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道至简 而难修

《老子的心事》——雪煮“道德经”,总共有四本,字数很多,是我读书以来读的最长的一个系列。

《道德经》从小就听说过,但是印象当中道家和道教是一个意思,都是修仙道人需要认真研修的书籍,类似于某种修仙秘籍。因为这种固有思维,一直避免接触这类书籍。我本人不太信修仙之类的事情。

而从书中了解到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少了其中某一个中国传统文化都不算完整。

我们对于儒家思想认识较多,其中仁义礼智信是核心,从小耳濡目染,觉得儒家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顶峰,自然把佛教和道家抛之脑后。

从阅读《老子的心事》中,收益颇多,也发现了雪漠老师的解读的独特之处:经典为今用。经典学说如果不能有当下的用处,那么经典只能成为旧纸,经典学说用于当下才是经典的意义所在。

—————————————————————

何为道?

是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述的状态,它是宇宙间一种无处不在的原创力,它有本初性,也有规律性,是一种本体的存在。

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存在,但它又无处不在。它虽然无相,一团混沌,却具有无穷的可能性。

如何得道?

道家得道需要性命双修:修心、修身。修身比较好理解,就是锻炼身体、强健体魄,还要加上修炼内丹,道家叫做“无欲观妙,有欲观窍”,欲就是欲望,可以理解为脑子里面的所有杂念。

各种杂念纷飞时,就把心收回来,气沉丹田,意守丹田,观察心中升起的现象,观察你安住的那个东西。一点杂念都没有时,你的心中就会出现一点灵光,这就是妙,道家也叫元神。

其实这个方法和冥想的核心是一样的,都是要去除杂念,专注于当下,只能说老子在千年前就已经发现了人类如何解除焦虑的方法。

这样修炼只是修道的初步阶段,但也是需要不断重复修炼,这个修炼的过程,就是修心。

只是去除心中杂念,心里什么也没有,那还不算修炼,要从这一无所有的状态中生出妙用,生出可以为自己所用的智慧,明白这世间没有什么能够执著,没有什么能够被自己占有,把这颗心守住,这便是无为的其中一个意思。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这样未免太消极,老子让我们不要用目的的积极做事,才是无为。

读到这里我突然醒悟,从前这30年人生,我都一直在为了一个又一个地方目的做事,而且做着一件事的时候,还想着另外一件事,总是在完成各种各样的目标,并没有享受做事的过程,导致我最终还是被焦虑所击败,一度想要轻生。

做事,做什么事?不是完成自己欲望的事,不是勾心斗角,不是权利名声;是利众的事,是对社会有益的事,是付出不求回报的事。

这就是我理解的得道,总结一下,首先修身修心,让自己的身体健康,让自己的心清澈,然后带着不执著于结果的心做利众的事,一直做下去。

以上就是我对于《老子的心事》的核心思想的理解,接下来就是一些有意思的片段和大家分享一下。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当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美时,丑已经很普遍了;当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善时,恶已经很普遍了。

但是善恶美丑都不是本有的、固定的、不变的,而是相对的,不断相互转化的。比如对金朝人来说,金兀术是英雄,但是对南宋人来说,他就是恶魔。

修道的时候,要去除这些概念,从心里把它们扫出去。一旦欲望不能满足,恶就会出现,仇恨就会出现,情绪、念头全都会出现。

有无相生,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都是可以相互依存、相互转换的概念。

老子的目的,就是让你观察大自然有有无无的现象,观察缘起性空,观察各种现象的不断变化,然后破除执著,扫除分别心,进入圣人之境。

就是学会不评判,多角度的看问题,最后不执著于欲望。

—————————————————————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所以圣人一直在做事,但心里不生执著,自己去做,而不是号召别人做,用行为去照亮别人。

这里适合每一个人,我们习惯于用语言来说服别人,但往往收效欠佳,但别人总能从我们行为中看到你想要表达的事情。

“听其言而观其行”,说的就是不但要听他说什么,更重要的是看他怎么做,如果光说不做,或者说的和做的不一样,那么不可能有人信服。这点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尤为重要,孩子不会听你说了那么多大道理而成为品行优良的人,但他会学习你的行为。

如何做到无欲?发现善恶美丑、高下、长短、前后,都是循环往复的,没有一个现象是会一直存在的,一切都是我们的念头带来了欲望。

—————————————————————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要有攀比之心,不要被社会流行的价值体系所诱惑,不要羡慕社会认可的成功人士。,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羡慕别人有、自己没有的东西,就生不起偷盗之心。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当欲望袭来时,能够明白真理,我们的心能够自主,各种情绪就不会折磨我们。

—————————————————————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消除杂念、意守丹田、减少自己的偏见和执著、强壮自己的身体。

修道的四个诀窍:消除争斗比较之心;不羡慕别人的成功;对别人认为很好的东西,自己要保持淡然;不去卖弄和炫耀,也不去看那么多让人生起欲望的东西。

无为而治:不功利地修,不功利地做事,不在做事、修道之外寻找目的和理由。

和光同尘:修的很好的人,但没有人看出他们的境界和特殊来。所以,修道就要悄悄地修,低调一点,不要告诉别人。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万物是天地的载体,一视同仁,没有偏爱;圣人对百姓一视同仁,没有偏爱。

多言无益,不如守中:多说话不好,①容易得病,要是你不懂说话的方法,多说话会伤气;②容易伤心,一伤心气脉就不通;③容易发怒,说着说着就有可能发怒、动气;④容易过于高兴、过于欢喜,容易失态。不如在寂静中感受世界,感受整个世界的同时,还要保持心中寂静、中和。

修炼内丹的过程以呼吸为重,两种呼吸法:①强调绵长的呼吸,像一根丝线一样,轻轻的,拉得长长的,很慢,呼吸声很小,连自己都听不到;这叫文火。②吸一口气,持住,不呼出来;这叫武火。

上善若水:处于低下,不与人争,平等一如,做自己该做的事,不求回报。

—————————————————————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执著的想要抓住它,想要让它越来越多,不如让它留一点遗憾,让它停下来。为什么?任何事物都离不开成住坏空(生成、保持、腐坏、成空),不要贪得无厌。——完美是卓越的敌人。

萧何品格非常好,老百姓都夸他,刘邦就开始猜忌他;他为了保全自己,故意安排家人做一些坏事,欺负几个老百姓,自己也贪了些钱。如此一来,老百姓都骂萧何变坏了,刘邦才不再怀疑萧何。

秦国大将王翦,攻打楚国的路上,走上一段路,就问秦王要点赏赐,让秦王觉得他是一个贪小便宜的人,便不会猜忌他。

曾国藩消灭太平天国之后,名声达到了极致,皇帝会开始猜忌他,他就老在家书里写些鸡零狗碎的事情,有意让朝廷知道他没有大的追求和想法。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急于想促成某件事,急功近利地想要完成某件事,一般都不可能长久。做人不要过于锋芒毕露。

只要不是什么重大原则问题,尽量让着别人,给别人一份好心情,这样你也会得到自在。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有多少财富都一样,最后都留不住。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如果仗着自己有钱,就沾沾自喜,刻意炫耀,迟早会给自己招来无穷的祸患。正所谓“怀璧其罪”。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一个人什么都看得清清楚楚,还能生起无穷妙用时,他还能做到没有机心,无知无欲吗?可以,虽然什么都明白,但他什么都不执著,所以,虽然精明,却依旧糊涂。

朋友交往也是这样,哪怕心里明明白白,也要装得糊涂一点。

何谓玄德?最高明、最深奥的德行。其中三个境界:

①生而不有:好好做事,又不据为己有。

②为而不持:好好做事,又不觉得自己了不起,不仗势欺人,不逞强,以无为之心做有为之事。

③长而不宰:为别人做出表率,又不试图去控制别人,不逼着别人像你那样活、那样做。

修身练气——贡献社会——不牵挂、不执著

—————————————————————

当其无:器皿之所以能用,因为它的里面是空的;房子之所以能住,因为它的里面是空的。

文史哲,看起来人文的学科没有实际的功用,在人生中其实发挥着大用。它能提升人的生命质量、心灵境界,让人成为一个有智慧、有修养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各个领域里得到大成功。

留白天地宽:人生就是做一些该做的事就够了,不要把人生填得太满。能为人生就出一点空白,人会更幸福一些。就是从容地拒绝一些东西,让自己能自由地做出人生的选择,让自己有一份选择的自由。

心空容万物:人永远要给自己的心灵留下一点空间,用来容纳你不喜欢的东西,容纳你不认可的东西。

道器:能改变的人。当你找到了善知识,不要对抗,你要学会全盘接受。接受的第一步,就是清空自己的成见,清空自己的个人意志,打碎自己。

对于说了有用的人,我们可以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花点时间、付出生命也没关系。如果没用的话,就不值得我们这么做了。我们也要能接受他,但只跟他做朋友,不当他老师。

—————————————————————

五色令人目盲:色彩纷繁,让人看不到世界的的真相,也看不到真理的真相。

五音令人耳聋:欲望的声音过多,就听不见质朴的真理之声,听不进清净之音了。

五味令人口爽:吃了太多刺激食欲的东西,人们就会审美疲劳。

驰骋牧猎令人心发狂:老是参加欲望性的娱乐活动,人往往就会失去宁静之心。

如果你过多的看手机信息、过多地进行浅层阅读,就很难静下来跟灵魂对话,思考一些心灵层面、生命层面的问题。

简朴地生活,是修道的重要选择。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如何修定?初关一破,明心见性,就要闭关,让自己的心稳定下来,将智慧打成一片,进入红尘历练。

在你没有能力拒绝世界的诱惑时,就给自己一个能静静地独处的空间,不要频繁地接触世界,更不要陷入红尘之中。当你有了足够的定力个智慧,再入世做事,再去接触世界。

比如,庄子: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而不加沮,全世界都夸我,我也不会格外积极,全世界都骂我,我也不会格外沮丧。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宠辱若惊,所有得宠者,其实都是在受辱。有些人,当他当着别人的面巴结你时,心中其实是有屈辱的。不要轻易给别人一种他不需要的恩赐和关怀,因为,这对他来说,可能是一种伤害。

即使好心帮助别人,也要注意分寸。

当一个人像爱惜自己的身体一样爱惜天下人,或者为了治理天下爱惜自己的身体时,你就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

道家很重视身体,要适度地爱护身体,按时作息,科学饮食,每天锻炼。生命非常脆弱,每个人必然慢慢老去,不要为一些未来不可能发生,或永远不会发生的事担忧,从容地过好每个当下。

很好的生活态度“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得时不得意,失时不气馁,光明来了就是光明,灰尘来了就是灰尘,总有一天,在污泥中也能长出自己的莲花。

—————————————————————

证道的十四个特性

模糊性:模糊的,恍恍惚惚的。破除了所有名相和执著,超越了二元对立之后,你自然会进入这种浑然一体、但如梦如幻的境界。

混成性:由多种东西混合而成,阴阳调和才是大道。

本质性:证道者必须证得道的本质、本体,不能只是在显现上下功夫。

无相性:无形无相。

非局限性:它可以有无限的显现,它可以超越一切相,完全地破相。

灵动性:活性,呈现出无穷的状态,随缘实现、随心而化。

柔软的:得道者的心非常柔软。

终极性:得道是一种终极解脱。

至上性:究竟性。

普广性:广泛又普通,每个人证得的道理都是一样的,没有特殊性。

实用性:道是能用的上的智慧,它面对世界的时候,能生起无穷的妙用。

概括性:证道者的智慧一就是万,万就是一。

体的形而上:它是灵魂层面的。

用的形而下:无论遇到什么形而下的东西,都能生起妙用。

—————————————————————

古代的得道者,非常的神秘、不可捉摸,又拥有一种玄妙通达的智慧。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像豫和犹一样小心谨慎。像猴子一样警觉。事缓则圆,任事情慢慢发展,它自然就会圆满。

