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8岁男孩过度劳累而死,最后那句话刺痛了无数父母

听过最有道理的一句话:对父母来说,逼孩子比逼自己容易多了!

不是不能逼,前提是把握好度

在网上看到一个新闻,8岁的孩子在写作业时突然流鼻血,然后趴在桌子上睡了;后来家长怎么叫都叫不醒,于是赶紧把孩子送去了医院。

到了医院经过医生检查,发现身上多处脏器功能已衰竭,,经过全力抢救,孩子中途醒了一次,说“妈妈我好累,想睡觉”,之后,再也没有醒来。

医生说,最重要的原因是孩子没有求生意识,他觉得活着太累了,也就是说,他是过劳死的,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过度劳累呢?

原来孩子的妈妈很要强,不希望孩子平庸,所以从孩子幼儿园开始就报各种补习班,周末也没有休息过,孩子承受不住了,选择这样的方式离开。

他的母亲尽管再自责也没用,孩子也回不来了。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父母的心愿,但是不顾孩子的感受,拼命地给孩子加负担,最终会让孩子累的踹不过气,毕竟孩子的承受力就那么点。

即使是董卿,她也表示,自己只有做的足够好,才不至于自卑;但什么程度是足够好呢?只有她自己知道。

逼孩子的背后,是焦虑的父母

每一个喜欢逼孩子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焦虑的父母,有三种类型:

一种是他们自己很平庸,寄希望在孩子身上,替他们翻盘。

一种是他们自己做不到,又怕孩子跟他们一样没本事。

一种是他们做到了,更不允许他们的孩子平庸,否则会被人笑话。

归根结底,他们是在怕,怕孩子没出息,怕孩子以后过上不好的生活,更怕孩子给他们丢面子;所以,他们要跟随“潮流”,报各种补习班,好像不报补习班,孩子就没出路,自己就落后了一样。

35岁的一位浙江妈妈,在一次聚会回来后,崩溃大哭,原因竟然是朋友的儿子太聪明了,比自己儿子小一岁,读幼儿园小班,竟认识快1000个汉字,上4个英语培训班,看得懂英文绘本……

“和别人家孩子一比,落差太大,我好崩溃”她说。

随着教育水平的提升,家庭重心的下移,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父母在关注孩子的同时,投入了更多的期许。

有时,他们看着孩子在玩时,会想到“玩物丧志”四个字,看到孩子看电视时,心里会担心孩子落后,因为别人家的孩子可能正在学习;即使是看着孩子熟睡的面孔,心里也在描绘他长大后的场景。

在社会风气“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影响下,他们感到焦虑也是正常的。

据“中国亲子教育现状调查报告”数据显示:87%左右的家长承认自己有过焦虑情绪,其中近20%有中度焦虑,近7%有严重焦虑。

所以,他们怕自己不逼孩子一把,会是自己的失职。

我只想说庸人自扰之。

逃不掉的“别人家孩子”的魔咒

为什么父母会焦虑?因为他们看到了别人家的孩子,看到了别人家孩子的优秀,怕自己孩子被比下去。

《少年说》里一位女孩站在高台对着父母喊,“有一个人,他十项全能,他什么都好,他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可你自己孩子也很努力,为什么你不看一下!”。

总觉得自己不管做什么,永远都比不上别人家的小孩。

我们都是被比较过来的。

小时候希望快快长大,等到独立了,父母就不会再拿自己跟别人比较了;殊不知,自己为人父母时,会忍不住地跟人比较,比房子,比车子,比孩子;比较就成了一个魔咒,一代一代延续下去。

孩子考试了,我们会忍不住地关心别人考了多少,然后心里做个比较;别的孩子拿奖了,我们心里忍不住地羡慕;别人买房了,我们也会忍不住地抱怨自己老公没本事。

所以,我们总是处在比较当中,比较来比较去,却忘记最初的样子,孩子一出生时,曾发誓要好好爱他,和老公结婚时,发誓要同甘共苦,经营家庭。

其实,我不是不赞同比较,因为适度的比较可以激发人的斗志,但是前提是选好对象,把握尺度。

你可以拿自己的老公作比较,但是不要拿孩子作比较,因为孩子不能理解大人的意思;还有就是把握度,不能每天把比较挂在嘴边,任谁也受不了,即使是大人。

逼孩子要把握度

当然,我不是不赞同孩子报兴趣班或者复习班,但是要重质不重量

例如学习,孩子哪门差,就让他报哪门,不需要每门都报,既浪费钱还浪费孩子的精力。

有的放矢,不要为了寻求心理安慰,什么都给孩子报,没有针对性地报班,就像瞎子一把抓,最后啥都学不好。

因为孩子的心理承受力就那么点,不可能全都学好的;就像让你同时炒两个菜,开两个火,你能炒好吗?不会,说不定连盐都放不好。

孩子童年时期如果连快乐都没有,那有什么意思。

还有兴趣班,我是建议让孩子拥有一项才艺的,可以让他有展示的机会和拥有掌声和羡慕的眼光,对孩子有鼓舞的作用。

在《向往的生活》一期节目中,刘宪华拉完小提琴,引起周围人的鼓掌和欢呼,AB就问他,你小时候是不是被父母逼着学小提琴的?刘回答,是,刚开始不情愿,后来很感激他们。

怎么逼孩子?我认为是在孩子的可承受范围内逼,并给予一定的空间,不可太紧,也不能太松;就像弹簧,不压不行,压到底更不行。

所以,逼孩子要适度,家长一定要真正理解这个意思。

孩子终究会活成自己的样子

其实,对于焦虑型的父母,或多或少能理解,可怜天下父母心,没有哪个父母不为孩子好的,但就是好过了头,要么是太溺爱,要么是太严厉,两种极端的教育方式都不可取。

看到过一句话,孩子终究会活成他自己的样子,有时你再殚精竭虑,他还是很平庸,有时你任由其发展,他反而很优秀,所以我们要做的是成为孩子的引导人,教给他正确的价值观,最终怎样看他的造化。

网络上有首很火的小诗:

有人22岁就毕业了,但等了5年才找到好工作;有人25岁就当上CEO,却在50岁去世,也有人迟到50岁才当上CEO,然后活到90岁。

世上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展时区,身边有些人看似走在你的前面,也有人看似走在你的后面,但其实每个人在自己的时区有各自的步程。

在这个浮躁的年代,很多人都在无处安放的焦虑中煎熬。可人生毕竟路漫漫,孩子的成才与否,在抵达终点之前又岂能轻易下定论。

所以,劝父母们多宽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爸妈,你焦虑吗?在为人父母的路上,请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 深呼吸
别让你的焦虑害了孩子!
“有毒”父母:不要让你的焦虑,毁了孩子一生!3招教你缓解焦虑
她不上学前班,10岁游历40个地区,旅途中长大的孩子是什么模样?
【教育读书】父母焦虑的四大病症,你中枪没有?
家庭教育中家长宜多用正向表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