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秋季防咳喘,中医来支招


四时养生是中医养生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医经典论著《黄帝内经》强调“天人相应”,认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其中秋季于中医五行学说属金,在五脏为肺,肺主气,司呼吸,因此在秋季更易发生与呼吸系统相关的疾病,如感冒、咳嗽等。

呼吸系统疾病

      特别是一些体质薄弱的小儿,平素容易出现咳嗽气喘,更可能因为季节的转变诱发疾病发作,导致一天到晚咳不停,甚至气喘气促、呼吸不顺畅、精神不振,严重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和家长们的生活工作。因此未病先防、有病早治、病后调补对这些小儿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1.未病先防

      一是要注意冷暖。小儿衣着要顺应气候变化而增减,特别是秋季晨夜稍凉,需适当多穿衣服。白天气温升高或活动后易汗出,容易感冒,因此必须尽快擦干换衣。

      二是注意劳逸结合。孩子过分紧张学习,心理压力重,也会造成抵抗力低下;而适度的锻炼、常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有利于肺气升发,升清降浊,减少咳嗽、喘息的发生。

      三是要预防秋燥。家长要督促小儿适量喝温开水,适当吃些富含水份的食物,例如梨、番茄、百合、粥水、淡豆浆、纯牛奶等,但注意不要过甜过凉,以防出现痰多咳嗽或腹痛腹泻等症状。

 

2.有病早治

      小儿出现咳嗽、咯痰或气喘气促等症状时需及时就诊,尤其是既往有喘息病史的小儿。千万不要自主乱服抗生素或复方感冒制剂之类的药物,因药不对症可加重病情,其副作用甚至会对小儿的身体产生损伤。西医对症治疗和中医辨证治疗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特别是中医中药,只要辨证准确,不但见效快,且副作用少。

3.病后调补

      针对容易反复感冒、咳喘的小儿来说,在症状缓解或消失后,根据个体情况的不同给予中药调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反复发作,是治疗的关键之处。

      病后中药的调补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肺气阴虚症:可见形体消瘦,口干喜饮,舌红苔薄,平时易于感冒咳嗽。食疗药物以太子参、麦冬、玉竹、百合等滋阴养肺之品为主。

     食疗方推荐:玉竹百合煲鹧鸪:玉竹、百合、鹧鸪、蜜枣。鹧鸪洗净后水飞去血腥味,切大块与玉竹、百合同放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转文火,煲2小时。以盐调味即可。功效:益气健脾、润肺止咳。

      2.肺气虚症:平时汗出较多,面色偏白,晨起及夜间容易喷嚏流涕,伴有干咳,白天则症状不明显。食疗可用黄芪、党参、白术、防风等。

      食疗方推荐:术参汤白术,太子参,瘦肉。瘦肉洗净飞水后,与白术、太子参同放锅中,武火煮沸后转文火,煲1.5小时,加盐调味即可。功效:健脾补肺益气。

     3.肺脾气虚症:平素可见汗多乏力,面色白,胃口不好,大便松散,食疗药可用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白扁豆、甘草等。

     食疗方推荐:党参红枣粥:党参,红枣,粳米,加水共煮成粥水食用。功效:益气健脾。

      中药也好,食疗也好,必须在医生的辨证指导下进行,只要调理合宜,可见良效。相信在家长和医生的配合下,每个孩子一定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秋天咳咳咳,老中医教你做一道党参润肺止咳食疗!
【中医育儿】咳嗽食疗系列:气虚咳嗽
全国名老中医验方选集(儿科)
【食疗分享】调理气虚的的食疗方——取15g党参或者3g人参,15g黄芪,9g白术,三种药材一起放入纱...
养生:中医食疗调治四大体虚感冒
调理孩子脾胃养生第一膏:八珍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