俨兮其若客:态度非常端庄、庄重、不敢随便,看起来就像做客一样。始终有分寸,对待任何人都有分寸,懂得尊重和敬畏别人,也会保持适度的距离。

出世容易入世难,出世可以避开诱惑,安心修道。入世则需要面对诱惑而不执著,从中修道。

涣兮其若凌释:破除了所有执著,自在随缘,就像冰融为水般逍遥。行为上严谨和小心,内心非常柔软,非常自由,没有任何拘束。

敦兮其若朴:智者特别敦厚、敦朴、实在。他们有大谋略,没有小心机。之所以敦厚,是因为看破了,知道所有的心机和技巧都没有意义。不投机取巧。

旷兮其若谷:胸怀就像豁达、开阔的山谷一样。他觉得诸相都是平等的,诸法都是平等的,万法归于空性,都是条件的聚合,没必要执著,因此不会厚此薄彼。

混兮其若浊:就像浑浊的河流一样,看不清河底有什么东西。

修道者不要好为人师。智者藏气于物,把自己的气藏于万物之中;藏气于身,把智慧之气藏于生命之中。总是伺机而行,相机而动,不会上蹿下跳。

得道者的四种能力: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在浊世中保持心的清凉。

孰能安以动之徐生:非常安静的同时,涌动、暗藏着无穷生机。

保此道者不欲盈:保任大道的人不会自满,不会过分,不会过犹不及。得道者永远知道适可而止。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与时俱进。

—————————————————————

悟道:静到极致、归根复命时发现的那种不变的规律。

证道:当你真正地回归大自然的本有状态,用生命感受到那种规律性、发现变化的必然和恒常时。

人如何才能做到宽容?——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

不知常:不知道万物运作的规律。

妄作凶:该做的也做,不该做的也做。

知常容:当你明白这个真理时,你就会包容。一切都在飞快地消失,我们追也追不及,留也留不住。不计较,就是包容。

容乃公:包容心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公心”。

公乃王:让心属于自己。

王乃天:当一个人成为自己心灵得王者时,他就是“天”。

天乃道:当你成为大自然的时候,也就合道了。

道乃久:你就能长久。

殁身不殆:肉体消失之后,他就没有任何危险了。

老子特别强调“空”的状态:无为、知常、曰明、静笃、虚。当你感受到不断变化的世界,知道自己想有为也没法有为,因为当什么都留不住的时候,你也就无为了,顺应一切的变化了,你既顺应变化,又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反而能“无为而无不为”,因为你没有执著。没有执著就能包容,因为没有放不开、很在乎的东西,没有私心,不觉得自己失去了什么,才能实现天人合一、人与大自然合一,那么你的心灵便能做主,便能合乎大道了。

虚静状态如何用于生活呢?

做什么事,都要养成从容、按部就班、不急于求成的习惯。学会不去计较,不执著过程,不执著结果,一边专注的做,一边观察万物的变化。

—————————————————————

最好的统治:道治,大家因为信仰,到了这个群体中来,你不用约束,谁都会做的很好。

比如,文景之治,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不折腾老百姓。肯德基、麦当劳与早期的腾讯,都是拿来主义,善于复制、愿意复制。广东政府让人从来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它一直给予人民服务,人民需要的时候,它便会出现。

次一等的统治:德治,只强调统治者、管理人才的德行。

刘备重德行而曹操重才华。刘备的臣子非常忠心。

再次一等的统治:礼治,靠礼乐制度来治理国家,用礼仪和艺术来熏陶百姓。

想要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富强,单纯地德治还不够,还需要法治,法治就是老子所说的第三等的统治方式。

比法治还下一等:刑治,纯粹是恐吓老百姓。比如白色恐怖、文字狱,其目的就是让人害怕。

教育的四种境界:

最好的教育方式是养成一种好的风气,孩子只要进了这个氛围,他就会自然而然的成长。

刘邦、唐僧、宋江都是明典型的例子,他们自身哪个方面都不出众,但他们会用人。

次一等的教育方式,做孩子的朋友,首先要完善自己的德行。不是只对孩子好,还要对所有家庭成员都好,要懂得关怀别人,让家里形成一种读书的氛围,用文学、艺术的力量来熏陶孩子。

一个有灵魂的人,他必然是爱艺术、爱文学、爱音乐的,他的心中必然有一个物质世界之外的世界。

人格修炼的五种境界:

最好的人很聪明、有智慧,但他很懒惰。比如发明家,他们是在利众。

第二等人聪明且勤奋,脑子很好,也积极的学习做事。

第三等人既不聪明又不勤奋,绝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人,就是芸芸众生。

第四等人既愚蠢又勤快,老是好心办坏事,这种人越勤奋越糟糕。

最可怕的一种人是既聪明又勤奋又坏的人,比如希特勒。

第一种:无心道人,心里没有鸡零狗碎,没有执著,没有概念,没有分别心,但又是明白了真理的人。

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别人,让别人感觉不到我们在帮他,给别人一份好心情。


第二种:修德,靠行为,利益众生、贡献社会。

第三种:有一颗仁爱之心。

第四种:讲礼仪。

第五种:遵守基本的社会规范。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修道中,首先就是炼己,训练自己不要太聪明,不要太有世间的智慧,太精明不是好事。不要过于投机取巧,不要卖弄小聪明寻找捷径。人越淳朴、越简单越好,幸福就源于简单。

—————————————————————

道在儒释之间

道家提倡“少私寡欲”;佛家提倡离欲;儒家提倡合理的欲望。

儒释道是中国文化的三条根,到家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不多,他们只能在道家文化里得到安慰,实现一种超越现实的心灵自由。他们走不进佛家,他们有欲望,也不想斩断欲望。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宁愿身边的人都显得很优秀,不可替代,只有他自己被人遗忘。他被人遗忘了,就可以静静地做事了。即使他出谋划策、做成了什么事,也会让别人觉得是他人的功劳,所以谁都很舒服。

众人都很聪明,他们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明察秋毫,只有我糊糊涂涂的,总是那么愚钝,总是那么浑噩。

过于明察秋毫的人容易惹来是非。比如杨修,他总能看穿曹操的心事,就被处死了。

修道:即使做了很多事,也不要认为自己做了什么,因为你无论做什么,都是个过程,很快就过去了,最大的受益者永远都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

永远不要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强行推销给别人,要用你的行为默默地感召别人。行为才能改变一切,所以,做最好的自己。

—————————————————————

德必须是道得载体,道必须由德来体现。你做的事情,你对世界的贡献,便是德。

基督教之所以传播世界各地,就是其行为,它为世界贡献了一种大家都能接受的、博爱的文化;它有一种普世性的思想;基督徒中有许多对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现代科学成果大多产生于基督教的土壤。

在这个充满喧嚣、繁忙的社会里,总有一个属于你自己的、自由的、安宁的心灵空间,永远做自己的主人,拥有自己的灵魂,并且永远忠于自己的灵魂

————————第一本完————————

委曲求全:做事圆融,能够在必要的时候委屈自己,最后反而能做到周全。

能者多劳:那些最能干的人,他们什么都会做,而且很多事情别人都代替不了他们。人家重视你,就是因为你可以操劳别人操劳不来的东西。

有时的委屈不一定糟糕,有时的刚直也不一定很好。比如五代十国的冯道,他经历过多个朝代,始终是将相、三公、三师之类的职务,每逢改朝换代,他都会想方设法让当朝的国君不杀老百姓,因此从不跟君主对抗。在他心里,皇帝是谁都无所谓,只要对老百姓好,就是好皇帝,他不在乎名誉。

“曲则全”不一定是委曲求全——既然直路走不通,不能开门见山,就绕上几圈,之。只要能到达目的地就行。

一个单位里面,领导最喜欢的,都不是最能干的人,而是最平庸听话的人。因为,太能干的人会对他构成威胁。

道家认为,很多看似解决不了的问题,只要换一个角度就能解决,而且能做到周全。

教育不能硬碰硬:不能跟孩子硬碰硬。如果你老是和孩子硬碰硬,孩子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发展到最后,无论你说什么,他都会跟你做对。

有一种夸奖的方式,当孩子做的好的时候,就夸奖他,做得不对德时候,就不说话。久而久之,做得好的行为就会被孩子记住形成习惯。

窪则盈:当你低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像百川入海那样,把你看到的一切好的东西都学过来,让自己的人格和智慧变得圆满。

周公“握发吐哺”;曹操也是礼贤下士的典范。

敝则新:当你发现某个东西已经破烂不堪的时候,其实不是坏事,因为这意味着将会有新的事物出现。

少则得:发现自己有什么不足,反而就会在这方面有所收获。或者说,选择很少、很专一的时候,往往可以得到一些东西。

如果你只有一种成功的可能性,心反而会更加安定,能专注的做好这一件事情。

圣人执一为天下式:

①圣人明白“世界是心的倒影”——任何人所认为的世界,都是他的心对世界的反映和看法。

②圣人会“让心属于自己”。如果你喜欢道家,就像道家那样意守丹田、炼内丹,已达到定心。

③“世界是调心的工具”,通过历练红尘来检验自己,看自己的心会不会摇动。

④“参透生死”,把生死都给超越了,连生死的二元对立也没有了,那么你的心就彻底自由了。

以自己的行为为天下人作出表率,让天下人可以对照他们的行为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王道:用自己的行为来感动世界。

霸道:用权力和暴力来控制世界。

圣人的几个标准:

不自见,胡明:圣人永远不固执己见,永远不以自己的成见和标准来判断世界,因此有真正的智慧。如果一个人站得很高,超越了所有的观点,而且没有自己的成见,能看清整个世界,看清所有的立场,、角度和价值,他就有了明镜一样的智慧。

不自是,故彰:不自以为是,你的思想和你承载的文化反而能发扬光大。

不自伐,故有功:做了事,但不执著自己做过的事情本身,才有功。不要自吹自擂,沾沾自喜的邀功,永远都要感恩,永远觉得是别人帮了自己,不要觉得是自己帮了别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品德。

不自矜,故能长:不骄傲自大,就会长久。

①老子强调了很多对立的东西。所有的变化都是我们控制不了的。所以圣人不去管世界的变,只管守住自己的心,以不变应万变。

何以上达,曰下学:怎样才能达到最高的智慧呢?永远不耻下问,永远虚心学习。

何以远达,曰近思:如何达到远大的目标?做好当下的事,思考当下该思考的事,把握当下。

②不与人争,在不与人争的同时,减少自己的功利心和欲望,不去追逐一些终究会消失的东西。

③老子强调“戒”,戒掉骄傲,戒掉贪婪。“月满则缺,水满则溢”,做事要有分寸不要过度,说话的时候不要言无不尽,得势的时候不要过于依仗势力,享福的时候也要懂得惜福,凡事都要留有余地。

④强调了忍辱。永远忍辱,永远不去辩解和争论。因为知道没有意义。

—————————————————————

希言自然:少说话、少折腾,少一些概念性的东西。“治大国如烹小鲜”,治理国家就好像烹煮一条小鱼一样,不要乱折腾,不要瞎捣蛋,如果老是捣腾,就把小鱼捣成一锅酱了。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来势凶猛的东西大多不能长久。不要过于吃力的做事,也不要过于吃力、过于勇猛精进的修行,不要不顾自己的健康、过于勉强的做自己做不了的事情。要和风细雨,因为细水才能长流。

真正的率性是随顺天命,很多想要逆天而行、违背常理的人都失败了。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把天下兵器全都集中到咸阳,熔铸成十二个大铜人。可是呢?老百姓砍下木棍都要起义。因为秦朝的统治实在太残忍了。

王莽建立了新朝,而且在很短的时间内搞了很多改革,他的改革是进步的,其中不乏非常优秀的制度力度也很大,但他没有取得成果,为什么?他操之过急了,改革的步伐不能那么快,必须给老百姓一个适应的过程。

隋炀帝也是如此,开凿的大运河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受益。可是他操之过急,百姓受不了,结果成了短命王朝。

孩子喜欢什么,就做什么,容易成功。天性,就是天生这样,通过后天的力量是很难改变的。不要为他设计,不要强迫他,要顺着他的天性让他做一些事情。

“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修道就要去除对名利、物欲、概念的执著,以及诸多的计较,当欲望和功利心损到极致,再也没有可损的东西,连道、德的概念和外相都不在乎、不执著时,就进去了“失”的境界。

—————————————————————

企者不立:不要过于拔高自己,不要装模作样、弄虚作假,也不要虚张声势,就算你能骗得了一时,得到一些机遇,也终究会失败。

禅乐:是感官上、生理上、心理上的快乐,这种快乐超越了人间所有的快乐,得到这种快乐的时候,你会觉得世界实在太美好了,再也没有当初那些逼着你去修道的痛苦和烦恼了。

如果你贪恋这种状态,意识不到它也不是永恒的,是无常的,得不到禅乐时你就会焦虑痛苦。

跨者不行:老是跨步的人心里总是很着急,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这种走不远,不可能成为一种常态。

