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生创造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有益途径

学生创造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有益途径

——研究性学习的再实践

 

 

徐政龙

 

 

 

 

本文通过对最近一次在高二文科学生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的思考,结合以往在高一同届学生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经验总结,得出,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第一部分 实践的过程

一.    学生现状分析

1.本届学生的特点

在高一新生进校时,我校是以全市录取最低分数线招进108人,编成3个班,其中一个重点班,两个普通班。本人任教一个普通班。大多数学生学习失能,对自然科学尤其是物理有畏惧感。在中考中,最低的学生,其自然科学的考分,按百分制计算仅29分,物理部分的考分更低。不仅学习失能,行为习惯也差。

2.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成功教学”和“自主探索”

根据本届学生的特点,首先在班里实施“成功教学”,其做法始终贯穿着“低起点、小步子、快反馈、多活动、勤鼓励”的思想,同时逐步开展“自主探索”教改实验。此实验的中心是“让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提问、自己探讨、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导而不教。

一年的教学,使本班学生学习物理的成绩远超过平行的普通班,接近于重点班,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能力极大提高。

3.实施研究性学习

在高一上学期,开展了一个课题研究,题为“超重失重对生育性别的影响,36人中有22人参加,14人没有参加,写出了21篇小论文。在高一下学期,又开展了一次课题研究,有七个研究课题,有31人参加,写出了29篇小论文。

这个班由于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了“自主探索”的实验,在研究性学习中开展了课题研究,他们对物理学充满好奇心和好胜心,学习能力也强得多。

4.新班的特点

由高一进入高二,文理分科,打乱了原来的编班,物理教学也改变了原来的一贯要求。学生的现状又发生了变化,本人又任教文科班。进入此班的学生是从前三个班中的爱文科不爱理科的学生,教师又人为地按高一时的考分把部分各课成绩都最差的报理科的学生编入文科班。因此,文科班里,差生集中,好生寥寥无几。原来经过“成功教学”、“自主探索”和“课题研究”培养过的学生极少。为此,教改实验必须重新调整。

二.    研究课题的提出和确定

在课堂教学中,新实行的“自主探索”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他们成了活泼多问,敢于挑战新课题、新学问的挑战者,每上到一个新内容,他们都要提出许多问题来质疑,一般的问题在课堂上就能解决,教师总鼓励他们的提问。问题多,敢于问,已成了他们的特点。

1.新课题的提出

自从学期第八周,即期中考试前的一节课上发出本学期研究性学习进行课题研究的通知后,学生一直在作准备,在平时的问题中寻找一个问题作为课题。

期中考试后的第十一周,教师再次要求学生寻找课题,并要求愿意参加物理方面的课题研究的学生自愿报名,人数限制在1/3或稍多,课题数限制在不少于2个,不多于4个。鉴于高一上学期的课题数仅1个,学生觉得挑选余地太小,使一些学生没有积极性;又在高一下学期时,课题数多达7个,教师很难辅导他们的活动,显得有点乱。所以,这次活动的课题数限制在3个。

报名后一数,共有32人,超过了应有的人数。

就在这一周的研究性学习课上,师生共同讨论,提出了13个课题,其中包括课本所列的10个,外加3个:干电池和环境保护、太阳能的利用、UFO研究。

通过师生讨论,课题越来越集中于3个,人员也几乎均分为三等分,抱三心二意态度的一部分学生也退出了课题小组,这样有26人有意向。

 2.课题的确定和课题组的成立

男同学戴生佳自荐组长,担任“太阳能的利用的课题研究,并提出专门研究“太阳能热水器”,响应的有7位同学,全是女同学,他们是:朱春霞、张咬丽、姚亚芬、张晓梅、张丽英、管莉莉、许钱红。教师觉得此课题很有意义,值得研究。

