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留美博士的妈妈谈教女“心经”
留美博士的妈妈谈教女“心经”
● 今报记者 王雁蕊
教育档案
女儿王潇,1996年郑州市中招状元(满分580分,王潇的成绩为562分),1999年放弃保送上北京大学外语系的机会,坚持参加高考,是当年的郑州市文科高考状元,被北京大学中文系录取,因数学成绩优秀,一年后转入北大经济系学习,本硕连读并提前一年修完研究生课程,以全额奖学金同时被三所国际著名大学录取,她最终选择了美国韦斯康星州立大学经济学系攻读博士。
母亲陈桂兰,退休教师。
当记者问起陈桂兰,她25岁的女儿王潇的最大特点是什么时,陈桂兰用了“执著”两个字。
“不能说她不幸运,但又不能只用幸运来形容她,从郑州的伏牛路小学一步步走到全世界经济学泰斗云集的韦斯康星州立大学经济学系,王潇每一步都走得很扎实。”
因为教育出了王潇这样优秀的女儿,很多人都认为陈桂兰是一个“成功”的母亲,但陈桂兰认为自己“成功算不上,但孩子的成长过程让我对教育孩子有了一些感悟和思考。我觉得,只要有好的教育方法和学习策略,每一个孩子都会像王潇一样,甚至比王潇更出色。”
初中时的理想是考北大
王潇上小学的时候,目标很单纯,就是上郑州外国语中学,当时,她只是听说外国语中学可以军训,觉得很好玩,就要去。到外国语中学以后,第一次期中考试,她考了年级第一,“这样好的成绩,将来可以上北大、上清华”班主任老师这句鼓励的话,被王潇印在了脑子里,王潇在初中时的目标就是将来上北大、上清华。
“孩子远大的目标,是在其发展中一步步明晰起来的。在这期间,家长、老师要相互配合,不断提高孩子理想。”陈桂兰认为,“现在,很多家长不想为孩子设定过高的目标,认为孩子要在一种没有压力的生活中无忧无虑地成长,但现在的教育现状是优质资源比较少,要想进入名校学习,就面临激烈的竞争,压力的存在是一个客观现实,而有些压力是必须的。我们要教会孩子正确对待它,把压力转化为动力。”
她绝不是一个书呆子
“孩子求学期间的学习习惯,能够终身受益。”陈桂兰很注意培养王潇的学习习惯。
小学六年,王潇在伏牛路小学上学,每年都是年级第一名,初中及高中的六年学习期间,每年仍是年级第一。王潇的成绩如此之好,但她绝不是一个书呆子,5岁起,她就开始学习拉小提琴,小时候,王潇的理想是“要当音乐家”!
王潇在郑州外国语中学学的不是英语,而是日语。进入北大以后,她大三时又顺利通过英语六级,托福考试也取得了640分的好成绩。
从不拿粗心当借口
现在,一些孩子考试成绩不好或是做错题了,喜欢找的理由是:“这道题我会做,但就是因为粗心才做错的。”
而陈桂兰认为,粗心不能拿来当借口。王潇上小学时,有一次语文测试错了一个拼音,老师让她把所有的试题又重抄一遍,王潇抱怨“太亏了”,陈桂兰说:“一点都不亏,错了就是错了,如果你细心一些,不错这一点,不就不用抄了吧。” 王潇很听话,想想也是这个理,以后在学习时考试时就很细心,而且把这个好习惯一直保持了下去。
接触过王潇的老师和同学都知道,王潇做题的演草纸很特别,非常整齐规则,基本上和试卷的解答一一对应。老师们都开玩笑说,不用看王潇的试卷,看她的演草纸就知道成绩了。王潇这种细致的学习习惯一直保持至今,数学一直是她的强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大留美博士 12年不回家过年
才27岁,北大博士不幸离世
同主题-飞跃重洋-结合这些年所见谈谈出国留学的误区
29歲留美博士除夕前殺害父母 因歸國后無"優越感"
纤姑娘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了……
一位北大硕士、留美博士的出国感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