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腹直肌运动学解剖和产后的腹直分离

嗨喽,大家好,这里是KI健身,我是教练KI,今天开始就进入腹肌的训练介绍了,其实呢,腹肌的训练动作介绍相比大家对腹肌的关注度,明显是不成正比的。

很多人非常非常的关注腹部,男生想出结实的腹肌,女生想练出性感的马甲线,理想还是有的,万一无聊的时候,还可以想想是吧。

KI不是在泼冷水,只是想告诉那些去了健身房就知道卷腹的人,“洗洗睡吧。”

那么我们的腹肌该怎么练呢?

别急,想要练好腹肌,首先得知道它长在哪吧。

传统意义上说的腹肌的,就是指腹部上的那一坨,是的,你的就是一坨,而别人的是这样的:

据无聊的网站调查显示啊,男生身上最受女生喜欢的肌肉,腹肌是排第一的,其次是胸肌然后是手臂,当然,女司机最喜欢的位置,咱们不能说啊,这个·····留言好吧。

看过西游记没?脑袋伸过来,“噹!噹!噹!”转身离去······

嗯,这是我晒黑之后的样子,我们平时关注的腹肌属于腹直肌,这个是今天要跟大家说的。

而我们运动解剖中所说的腹肌位于胸廓下缘与骨盆之间,包括腹直肌、腹外侧肌、腹内侧肌、腹横肌和腰方肌。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内脏是包裹在腹腔里面的,形成前壁的呢就是腹直肌、侧壁是腹外侧肌、后壁是腰方肌,这个稍作了解就好。

除了腹肌呢,与它相关的还有膈肌和会阴肌。

膈肌呢,在胸腔和腹腔之间,解剖书中描述的是“穹隆形扁薄阔肌,周围是肌纤维,中央是腱膜形成的中心腱。”

关于膈肌呢,上学那会就学过,是人体主要的呼吸肌,对于一些膈肌紧张的人,运动康复中有相应的手法松解,如果是普通训练者的话,没必要了解这么多,如果是健身教练的话,还是建议稍作了解的。

会阴肌的话,我知道你们听到这个又激动了,淡定、淡定。

会阴肌的作用还是很重要的,封闭小骨盆的下端,托住盆腔、腹腔内脏还要承受腹腔的压力。真的很重要啊。

包括后面的肛提肌、尾骨肌,前面的会阴浅横肌、会阴深横肌等。

咱们先说腹肌哈,膈肌和会阴肌如果有需要的话,再议,给你一个“你懂得”眼神。

腹直肌呢位于腹部前壁正中线两侧的腹直肌鞘内。

起自耻骨联合和耻骨结节,起点位置呢在下端,很羞羞的位置。

止点在第五~七肋骨前面和胸骨剑突。

功能:上固定的时候两侧同时收缩,使骨盆后倾或者保持水平位(收腹)

下固定的时候一侧收缩,协助脊柱侧屈,两侧同时收缩,使脊柱前屈,还可以降肋助呼气。

咱们一条一条的分析哈,首先是部位,腹直肌位于腹直肌鞘中,这个腹直肌鞘是啥玩意?

你看见上图那白乎乎的东西没?这个是切开的,腹直肌鞘呢是由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三层腱膜构成的,几个节段样的囊状结构,然后包裹着腹直肌。

你知道腹直肌外面有层套就行了,多一层保护嘛。

关于起止点,腹直肌的起点位于下端,止点位于上端。

它是从耻骨联合和耻骨结节长到5~7肋软骨和胸骨剑突,这点就就关乎到它的两个重要功能了。

功能方面,需要解释的有两个,一个是降肋助呼气,看好了,腹直肌的功能是“助呼气”没有吸气的功能。膈肌可以助呼也能助吸。腹直肌只能助呼气。

咱们就简单解释一下吧,有不懂的去问生物老师去,腹直肌的止点在5~7肋骨上,肌肉的天性是收缩,呼气时肋骨下降,完毕!

知道你们想打我啊,你要明白,你不是一个人,跟你有一样想法的人太多了。我这不是还活的好好的,一点事都氵

大家好,我是KI的兄弟,KI2,由我继续为大家说后面的内容啊。

再有需要解释的就是骨盆后倾这个功能。

我们在记忆肌肉的时候,总是喜欢按照位置去记忆功能,比如,能够使骨盆后倾的肌肉有:臀中肌(后部肌束)、臀大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大收肌,还有就是腹直肌和腹外斜肌。

大家可以看到,除了大收肌是在靠近内侧,前面那些肌肉都是位于后侧的,从后侧收缩导致骨盆后倾,想来也是非常顺理成章的,那腹直肌是在前面的,怎么做到让骨盆后倾呢?

大家看这张图里的红圈,是我画的,怎么样,圆不圆?

大家好,我是KI3,由我继续跟大家说,股直肌的起点呢,是在骨盆靠下的位置,看我二哥被打之前画的圆的位置,这个位置,向下拉会导致骨盆前倾,类似股薄肌,力的方向如果是向上的话,就会使骨盆后倾,很明显,腹直肌收缩时的力是向上的,所以会导致骨盆后倾。

OK,肌肉的功能 说完了,再说一些大家容易忽视的和比较在意的。

比较在意的就是腹直肌的形态。容易忽视的呢就是腹直分离,这点尤其是产后的妈妈们,需要特别注意的。

咱们先说腹直肌的形态,腹肌的个数是先天形成的,咱们不管你到底能展现处多少,实际拥有的数量就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有6块,有的人有8块,而有的人有10块。

腹肌的个数是由腱划决定的,腹直肌是一根长条,中间由腱划分成若干块,倒霉就倒霉在这若干块上了,所以会存在区别,普通吃瓜群众都是六块或者八块,在国内的话,暂时还没见过有十块腹肌的,并不是说练出腹肌这个低概率的事×十块腹肌更低概率,而是因为建国后不许成精!