女同学钱迎弟由同学推荐任组长,担任UFO的课题研究,并提出研究“到底有没有外星人探访地球”。组内人员有10人,男女同学都有,男的有郑立伟、胡炳泉、沈建军、施建忠、王佳琛,女的有陆小萍、冯银芬、陈健、李洁、赵志华。教师觉得此课题意义不大,而学生觉得很新奇、很有趣。为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也同意他们试一试。有6人想研究课本所列的课题 “从电冰箱到臭氧层”,教师任命姚冰炎同学为组长,其他同学都同意。但教师发觉这个组的力量较薄弱,6人中三人是学习失能者,课后了解到,他们并不开展任何活动,无法完成分配到的任务,实际上已退出课题组。所以教师动员副班长、物理课代表倪学良参加该组,他同意了。这样,该组人员有陆小丽同学,班长时晓燕,副班长倪学良,是一支少而精的队伍。此课题是课本上的,是一个很时髦的课题。

.分工合作,围绕课题展开活动

教师鉴于高一时课题研究的经验教训,设法让每位学生积极参加活动,提出: “不参加活动者,不分享成果不得成绩,按每位同学的活动数量和质量评定成绩。”要求组长“分工合作,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在学期第13周的活动中,教师召集了全体课题组人员,询问了组内分工合作情况,组长口头汇报了组内各人员的分工和任务,并落实了一周内的活动计划。他们除了共同查找资料外,关键的活动都有人负责。教师表扬了他们积极活动的态度。

太阳能热水器课题组,有三人在查找热水器的说明书、原理图等等,经回家查找后,有人找到,有人找不到。事后,又进行调整,重新查找。有2人从实验室领去温度计,对热水器的冷水和热水温度进行测量,但接连两个双休日,学生回家测量时,恰好是阴雨天气,他们迫于时间关系,立即调整为由本镇的同学测量,他们抓住晴天的机会,立即获得了第一手测量资料。也有两个同学在查找本地区年均晴天的天数,两周后也查到了。

电冰箱与臭氧层课题组,已由倪学良担任查找制冷机原理的资料,近两周查遍整个图书馆,一无所获,要求老师帮助。教师帮他在高校教材《热学》中查到了这方面的内容,他就钻研起来。陆小丽同学在书籍和报刊上查到了一些有关臭氧破坏现状的资料。姚冰炎在教师的辅导下,通过查网络,找到了有关臭氧层破坏的物理化学机制的大量资料。

UFO小组,已获得了几分相关的报纸,在组内传阅。他们指定由家有电脑的王家琛上网查资料,家长同意后,查到了许多有用资料并下载在软盘里。由家有打印机的施建忠负责把下载好的资料打印成纸头资料。

所获资料都在组内传阅,构思论文或发言稿,又继续查找。

四.    教师及时检查、及时辅导和帮助学生的活动

有学生不会从网上查找、下载资料,教师为他们指导操作电脑的方法、步骤,使他们学会了这些技能,也获得了资料。活动第四周,即学期第15周,教师再次召集课题组全体组员,检查下一步活动的计划,人员分工情况。组长作了口头汇报。下一步的活动是研究获得的资料,撰写论文或发言稿。他们各组都有专人负责,分工细致,积极配合,合作紧密。各组写作的组员都是同组中写作水平的较高者。由于是文科班,写作能力有点强。不到一周,就把文稿写好了。教师作了初步检查,感到十分有趣。

太阳能小组:朱春霞写太阳能热水器的构造和原理,画了一张构造图,作了文字说明。许钱红通过组员的数据测量,写了热水器对太阳能吸收的能量的估算,经计算一年中一台18管热水器获得的能量竟达到相当于2200kwh的量级,数据确凿,说理清楚,证明雄辩。戴生佳写太阳能热水器应用的意义,从环境保护、能量利用、经济价值阐明了其优越性和发展前途。

电冰箱与臭氧层小组:倪学良写了致冷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画了一幅示意图,说明了氟里昂的作用和优点。姚冰炎写氟里昂对大气层中臭氧层破坏的物理化学机制,引入了多组物理化学反应方程式。陆小丽写了保护臭氧层的措施,条理清楚,措施全面。

UFO小组:钱迎娣写了否定外星人探访地球的内容,从物理、化学、生物、天体宇宙环境证明了外星人不存在,列举了大量的实例,说明了传说中的UFO实际上是飞机、导弹、火星、陨星及大气等现象,还有一些是骗局,得出地球是宇宙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的结论。王佳琛写了外星人存在的可能性,同样有大量的事例,也从物理、化学、生物、天体宇宙环境说明外星人存在的可能性。

