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批注:带领学生沉浸文本

批注:带领学生沉浸文本

桂亦萍

【内容摘要】批注是传统的读书学习方法,在新课程环境下,批注法运用于语文教学,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展开合作学习,体现教学民主,有效提高学习效率,进而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重新审视发现批注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的价值和方法,无疑是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批注法  独立阅读  合作交流

批注式阅读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和文学鉴赏批评的重要形式。唐代的诗评点,宋代的文评点,以及明清小说评点都有流传。脂砚斋批注《红楼梦》入木三分,成为《红楼梦》这一部伟大著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从传统学习方法中汲取营养,结合学生实际,将“批注”作为教学的重要方法,同样适合现代语文教学。

一、认识教学中的批注法

批注法是以课堂为中心,课内外互动互补有序有效的学习活动。其外显形式是圈、点、勾、画、注、批、评、议等语言实践,其内显形式是情感、意志、品行等身心体验和人格雕塑。

从传统看,批注是我国文学鉴赏和批评的重要形式和传统的读书方法,它直入文本、少有迂回,多是些切中肯綮的短词断句,是阅读者自身感受的笔录,体现着阅读者别样的眼光和情怀。

从过程看,批注是阅读的时候把读书是产生的感想、疑难问题,随手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以帮助理解,深入思考。

从目的看,批注是阅读时在文中空白处对把文章进行批评和注解,作用是帮助、自己掌握书中的内容。

从接受美学角度看,批注是对作品空白点的填补。

而从语文教学看,批注是学生在自主状态下,沉浸于文本,用恰当的文字与文本进行的创造性对话的一种语文学习方式,学生对文本进行感悟、理解,学会欣赏与评价,形成判能力,从教学效果看,批注法能有效提高全体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和基本技能能力,在班级教学条件下,能做到因材施教,面向全体。

二、确定批注的基本内容

1.设疑释疑

在读书时,遇到不认识或难懂的字、词,查字典、找参考书,弄清词义,指明出处,写在空白处。例如“城阙”的读音和含义。

又例如《藕与莼菜》的第一句:“同朋友喝酒,嚼着薄片的雪藕,忽然怀念起故乡来了。”一个同学批注:“莲藕长在淤泥中,雪藕,是生长在雪里的吗?”而当教学中解决问题后,学生又批注:“因为藕是多么爽、脆、鲜嫩,像雪一样。”它有“清淡甘美的滋味”。“雪藕表明故乡藕味美、色美。”

2.提要归纳

边看边思考,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中心思想,把握文章脉络,提示语言特点。例如《致橡树》旁批注:“不学凌霄攀大树,愿将红硕比双肩”;读《我愿是激流》时批注:“甘承孤独酬真爱,愿作激流护小鱼”。

3.评点人物

有学生在阅读《装在套子里的人》时评点:严实实衣帽遮,颤巍巍碎步斜,整日担惊受怕;“一定要照着规矩办呐,千万别闹出乱子来呀”似这般辖制全城十五年。头一昏,居然也想成个家,人一笑,竟然如同僵尸。

4.联想迁移

有一些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需要及时整理归类,批注能起到很好的整合作用,如学生对“比”这一文言实词的标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比”与我们学《核舟记》中的“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的“比”一样,是靠近的意思;不同于“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比是等到的意思。

又如:学生发现:《滹沱河和我》《壶口瀑布》都是通过先写河水的狂吼再写河水奔涌来表现北方季节河的气势。生发联想“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课文对烈士的注释是“到老年还有志向的人”,马上可以联想到写下全世界最著名遗嘱诗的陆游,和“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

5.炼字品句

《秋天的怀念》中的“瘫痪”和“憔悴”分别交代了儿子身体和母亲的身心状况,告诉读者“我”的脾气“暴怒无常”的根源、母亲盼望我“好好儿活”的苦心;由此学生批注了自己的理解:母亲对我包容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当我理解母亲时“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三、讲求批注的的实施方法

批注法在教学中的实施大体有如下原则——

1.给思路,使学生的活动有序。无论学生的预习环节的批注,还是课堂上的记录,批注写了什么,怎么写的,讨论谈什么,谈到什么程度教师都要提供明确的思路,使学生对批注有清醒的意识。

2.给概念,使学生的批注正确。比如在鉴赏现代文阅读的过程中,把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材料安排、结构、修辞手法等表达技巧,诗歌的意象、用典、对仗,文言文的一词多意,通假字、古今异义,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概念让学生活学活用。

3.教步骤,使批注时有条不紊。大体上一般按照“读”、“思”、“圈”、“写”、“标”、“讲”、“记”七个步骤进行批注。

4.教写法,使批注能一目了然。批注可以是文字性的,也可以是师生约定符号,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了解一般的记录、批注符号的同时,拥有自己的一套符号系统。例如:朗读符号:“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标注抑扬,表示升降。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悲愤心情。

5.勤检查,是批注落实的关键。检查一般以面批为主,教师作为欣赏者要肯定其新颖独到的见解,防止无效批注,指出错误。

6.设平台,给学生以交流空间。交流的目的在于达到“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效果。在课堂交流时,教师要挖掘作品中的文化价值,理解、尊重多元文化,要努力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和学生的原有知识建构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习感兴趣的语文和“活”的语文。