真正的无敌是没有敌人,而不是比谁都厉害。

说话小技巧:我们既想夸奖某人某件事做得很好,也想告诉他,你还存在一些毛病时,请用“某某事你做得很好,同时如果你怎么怎么做,就会更好”,效果就会完全不一样。

有道者该怎么为人处事:

①不要装模作样、故作高深,做人做事要脚踏实地。

②不要急功近利,凡事都要循序渐进。

③不要有自己的成见。

④不要自以为是,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⑤不要自吹自擂、夸夸其谈。

⑥不要自高自大、沾沾自喜。

不少人都非常讨厌和反感比自己强的人,尤其在一个大家都差不多的环境里。如果你比同一群体里的其他人都强,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

道的内存性:有一种普遍存在的原动力是无处不在的,这种原动力就像发动汽车引擎的动力一样,一直在开启着万事万物的某种程序,让它们不能停止变化,到了每个相应的节点,就必须发生变化。

人法地:所有人类都依托于大地的法则而生存,假如违反了大地法则,就没有办法生存。

地法天:我们生存的大自然要遵循宇宙的法则。

天法道:宇宙也要按照大道的法则来运行。

道法自然:这个“自然”是修道中经常谈到的平常心,它是一种自然而然、无执无为的境界。

—————————————————————

重为轻根:重是轻的根本。我们做人做事都要以“重”为主,注重积累和沉淀。

静为躁君:静是躁的主宰。心的闲是静的必要条件,心中一有事,就静不下来,心中无事,永远保持一颗闲心,才能意外随缘的做事。

无论怎么样,一切都在过去,心里没必要装一些很快就会过去的事,更不该让它们干扰自己该做的事。一切都随缘,在随缘的同时积极做事。

轻则失根:那么过于轻佻、什么都不在乎的人是成不了大器的。比如赵括,他熟读兵书,善于纸上谈兵,赵国和秦国的长平之战,就由赵括指挥,结果四十多万赵国士兵被秦军活埋。

狮子搏兔,仍需全力。

躁则失君:当你过于浮躁的时候,就会失去人的主体性,心灵不能自主,那么你的真心就失去了作用。

在生命中,有两件事很重要:①一定要让自己足够强大,而且要找到真心,让自己拥有人的主体性,能自主人生。②必须影响跟你一起做事的人。

不要轻率地、浮躁地做一些决定,一切都静一静再做决定,不要用草莽脾气来应对世界,不要动不动就噼里啪啦地发泄一通,这是一种“躁”,“躁则失君”,人需要安静。

君子的四重和四轻

言重则有法:说话要得体如法,不能随便乱说一气,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

行重则有德:行动时要体现你的德行,用行动来告诉世界你的品行和德行。

貌重则有威:有威严,不要老是嬉皮笑脸、嘻嘻哈哈的,否则大家就不会尊重你。

好重则有观:仪态万方、风度翩翩就有可观性。

言轻则招忧:语言随随便便,容易招来祸患,让别人不喜欢你,说你的坏话,而且会让你失去朋友。且不要轻易许诺。

行轻则招辜:行为轻佻就会招来别人的闲言碎语,很多人都会说你的是非。

貌轻则招辱:如果你的表情非常轻佻,就会招来别人的侮辱和羞辱。

好轻则招淫:风度也不要轻佻。

—————————————————————

善行无辙迹:善于行走的人是不会留下痕迹的。善于做事的人没有做事之像。做事不要有太大的动静,不要总是让人觉得你在虚张声势、夸夸其谈、好大喜功——就不会有人嫉妒你,不会有人破坏你的事情,也不会有人迫害你。

善言无瑕讁:如果你善于说话,就不会让人从你的话里抓住把炳,也不会让人从你的话中找到你的毛病。

善数不用筹策:善于计算的人是不用计算工具的。真正善于计算的人不会在乎蝇头小利。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于关闭门户、封锁门户者,就算门后不上门闩,人们也打不开门。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善于和别人结盟的人,即使不定合同,不用绳索拴住对方,对方也不会毁坏跟他之间的盟约。

圣人既没有不用之人,也没有不用之物,不会认为任何一个人是废人,也不会把任何东西当成废物。

永远把比自己弱的人当成一起进步、同舟同济、一起做事的伙伴,让大家发挥自己的作用。

以无为之心做有为之事:幸福的人生很简单,就是没有功利心,积极认真的做事,能多做就多做一些,不能多做就少做一些,并不复杂。

—————————————————————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心态上积极进取,行为上要谦和。不需要把雄心表达出来,也不需要急于实现这份雄心,把雄心放在心里,踏踏实实、不骄不躁地做事。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心里明明白白,智慧无边,对一切明察秋毫,但表面看起来昏昏暗暗,大智若愚。“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虽然你知道如何飞黄腾达,也知道如何得到世间荣耀,但你愿意做一些别人看不起的事,愿意安住于别人认为的“低”和“卑下”,不去上蹿下跳的追求荣华富贵。

聪明人在得到荣耀的时候总会糟蹋一下自己,说一切都不是自己的功劳,是上司领导有方,是同事们配合及时,如何如何。

当你永远和自己比,不和别人比的时候,你只会关心自己今天有没有比昨天好一点,你就会拥有自信和动力。

跟环境产生冲突怎么办?如果你觉得环境不如意,就要“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虚怀若谷,容许生命中出现一些暂时不合心意的事,让一切都成为你完善人格的道具。

真正值得推崇的成功,是人本身的成功,也就是人格、智慧、德行的成功。

成功者第一就是要有智慧,第二要学会分享,把自己的智慧奉献出去。第三,必须用实际行动来印证自己的智慧,用行为告诉世界你是一个有智慧的人,而不是在自吹自擂。

—————————————————————

老子强调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做什么的时候感到最快乐,你就做什么,在快乐中做事、快乐的游戏中学你该学的东西。

我们一定是从有为进入无为的,如果不经历有为,根本不可能进入无为。

有为法:就是刻意去做、勉强去做的事情,没有最初那个勉强的过程,它就成不了你的习惯和生活方式。勉强到了一定程度,你就算不免强,也会那样,那么他就不是有为的,而成了无为。

不得不勉强自己去做,就是有为,就是修道,就是修养。经过漫长的训练,将它变成你的性格和习惯,再也不执著结果时,就是无为。

道家的丹法也分:有为和无为。有为的丹法是调整呼吸的同时观想丹田,慢慢地让真气在丹田处凝结,沿着小周天运行。无为的丹法叫大周天,真气会沿着奇经八脉运行,修道者安住在虚空、明空、道的境界之中,不执著具体的修法。

—————————————————————

强者的征服欲是人类的灾难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要想用真理来辅佐领导者,就不能用暴力和武力来称霸天下。

为什么呢?所有用暴力和力量战胜别人的人,必然会受到别人的反抗和报复。

战争是没有赢家的。

第一等的高明是以德服人,让别人从内心深处认可你,而不是用武力让人暂时屈服于你。

次一等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不打仗,不和你斗,但对方佩服你。因为你的能力太强了,力量太大了,就算不打仗,他也知道你很厉害,觉得自己不可能战胜你。

再次一等就是打架、争论、较量。

果而勿矜:能达到目的、取得良好的效果,但不会因此而自负。强调了低调的重要性。有些人就是不注意这一点,有一点小成果和小成绩就沾沾自喜,非常轻狂自负。他身边所有人都会把他当做对手,没有人会为他的成功感到开心,只会嫉妒他,寻找他的毛病。——这就是人性。

果而勿伐:即使取得了好成绩,也不要骄傲自满,不要自我炫耀。你的成功已经让人不舒服了,你还炫耀自己,就会让人更加不舒服。

果而勿骄:即使取得了成绩也不要骄傲,骄傲的人没有出息。

果而不得已:战争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哪怕取得胜利,也不值得高兴。

果而勿强:就算有好的结果,也不要逞强,不要在气势上咄咄逼人。

物壮则老:当一个事物发展到最强大的时候,就会开始衰老。所以做人不要太满,不能过度。清朝大臣年羹尧,打完胜仗回来竟忘了君臣之礼,跟皇帝并驾齐驱。最后把他连贬十几级,最后逼他自杀。

谦虚必须成为自己的品质和修养,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家和万事兴

吉祥的家庭是一团和气的,破坏了家人之间的和气,家就会四分五裂。

孩子和父母之间也是这样,要懂得示弱、和谐和感恩,并且做到三点:①不抱怨,无论是父母、朋友还是同事,都不要抱怨;②不谈是非,跟任何人交流,都不要谈论是非,更不要搬弄是非;③做好自己的事情。

自己学的东西越多,就会觉得自己不懂的东西越多。知识的岛屿越大,无知的海岸线越长。对善于学习的人来说,学习是永无止境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

避免势尽人疏:当你前进的势头停止了,慢慢衰弱的时候,很多人就会慢慢的离开你。

避免利尽人散:因为利益聚在一起,利益没了人也就散了。平淡处才能见到真情。和任何人交往,都一定要保持一段安全距离。

不骄己得:不为自己的成果或者自己拥有的东西感到骄傲。

明察没落:你要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做得不够,有什么不足,将来有可能会因为什么而失败。

杜绝隐患。

我们要感激那些那我们的人。所谓的骂,只是他提醒我的一种方式和角度,虽然不是我们更喜欢的那种角度,却完全可以发挥同样的作用。

暴力基因比暴力更可怕

历史书上讴歌的英雄都是杀人者,而且他们杀的都是老百姓,比如美国前几任总统——华盛顿、杰弗逊、林肯等;口口声声说“人生而平等”的杰弗逊总统却对印第安人进行种族灭绝。

儒家文化,提倡“平天下”,一是天下太平,二是平定天下。中国古代盛行的一直法家,法家思想的特点,就是富国强兵。

—————————————————————

道常无名:道不是任何概念所能表达的。

天下莫能臣:天下没有什么能让道臣服。

侯王若能守之:如果修道者找到了自己的主人公,找到了自己的主体意识,找到了自己的元神,找到了自己的真心,并且能守住它。

万物将自宾:万物就自然而然的成了宾客。

外界的一切,无论是此起彼伏的现象,还是别人的言语行为,都不会对你构成干扰、威胁和诱惑。

修道者必须“知止”:学会拒绝,懂得分寸,明白过犹不及。

守道的几个层次:

①守道要做到清静无为:道无名而有大能,道有大能而不显,道有大力而不见。道超越一切名相,拥有巨大的能量。虽然无处不在,但你看不到它。

②控制自己的心,允许世界按其轨迹运行,一切都会自然就位。

③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该做的就做,不该做的就不要做。

守道者知谨:守道者是非常谨慎小心的。

用道者知微:能将道德智慧学以致用者,必能从细微精妙处发现真理。

能知微则慧光生:当你做到洞察精微之后,你的眼耳鼻舌身意会变得非常灵敏,甚至会产生一种超感觉。

能知谨则圣智全:能够谨小慎微时,你就有了圣贤之行。

能知止则泰定安:心善,能做到知止,不作恶,就必定是好人。

—————————————————————

知人善用的六条法则

①知人之智:知道对方有多少智慧,有多少才能。

②知人之德:有智无德之人不可用,再有能力也不可用。

③知人之用:很多人,你用好了就是人才,用不好就会坏你的事。

④知人之机:有些人你这个时候用很好,过了这个时候再用就不好了,讲究时机。

武则天是个例子,刚刚掌权之时,局势不稳,她重用一些酷吏,把政敌给收拾掉。之后局势稳了,再把酷吏处死,安定民心。但这样做就是过河拆桥,我们不提倡。

⑤知人之毁:你要知道这个人会在什么事情上毁了自己,也毁了你的事业。

⑥知人之败:一定要明白这个人会在那些方面失败。

诸葛亮的《知人》文章,讲了七条知人法则:

①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问一些大是大非的问题,看看他的胸怀怎么样,有什么理想,志向如何。

②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跟他交流一下,甚至是要和他辩论一下,看他的应变能力怎么样。

③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问问他对战局有什么看法,请他提供一些计谋,目的是看看他的见识怎么样。

④告知以祸难而观其勇:告诉他即将有灾祸和磨难出现,看看他有没有承担的勇气,是不是一个胆小怕事的人。

⑤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和他喝酒,看看他醉酒之后有什么表现。开车的人如果喝酒,也不可用。

