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杂感:关于律师包装及应酬


作者:廖冠,浙江浙杭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

原载:学法网

作者赐稿,在此致谢!



昨晚陪领导喝酒喝到11点,竟然还没醉,回家微醺地打开电脑,一时心血来潮,借着酒意,突然很想将一段时间的工作感受、经历、痛苦、疑惑等,“杂乱无章”地记录下来,也许其中有那么几个点可能和你有共鸣,或对你有丁点帮助,或许你根本还未遇到,诸如此类。于是,就有了这“第一篇”。希望以后这种杂感能继续写下去,每次选择几个横截面,哪怕杂乱无章些,但毕竟是自己执业学习中的点滴心迹。


杂感一:律师的“外在形象包装”是另一张“名片”!


酒后回家就突然想写“律师外在包装”话题的文章,一直写到凌晨2点。谁知,写完大半,洋洋洒洒,突然发现意义不大,自问质疑:又有几人会像天秤座的我一样是“天生的审美主义者”,天生要特别注重外在形象和细节呢?又有几人和我一样会去研究服装品牌等外在肤浅的东西呢?是否很多人人会认为我特装逼呢?……所以,顿时兴趣索然,这已经不知道是自己的第几篇夭折之作了。但仍心有不甘,简要的拿出几段吧,否则白忙活了大半夜!


此杂感源于去开庭时遇到形形色色的律师,各种着装都见过,颇有感触。


“人靠衣装马靠鞍”的古训绝对没错。成功的大律师已不需要依靠外在包装来展示自我(虽然往往大律师反而很注重着装),他们反而有资格低调,他们阅历、经验、案例、创收或名气等足以成为“最华丽的外衣”。那我们这些一穷二白的新律师呢?我们不与大律师们比财富,比经验,比实力,比气场,比派头,但我们至少可以比朝气,比气质,比年轻,比热情。如果入行不久的你竟然还比成功律师们还邋遢、还随意,你却以为自己“腹有法律气自华”,那就是最大的错误,那是在糟蹋自己也许仅有的那几个机会,至少绝对会引发部分相对高端或优质客户的质疑或顾虑,或者说你很难机会接触到相对优质而高端的客户!


外在形象的适度包装,绝对是律师尤其是新入行或新执业律师的营销手段之一。吴清旺律师说,不是谁都可以穿休闲装,助理必须穿着比师父正式!虽然律师一行未必要求每天正装领带,但至少咱们这一行不能太随意邋遢,底限是干净整洁,着装职业。我以两个亲身经历的实例为证:某次代理法律顾问单位出庭,天很冷,但我和我们合伙人下了车就脱了厚风衣,身着单薄的深色西装、白色衬衫,打着深蓝领带,自信地步入法庭;而对面的两位律师则分别身着带帽的深色羽绒服和看似很旧的厚夹克,整个形象很是黯淡,法庭空调很热,于是开始脱衣服,里面还是圆领线衫。我们听到不远处的被告在和家属嘀咕:你看原告的律师,一看就很专业、很职业,咱们请的律师怎么跟农民工似的?对方律师给委托人的第一印象和评价以及双方外在形象差异,其实就已经给对方律师自己施压。又如,某次我派助理去客户单位拿证据材料,但因为助理平日穿着颇随意,客户竟怀疑他不是律师,还以为是“推销员”,硬是要他拿出律师证来验看,还专门给我打电话确认其身份,最终才将案件材料交给我助理……种种尴尬或不利很多,有时也许是你并未留意到客户的内心反应和态度。


因此,“穿得职业或得体”只是最基本要求,再高一点的要求是绝不能让自己穿得像个“保险推销员”或“酒店大堂服务员”一样!这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这需要花点时间去研究一下如何才能穿着商务,如何搭配领带,如何选择衬衫等,这可是一门学问。


有前辈曾说,假如你口袋只有1万元,应当花9998元去买套上等西服,再花2元去买个包子充饥。虽然夸张,但说的就这个道理,至少我深表认同。那是让你避免成为“保险推销员”或“酒店大堂服务员”。