腹肌的个数不是你能够决定的,你能决定的就是在你有限的个数内,练出多少块,当你辛辛苦苦练出六块腹肌之后,还没来得及感叹天赋如此,旁边一个傻×指着你的腹肌说:

对于这种人,选择打死、打死还是打死,是你的自由,不过很遗憾的告诉你,腹肌的对称性也是天生的,你能决定的只有它的饱满度。

最后,重点来了,那就是腹直分离:

腹直分离比较常出现在两类人身上,一种就是核心力量弱的胖子,另外一类就是产后的妈妈们。

对于第一类,我给的建议是赶紧运动吧,听不听在你,说不说在我,我说完了,谁赞成,谁反对?

胖是可以避免的,经常运动就好了,可是,对于女性,生宝宝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个过程,在这里真心的跟所有的妈妈们说一句,你们辛苦了!

对于肥胖的人来说,腹腔内的脂肪堆积,加上不运动,导致整个腹部力量变弱,肚子变大的同时,肌肉会被拉长,根据肥胖的位置不同,分离的位置也会有一定的偏差。

但是对于妊娠期的女性面临的是全部的分离:

中间的过程以后说到产前产后训练的时候,会详细的跟大家说的,在这里需要知道的是腹直分离的危害。

前面说了,腹直肌形成腹腔的前壁,就像家里的四面墙,前面的墙不稳,漏风漏雨,那屋里的家具(内脏)肯定会受到波及。

我接手过比较明显的腹直分离中,说一例比较典型的。

那位妈妈呢,年龄不到30岁,不能说太具体了,也就27~29岁中间吧,孩子刚满一岁,以前还学过舞蹈,但从外面看,身材恢复的还可以,从里面·····没看过!绝对没有!我不紧张。

这时候不应该开玩笑的。

我给她做了一个超级简单的测试,就是立着手,轻轻的按压腹部中间:

很多人可能觉得用手去摸女性的肚子,感觉到的是光滑细嫩的皮肤,然后内心荡漾之类的,一阵暗爽,我想告诉这样想的童鞋,当KI作为一名教练去带会员的时候,我的内心是纯洁的,美色怎么可能玷污我对红色毛爷爷的赤诚!

我的手指没怎用力就分开了两侧的肌肉,插进去了!你自己可以躺下来,腹部放松试试,一般人手指会压着整个腹部下陷,不会有分开肌肉的清晰触感。

还没完呢,然后我的指尖触碰到了她的内脏!虽然还隔着皮肤、皮下脂肪等,而且我也知道会有这样的结果,但是每一次出现这样的情况,我还是略有不适。

可想而知,她的身体对内脏的保护是非常差的。

现在国家开放了二胎政策,我在这里真心的奉劝想要二宝的妈妈们,可以按照我上面说的方法在家让老公试试,如果腹直分离比较严重的话,我建议一定要进行康复训练,然后再怀宝宝。同时产前的训练也不能忽视。

你就当我是危言耸听,就当我是妖言惑众,但是还是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我不是医生,我能做的都只是停留在运动领域,所以我所说的也都是针对运动的,对于需要产后康复的妈妈们,如果家里经济条件允许的话,我还是建议您能请一个康复专业好且经验丰富的教练,如果暂时没有那个经济能力,我建议您可以学一下普拉提。

哪怕是在家自学,现在网上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多一些认真,多一些耐心,就当是为了宝宝。

遇见这样的会员,我总是一厢情愿的多说几句,就当是为了挣钱,但是对于新生命,我们怎么敢不尊重呢?

抱歉啊,又扯远了,来张靓图言归正传啊:

今天跟大家主要叨叨了腹直肌,废话比较多,这是我的风格,起点、止点和功能,外面包裹着腹直肌鞘,功能里解释了降肋助呼气和骨盆后倾,都是和起止点相关的。腹直肌外在显示的个数和对称性都是由腱划决定的,能不能练出来却是由自己决定的。

然后重点跟大家说了腹直分离,尤其是产后的女性,特别容易出现这种情况,不管是剖腹产还是顺产,都是一样的,妊娠期腹部变大,腹部肌肉被拉长,松弛,导致产后没有恢复,所以需要进行一下加强核心的训练,训练方面没有拓展,因为不仅涉及腹直分离,还有很多其他的问题,后面会更加详细的介绍的。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了,感谢大家的支持,最后结束语:爱健身,爱生活,希望健身能够带给大家更好的生活,这里是KI健身,喜欢我们的文章可以点赞、转发、评论,同时欢迎大家关注微信公众号:KI健身。谢谢大家的支持。

哦,对,KI被削了,我是KI2,啥?KI2也被削了?我到底胡说八道了什么?好吧,我是美国队长史爱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理论大讲堂:腹直肌与髂腰肌
用悬挂举腿练腹肌,你做对了吗?!
腹肌练得怎么样,功夫全在下半部,这3个动作让你腹肌更显帅气
||腹部系列之<卷腹>
干货|4种骨盆歪斜的矫正训练方法
挺腹、屈髋、臀下垂—下交叉综合征的肌动学基础及处理策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