⑥临之以利而观其廉:给他一点好处,看看他会不会接受。

⑦期之以事而观其信:请他做事,并约定好造成的时间,看看他讲不讲信用。

以上方法,我都不太赞同。

最好的识人之法应该是自知。真正的了解自己之前,之人往往会出现错误。真正的知人,是需要修心、扩大心量、像大地一样包容,才能做得到。

好察非明,能察能不察之谓明。能洞察一切不是最高明的,真正高明的,是能察而不察。跟朋友交往时要留一点清醒一点醉,难得糊涂。

人贵有自知之明

①自知之智:知道自己人格中有什么优势和劣势,知道未来朝哪个方向发展最好。你喜欢什么,什么就是你的天分。孩子喜欢什么,就着重培养他做什么。人必须自知,不要在自己不擅长、不喜欢的事情上着力,要在自己擅长、喜欢、有可能做好的方面着力。

②自知之志:你要知道自己这辈子有什么志向,必须做成什么事情。

③自知之失:一定要明白自己有哪些不足,容易在哪些方面出现过失,哪些方面需要弥补。

④自知之得:要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有优势。

⑤自知之机: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对上时代之机,到了该发力的时候。该进取时,就要积极进取;不该进取时,就收敛一下,沉下心来读读书,学点东西。

我们每个人都要记住,遇到困难、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要老是埋怨别人,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因为你控制不了别人,你能控制的只有自己。人遇到挫折的时候,首先要反省自己,找出自己的问题之后,再一步步推敲整件事的各个环节,明白以后该如何对人对事。自知者即不怨天,也不尤人。

胜人者有力:以力胜人的人很强悍。老子永远注重柔弱胜刚强。示弱是内心的谦和,也是一种不争的态度,而不是表现出弱的姿态。

自胜者强:能战胜自己的人,才能笑到最后。每天都让自己比昨天好一些,强大一些,你就做到了自胜,就会变得越来越强大。

知足者富:知足的人最富有,富足是一种心态。心态上知足,人就有了选择的力量,就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不会用生命去填补那个永远都填不满的欲望。

强行者有志:勉强自己做一些跟理想有关的事。

行为上不能随顺自己,要强迫自己形成一种新的习惯,但不在乎这个习惯什么时候才能养成,不在乎自己的目标什么时候才能达成,也不在乎自己能得到什么、结果如何。

不失其所者久:任何人都不能离开自己得势的环境。

死而不亡者寿:老子提倡一种死亡都不会毁灭、超越死亡的价值。

做大事的人,他们身上有几个共同特点:

①低调。虽然他们很厉害、很成功,但因为它们同时也很低调,所以没有人嫉妒他们。

真正的优秀:是一个不凡的人能在冷板凳上经年累月地坐着,从不觉得郁郁不得志,反而觉得生命充满了意义和光辉,因为他在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他在为世界文明的进步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②不粉饰自己:有智慧的人不会粉饰自己的错误,该自己承担的,他都会自己承担,不会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

③成就众人而不居功:智者就像园丁,他精心培养了很多美丽的鲜花,但他从不随意采摘,不会把鲜花占为己有、独自欣赏。

—————————————————————

用道的智慧建立家庭文化:家庭文化是一种氛围。虽然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奖惩制度,让孩子们学会选择、养成习惯,但那仅仅是手段而已,更重要的是让自己养成一种习惯,将这种习惯变成自己的生活,用自己的存在本身来营造家庭氛围,用这种氛围来熏染和影响孩子。那么,孩子就会自然而然地选择这种生活,不愿要你用奖惩制度刺激他。

平常心是道,做任何事都不要太刻意。最好的东西、最好的做法,永远都是让人看不见、摸不着、听不见,但也用不完的。

要求孩子之前,我们一定要做好自己,像自己所说的那样活着——哪怕暂时做不到,也要朝着那个方向努力,并且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向往和努力。

—————————————————————

懂谋略的人表面看来会得到好处,但长远地看,他终究还是会因为耍阴谋而付出代价。所以,吃亏是福,老实是福,不要玩弄心计,不要玩弄权术,不要为了一些留不住的东西弄脏自己的心。世俗的谋略越多,就会离道越远,不如活的淳朴一点。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如果你想让一个东西收敛,就要先让它张开。唐朝开国皇帝李渊,他知道所有人都想得到天下,所以任由天下大乱,任由群雄们自相残杀,自相残杀到一定程度,大家都元气大伤,李渊才出兵镇压,这时就会天下大安。

朱元璋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也是这个道理。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想要削弱某个国家的势力,就要首先壮大它。苏联之所以会衰弱,是因为它与美国之间的军事竞争。苏联受到美国的刺激,疯狂地研发更高端的太空武器,而代价正是国力的削弱。

如果别人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给你一些好处,你不要洋洋得意,更不要得寸进尺,因为,你得到的并不是好处,而是祸因。

将欲废之,必固举之:想要废掉他,就要抬举他。单纯说我们坏话的人,不一定是坏人,单纯说我们好话的人,也不一定是好人。

即使真心觉得某人很好,也不要盲目的吹捧他、过度的赞美他,这种行为很可能会对他造成损害。

唐太宗能珍惜魏征,才得到了一面为人处事的镜子,我们要像唐太宗学习,不要学那些喜欢听奉承话的人。

别人吹捧你、说你好话不外乎三个原因:

①你确实有令人敬佩的德行,因此他真心诚意的佩服你。

②有求于你。

③他可能有一种恰好相反的微妙心理,甚至另有所图。

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想要得到什么,首先就要送出什么。如果你想得到社会的回报,就要首先贡献社会;如果你想得到别人的善待,就要首先善待别人;如果你想要得到别人的友爱,就要首先付出友爱。

范仲淹,据说他的家族兴旺了八百年。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幼年丧父,为了不拖累母亲,很早就自己住进山东的醴泉寺里念书。有一次突然在醴泉寺里发现一坛黄金时,他没有据为己有。以后醴泉寺被大火烧毁,他告诉主持黄金的事。

范仲淹请风水家去看母亲墓地的风水,风水家说那是一处“绝地”,会让他断子绝孙,劝他迁走,但他拒绝了,因为不想害人,宁愿自己来承受厄运。

有人劝他买下苏州南园,因为那里是风水宝地,会出人才、大官,但他觉得这样的土地太珍贵,光给自己用有点浪费,变建造了苏州书院。

财富就像种子,你将它撒向社会之后,社会的土壤里就会想出更多的财富,用更多的财富来回报你。

我们一定要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世界:遇到自己不喜欢的事物时,要明白它其实在成就自己;想要得到某个东西时,偏偏要首先舍掉它。

柔弱胜刚强:柔弱看起来没有什么力量,但事实上,他比很多看起来强悍的人都更加强大。懂得示弱的人,一般不会招来别人的敌意。

可以不认同别人的生活方式,但可以接受别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

欲望是奉献的障碍,也是安心的障碍。很多人总是在欺骗自己,他们永远不会明白,别人对他们其实没有什么要求,也不需要他们成为杰出或高尚的人,但他们的行为决定了自己的价值,决定了自己的幸福指数,决定了自己一生将会得到什么,又会错过什么。

随性:随顺万物的本性,让它们自由选择。

随意:与我们相遇的人有很多种,有些需要我们的帮助,有些依靠我们生活,有些不愿我们去干涉他,我们对待他们的态度,也要随顺他们的意愿。

随缘:不管到哪里,我都会随顺因缘,因缘让我去哪儿,我就去哪儿,无论在哪里都很开心。

随喜:我永远随喜大家做事。

社会就是一条湍急且充满漩涡的河流,进入社会时,特别注意要顺势而行。不同的时代,社会有不同的势,懂得顺势、借势,就能成功,否则就会失败。

顺大道者昌盛,逆大道者不详。

①不要破坏自然规律。人和天应该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地关系,好一点时可以人天互益,更好的时候可以天人合一。

②不要折腾。如果一个家庭做什么事都自然而然,谁都不折腾,就会家和万事兴。单位也是这样,单位里如果没有人折腾,大家都齐心合力,那么事业就会蒸蒸日上。

静坐调心也可成道:

①节饮食:不能吃的太多

②绝思虑:不要经常胡思乱想,不要有各种贪爱的念头和欲望,不要老是因为得不到而仇恨。

③静坐以调息:静静的坐着,静静地观察自己的呼吸,将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的呼吸,让眼耳鼻舌身意都围绕着自己的呼吸,慢慢地,心就会静下来。

④安然以养气:静静地调息、调心,就可以养气。

⑤心不驰则性定:心不要往外面跑,要收回来。心就会慢慢安定下来。

⑥形不劳则精全:不要让身体过于劳累,不要过多的活动,就不会多耗精气。

⑦神不扰则丹结:元神不死,真心显现,慢慢就会结出内丹。

⑧然后灭情于虚,宁神于极,可谓不出户而妙道得矣:把各种情感和欲望都融入虚空,让各种思虑都归于无极,不要有过多的杂念。到了最后,你足不出户便能成就得道。

—————————————————————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最上等的德行是看不出有什么德行,自然而然的。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万物都能感受他带来的利益,但他并不在乎自己做过什么贡献。

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下德也是德,也是在努力的做事,只是在做事的同时,在乎自己做过的事而已。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仁者即使在关爱别人,也不哭的自己在关爱别人,而是觉得这是自己的本分,本来就该这样。

一旦你觉得自己对别人好,就会计较和衡量,如果对方对你不好,你就会抱怨,觉得他忘恩负义,还会充满仇恨。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讲义气。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送了最好的礼物却没有得到回应,就会舍弃这个朋友。

过去的人是很在乎礼节的,别人送给你的时候,你必须回礼。这叫“礼尚往来”。

礼物不要买的太大太贵,否则人家会很有压力,只要买一些小玩意就好,这样,对方既能感受到你的心意,又不会有什么压力。

退而求其次的无奈

故失道而后德:如果得不了道,就追求德。就算你心里不舒服,有各种贪嗔痴慢妒,只要你能经常做善事,做着做着就会有一定的德行,渐渐的,你的境界就会提升,心里的烦恼也会越来越少。

失德而后仁:如果不能用行为体现你的德行,就保持一颗仁心,对人宽厚一些、仁慈一些,变得更加博爱一些,让心调柔,学会爱人,用温柔的心对待别人。

失仁而后义:如果连仁也做不到,就只能用义来规范和约束自己了。

人民解放军在“义”方面做得很好,进入一些城市时,要是在晚上,他们为了不扰民,就在街头睡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要求士兵们一切行动听从指挥、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借东西必须归还、损坏东西必须赔偿、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稼、不调戏妇女、不虐待俘虏等。

刘邦的“约法三章”:一不扰民,二不夺财,三不杀人。

失义而后礼:如果提倡义气也没用,就只好提倡礼节了。你给我什么,我也给你什么,礼尚往来。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强调送礼,并且强调礼尚往来时,就有了功利性的追求,内心的忠和信就会越来越薄弱,为人也会变得薄情。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有先见之明的聪明人,善于表面上的算计和谋略,这是愚蠢的开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所以大丈夫处事的时候要厚,为人也要敦厚一些,质朴、不张扬、不炫耀、脚踏实地,让跟你交往、合作的人觉得舒服。是谓“厚德载物”。

不居其薄:不去计较、算计。

处其实,不居其华:注重内证功德、内在修养,不注重技巧。用一颗真心去对待别人,比那些东西不知高出多少。

—————————————————————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高贵的人以低贱的人为根本,强大的人也要以低于他的人为基础。为什么?因为,如果没有无数个卑贱的人支撑他,他就高贵不起来;如果没有低于他的人为基础,他也谈不上高。

让我们不要看不起比自己弱的人,因为道存在于万物之中,包括一些你认为卑贱、低下的人。

我最看好的是什么样的人呢?是低调的、总是在挑自己毛病的人。

老子强调“一”,是一种超越二元对立的德行。

处世做人的时候只要无欲无争,低调一点,不居功自傲,就肯定能的到一定程度的成功。

—————————————————————

反者道之动:组织变化到一定程度,就一定会往相反的方向发展,这是大道的规律。

弱者道之用:大道从不张扬,它总是默默无闻、不为人察觉地运行着。

父母也是这样,不要着急让孩子长大,要明白孩子的长大需要时间,修道和成功也需要时间,一切都允许他慢慢来,允许他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有智慧的人会守住这个弱,不去勉强自己做一些做不到的事,也不去勉强家人做一些做不到的事,更不去勉强孩子做一些做不到的事,永远享受当下的快乐、明白、自然和健康。

