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网友最关心的N个问题

网友最关心的N个问题

  主持人:现在很多家长不是缺乏爱,而是缺乏知识,缺乏对孩子特点的了解。咱们刚才也说到了爬,刚好有一个网友问到了关于爬的问题。

  网友:我家宝宝7个半月了,就是不爱爬,每次拿玩具在前面引诱他,他就哭闹,就是不爬,有时候着急了自己翻到玩具那儿,我通过一些渠道也了解到,孩子爬对宝宝一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很想引导他爬,不知道该怎么让他喜欢爬,帮助他学会爬。

  杨瑛:首先这个妈妈是善于学习的,她知道爬是7个月孩子生理的特点,她抓住这个特点,她也有方法,比如在前面诱导孩子。我们还可以在后面给孩子一个推力,把手放在孩子屁股后面推着孩子,前面有一个拉力诱惑他,后面再给他一个推力,这个问题就好解决了。

  如果这个还不够的话,我觉得可以去专业机构咨询一下,因为孩子爬是一个全身多个部位的协同作用,我们已经帮助他关键部位了,如果还不能爬可以找专业机构咨询一下。

  李久余:还可以到亲子机构去。那里面有器材、有专业的老师指导,这样就弥补了家长训练孩子爬的过程当中知识的不足。

  网友:专家,您好,我的孩子性格很内向,不爱表现,在参加幼儿园公开课的时候我看到别的小朋友都蜂拥到老师跟前说这说那,他就怯怯地站在后面,我也知道他的内向有老公内向性格的影响,但是我觉得如果有家长和幼儿园老师的引导可以让他外向一些,我该怎么做可以让他外向一些、开朗一些呢?

  杨瑛:这个妈妈观察还是很到位的,妈妈如果能观察到问题就离解决问题不远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还是从思想意识开始,妈妈要放松,要摆正心态。先有一个界定,有的孩子相对内向一些,有的相对外向一些,界定完了不要贴标签,不要标定哪种性格好,性格只有特点,没有说哪种绝对的好和坏,所以这点要先放松。

  第二,想让孩子多一些跟别人的接近,多一些参与活动的勇气,这个非常好。这个就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做工作,首先要在孩子面前淡化这件事情,就是说你想做这件事情还要淡化这件事情,这是什么意思呢?比如孩子特别胆小,你跟他说你别胆小,就不行,这样你是给了孩子一个消极暗示。那应该怎么办呢?要给他创设机会,进行鼓励。比如家长带孩子到幼儿园,家长叫我杨园长,这个孩子会嘀咕这个是谁啊,还没有说什么的时候,家长就会说我的孩子胆小,不爱说话。那遇到这样的家长,我就抢在家长说胆小这个话之前,我就会蹲下来跟孩子说,你好啊,小孩子就会主动跟我说,因为我蹲下来了,我给他一个平等的机会,如果我蹲下来了问他好,他还没有问我好的时候,我往往会给他一个糖,如果他没有跟我说话我就会把耳朵递给他,如果这样他还不会说,我就会打圆场说下次会叫我的,我还给他机会,我总给他机会,我等待,我不着急,因为我要的结果就是你大方地跟我说话,我就会给机会,我就会等待,我就会导向。

  再举个例子,红缨教育有一个阳光法则,我通常说要解决阴影的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走到阳光的地带,比如我有一个小侄女,我到她家后,所有的人都会告诉我她好哭。我首先观察她为什么好哭,我观察到两点。第一点,她很聪明,但她的保姆不爱说话,给她的信息量特别少。第二,大家都说她好哭、都说她娇气,已经给她贴了标签。我就给她讲故事,亲亲她,等她跟我相处放松了以后,我就给她导入,我说溪溪你好漂亮,这儿有一个小酒窝,有小酒窝的小姑娘就笑,我说你穿粉红色的衣服,穿粉红色衣服的小姑娘就笑,我说有蝴蝶的小姑娘就笑,好了,这天也没有看到她哭。我第二天看到她,我就问有小酒窝的小姑娘怎么样啊,她说笑啊,我说穿粉红色衣服的小姑娘怎么样啊,她说:笑啊,我说有蝴蝶的小姑娘怎么样啊,她说:笑啊。你就给她创造机会,如果你创造的机会她不吭声,你就再创造,你永远是宽容的。一旦他出现了你所期望的行为你就鼓励,他还是出现你不想要的东西你不说,不去强化。这个过程需要家长和幼儿园的老师共同来做。因为家长给孩子创造机会是很容易的事情,幼儿园就更不用说,是很简单的。别的小朋友举手,老师轻轻把他的手拉到台子上也可可以,简单的问题给他,一旦他回答对了就给他掌声,也很好操作,操作是很简单的,主要是意识,意识转变了到处都是机会。

  主持人:就是家长的一是要转变,不能着急,给孩子创造机会,要正面强化。

  杨瑛:对,创造机会、正面强化,阳光法则,你不能老纠结这个阴影的问题,推到阳光地带,这个阴影就解决了,所有的方法都是这样的,相通的。

  网友:孩子2岁半了,在幼儿园上了半年,最近每天6点妈妈去接他,他一看到妈妈就要吃的,可是幼儿园5点多刚吃完晚饭,妈妈向老师问他吃的情况,老师说吃的很好,后来问的次数多了,老师干脆把他晚上吃了什么就记在本子上给妈妈看,他吃得也不少,可是这个孩子为什么一见到妈妈就要吃的呢?