7.重过程,目标讲究循序渐进。学会批注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体味局部的:字、词、句、标点到批注文章的标题、表达方式、表达技巧,后到整体的把握。对学生学力不够之处,教师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枯燥为生动,深入浅出。当学生轻松愉快地实现了学习目标,他会对自己产生更高的自我期许,对学习发生兴趣。

四、审视批注法的现实意义

现代班级上课制要求教师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向全班学生进行授课,对教师的要求是对全班学生负责,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现实是面对程度不一的学生,教师无法对每个学生个别施教,难以充分照顾优、差生的差异。而批注法可以缓解这一理想和现实的矛盾。

《课程标准》定义学生阅读能力:“欣赏文学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情感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有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批注法教学由学生课前预习批注和课堂上师生交流两部分组成。课前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经过读、圈、思、注的探究过程;加强操练,包括听说读写的操练;自己沉浸于文本,感受诵读感悟的体验。

课堂上,教师以学生预习中的兴奋点、弱点、盲点来构建教学内容、确立教学重点搭建师生、生生交流的平台。老师能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们交流批注的结果,全班主动参与交流,形成“场”效应,促进学生语文学习主动发展。

由此,批注法构建起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平台,每个学生在课前预习、课后扩展阅读的批注过程中获得充足的时间读书、思考。同时又拓宽传统教学活动的空间和时间,建立起平等、民主、互动的师生关系,养成师生平等对话的习惯。

五、获得批注的良好成效

批注法课堂交流区别于华而不实的非语文活动,区别于简单的对答而无过程体验,区别于少数学生“活”而多数人“死”,区别于走过场,而是实实在在的解决学生预习中的弱点、盲点,课文的重点、难点,课堂的交流是思想的交流交锋。

笔者在鼓励学生运用批注进行学习的尝试中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我教的两个班级,运用批注法初见效果。预备年级分班时,我教学的三班和五班是起点最低的班。标准分是负0.3。到了初二,进行批注法三班和五班的标准分变成了正数0.2,而且数值变化最大的正0.5,及格率在年级中最高,表明这两个班级整体成绩进步明显。

我发现,在阅读批注的过程中,学生捕捉稍纵即逝的灵感,获得了智慧的愉悦,这会激发起进一步学习的劲头。尤其是,批注法培养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预习时,已有的经验与新的语境形成冲突,学生会出于愤悱状态,或兴奋状态,为有效学习进行前知识准备和情绪准备。而在课上,批注也防止学生在课堂上产生思维依赖和思维定势。学生日记中写到“我第一次觉得读书真好。有这么多的同学和我一起交流,我觉得再辛苦也值了。”

运用“批注”的成效在我的公开课教学展示活动中更是受到听课专家的好评:

著名特级教师陈钟樑先生的批语是:“这是一堂颇有特色的语文课,通过对学生关于文本(课文)评注学习方法的指导,激发学生学习课文兴趣,以此带动学习的预习,并有效引导学生走进课文语言深处。在这堂课上表现出比较扎实教学基本功以及对学生的尊重与爱护‘评注’方法是可行的,既很传统,也很现代。但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不能人为的拔高,牵涉到“评什么”与“怎么评”两个问题,教师都必须作认真而又仔细的研究。”

教研员齐浦扬先生评课说:“桂亦萍老师将传统的批注和点评成功地运用到现代文阅读教学,运用到语文学习的全过程。初一的语文课堂因此显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教师课前的精心设计也因此化为‘愤悱’状态中的学生主动探索的新知。从学生到位、规范的批注和客观中肯的点评看,从师生配合默契的程度看,这堂课的成功是教师长期培养的必然结果。”

语文特级教师肖家芸校长的评价是:“批注法面对全体学生,发掘学生的潜能。学生对字、词、句、修饰语、关键句进行批注,用自己的能力所得到的发现正是老师要教的东西。对有些学生没有发现而老师认为有必要讲的东西,桂老师提供了思路让学生去发现,适当的点而不拨,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有发现和反馈的机会。善于相机点拨、激发学生,讲解新旧牵引,温故知新,既加深学生的理解,又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显示出教师良好的素质,课教得很活。”

总之,经过实践,我感受到:批注法以教授知识为手段,以提高学生的价值判断力为目的,符合新课标的阅读理念,它必将唤醒学生的心灵,培养有创见的公民。

【参考文献】

[1] 蔡笑晚.我的事业是父亲[M]. 广西:接力出版社2007年5月第一版,62页

[2] 语文七年级第一学期(试用本)第2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23页

(作者单位: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张江实验中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语文课堂,要翻转的究竟是什么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批注式阅读能力的研究》
小学语文转变教与学行为方式经验文章
干货!“统编”语文教材使用指南来袭
第三届“圣陶杯”课堂教学展示课现场评课实录
【游学以开眼界之南通游学篇】赛课,在学生一言不发的时候 ——观第五届“中语杯”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