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电学一词一图讲解14【Q波T波分离现象】
   

    【形成机制】心肌梗死时,其坏死而无电活动的心肌组织可形成Q波,该区域的缺血心肌复极的延长和异常可引起T波的倒置。心肌梗死时由于局部心肌的坏死,发生典型的透壁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应是病理性Q波和同导联的T波倒置。而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电图可出现病理性Q波,其Q波的形成时是肥厚的室间隔产生的除极向量异常增大,使心室初始除极的间隔向量由左前明显变为向右后上,而部分导联轴的方向向左、下、前,因而肥厚的间隔初始向量在这些导联的投影变为负向,形成不同深度的Q波,此时患者心肌的传导速度仍然正常,因而Q波常常深而不宽。Q波在该病的发展过程中可能由无到有,由浅而深,但也可能逐步减小乃至消失。这种Q波的动态变化与疾病的自然病程相符,发病初期仅有间隔肥厚,随着左室流出道的梗阻而引起左室游离壁肥厚,可以抵消间隔除极产生的方向相反的心电向量。这种Q波并非因心肌坏死形成,因而不影响复极,常不伴ST-T改变,故存在QT波分离现象(图1)。
 图1.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QT波分离的心电图

本图在Ⅰ、Ⅱ、aVL、aVF、V4~V6导联的Q波深而窄,但同导联的T波直立,属于Q波T波分离现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电读图(一百零六)
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断头现象 前侧壁梗死周围阻滞图形在实战心电中的应用20200606
每天学看一份心电图(第6期)
心电图理论笔记2:心电向量
同源性心室分离二例
【临床实用心电图入门】 第二十九讲:心室扑动与颤动及濒死性心律失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