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探究宋词《清平乐》的 ‘’平仄‘’ 韵音
平仄

文·图/网络 文献

雪狐/整理

平仄的分法

“平”指四声中的平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通俗地说,平声就是一声或二声,而仄声是三四声。古代汉语的声调分平、上(shǎng)、去、入四声。,区别平仄的要诀是“不平就是仄”。

普通话四声声调表为: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

例如:

妈 麻 马 骂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简单说,在普通话四声中,第一声、第二声是平声;第三声、第四声是仄声。

  【清 平 乐】亦称《清 平 乐 令》、《醉 东 风》。

双调四十六字,前阙四仄韵,后阙三平韵,平仄换韵。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 )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举例 : 晏殊的《清平乐》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平仄的目的

诗词的意境可以给人美感,可以取悦于读者,或可以传情达意,给人启发。于是有人想到为何不让诗词的声音也能给人美感,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平仄之说就此诞生。

随着平仄之说的刻意发展,到后来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制约了诗词气势和意境的发挥和拓展,成了诗人的蹩脚鞋或包袱,大大地误入歧途、有违初衷。所以现代人无论是创作或评判诗词的好坏,都不应过于拘泥于诗词格律、平仄之说,当以诗词的意境为重、气势为重。至于诗词的音调只要读起来顺口即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王谈诗词格律
《怎样才能写好诗》(上)
诗词的押韵规则
诗词格律讲座稿
要想学好格律诗词,
浅谈诗词创作的意境、独创、情感与诗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