当你无法改变命运的时候,就改变自己面对命运的态度,用这种态度来实现自己的尊严和意义。

智者顺天应人、乐天知命,永远坦然的接受命运,永远不去埋怨命运,永远淡然的让命运自己展开前面的画卷,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永远会做好自己,永远做最好的自己,永远做当下最该做的事情,永远不去计较结果。

有些事情,是你怎么努力也不会得到如意结果的,对于这类事情,你该做的就是接受。对命运示弱,不要强悍的去做无力的对抗,不要去改变你改变不了的东西和人。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君子总是藏着自己的本事,永远不张扬,等待时机的出现。

进道若退:精进修道的人,看起来却像是在倒退。一旦他精进修道,就会放下很多东西。修道就是做减法,减去欲望,减去仇恨,减去贪婪,减着减着,到了最后只剩下本体智慧。

夷道若纇:越顺利的修道之路看起来越坎坷。要想成功,就必须经受生活的锻打,锻打的次数越多,你的人生就越精彩,修道时经历的挫折越多,你就越庄严。

上德若谷:最好的品德看起来就像河谷、峡谷一样,非常空旷,里面没什么东西。上德者的心永远是空旷的,他永远把自己的心放空,让心像空荡荡的河谷,能容纳整个世界。

大白若辱:最高洁、最伟大的品格,看起来跟大家都差不多。

广德若不足:最伟大的品德、最博大的胸怀,看起来总像有缺陷似的。越是精进修行,德行越高,就越会感叹真理的无穷无尽,感叹世界的神秘莫测,也越会变得谦虚低调。

广德之人虽然自信,但能包容更多的东西,也会永远敬畏自己所不知道、不能及的世界。

建德若偷:勇猛精进就叫建德。德行上越是勇猛精进,看起来就越像在偷懒。

质真若渝:当一个人非常质朴,本有智慧显现,一片真心的时候,她看起来就会有些浑浊、糊涂。

大方无隅:做人做到极致的时候,是没有棱角的,但他不是没有原则,他的心中有自己的守候,也有自己的准则,他只是不会把自己的东西强加给别人。

大器晚成:所有想得到大成功的人都不要着急,要静静地等待、守弱。大器晚成才符合道的规律,过早、过度地开发孩子,会损坏他的天性,相当于拔苗助长,很难得到好的结果。早熟的代价必然是早衰。

大音希声:最大的声音听起来就像没有声音。

大象无形:越是无形的东西,越是真正的大象。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大道在人世间的一种外在呈现。“二”的出现,意味着一味的境界被打破了,出现了二元对立。“三”代表大自然的宇宙本体。

万物负阴而抱阳:阴阳存在于任何时候,阴阳永远都是一体。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

冲气以为和:万物因为有了阴阳,所以运行的时候便呈现出一种非常和谐的状态。

故物或损之而益:有些东西似乎是越少越好。比如你上供下施时看似减少了财富,其实增加了慈悲与智慧,也增加了福报和福德。

世界上最大的赚钱秘密是什么?布施、做慈善。比如邵逸夫,中国到处都有邵逸夫楼,他虽然在慈善方面投入很多钱,他也还是很富有。巴菲特一生捐献了超过1000亿美元,他还是很富有。

或益之而损:有些人表面看来得到了太多的好处,结果最后反而受到了损害。比如,腐败分子。

—————————————————————

无多言,多言多败:不要多说话,说的越多失败越多。

无多事,多事多患:不要多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一事必然多一份祸患。尽量低调不张扬。

安乐以戒,无形所悔:快乐安稳的时候更要警惕,不该做的不要做,学会杜绝一些日后会让你后悔的事。

荧荧不灭,炎炎奈何:人的贪心就像小火苗,刚开始贪点小便宜,说点坏话,图一时口快,人慢慢地形成了习惯,习惯有形成了你的性格,就会影响你的命运。

涓涓不壅,将成江河:当流水的水量还很小时,你是可以阻断它的,如果你不及时把它阻断,它就会慢慢流淌成江河。很多人有的不是明显的恶行,是不好的念头,只要不说出来,就没关系。

青青不伐,将寻斧柯:从一开始就要把语言的祸患消除。

诚不能慎之,祸之根也:我们一定不能不谨慎,因为语言是祸根啊。

曰是何伤?祸之门也:祸从口出,祸患通常都是从嘴里出来的。

民害其贵:老百姓最讨厌比自己富有的人。如果一个有权势的人做了坏事,就会召来全民攻击;如果一个穷孩子做了坏事,哪怕杀了人,多数人都会同情他。

君子知天下之不可盖也:天下人都不喜欢别人超越自己,君子明白这个道理。一旦你比周围的所有人都强大,那么所有人都会不舒服。最后,谁都想灭了你。

故后之、下之,使人慕之:所以要低调再低调,后退再后退,这样大家就会喜欢你。

人皆趋彼,我独守此:人们都追逐成功,追逐荣耀,追逐功利,我偏偏要低调守弱,

众人惑惑,我独不从:众人都怀疑我的做法,怀疑这样不对,但我守住我的,不听他们的。

内藏我知,不与人论技:我的智慧自己知道,但不会让你知道。永远不跟人比试,永远不跟人较劲,而且内心深处不跟人比较。

我虽尊高,人莫害我:虽然自己内心高贵又有智慧,但别人不知道。因此,大家都觉得舒服,也不会有人嫉妒你和迫害你。

————————第二本完—————————

不言之教:没多少语言、不夸夸其谈的教诲。

无为之益:完全没有一丝功利而得以。

天下希及之:全天下没几个人知道,更没几个人能做到。

①帮助别人有时只是举手之劳,但做了,你就会很快乐,也会满足别人的需要。

②到处捣乱作恶一会让人怕你、躲你,没有人会尊重你,但帮助别人会让人尊重你,受到尊重的感觉,肯定比被人讨厌和害怕要好得多。

③生命有限,青春更有效,一旦年老,很多想做的事情就做不了,所以,要珍惜时间,不要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更不要用宝贵的时间去做恶。

示弱和守柔是老子哲学的精髓。

与负面情绪和解也是这个道理,身体上的不适耶同样适用。不去与它对抗,它自然就无法战胜你。

如何在修道上怀柔呢?

要像一滴水那样,不考虑结果,不考虑得失,不考虑速度,只管一下下得滴,日久天长之后,石头自然会被砸出一个洞,而修行的境界也一定会有所突破。

绕指柔: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斩铁宝刀,工匠经过千锤百炼,将顽铁身上所有的杂质都打掉,它的纯度就会非常高,不但削铁如泥,而且像树叶一样薄,像布匹一样软,可以缠绕在腰间,避开敌人的注意,需要的时候突然取出,便能占得先机。

冲风之衰,不能起毛羽;强弩之末,力不能入鲁缟:多么狂暴的烈风,刮到最后也会慢慢停息,那最后一丝微力,就连极轻的羽毛都吹不起来;利箭即使由强弓射出,飞到极致时,也已力竭,就连极薄的鲁缟也射不穿了。

不管意志力多么强大,也不能过度的勉强自己,否则容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坚持不了一辈子。

在跟世界的接触中,会有各种各样的事情激起你的负面情绪。这时,你就要像打太极拳那样,用柔的力量去化解一切,消解自己内心的火气,让一切的激荡不安都消失于无形。

如法修道,以达至柔之境

冲气以为和,调心至柔软:让气流运行起来,要让它的流动非常平缓、顺畅,与身体气息达到和谐,以此来调整心灵的状态,让心柔到极致、软到极致,然后安住在那种状态之中。

柔心更柔气,不争万物强:心灵柔软到极致的另一个表现是,你不需要比别人强,也不忍心与别人争强。

顺风抚小草,借水扬大帆:无论世界给你什么,心都不要和它对抗,要随顺因缘。处世要像小草一样,把该守的原则守好,其他的一切都随缘,有什么机遇就做什么事情,永远不要怨天尤人,更不跟时代和现实对抗。

冲和觉妙微:一种不对抗、不张扬的无为境界。

虚静生和相:心中不着一物,物粹干净,显露出一种和气之相,整天乐呵呵的。

静水映万景,贵柔勿用强:平静的水面能映照出万种景象,所以要把自己修成一潭净水,宁静柔和,利万物而不争。

大道本柔弱,柔弱胜刚强:刚猛意味着短暂,其影响也是稍纵即逝的,而大道的力量却久久不息,

恍惚呈弱景:修心坐禅时出现的一种状态。一种若有若无、不执不舍德明空之相,它的特点是没有任何执著。

只要有人向我们提出建议,我们都要接纳并感恩。这种谦恭的心态,能够不断清空自己的人,才能容纳别人倒入他杯中的智慧之水。

柔弱多调养:要想呼吸柔弱,就要多调养。

凝神于虚静:制心一处,安住于虚无宁静的境界之中,这时虽然没多少杂念,但内心有一点灵明觉性。

开合呼吸间:在一呼一吸中修道。

升降入中宫:呼吸升降,进出于心口。

沐浴成温养:让自己彻底放松下来,进入一种非常舒适,仿佛时间都停顿了的状态。修道是让自己脱离浮躁焦虑的状态,变得宁静从容。

少顷冥摇动,一念弱中强:安住在恍恍惚惚的虚静之中,慢慢的静养,静养到一定程度,心静到极致,呼吸也柔到极致时,就有真气出现。

活子时:真气发动的同时,拙火也会发动,慢慢地,你会觉得自己暖洋洋的,周围的氛围也暖融融的,一切都暖融融的,破执时的喜悦快了等诸般景象就出现了。

此气虽柔弱,驰骋于周天:此时生起的真气虽然十分柔弱,但你只要慢慢地温养,像泡澡那样享受修道的舒服,真气就会沿着你的静脉自动开始周天运行。

虽柔而不弱,能宰能驭坚:真心看似柔弱,其实它并不柔弱,因为它能主宰和驾驭最坚强的东西,能让身体和灵魂变得越来越坚强,让道心也变成得越来越坚强。

识得柔弱觉,消遣成天仙:只有你的心真的弱下来,一点火气都没有,不需要控制,也不需要压抑,逍遥的像个神仙时,对很多事情你才能真的不在意。

对待众生的时候也要这样,要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考虑一些问题,充分理解他们的行为背后的原因,这时,你对很多东西就不会在意了。

朋友、亲人、家人、恋人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时,你一定要明白,这只是因为他们太在乎你了。只要明白这一点,多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你就会包容很多东西,不会再觉得自己受伤了,也不会再觉得谁不可原谅,而许多矛盾,尤其是一些看似不可愈合的伤口,也就不复存在了。

世上没有什么不会被人夺走,唯一能够永远陪伴你的,只有你那颗柔到极致、无欲无求的心而已。

—————————————————————

越是重要的、有很多油水可捞的位置,危险系数就越高——你一定你要注意,容易出事的人,都在非常重要的岗位上,因为无足轻重的岗位办不了事,也没什么油水可捞,没几个人会去关注,就算你真的做错了什么事,可能也没有人知道。过于张扬高调,过于追名逐利,就有无数双眼睛盯着你,很多人都在等着你犯错,等着你出事,等着你被拉下马,因为他们想接替你的位置。

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时,问问自己“名与身孰亲?”然后做好取舍,舍去一切会扰乱自己、损害生命的行为,做些真正有意义的事情。

身与货孰多?货代表财富。生命和财富那个重要?

