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小萝卜的种子,咋这么厉害?

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大权在握,饮食起居极其奢靡,每日用餐少不了百十道菜,山珍海味更是不尽其数。
 
有一次,她老人家过大寿,御膳房做了各种美味佳肴,慈禧太后看完戏后,十分快意,看到这么多好吃的,便一时忘了太医的叮嘱,放开肚子,大快朵颐。
 
过完大寿之后,慈禧太后便病倒了,经常觉得浑身没劲,也没有精神处理国家大事。
 
她以为自己是日益操劳国事而被累倒的,便命令御医用上好的野山参煎煮供她服食,一连几天吃了好几个根野山参。
 
吃了那么多山参,太后的病没有丝毫进展,反而更加严重了,头胀胸闷,食欲全无,还经常恼怒发脾气,甚至流鼻血。
 
其实,慈禧太后的得病的根本原因是过食肥甘厚味导致的积食症,积食阻碍脾胃运化,脾胃虚弱导致浑身无力。


 
积食的脾胃好比一辆超载的汽车,因为载重太过导致行驶缓慢,要想解决根本问题只能是卸下超载的货物,减轻汽车负重,但吃人参补气好比一味给汽车加油,开大油门,丝毫不能解决问题,却带来很多额外的负面影响。

当时的御医知道慈禧太后的脾气秉性,知道她喜补不喜泻,认为太后是至尊之体,怎么敢给她用降泄之药呢?所以用药还是以补益为主。
 
一连数日,宫中御医皆束手无策,只好张贴皇榜,招纳贤士,许诺治好太后病者,重金赏赐。
 
此时,民间一位医生,看到皇榜后便心中分析一二,不一会心中喜悦,揭榜而去。
        
这时他便用三钱的莱菔子,研粉加些米面,搓成三粒药丸,并且称这药丸为“小罗汉丸”。
 
说来也奇怪,这太后服完第一丸鼻血就止住了,第二丸下去,胸中就不闷胀了,第三丸下去排了不少气,胃口大开,居然想吃饭,随后精神振作,头脑清醒。
 
于是慈禧大喜,便赐予郎中一个红顶子,这红顶子就是清代做官的标志。这就是“三钱莱菔子,换个红顶子”佳话的来历。
  
为何小小莱菔子能够治好太后的病?



 
药虽小,道理却不小,世人大都重视进补,而忽略了给六腑减负,听到参茸就欢喜,闻到大黄莱菔便忧虑。
 
莱菔子能化痰顺气消积,积滞被化去,身体就有力,正如车子卸载后,就跑得快。
 
所以说,莱菔子至贱却有特功,用好了不比人参差多少。
 
莱菔子还有哪些奇效呢?接下来毛毛姐一一介绍。
 
一、 莱菔子专消面食
 
莱菔子,其实就是白萝卜的种子,萝卜古代称“莱菔“。要想知道萝卜籽的功效,必须要先搞明白“莱菔”的寓意。
 
在甲骨文中,来是小麦的形象,而莱菔就是指服用后能够消“来”,就是可以帮助消化小麦做的面食,所以莱菔有消食化痰的作用。大名鼎鼎的保和丸中就含有莱菔子。
 
据史料记载,过去有位婆罗门僧,从东方来到我国,看到百姓以小麦为主食非常惊讶,他认为小麦面食有大热,对人体非常不好,非常不理解百姓为什么吃面食。
 
后来他看见百姓的饮食中有萝卜,认为萝卜能够面食积热。从此以后,婆罗门僧“食面必啖莱菔”或把萝卜捣烂制成面食,“饱食亦不发热”。



 
一般小孩子吃多了导致的积食,出现吃饭没胃口、腹胀、便秘,可以炒莱菔子15克煮水,加点蜂蜜或者白糖,这个没有什么副作用,很平和,效果却很好,对于口臭也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二、莱菔子可化痰止咳
 
莱菔子不仅能够消食化积,还有化痰止咳的作用。元代医学家朱丹溪说:“莱菔子治痰,有冲墙倒壁之功。”故可重加炒莱菔子豁痰以宁神。
 
《清宫秘史》记载,光绪皇帝患有痰涎壅盛,脘腹胀痛之证,经常精力不济,便要太医开些补药吃,太医遵旨,光绪服用后,病情非但不减,反而加剧,后来太医院的医生在煎药时悄悄抓把莱菔子进去