教师检查了他们的文稿,也作了大量的辅导。多名组员修改或重写了文稿。

五.成功的演讲

活动第五周,即学期第16周,所有论文或发言稿已完成定稿,学生写得很认真。他们为自己的成功感到自豪。教师宣布,挑选一节课,开一次学术报告会,让其他老师来听课。学生听后感到很兴奋。可本周没有开公开课的机会。

活动第6周,即学期第17周的研究性学习课,作为“学术报告会”。组员们已做好了准备,两位同学为发言制作了投影片。教师把“学术报告会”的组织活动交给了班长时晓艳去完成。

上课后,教师宣布,“报告会由班长时晓艳主持”。听课的有教导主任和教研组长。

在班长的主持下,8位同学上台作了他们的发言报告。报告很生动,洋溢着学术气氛。听报告的同学聚精会神,全神贯注,每位同学演讲前和演讲后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同学们听到了自己的同学作的报告,都感到十分亲切,既学到了他们没有学到过知识,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第二部分  理论认识

多数教师对研究性学习抱迟疑态度。其一是,开展研究性学习必然会占用课时,影响本学科的课堂教学,从而影响本学科的考试成绩。其二是,研究性学习对学生没有好处,素质教育是理论而已,根本无法实践。其三是,研究性学习目前还不够成熟,需要等待时机,有了模仿对象,才能展开。其四是,还有人否定研究性学习是一门课程,因为它没有教材。

本人认为:其一,开展研究性学习虽占用一些课时,但只要教师把握好其度,占用的课时并不多,学生的活动和教师的辅导可以放在课外。同时,一旦激起了学生的兴趣,这种损失可以得到补偿。其二,研究性学习对学生的素质培养益处很多,后面专门讨论这个问题。其三,研究性学习目前虽然不成熟,但不能等待时机,而要靠我们每个教师去亲身实践探索,仅靠模仿是学不会。只有亲身的实践才有亲身的体会。其四,研究性学习是一门课程,这是不容置疑的。课程的形式很多,有教材的课程,编班的课堂,是一种按部就班式的教学形式。研究性学习没有固定的教材,不编班,恰是一种渗透性教学。它和按部就班式的教学相互相成,优势互补,缺一不可。按部就班式的教学,在中国已实行很久,其优越性的一面不容置疑,但其不足之处也暴露无遗,就是不利于学生创造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下面讨论在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中,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素质如何得到培养。

一.提出和确定课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挑战心理

研究课题的提出,本身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一步。一般的学生平时不敢老师提出问题,又把问题追究到底。只有在课堂上提倡问题意识,建立起学生提出问题的机制,学生中才源源不断地产生问题。问题多了,就可以筛选出合适的作为研究课题。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我们称之为“自主探索”型课堂教学。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反映了学生向知识的新领域勇敢地挑战,是创造力的萌芽。

研究课题的确定,反映了学生对问题的再思考能力,它从问题的“可研究性”、“研究的价值”、对问题的兴趣、研究的方法等方面来考虑,这就拓展了学生的思维面,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这是创造思维的重要特征。

二.开展研究活动的过程,可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和多种素质

1.组织的建立,可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

现代科学研究,既离不开个人的努力,也离不开集体的合作。那种一个人关在书房里或实验室里钻研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课题组的建立,使每个人都依靠集体的智慧进行学习探讨。首先,对组长来说,是培养组织领导能力的好机会。有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从来没有担任过班干部,缺乏组织领导能力的锻炼。课题组长的职位,为他们提供了极好的机会。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组织他们的组员去开展活动。对组员来说,课题组为他们提供了学习探索的场合,每个组员都有了用武之地,使他们有机会处理个人与组织的关系。    

2.分工合作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在组长的分配下,每位组员都负责相应的任务,谁查什么资料,找什么书籍或报刊或说明书、原理图,谁上网下载电子资料,谁负责打印,谁负责测量、计算,谁起草论文,谁修改誊写,谁在会上宣读论文或发言稿、他们人人参与其中。在第一步计划成功或失败后,他们重新调整人员,进行下一步的活动计划,人人负责一个项目,分工合作,协调一致。

他们从中学习如何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学习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他们分中有合,合中有分,既合作又竞争。