  杨瑛:这个就是对孩子生命的认识,成人不懂他为什么,我的判定他就是依恋妈妈,一整天盼着妈妈出现,妈妈一出现他就出现一种定式和表达方式。比如说我们有一个幼儿园的保育员发现有个孩子总要喝水,一说要喝水老师就去关注他,带他到水桶旁边。过一会儿他又要喝水,又要带到水桶旁边。后来发现他依恋老师,因为他全托,他喜欢这个老师,就要到这个老师身边,他一说喝水,这个老师就会到他身边。网友的这个孩子依恋妈妈、盼望妈妈来,妈妈出现他自然地就形成一种模式,这种模式大家不懂的情况下会关注这个问题,怎么就是吃呢,越关注越强化,越强化越关注,所以就形成一种定式了。你怎么消除这个定式呢,首先要认识到,孩子的生命充满神奇的,千姿百态的,不要你不懂他就觉得不可思议。

  我的孩子1岁多就上幼儿园了,我接孩子的时候,他就说救命啊,孩子老喊救命幼儿园的老师就觉得很委屈,我懂,这是孩子的表达方式,救命啊,妈妈来了,不是说老师不好。如果妈妈不懂,就会想我的孩子为什么喊救命,肯定是幼儿园不好。他就会停留在追究谁对我的孩子不好。这个网友的孩子的情况,我认为处理的办法就是大家都不要提这件事情,家长接孩子的时候,一见到他就塞个东西给他,不等他说就给他了。

  李久余:甚至给他一本书、给他一个玩具,用不是吃的东西替代,转移他的注意力。

  杨瑛:你不要我都给你,你就没有机会要了,把这个定式、这个链破坏。这个孩子一见到妈妈,妈妈先给他吃的,他就没有这种要求了,就好象他要吃的这个皮球抛不出去了,这个链就断了。还可以让妈妈留个条在幼儿园,老师告诉孩子妈妈留条说了来接的时候带你去玩,孩子就会拿着条,注意力就转移到妈妈接的时候要带我去玩,这就是替代。只要盯着这件事就是强化这件事,所以你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先淡化。

  网友:宝宝1岁8个月,聪明活泼,能说50首以上的儿歌,但是最近几天发现只要儿歌中有相同的句子或者字,他就会把这个儿歌说串了,比如说“奶奶奶奶年纪大,快把座位让给她”,和另外一首歌“老乌鸦年纪大,跳不动飞不高”,孩子就会说成“老乌鸦年纪大,快把座位让给他”,请问专家宝宝为什么会这样?我们的教育哪里出问题了呢?

  李久余:首先我告诉这位爸爸妈妈很可喜的一件事情,他的孩子非常聪明,聪明在哪儿呢?他的孩子不仅能把这50首儿歌甚至更多的儿歌记住,有很强的记忆和理解力。还有更好的一点,这个孩子能把相关的东西进行自己的重组,这是一种创新,并不是说教育出了问题,爸爸妈妈如果能理解到孩子很有理解力和创造力的话,他的爸爸妈妈就会高兴的,这个孩子1岁8个月就有了举一反三的能力,所以家长应该为孩子高兴,教育并没有出现问题。

  杨瑛:他认为教育出了问题恰恰是因为他们的认识有问题,首先,他不懂得像李老师说的这个,他的孩子在创新。第二个问题就更糟糕了,他设定教育就是把这个东西说正确、说完整,他不觉得一个教育是一种开放的、自然的。所以他总认为我要教育孩子,而且按照设定的去教育孩子,这是错误的。早期教育就是大量的感受,不背这首儿歌又怎么样呢,这首儿歌说错了又怎么样呢,更不用说他的孩子会再迁移、再重新组合、再创造,他设定的教育不是开放的、自然的、赏识孩子创造的教育。

  主持人:像这个孩子妈妈应该给他什么样的环境,让他的创造力的能力有所发展,而不是说扼杀他的创造力呢?

  李久余:其实不用特定的设置,让他自由的成长这就是很好的环境。其实他妈妈所说的这些,正是他想给孩子设定一些东西,如果他妈妈刻意的要给的话,恰恰就扼杀了孩子成长的天性了,不要刻意给他,欣赏他的孩子就可以了。

  杨瑛:妈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赏识孩子,第二个我们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心态,红缨有一句话“天地万物都是孩子学习的课堂”,我们做家长作业,专门围绕着孩子的自我生命,还有他的社会生活、自然生活里面所有的主题专题,我们把它做成一份一份的作业,交给家长手中,让家长带着孩子到天地万物当中,引导孩子观察,去描述,去思考,观察有什么、是什么,思考怎么样和为什么,我们是开放的,天地万物都是打开的,不设定的。

  李久余:刚刚我提到让这位妈妈不要刻意地给他创造环境,让她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她的孩子就可以了。像我们家长作业当中有一篇就是用欣赏的目光赏识孩子,直到把孩子赏识成功。

  主持人:也就是说,这个家长在他的孩子出现一些她不能理解或者不能一下子解释的情况的时候,更多地要尊重孩子,要去赏识他。

  杨瑛:你刚刚说的当她不理解孩子的时候应该怎么做,这个妈妈很对的,寻求外围资源,这个是很重要的。怀着一种包容、开放的、欣赏的心态,把自己放在学习的状态,不要认为我就是什么,我就应该怎么样,好像我是你妈妈我就应该教你、我就会教你,这个设定就不对了,而是我们要一起成长,还是回到我们的话题,就是说孩子也在长、我也在长,我也有不知道的地方我寻求外援,孩子有什么呢我去欣赏、去倾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幼儿教育的感受
德育论文:传承感恩——让生活充满爱
感谢幼儿园老师 1 1 0 0 0(共10篇)
培养幼儿文明行为习惯
在幼儿园,孩子什么也没有学到?(幼师、家长必读!)
幼师资格证面试原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