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疾病,普遍症状是脚板底一着地受压就感到「针拮」般刺痛。除了筋膜逐渐退化的中老年人和过度操练的跑步者之外,日常生活中肥胖人士,有扁平足或长短脚者,长期穿高跟鞋走路的女士,以及工作上需要长时间站立或须经常搬抬重物的人,也容易患上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在中医归为「足痛、跟痛」,多由经络气血供应不足、瘀阻所致,或肾阴虚损、筋骨失养造成退化。从经络上看,从头部、背部、腿部后方一直到足底,是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所经过的路线,若经络不通造成瘀阻,就会出现疼痛,而不同经络滞瘀的疼痛表现会稍有不同,亦可能会同时出现,平日可按压以下穴位舒缓,每天两次,每次约2-3分钟。

一、外关穴:疏风清热 通经活络

位置:将手背朝上,从腕关节中央往手肘处约二寸(三指宽)的位置。

功效:属手少阳三焦经,有疏风、清热解表、通经活络的功效。主治偏头痛、眼睛肿痛、牙痛、上肢关节痛、手脚麻痹、风湿疼痛等疾病。

二、涌泉穴:泄热降火 促血循环

位置:脚趾向下卷起,脚板前三分之一中央凹陷处。

功效:作为足少阴肾经的起始穴,有泄热、降火、开窍、苏厥的功效。能促进脚底血液循环,可提升肾机能,与骨骼、头发、荷尔蒙都有密切关联。

三、阳陵泉穴:疏泄肝胆 舒筋健膝

位置:位于小腿外侧、膝盖下方二寸的凹陷处。

功效:属足少阳胆经。有疏泄肝胆、清利湿热、舒筋健膝的功效。阳陵泉穴亦名「筋会」,即全身「筋之会」,对肌肉、筋膜等软组织症状都有效,尤其常用于调理下肢酸痛不适。

四、太溪穴:益肾降火 治足底痛

位置:足内侧部,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处。

功效:属足少阴肾经,有益肾、降火的作用,能激发及调动全身肾气、滋养体内阴液,达到滋阴补肾的功效。可治疗肾炎、失眠、神经衰弱、肾虚牙痛、足底痛。

五、昆仑穴:清热安神 舒缓腰腿

位置: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处。

功效:属足太阳膀胱经,可清热安神、舒缓腰腿、治疗头痛、腰痛、高血压、踝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病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足底筋膜炎让你举步维艰?中医按摩 6 穴位助解痛
足底筋膜炎总让你“寸步难行”?中医推荐按摩 6 穴位助解痛
经络
立位拉筋居然有这么多养生功效: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养生美容等 ~~秋冬...
足跟痛疼得走不了路?骨科主任:一个中药泡洗方,2周治愈,快存
脚跟痛到走不了路,到地里抓把‘野草’,足跟痛躲着你走,你不试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