3.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由于分工合作的学习探索,每个人都去完成自己肩负的工作,最后完成组内共同的任务。他们各自发挥自己的特长或优势,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发展自我。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了责任心。

4.围绕课题展开活动可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

有教材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沿教材自身的逻辑体系的线索开展活动,所学的内容只照顾教材的体系,不太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思想感情,是明显的线性思维。而课题研究则不同,它围绕课题研究展开活动,不管遇到的知识在书本上有无学到过,学生有无体验过,都加于探讨,学生对课题的结论没有成见。因而这种学习在思维上是立体的、发散的、跳跃性的,在知识上也没有学科之分和章节前后之分,而常常是跨学科的,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渗透在活动中,因而这种活动在形式上是渗透性的。从这种意义上讲,课题研究更象科学家的活动,有利于培养创造思维和创造才能。

5.在课题研究活动中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知识爆炸式增长,任何人都无法学会这么多的知识。而人们只要掌握了收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可以以一当十,便拥有了使用各种知识的法宝。课题研究中,学生们围绕课题这个中心,到处收集资料,跑图书馆,走阅览室,上互联网,从中学会了如何查图书资料,怎样从网上下载文件,怎样打印等等知识和技能。

6.寻找课题结论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课题和做习题不同,它没有现成的标准答案,也没有先验的方法。学生围绕课题,层层展开活动。从问题提出到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层层分析和综合,处处运用已有知识,寻找未知知识,直至最终得出结论,解决问题,不管最终结论是否正确,都可培养综合应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写作论文,发表演讲,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

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组员们进行了反复认真的讨论,什么该写,什么该着重写,什么资料已有,什么资料该找。文章写什么,怎样写,文章的格式、长短、中心、段落、语句、文字都是该慎重考虑的。在写作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论文和演讲稿在会上的发表,锻炼了学生语言交流的胆量,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演讲能力。

8.学术报告会的召开锻炼了学生的组织领导才能,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

班长对报告会充满了自信,合理地安排了谁写会议题名,谁管投影仪,谁第一个发言,谁最后一个发言,还对发言人的内容作了简短的总结和评价。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智慧和才能,锻炼了组织和领导能力。课题研究的最后成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反过来促进学科知识的学习。

以上八点及其各方面之和,就是学生的多种能力得到培养。多门学科经常性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可得到充分培养并得到提高,应试教育就自然淘汰。

三.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的缺陷和困难

课题研究的教学形式实质上是渗透性教学,其跳跃式的学习内容,也有其天然的不足。

1.缺乏知识体系的严密性。学生只凭自己的兴趣、爱好、情感,东学一点西学一点,所以,他学习知识的过程虽然是高效的,学到的知识有其课题体系的逻辑性,却缺乏知识体系的逻辑性,知识基础不扎实。

2.学生的参与率低。这种学习不能使全体学生人人参与活动,部分学习失能的学生或厌学的学生仍不能参与活动,人人得到锻炼。而只有部分活跃分子的创造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3.难于辅导和管理由于没有专门的教材和课堂,教师很难辅导和管理学生,活动显得没有秩序,没有纪律约束,对学生的偷懒行为,教师无可奈何。另外,学生的外出活动,安全是个问题,一旦学生出了问题,责任由谁承担?学校的条件也限制了活动的开展,如学校没有足够的电脑供学生上网,也没有足够的多媒体等设备供学生活动使用。等等。

4.难于考评。这种教学,虽可对学生的活动评出成绩等第和定性评价,但这完全没有标准,随心所欲。所以学校也无法考评教师的成绩。因而,这种活动没有在大多数教师中开展起来。

第三部分    总结

综上所述,研究性学习和“自主探索”的课堂教学应该相结合,从而实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既可以使学生学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可以培养学生创造力和综合素质。课堂教学和课题研究是素质教学不可缺少的两个部分,两者的有机结合才是全面完整的教学。为此,我们应该大力提倡课题研究,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发表:

1.《中学物理教学》(浙江省物理学会-浙江省教育学会分会中学物理教学分会会刊),2006年第3期。

2.同时获地市级优秀论文一等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校工作计划2010年度
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校本开发的创新实践
《(新目标英语)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研究》结题报告
高中学生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
以教学活动为核心的研究性学习环境设计
初中数学“课题学习”的实践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