老子希望你能保持清醒,永远明白眼前的一切(比如名利、财富等),不值得你付出生命去追求。

得与亡孰病?得到一种东西必然会失去另一种东西,那么在这一得一失之中,哪个对你更有害处?人也是这样,有多少福报,就能承受多少荣誉和财富,如果得到的荣誉和财富多于福报,人就容易出事。“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甚爱必大费:最爱的东西是最大的麻烦,也是最让人费心的,因为你过分地喜欢一些东西时,必然会为之花费大量的财富和精力。

唐玄宗爱杨贵妃,于是“从此君王不早朝”,最终把江山都给毁掉了。

如果我们的生命中出现了“甚爱”,不管对象是什么,都要非常小心,因为甚爱必令智昏。

任何一种嗜好,都是你生命中的一个“把柄”,总有一天,它会用这个把柄来牵制你,给你添麻烦,甚至逼着你付出某种代价。

多藏必厚亡:若是收藏积累一种东西过了度,最后就很可能会失去它。和珅积累的财富,相当于清政府十年的财政收入。

如果你一味的积累财富,不做贡献,哪能积累的越多,将来的损失就会越大,所以把财富快快的散出去,用它来贡献社会,这样你就不会在获得财富的同时种下灾难的种子。

知足不辱:知足就不会受到侮辱。如果别人不可能给他更多的东西,而他却不知满足,仍然不断地苛求,就会受到拒绝、责骂甚至嘲讽,因而受辱。

知止不殆:懂得什么时候该停止,就不会有危险。适可而止,留一份清醒一份醉。做人应该极积进取,但进取心同样要适度,不要有过度的欲望。

你想在任何一个圈子里有所建树,都要懂得那个圈子的基本规则,如果不想遵循那些规则,就不要进入那个圈子,就算勉强进去了,也待不久,终究会出来的。

无论在家庭中,还是在单位中,亦或是在两个人的交往中,都一定要懂得分寸,知道什么时候该适可而止,否则彼此之间就会出现无法弥补的裂痕,最后不欢而散。

要学会保护任何一段关系,尤其是友情。哪怕有时候,你会吃点亏、受点骗,如果你想保住这份友情,也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然,这个前提是你觉得这个朋友值得交,也明白他之所以会骗你、坑你,有他不得已的理由,他经过了痛苦的挣扎和纠结,最后不得不这么做。

智者会“求阙”,也就是不让人生太圆满,即便人生已经很圆满了,也要想方设法让它有点缺陷,留点遗憾。比如,一个人生点小病没有什么,因为生点小病可以让人增加健康意识,最怕就是一直没病,一直很健康,那么一旦得病,往往就会是大病,而且很快就病死了。

—————————————————————

大成若缺:最崇高、最圆满的东西看起来是有缺陷的,它会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面貌,有些面貌可能不符合我们的标准,于是就被我们认为是一种缺陷。

其用不弊:它一直在发挥着作用,从未停歇。

老子在强调:现象的平等性。我们所认为的一些不好、不对、不完美的现象,并不一定真的不好、不对、不完美,这些所谓不过是我们的误解。

我们不要用自己的标准评判别人,有时,我们不理解的人恰好是伟人,而我们不理解的地方,恰好就是他们的可贵之处。

事物的发展都是物极必反的,最高明的人,永远不会追求最高点,反而会有意留下一些别人眼中的缺陷,这样,人生就不容易走下坡路。

人的成功分为两种:

①内在的成功,也就是你的智慧、定力和人格达到了某种境界。

②外在的成功,也就是你的行为达到了某种层次,为世界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颜回的内证功德很高,定力和智慧都很好。他不如孔夫子的,则是贡献世界的行为。

满瓶子不响,半瓶子晃荡:无论什么领域,做的最好的人都不会卖弄,因为他们自知也自信,不需要外在的东西来支撑。比如,比尔盖茨衣着朴素,吃饭也很随便,他只要一开口演讲,你就会发现这个人的层次很高,因为他的视野和格局和那个很不一样。任正非也非常低调。

一旦炫耀财富,让别人知道自己多有钱,就会招来不祥,最后引火烧身。

比如,范蠡换了个名字在齐国大搞产业,后来发了财,引起了齐王的注意,他就散掉财富。

即使得到了很好的东西,也不要卖弄,不要沾沾自喜,不要展示自己的富有,甚至不要展示自己的才华,要虚怀若谷。真正了不起的人都是“若冲”的,因为他们的内在非常饱满,不需要外来的补充或者支撑。

大直若屈:智者做人做事都很圆融。他知道一切都在变化,他不执著于结果,于是遇事的时候就能“屈”,也就是随顺世间的条件,不去刻意的争取某个结果。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每个人的观点在他的世界里都是对的,所以,世界上并没有真正的对错,智者也不会积力地争辩对错。

永远不要试图去影响那些跟自己没有关系,不愿受自己影响的人。

越王勾践的忍辱负重,就是典型的世间法层面的“大直若屈”。而白居易才华很高,跟很多人不喜欢他,因为他总是讽刺挖苦别人。

不管在什么样的时代,想要在世间做事并且取得成功,都要学会能屈能伸。当年戚继光抗倭成功。看的也是能屈能伸,善于处理各种关系。

岳飞是一个不拘小节的人,他的性格非常刚毅率直,从他敢以武将身份劝宋高宗立储就可以看出——宋朝不允许武将干预朝政,本身就已经犯了大忌。学费是一个不懂如何处世、不能委曲求全的人,这或许才是他被杀的主要原因。

你不能过于谦虚,因为你一旦过于谦虚,别人就会觉得你虚伪,不愿跟你交心。可你一旦过于直率,又容易跟人产生争执,引起矛盾。智者不会太直,也不会太屈,永远中庸。

大巧若拙:读书同样要守拙,不要贪多、贪快。

曾国藩结硬寨打呆仗就是守拙。

左宗棠不注重形式上的八股文,只喜欢研究一些能够实实在在造福百姓的东西,比如经济、水利、地理。

口拙无是非:笨嘴拙舌的人往往很少说话,少说话就没有是非。

事拙无冤对:做事的时候也要守拙守笨,不要和别人对抗。

大竞争是我们不反对的,因为那是达成共赢,让彼此都得益的竞争,是一种良性竞争。小竞争则是恶性竞争,其目的是打垮别人,把所有利益都据为己有。

手拙不挥拳,时常笼袖内;脚拙不妄行,邪径早回避:手脚笨拙就不会惹是生非,更不会做出邪恶的事情。

需择君子友,不入奸狡队:必须小心选择与什么样的人做朋友,不要与奸恶之徒为伍。

行止依天良,俯仰都不愧:只要言行举止对得起自己的良心,那么无论做什么,都能无愧于心。

多病多短寿,聪明是大忌:过于聪明容易多病短寿,因此聪明是人之大忌。心情影响寿命,老是计较算计的人,一般都很难开心,因此寿命不会太长,而敦厚质朴的厚德之人则因为什么事都不计较,心中始终豁达舒畅,所以一般都很长寿。

常与人争斗,内心多冲突。心结常堵塞,不能窥远处:常常与人争斗,既想占别人便宜,也怕被人占了便宜,不愿有人占到自己占不到的便宜,因此他们心中总有太多的郁结,做什么事都不顺利。

吃亏是福:要是老是让别人占便宜,老是把好东西分享给别人,那么一百个人跟你打过交道,就会有一百个人愿意继续和你合作。

能够袒露自己的所有,完全真诚地对待别人,并且不计得失地善待别人,只求自己心中的爱有所安放,这本身就是一种自由和幸福。

智者和聪明人的区别:聪明人永远只去看别人的问题,不去管自己有没有问题,即使自己有问题,则会巧言令色地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智者刚好相反,无论发生什么,他都只会在自己身上找问题,看自己什么地方做的不够好,然后积极的改正。

做人还是不要太计较,也不要太有功利心,要学会享受活着本身,享受健康,享受当下所拥有的一切,享受大自然,享受心中淡然放下,这样的生活才值得过,否则就活的太累了。

学会拒绝。如果让杂事、闲事,充满自己的生命,就会一事无成。

无论和谁交往,都不要有功利心,不要想着从别人那里得到什么,也不要想着让别人接受什么,更不要想着让别人做出什么改变,哪怕你纯粹是为了对方好,也不行,因为它仍然是一种企图和目的。

朽木不可雕也,聪明人往往是大事糊涂,小事精明,也往往会因为自作聪明而自作自受,最后让自己受害。

无功利是一种吉祥,一个人如果能始终处于无功利的状态,人生就会充满吉祥,与人相处时也罢,做事时也罢,遇到的挫折和障碍就会少一些。当你不在乎外面的声音,只想做好自己的时候,就没有那么多东西让你不开心了,当你觉得很多东西不如意,世界一片灰色时,就说明你的功利心太重了,凡事计较得失,这样当然很难快乐。

要追上世界的变化,汲取时代的营养,不断的完善自己,不去和对手竞争,只管做好自己,反而能立于不败之地。

大辩若讷:君子知道对方的世界决定着他的眼光,很少有人能被一两句话颠覆整个世界,所以你很难说服别人。君子不辨,沉默是金。

孔子认为该说的话必须得说,否则就会失人,如果朋友犯了错,他一般都会规劝一下,但只说一遍,如果对方不听,或听完了之后不愿改正,他就会随顺朋友,不去辩论,转而去做其他事,这就是不失言,也就是不在不该说话的时候说话。

常规当超越,具有思辨力:如果你不甘心一辈子做庸人,就要开启自己的智慧,让自己拥有独立德思辨能力。

犹如大宇宙,空荡容万物:一有成见,事情就会变得非常麻烦。大盈之人没有成见,没有个人化的标准,心境非常丰富博大,因此才能虚怀若谷,容纳万物。

智者不会埋怨,他会“三省吾身”,看看自己有没有错,再看看自己是不是选错了,如果选错了,就重新选择。埋怨是最不吉祥的。

无执成天然,清净心自然:执著于什么,就会被什么所控,只有破除所有执著,让自己再也不执著于任何东西时,你的心才是自由的,你才能看到无垠的宇宙和万事万物,这时,你才会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什么,然后好好的为自己活一回。

—————————————————————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如果皇帝的统治合乎大道,就会天下太平,这时,战马的作用就变成给田地制造肥料了。

古时候,优秀的骑兵一般会有两匹马,一匹是走马:不打仗时骑的马;一匹是战马。走马步子轻快,适合走远路;战马百米冲刺的爆发力强。

走马不再跟随部队长途跋涉,被养在马圈,专门造粪,说明天下已经没有战事了。

老子的观点主要还是立足于中国国情。中国老百姓很勤劳,很聪明,又有创造力,只要政府不折腾,让老百姓自己发展经济,他们就能把经理给搞起来。

财富的意义是什么?

①用来满足生存的基本需求。

②贡献社会。

祸之起因处,是人大贪执:灾难的起因,是人的贪执。

我们的生命和存在都不会永恒,世界上不会有永恒的我们,但很多人不明白这一点,总会以“我”的得失为标准,去衡量和追逐很多东西,很少有人能意识到自己的归宿是死亡,而且死神随时都会降临。

看起来我们让某些东西增加了,但本质上我们并没有增加任何东西,我们只不过是把它从一个地方挪到了另一个地方,整体来看,并没有什么变化。

不如不要折腾,趁自己还能做事,多做一些利益社会的事情。生命也是这样,不能折腾,你越是折腾,就越是得不到你想要的结果。

修道亦知足,斩却诸贪欲:战胜贪欲,斩除贪心,用真心应对一切,就是修道。修道的基础,就是学会知足,这也是一种个人修养。

文息开心田,温养成常事:调整自己的呼吸,让呼吸变得平稳、从容、安详、绵长,不要粗重,不要急促,也不要用力。就守候着这种呼吸,让它变成一种生命习惯,让心时常处于一种宁静安详的状态之中。

—————————————————————

足不出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圣人的心总是安住在自己的境界里,不会过于关注外界的动态,但即便如此,他也能从一花一草、一人一事中窥得天机,知道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追求学问需要每日积累,不积累无以成学问。麻烦是人生的基础,所有的成长和美好,都要经历一个麻烦的过程,才能享受到成长的快乐。

为道日损:修道是一个做减法的过程,但同样需要每天坚持,,甚至需要在每分每秒中坚持,把它变成一种生命本能。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如何做减法?发现自身的贪嗔痴慢妒疑等,把它们给扫走,不要让它们蒙蔽自己、掌控自己的心。

怎么扫?就是斩断连绵不断的念头,毅然决然的回到当下,不要继续想下去。

为学与为道看似方向相反,其实如太极的阴阳两端,只要能够处于平衡状态,便可相辅相成。

不要怕红尘会污染自己、干扰自己,只管再贡献社会的时候不在乎自己就好。

真正的学习也是这样,要在大道智慧的指引下,把学到的东西用起来了让它影响身边的人,影响你的企业,影响社会,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去除自己的私心,去除自己的执著,把一切欲望性的东西都扫走,这就是为道。