有人可能说,你是饱汉不知饿汉饥,我哪有那闲钱?我的回答是:谁没有“饥”过?我一开来杭州身上只有4000元,但我以前的勒紧裤腰带是为了将来做“饱汉”!无论你现在多困难,哪怕你现在只是帮师父跑跑腿,哪怕你必须向父母借钱,也请买几套像样的西服和衬衫,这是咱们必须的前期投入。所以,我一入行,首先做的第一件事是花了好多钱换一个更高档的公文包和西服,一开始跟家人朋友说好,我困难时可能需要不断向他们借钱……自己琢磨吧。


杂感二:律师的“酒桌水平”是另一张“名片”


司考时陈少文老师的话仍声声在耳:三流律师下班回家,看电视后倒头睡觉;二流律师白天办案子,晚上回家学习专业知识;一流律师白天忙案子,下班后忙应酬、交朋友,回到家钻研知识到深夜。


所以,律师不会喝酒,估计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会比较艰难。你不一定要“海量”,但你必须能喝点,能在有些场合下“控场”,有些场合下懂得低调配合,至少你得懂得酒桌文化。虽然现在的领导们出来吃饭都不大敢了,但那是因为你没有取得他的信任;虽然你现在认识的人有限,但酒桌绝对是极好的开拓战场,谈笑风生、觥筹交错、几个小时的深入交流后,一顿饭后成兄弟在中国绝不少见。'酒桌'是律师的另一片战场!


我的朋友和客户很多是酒桌上遇到,合适的时机推销自己,绝非递上一张名片那么简单。不管什么领导或客户,在酒桌上能看出各人的人品,能学到你没有掌握的信息,能学到各色人等的好的观念……这绝非一日之功,这也许正是我们这些半路出家、已有阅历的律师的优势,刚毕业的学生这方面明显就稚嫩,话不投机、无法融入、把握不了等颇为常见,但一切都可以学!


自然,这又回归到“花钱”问题。这部分花销是必须的,哪怕你回家后几天都得吃方便面、啃馒头,哪怕你是借钱应酬,但你的机会就是在不断付出中得到,你的信息经验就是在酒桌上学到,你的老练自如就是在各色人等敬酒聊天中收获。点到即止吧,这教不了。


杂感三:做律师越久,越觉得“时间不够”,越觉得“书到用时方恨少”!


近期自己的钻研计划是企业的税务筹划、“新三板”业务、银行金融担保业务、民商疑难问题、公司法等,买了一大堆的书堆在案头,有时难免心烦意乱,无从下手,上述的每一块都需要我们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研究,否则学艺不精导致的或是接不到优质的案源,或是接到也要被办砸。


但是,应酬、咨询、出差、杂事、家事等事事烦人,无不在干扰我们有限的精力。这种感觉近期越来越强烈,常常感叹“书到用时方恨少”!


也许,有人又会不屑,律师就是办案中学习,这没错。但你没有必要的积累,那什么去办案?尤其是相对有疑难的、收费相对较高的案子?又如何去开拓一些同行们也许尚未专业、尚未关注的新案子?


杂感四:“案源开拓”让我“为伊消得人憔悴”,削尖脑袋,仍难逃梦魇。


近期一直在思索,我原先的案源开拓方式之外,还有无别的方式?我该如何认识更多人?我该如何在认识后让他们认可?


这一块必然是功利的,现实的,困难的,无法回避的。我不是刚走出社会的大学生,熬不起;我不是为我自己一人,我身后是我的家庭、孩子、房贷、车贷、助理工资、律所大办公室租金、应酬成本、律所的厚望……压力山大!


为此,我改行做律师后,睡眠质量不断下降,虽然内心自由,但心力交瘁的感受还是不断袭来。律师,果然外表光鲜,内在痛苦。


我不断在深夜中一支支地吸烟,在思考我的案源和出路。近期的状态真可谓是削尖脑袋、夜不能寐。但这一切都是为下半年突破去年创收在做着铺垫和准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实习律师如何做好助理工作 148在线律师
我每日必看的好文章
(转载)准律师值得一读
实习律师生存秘诀(怎样做个不被淘汰的律师)
律师,这十个好习惯助你驰骋职场| iCourt
律师助理入门心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