢愉。画面人物、亭台、器物、笔致细腻,树石、溪山典丽妍雅。众会均备以茶酒、珍馑,士人在溪亭、花石、松竹丛中,品茗酒食、赏景。仆役分备茶酒,方桌腿四面有枨,下有牙条、牙头为饰。桌上置茶具,旁竹编茶笼内摆茶托。立地两面式屏风造型简洁,屏以木为框,上部成直棂门式,下部安板。《十八学士图》画面宏阔的场景,丰富、生动的人物姿态,彰显了当时文人学士轻松愉悦的生活风情。

《十八学士图》源于一个传统的历史故事题材。据《旧唐书·褚亮传》记载,公元621年(唐武德四年),李世民于宫城开文学馆,罗致四方文士,有大行台司勋郎中杜如海、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薛收、褚亮、孔颖达、姚思宁、陆德明、李道玄、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醨为十八学士,后薛收死,补刘孝孙。亲命阎立本图其状貌,题其名字、爵里,乃命褚亮为之像赞,号《十八学士真图》。藏之内府,以彰礼贤之重地。

58北宋 崔白 寒雀图



绢本,设色, 25.5cm,横101.4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作品描绘隆冬的黄昏,一群麻雀在古木上安栖入寐的景象。作者在构图上把雀群分为三部分:左侧三雀,已经憩息安眠,处于静态;右侧二雀,乍来迟到,处于动态;而中间四雀,作为本幅重心,呼应上下左右,串联气脉,由动至静,使之浑然一体。鸟雀的灵动在向背、俯仰、正侧、伸缩、飞栖、宿鸣中被表现得维妙维肖。树干在形骨轻秀的鸟雀衬托下,显得格外浑穆恬澹,苍寒野逸。此图树干的用笔落墨都很重,且烘、染、勾、皴,浑然不分,造型纯以墨法,笔踪难寻。虽施于画上的赭石都已褪落,但丝毫未损害它的神采,野逸之趣盈溢于绢素之外,有师法徐熙的用笔特点。

崔白,生卒年不详,北宋画家。字子西,濠梁(今安徽风阳东)人。熙宁初,诏与艾宣、丁贶、葛守昌画垂拱殿御启鹤竹各一扇,而以白为首出,因补图画院艺学。擅画花竹、禽鸟,尤工秋荷凫雁,注重写生,精于勾勒填彩,体制清赡,笔迹劲利如铁丝,设色淡雅,别创一种清淡疏秀之格,一变宋初以来画院中流行的黄筌父子的浓艳细密的画风。传世作品有《寒雀图》、《禽兔图》(一名《双喜图》)等。

59北宋 乔仲常 后赤壁赋图



纸本,墨笔,纵29.7cm,横560cm  美国纳尔逊·艾特金斯艺术博物馆藏

该图据苏轼的名篇《赤壁赋图》绘制而成,可视为一件山水人物作品。画卷依原赋叙述的顺序次第展开,将赋文氛围若干段移录于画面上。每段描绘一个情节,而全图首尾相连,并无间隔,同一人物在图中反复出现,是所谓“异时同图”的方法。图卷是对原赋的艺术再查,亦是传世时代最早的《赤壁赋图》。最值得重视的是该图的画法,不仅人物取白描法,图中的山石、冈草、树石也仅用墨笔勾皴,不事渲染,更不加色彩。用笔苍率简逸,时见带有飞白的乾笔,画风清空洒脱。与北宋画坛流行的画风迥然相异,倒与以后元代文人画有着十分密切的亲缘关系,这说明北宋末期文人山水画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画上钤有“汉伯鸾裔”、“永昌齐”、“泰定齐印”、“梁师成章”、“梁清标印”等藏印及清内府鉴藏印,《石渠宝笈初编》著录。

乔仲常,河中(今山西永济)人,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北宋末期徽宗时。据《画继》的记载,他是师法李公麟的,工于杂画,尤长道释人物故事画。尝作《十六应真图》卷,众罗汉外,山水树石俱备。南宋·邓椿《画继》卷四,著录其画迹有《龙宫散斋图》、《山居罗汉图》、《渊明听松风图》、《李白捉月图》、《玄真子西塞山图》、《列子御风图》等,然至今罕见。传世作品有《后赤壁赋图》、《山居罗汉》、《高僧诵经图》等。

60北宋 赵令穰 山水人物图



绢本,设色,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藏

本幅为十张纸接成,除第一段为25公分外,后九段均大约96分左右。画中景物变化甚多,时而山峰突起,时而河流弯曲。画家运用仰视、平视和俯视等不同角度取景,使起伏的峰峦和层层叠叠的岩壁,以及蜿蜒的河川,因为不同的视点在各个独立的段落裏,产生独特的空间结构。画松树林木笔墨变化非常多;画山石是用大斧劈皴法,而这种技法是从李唐的斧劈皴变化出来。画家以乾枯的笔墨勾画石壁轮廓,再用夹杂着大量水分的笔墨迅速化开,使画面上产生水墨交融,淋漓畅快的感觉。

赵令穰 ,字大年,北宋汴京人,书画家,生卒年不详,宋太祖赵匡胤五世孙,官至光州防御使﹑崇信军观察留后,卒赠“开府仪同三司”,追封“荣国公”。其子赵伯驹宋代著名画家,官至浙东兵马钤辖。工画山水、花果、翎毛,笔致秀 丽,尤长金碧山水。远师李思训父子。代表作品《风云期会图》、《春山图》、《阿阁图》、《后赤壁图 》、《文会图》、《鸟雀图》等。留传到现在的有《汉宫图》、《阿阁图》、《万松金阙图》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把北宋院体花鸟画导向了历史最高峰
宋徽宗全集
宋徽宗的画笔下藏了一个奇妙的“野生动物园”
宋徽宗的书画艺术 (三)
宋徽宗赵佶的绘画代笔
宋画是中国古代艺术的巅峰,宋徽宗是巅峰的巅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