大惊不寐,大忧不寐,大伤不寐,大病不寐,大喜不寐,大安能寐。何故不寐?沉于有累。何故能寐?行于无事。

过分的惊恐、忧虑、悲伤、病痛或欢喜,都会睡不好觉。很多长期失眠的人,就是因为心太累。

那怎么才能睡个好觉呢?不管什么事,做完就放下,不要让它在心里留下痕迹。

该失去的必定会失去,这时候不失去,迟点也会失去,不如放下,不要有不切实际的期待,更不要把它放在心里,时时回想。

无事则修心炼性,临事则对境炼心:没事的时候,你可以安住于真心,修修禅定;有事的时候,你仍然要安住于真心,借事来调心。

借事调心:就是不管遇到什么事,都看看自己的心能不能安住,会不会被事情激起情绪,然后陷入其中,杂念纷飞。如果会,就时时提醒自己,及时回到真心状态之中,用真心智慧来观照情绪,让情绪自然消解于智慧的光明。

有事不要紧,执著展现出来也不要紧,最重要的是及时地调心。

不要针对别人,要把枪口对准自己,看看自己的境界究竟怎么样。生活中处处是道场,不用跟别人较真。

—————————————————————

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善良的人我会以善意来对待,不善良的人我也会以善意来对待。自己能做到善待别人就够了,别人善不善待自己,跟自己没有关系,那是别人的事。

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对我诚实的人,我会诚实的对待他,对不我不诚实的人,我也会诚实的对待他。目的是让自己的心胸能开阔一点,包容一点,少一点嗔恨和计较,让很多东西成为自己的本能和品德,而不是对别人的一种回报。

人的意志力非常强大,一旦他相信自己会越来越好,身体就会回应他的信念,让他变得越来越好,反之也是这样。

贫如何,富如何,万事无心只凭何,将来奈我何。贫也罢,富也罢,都没关系,万事都不放在心上,将来怎么样也不好奇、不焦虑,更不恐惧,觉得自己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将来如何都不要紧,奈何不了我。

—————————————————————

出生入死:生和死是互相转化又相互独立的两种状态。生出现的时候,死也会同时出现。

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也。穷奢极侈的人容易死掉,过于贪心的人也容易死掉,所以做人一定要学会“知止”。

十有三:你不管进入哪个领域,只要想知道某件事自己该做还是不该做,就可以用“十有三”来衡量一下,如果连七成把握都没有,就最好不要做,因为你很可能会失败。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辟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听说,如果一个人善于养生的话,他在陆地上行走就不会遇到猛兽,打仗的时候也不会被武器所伤。

为什么呢?因为善于养生的人“知止”,不会冒险去做把握不大的事情,更不可能到有猛兽的出没的密林里去,也不会发东西着敌我力量悬殊、没有任何获胜可能的战争,自然也就不可能遭遇猛兽。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焉。为什么猛兽和武器都伤害不了他?因为他没有将自己置于死地。

求生欲太强,养厚消福泽:求生欲望过于强烈,就会吃很多补品,希望自己的身体能够更强壮,但这样反而会积累过多的营养,身体会负荷不了。

执著过强时,不是善养者:善于养生的人不会有太强的执著,反言之,执著过于强烈的人,肯定不善于养生。

强敌无对境,战时无攻击:心如虚空,没有对立和二元之分,因此没有敌人,没有战争,也不会招来攻击。

二元对立是人们自己的执著所构成的,你认为对方不好,是你德善恶分别心导致的,没有善恶分别心时,你就会觉得对方很好。

我们承认生命中会给我们带来麻烦,但我们会绕开它,用另一种方式去善巧的解决,而不是执著的想要改变它。

修道讲究心的柔软,讲究不与环境对抗,不与欲望对抗,不与心对抗,而是化解心中的郁结,消解心中的执著,让自己能放下很多东西,安详淡然的活着。

就算一个人经常锻炼,身体机能很好,只要二十一天不锻炼,也会变得和一直不锻炼的人一样,因为他全身的细胞都换了一遍。锻炼需要坚持一辈子。

贪生者不生:想长寿的人往往长寿不了,真正能实现不死的,都是那些不在乎生命、无所谓生死的人。

————————第三本完—————————

道生之,德蓄之:万事万物,又因为道的连接和德的养育而密切相连。

现代企业家中有很多高人,他们的言行非常合道。生意做的越大,面对的挑战和人性的陋习也会越多,企业家需要有更好的德行、更大的胸怀,才能包容各种各样的现象,承担寻常人难以承担的压力。

他们的眼光会超越利益和一时的得失,把服务他人、贡献社会作为自己的目标,在实现这个目标的同时,他们也得到社会和他人对自己的回报。

德必定建立在明道的基础上,不仅仅是与人为善,而且是一种恒常的生活方式,它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是道在生活中德体现。

物行之:明白了道之后,你就有了智慧;有了智慧以后,你就会有相应的德行,有了相应的德行之后,你就会对身边的人产生影响,甚至影响更多的人,然后形成一种新的风气,影响整个社会。

道之所以尊,德之所以贵,是因为它们帮助了万物,却从来不会沾沾自喜,反而认为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

道生之蓄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道生育万物,我们每个人都要靠自己的德行、诚信,把道给体现出来,让它生长,让它成熟,让它收获,并且保护它。

生而不有:我帮助你们,却不控制你们。

真正能实现大成功的人,有三个特点:

①明白时代需要什么。

②帮助所有需要自己的人,帮助他们成功。

③无我。

为而不持:做了很多事,却不认为自己有功。

长而不宰:帮助万物生长,而不去主宰万物。

真正的道德有三个特点:

①帮助世界,但永远不居功,也不会自傲。

②永远不会用功利来局限自己。

③只要方向正确,就允许万事万物自然而然地生长和发展,不去进行一些人为的、功利性的干预。

—————————————————————

如何守住初心?——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拒绝欲望,关闭欲望之门,一辈子都这样,不做欲望的奴隶。

见小曰明:真正的初心是从小事体现。比如,你的初心是助人为乐,那么你就要从小处帮助别人。

守柔曰强:柔就是没有自己。包容是一种自信。

智者不去执著的改变世界,只管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既不为因果,淡然承受过往行为的一切后果,又积极地造势、造缘,从此创造未来。

欲望如灰尘,时时勤拂拭:把灰尘一样的欲望全都擦掉,擦到最后,初心就会重新显现出来。

当你无法改变环境,或无法离开这个环境的时候,就只能提高自己的警觉,清醒地分辨环境中某种糟糕的东西,然后主动地拒绝它,并且时时擦拭自己的心,把心上沾染的欲望和习气都擦掉,让初心能永远像镜子一样照亮你的人生之路,让自己不要走错路。

人们的内心都有智慧,想要开启这个智慧,就要改变内心,扫去内心的尘埃,让智慧焕发出光明,然后再用这种光明照亮内心,照亮自己的行为,弥补行为上的不足,修正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发光体。别人看到你身上的光芒,自然会想要向你学习,于是你就能改变身边的人,改变周围的环境,甚至改变社会。

—————————————————————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大道非常平坦宽阔,人们却喜欢走捷径,走邪道。

大成功,没有捷径,只能脚踏实地地用功,把基础打好,让自己一步一步往前走。所谓的成功,本身就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每一个想要拒绝欲望,拜托喜爱享乐的动物本性的人,都要有意识的提高警觉。

①读书,这是向外寻求帮助。

②唤醒和保护内部的力量,警觉、自律、自省和自强都是。

③形成并坚持一种有向往的生活方式,慢慢的实践自己学到的知识,直到有所提升。

人完全可以说真话,不说假话和场面话,简简单单地做人,这样才是最自在的,也最能赢得世界的信任。

不要急躁,只要没有执著,生活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无论做什么,都要接受那个必然存在的过程,享受那个过程中的一切,不要急功近利的渴望一个结果。做就是目的,过程就是目的。

—————————————————————

善建者不拔:一个人如果善于建树和建设,他建立的东西就不会轻易被别人给摧毁或撼动。

比如,企业文化的建立,企业文化没有具体的形态,超越组织架构,可以渗透在企业的方方面面,渗透在每一个员工的心中,影响他们的心态和行为,从而影响他们的工作成效,影响他们的选择。

百年企业:

①必须建立自己独有的文化,一旦建立起这种文化,就有了存在的理由,别人打不倒。

②要用比积累财富更快的速度,把自己得到的财富回馈给社会。

为什么很多企业文化建设的能力不足?

中国的企业很多时候是在做事,不是在做人。是在经营财富,而不是在经营人才。

现在的一些中国企业之所以很优秀,是因为有一些非常优秀的人才,而不是有一套非常优秀的人才培养机制。

企业需要有自己的培训学校,至少是专门的培训部门,同时有一套专门的人才养成计划,包括营销人才要怎么培养,管理人才要怎么培养,等等。

建立文化:

①修之身,其德乃真:用自己的身体和生命来实践智慧文化、大善文化,就会拥有真实可信的德行。

②修之家,其德有余:如果把这种文化引入家庭,用它来培养自己,培养伴侣,培养孩子,你的家风就会很好,这种家风一直传承下去,你的家族就会繁荣兴盛。

修好自己的方法:

①知止不殆:至少把内心的欲望戒掉,牢牢记住自己需要什么,然后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要放纵自己,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②虚其心,实其腹:从治国的角度说,让老百姓吃饱肚子,老百姓自然不会有生存之外的索求,而会把内心最深的渴望放在精神层面,追求超越欲望,追求心灵的明白和强大,追求心灵对身体的控制力,追求让心变得柔软,慈悲地对待身边的一切人和事物。

③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不要多说话,好好的守住自己的真心。

如何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

①明大道:必须要向员工传达一个内容——为了拥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做人准则,明白自己这辈子要做一个怎样的人,然后用所有的生命去利益更多的人,利益世界。

②建德:员工的精神面貌、行往坐卧就必须体现企业文化。员工的德行之所以很好,是因为企业文化很好。

③建志:建立大志向。要把工作当成自己的梦想,当成自己的事业,在企业提供的平台上做最好的自己。前提是,这份工作他是发自内心的习惯喜欢。

④建设文化:它会告诉员工,我们办企业的目的是什么,在企业的经营中,什么是第一位,我们要做怎样的企业。

真正的文化建设,必须使自己从内心深处认可一种理念,按照这种理念去生活,去工作,去选择,这时,你才可能感受到这种理念的力量。

善德建大志:最好的建设是善德,也就是建立自己的企业道德、做人道德,用这个“德”来让自己拥有大志。你的大志,必须是一种精神追求,这种追求需要依托物质来实现,但目的不是物质。它必须是为了利益更多人而建立的,这样的志向才是别人夺不走的,自己也不会消失,是一种永远留存的业绩。

一身系天下,尚志是基础:无论在什么样的位置上,无论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只要有利众之心,就必定会找到利众的方式。

人才陶冶成:选好人才之后,就要酌情对他进行培养,不要期待他不经培养就是很好的人才,也不要期待自己不用经过培养,就能非常成熟地做事。

标杆有大用:标杆就是成长后的你,你要好好地培养自己,让自己成长起来,成为家人的标杆,成为朋友的标杆,成为工作伙伴的标杆,成为员工的标杆。

换位可体验,勿施己不欲:无论面对总经理还是同事,抑或是客户,要始终站在对方的立场,想一想对方需要什么,对方此刻是什么感受,然后尽量为对方提供帮助,不要给对方带来麻烦和不快。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夺志:当一个人的梦想非常远大时,他的格局和胸怀也会很大,这时,很多欲望性的东西都诱惑不了他,也伤害不了他,反而会被他转化为动力,让他更加努力的去实现梦想。

面对自己的家庭,要注重家风建设:

①不谈是非。因为谈是非会破坏和谐,制造事端,让很多人卷入无谓的纷争,把一个好好的家庭搞的乌烟瘴气,引起内讧,最后不欢而散。

②不抱怨。如果一个人老是抱怨,就容易勾起别人的类似情绪,影响其心情,就算不会对别人的初心造成损伤,也一定会带来不快。

③做自己该做的事。做好自己。

知命是天道:真正的使命不是自己设定的,它是与生俱来的,无论有怎样的遭遇,它都会在你心里闪耀,让你对它更加确定。

如何识人?

