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巴山之音——吴雄志先生论经典学习


(20151025)吴雄志先生论经典学习

我个人认同学习经典的方法是童子功。从小把经典原文基本背下来,然后用一生去回味。

为什么初学经典不推荐看注家或听老师传授?因为伤寒注家800家,任何一家(包括师传),都是一家之言。每一家对经典都只是局部有独特见解,很多地方人云亦云甚至自相矛盾。初学经典,如果看注家或师传,容易先入为主,难以突破,难以发挥想象,形成自己的学术特色。所以第一步是背。

当自己在此后多年临床时,背下的东西思如泉涌,自然领悟,形成自己的学术特色,所以第二步是悟。

在此基础上通读百家,吸收各家之长而不为所动,所以第三步是参。

最后融会贯通,自成一家,这就是最后一步通。

背悟参通,虽然是经典学习的最好途径,但是多数学子是成人以后再学中医,难以背诵,且从教材学起。教材有选择的引用注家,受编者影响(不论其水平),教师再融入自己理解,又受其影响。学生学习完课程,不但很难形成自己的学术见解,学完忘完,留下一点,偏见多多。

重订伤寒杂病论的工作就是要解决背悟参通的悖论,将我毕生所学、所思、所得,旁参百家,融入伤寒杂病论,以六经统中医,六经领百病,实现内外一统、寒温一统、古今一统,引领读者直接进入“通”的境界。虽然受我个人学术境界的限制,且学术无捷径,但是此中医现状下不得已而为之,且毫无保留,赤诚之心,为中医,不论是非成败,聊尽天命人事而已。


I無門医述宗旨:

光大创新,发扬国粹;传道解惑,有教无类。

医乃仁术,非真不传;团结友爱,止于至善。

I版权声明:

尊重知识尊重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平台所发布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学
《百大名家合注伤寒论》
黄元御九泉下是哭还是笑
吴述伤寒杂病论序
跟师刘渡舟胡希恕许振寰学医手记:中医传承思辨录
也谈李阳波、刘力红和其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