因为莱菔子能降胸膈中痰涎壅盛,从肠腑中排出,又能健胃消食,行气化痰,所以皇帝吃完此药后,第一剂胸膈开,第二剂脘腹胀痛除,第三剂身轻病愈。
 
人一旦上了年纪之后,脾胃运化功能逐渐下降,吃进去的食物难以完全运化成精微物质,变化产生痰湿堆积体内,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气,痰湿堆积在肺部就会引发咳嗽



要想止咳,必须要化痰,痰湿去掉,咳嗽自止。
 
三子养亲汤专门治疗这种顽痰咳嗽,三子养亲汤由莱菔子、紫苏子和白芥子三味药组成。
 
白芥子搜刮肺内之痰,紫苏子降气,莱菔子润肠通便把寒痰从大便中排出,三者配合,可谓是天作之合。
 
如果家中有老人,出现这种寒痰导致的咳嗽,可以试一下三子养亲汤,效果棒棒的。
 
《食医心镜》记载:“治积年上气咳嗽,多痰喘促,唾脓血:莱菔子一合,研,煎汤,食上服之。
 
三、 莱菔子可消胀气除痞
 


民国大医张锡纯对莱菔子颇多赞誉,认为不论莱菔子生用或熟用,皆能顺气开郁,消胀除满
 
腹胀多是由于脾胃虚弱导致脾胃运化不及,吃进去的食物不等快速运转到肠道,在胃中堆积,导致胃胀难忍。
 
如何治疗腹胀呢?首先要消食减轻脾胃负担,再一个行气促进食物进入肠道中。
  
对于小朋友或者不想服中药的人,可以用莱菔子外敷肚脐解决腹胀问题。
 
具体操作:炒莱菔子研末,越细越好,用黄酒调和,敷在肚脐上,用胶布固定。
 
黄酒可以行气活血,莱菔子化积消胀,两三个小时后就会感到肠道蠕动加快,腹胀减轻或者消失。

四、莱菔子可以降气通便
 
莱菔子作为种子入药,还有降泄的特性,可以下气,使体内的气往下走,并且莱菔子比较有油性,可以润滑的肠道,助于通便,可以将痰湿从大便中排出。


 
炒莱菔子降气除胀功效和枳实、厚朴相媲美,降气通便之力要优于枳实、厚朴,所以莱菔子可以用于便秘,无论是实热蕴结的便秘还是阴虚津亏的虚性便秘
 
现在人们经常喜欢久坐而缺少运动,所以便秘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通病,大便干结、脾气火爆,严重的还会伴有高血压,但是只要肠腑一通畅,高血压立马就会下降,脾气也不会太暴躁,因为六腑以通为和!
 
对于便秘伴有高血压的病症,著名老中医李可经验介绍莱菔子生熟各半混用,服后上则频频打嗝,下则腹中雷鸣,频转矢气,此即气机旋转、激荡之明证,古人谓其去痰有推墙倒壁之功。
 
用此法,绝对比用寒凉泻药好上千百倍,通便却不伤脾胃阳气,真是绝妙。 
 
四、 莱菔子生用可催吐痰食、解毒消肿
 
《本草纲目》记载,“莱菔子之功,长于利气。生能升。熟能降。




  
炒莱菔子能够降气,使气往下走,而生莱菔子却能升起,使气往上走,所以临床应用时要严格区分生熟,炒莱菔子消积除胀、降气化痰、润肠通便,生莱菔子催吐痰湿,还能解毒消肿。
 
《日华子本草》称莱菔子“水研服,吐风痰”,用生莱菔子30g,捣破,水煎40分钟,滤取药液约200ml,一次性服用。
 
半小时后,便觉得头晕、脾胃不适,恶心想吐,用生莱菔子催吐痰食,效快而不伤正气,值得推广。
 
注意:对于风痰咳嗽、或者积食严重者,可以莱菔子催吐。
 
莱菔子生用还可以解毒消肿,生莱菔子研细末,用食醋调和,外敷,可以治疗急性乳腺炎。
 
小小莱菔子,看似平淡无奇,竟有这么大功效! 可谓是“至贱却有奇功”!你的家中常备莱菔子吗?没有的感觉备上点,说不定哪天就用到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 莱菔子
一味药消积润肠,降压化痰,至贱而有殊功!
保和丸,能调20种病
山楂大枣莱菔丸-调理脾胃
治好慈禧太后头晕症的罗汉丸到底是什么
好!舌像|慢性咽炎,嘴臭,舌有裂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