①忠诚。怎么检验呢?你可以远离他,看看他会不会忠心对你,如果会,就说明忠诚是他的品质。

②有礼。如果你跟他很亲近,他会不会仍然尊重你,会不会得意忘形。如果他仍然尊重你,就说明他是一个有礼之人。

③才能。让他做一些繁杂的事情,看看小事能不能做好。

④智慧。懂得思考的非常重要,对自己的工作要有自己的观点,还要提炼出自己独有的方法。

喜欢听好话不喜欢听恶语,是凡夫的患得患失之心,如果这一关过不了,一切学问才智都只是欺世盗名。格局就不可能大的起来。

—————————————————————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厚德的得道之人,心就像刚出生的孩子一样干净。

只要你没有伤害对方的心,对方一般就不会伤害你,除非其生命或某种利益受到了威胁。

老子提倡赤子之德,不存恶心,不做恶行。

骨弱筋柔而握固:越是柔弱顺势,越不容易失去自己得到的东西;越是暴力的想要占有,越容易失去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得到之人的一种特点,精力饱满得就像孩子,生命之能达到了极致。

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婴儿整天嚎哭嗓子却不会哑掉。得到之人的状态就是这样,他们精力饱满到极致,机体也和谐到极致,在这种状态下做事时,就算坐上一整天,也不会疲惫。

厚德如赤子,无为似婴儿:赤子无为、没有任何功利心。得道者内心再也没有一点功利和算计,行住坐卧都不为结果,不讲功利,行住坐卧本身就是目的。

什么会让人不和谐?执著。有了执著就想得到和拥有,如果得不到、不能拥有,就会感到失落和痛苦。有了执著之后,还会对人有期待,如果希望对方是白的,对方却偏偏是黑的,自己也会感到失落和痛苦,并且很想改变对方。这些都会导致不和谐。

无执故无偏,无为姑无欲:这里的欲望,更多的是一种对生命进行侵略和干预的,会带来烦恼和情绪。不会带来烦恼的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不叫欲望,叫志向。

质朴尚柔软,无嗔无攻击:做人要质朴,内心要坚韧,要像水一样柔顺。同时,还要戒骄戒躁,消除嗔心,不要动不动就生气,更不要对别人产生侵害之心。

和顺无矛盾,内敛更含蓄:因为内心和顺,所以不会跟别人闹矛盾,也不会张扬高调的宣传自己,做事往往会低调含蓄,懂得收敛。

立身处世时,诚信为根本:做人如果足够忠诚,做事是必然会成功的,跟你接触的人会信任你。只要你守诚信,重承诺,不做假,就可以坦坦荡荡的活着,什么都不用怕。

修德和做事,真实而可信:当你对世界没有伤害、攻击、欺骗之心时,世界也不会攻击、伤害、欺骗你。在所有的帮助之中,命运的鞭子是最好的,虽然它会让你感到疼痛,但能让你跑得更快。尤其在你感到疲惫,很想偷懒的时候,命运的鞭子打在你的身上,你就不得不往前冲了,这样你就不会一直消沉下去,不思进取。

自养学与做,忌轻诺寡言:在学习和做事中训练自己,一定记住不能轻诺寡言,也就是轻易答应别人,又随时变卦。

家和福运开,争讼灾祸生:家庭成员能和谐共处,福气自然会降临;如果家里争论不休,纷争不止,灾祸也会不请自来。

行孝德之标,家和孝为本: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要继承下来,弘扬开来。在家一定要孝敬父母,要把孝道作为家庭和睦的根本。

感恩思回报,礼敬待他人:做人一定要还有感恩之心,也要知恩图报、礼敬他人,无论面对社会还是面对家庭都是这样。

君子当敬小人如敬父母。

①爱和敬是你的品质,跟对象没有关系。

②只有尊重对方,才能实现和。

③小人会生事,睚眦必报,惹了小人会麻烦不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不但能载物,厚德之人还会非常务实,因为他经历了无数的历练,已经抹去了所有的火气,欲望看破了,成见破除了,生命中只剩下最淳朴的底色。

很多时候,看起来是你在帮助别人,其实是在成就自己,因为你做的事情越多,成长就越快,对社会的贡献也越大,你的价值也会越大。

制节谨有度:无论做什么都要谨言慎行,凡事有度,不要越界。

和者善调治,息争归和平:如果所有人都很平和,世界上就不会出现纷争,更不会爆发战争,天下就会长治久安,和平安定。

性情多温和,拂面杨柳风:智者的性情都很温和,永远以何为上,永远给人一种清风拂面的感觉。当你达到这种境界时,就叫得道,也叫道法自然,你会想迎面拂来的杨柳风那样,让每一个跟你接触的人都觉得很舒服,而你自己也会很舒服,像是被微风吹拂着的杨柳枝一样,无比惬意。

心平如中庸:以平和之心面对世界,与世界达成一体、水乳交融,就是中庸。有一种中药叫甘草,智者的很多行为就像甘草,它能调和各种中药,让各种作用不同的中药材能和谐共处,共同发挥作用,治疗疾病。

———————————————————————————————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泯然众人是一种自信,不自信的人总是害怕自己不够突出,存在感太低。自信且真正有实力的人却害怕自己突出,因为这样容易带来干扰,妨碍自己做事。

解其纷:真正的智者能让各种纷争自然消失。他总是一团和气,总会给身边的人带来好心情,让人觉得舒服,这时,他跟所有人的关系都会非常和睦,纷争也就无从产生了。

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不要有亲疏之分,不要有利害之分,不要有贵贱之分。

故为天下贵:正因为心中没有亲疏、利害、贵贱之分,才能成为天下最高贵的。此处的高贵,并不是因为他们在物质层面有多优越,而是因为他们超越了欲望和分别心,有一种无私无我的大爱,对所有生命都充满了尊重。

新时代的中庸之道

智者当慎言:真正有智慧的人能世事洞明,但他不会多说话。因为他的话别人听不懂,比如,俞伯牙的琴,只有钟子期能听懂,钟子期一死,俞伯牙就再也没有可以交流的对象了,所以他就不想在弹琴了。

内敛趋中庸:内敛才能趋向于中庸。判断一个人是否做到了厚德,只需要看他的才华是外发还是内敛,比如苏东坡,非常优秀,才华过人,为何命运如此坎坷?因为他不懂收敛,当然,如果他收敛了,就不会留下那么多优秀的作品。这对文化肯定是一种损失。人生中有很多东西其实都是悖论,很难说是好是坏。

中庸:看透了欲望,知道一切欲望都是幻觉、情绪,不断随着经历和眼界而变化,在意不得,也执著不来。很多人看似内敛圆融,其实只是表面现象,只是为了与人和善,但内心里总会计较得失,从而焦虑和抑郁。也就是所谓的“讨好型人格”。

慎思不妄言:思考和说话时非常谨慎,不会随心所欲的说话,也不会多说话。

《论语·乡党》: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

孔子在乡里时不怎么说话,看起来就像不能说话一样,在宗庙和朝堂上,则说话非常通顺畅达,但仍然很是谨慎小心。上朝的时候,如果国君还没来,与下大夫谈话时便气定神闲,与上大夫说话则正直恭敬。国君一来,他就会恭敬而小心。

口德解其纷:通过化解纷争来建立口德,或者通过建立口德来化解纷争。口德:就是有修养地说话,不要咄咄逼人,也不要在言语中冒犯别人,让别人不快。

心德自约束:心德:懂得自我约束。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行德当独立:行德:是一种独立的、能够让自己立住的行为和品德。世界怎么才会认可你?①要有一定的境界。②你的言行要符合约定俗成的规范。

公正而精进:做事要公平,对待任何人都要有平等心,不能因为喜恶亲疏而有所偏颇,同时还要精进不怠。

明知有些行为会让你头破血流,就不要做;明知有些话说了没用,就不要说。只说有用的、能产生正面效果的话。

善言者一定要明白自己在讲什么,听者是谁,他们需要什么,他们能听懂什么,这个时代需要什么。

深思而熟虑,不轻诺表态:应对任何事都要三思而后行,不能轻易地表明自己的态度,更不要轻易地许下承诺。

不要言过其实,无空话大话:说话要尽量的恰如其分,不要刻意的夸大事实,也要小心自己在无意中夸大了事实,更不要许下一些空头支票,或有意的说一些大话。

不违背事实,不恶语伤人:说话要尊重事实,不要明知怎么样而偏说另一种话,也不要再没有弄清事实的情况下随意地传播,更不要故意说一些话去伤害别人。

知得失进退:明白变化的必然性之后,就会知道自己何时该进,何时该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明盛衰之道:知道有盛必有衰,不管现在多么富贵、多有权势,也只是暂时的现象,时候一到,富贵权势都会消失。

智者补回看不起未悟之人,也不会轻视潦倒之人,就算有些人现在很穷,也不代表他们会一辈子很穷;同样,就算有些人现在很富,也不代表他们会一辈子很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都是这个道理。

做好自己,不要一味找外界的错误,更不要把外界的错误当成自己堕落的理由。能够做到这一点时,你就会成为别人的表率,在言行选择中感化别人、影响别人,这时,就算你不说话,也是智者。

我们不要妄自菲薄,只要有向往,有行而不染,有原则,有底线,就很好了。成不了圣人、智者也不要紧,做个君子,能“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也很好,如果还是达不到的话,做个好人也行。

如果总是用自己的想法去控制别人,而且时时变化,时间久了谁都会无所适从,觉得特别厌烦。

没必要拒绝物质区保存精神。因为精神和物质并不冲突,我们要做的,仅仅是让自己的精神足够强大,能够驾驭物质,让物质为自己服务。而不是成为物质的奴隶,把物质作为人生目标,这样就够了。

尊师而重道:在家里要多谈精神性、真理性的话题,少谈跟欲望、金钱、名利有关的话题,也要减少欲望性的追求,因为这些东西不仅会给自己带来烦恼,也容易对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同时一定要告诉孩子,有两种东西比金钱名位更有价值、更值得追求,那就是慈悲和智慧。

爱众而亲仁:家长要以身作则,教会孩子如何善待他人,宁可自己吃亏,也不做损人利己的事情,同时也要爱所有人,对所有人都和蔼可亲、仁慈友善,并且将这种教育形成一种家风,时时熏染孩子,让孩子从小养成这样的习惯。

仁义礼勇

仁:有一颗博大包容的心,能够容纳万事万物,心中没有喜恶和偏见。

义:行为上的公正和合理。讲义气的人大多是不会做坏事的,尤其不会坑蒙拐骗、贩毒害人。

勇:担当,对自己要有担当,对家庭、群体、企业、社会、民族、国家也要有担当。

礼:道德和伦理。

———————————————————————————————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乎?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福、奇正、善恶总是在互相转化,谁能知道终点在哪里?没有人知道,因为福报和灾祸本来就是说不清的,心一善,祸便可转为福;心一恶,福便可转为祸。

遇到顺境时不要沾沾喜喜,因为祸患可能就在后面;遇到逆境也不要沮丧失意,因为这可能是你升华的契机。

智者心中无求,没有得失之分,既不求福,也不避祸,凡事行中道,随缘顺势,但也一直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哪怕曲折,哪怕坎坷,哪怕长路漫漫,也不改初衷,不觉得痛苦,也就无福亦无祸了。

———————————————————————————————

痴呆的老人痛苦吗?不痛苦,为什么?因为他们不在乎外面的世界。如果正常人用自己的感受,去推断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感受,就会产生一种错觉。病患家属的痛苦,很多时候都是自己折磨自己。

我绝不会为了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浪费生命,包括职业,我必然会选择一个我喜欢的职业,如果你不喜欢某个职业,却强迫自己从事那个职业,你就会非常痛苦。选择了就不要抱怨,抱怨了就不要选择,这才是正确的做法,即离不开,又不断的抱怨,是最不好的。

面对孩子也是一样,不要逼着孩子学他不喜欢的科目,否则他肯定学不好,无论你怎么逼他,或是怎么给他补习都没用。

——————————————第四本完—————————————

到此,我所认为的《老子的心事》1-4本的核心、精华就在此处,雪沫老师提到,第5、6本很快就要出版,到时再继续拜读。

雪沫老师对于《道德经》的解读很适用于当下,适用于我们现在的社会,这就是他所说的:经典的意义在于,可以给每个不同的时代带来不同的作用,让我们从中学到做人、做事、修身、齐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静经启示录006:有道者为何不与人争
道性,“清静”,和“智慧”的德行
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
为何说修身,是成就大业的第一步?
经传诸子语选
名人名言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