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电影 - 夜店
   夜 店

电影《夜店》,上海文华影片公司1947年出品,黄佐临执导,石挥、童芷苓、张伐、周璇、石羽、韦伟主演。影片讲述发生在上海的一家下等客栈“闻家店”里发生的故事。

《夜店》原是柯灵与师陀根据高尔基的《在底层》改编的话剧,1945年由苦干剧团在上海公演。该剧对旧社会揭露之深刻,对白之精采,曾经轰动一时。搬上银幕时,柯灵对原剧进行了再创作,在人物刻画和情节、场景的安排上更加中国化、电影化。

解放前的上海,很多底层人寄居在闻家店,正可谓三教九流,鱼龙混杂。落魄少爷金不换靠妻子卖淫为生;赖皮匠为妻子治病债台高筑;走方卖药的金老头讲义气;巡捕石敢当呆头呆脑;报贩牛三乐天知命。而开店的老板闻太师(石挥 饰)则是八面玲珑、阴险狡诈。老板娘赛观音水性杨花,放浪不羁。她先是与小偷杨七郎(张伐 饰)私通,不想后者竟然爱上了她那善良敦厚的石小妹(周璇 饰)。妒火中烧的赛观音,从此对妹妹百般欺负,并与姘头小方密谋毒死闻太师,卖掉石小妹。而此时,决定重新做人的杨七郎,正准备和石小妹私奔,正撞见告发他与妻子私通的闻太师。两人扭打在一起,闻太师毒发身亡。杨七郎成为嫌疑犯锒铛入狱……

-我  们-
1947年
文华影片公司

导演:黄佐临

黄佐临(1906~1994),我国著名的戏剧,电影艺术家,导演。原名黄作霖,广东番禺人,生于天津一个洋行职员家庭。解放前夕,他积极投身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下剧影协会。新中国成立后,黄佐临的爱国热情和创作激情更是与日俱增,作为上海人民艺术剧院的创始人之一,他更是一位始终与祖国共命运,以戏剧为生命的优秀导演艺术家。他时代脉搏感十分敏锐。他关注时代需求,关心人民生活,是一位以排演优秀现代戏而著称的艺术家。
1947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假凤虚凰》。1949年,自编自导儿童电影《表》。1954年,担任电影《双推磨》的导演。1958年,执导《三毛学生意》。1962年,提出“写意戏剧观”的理论。1980年,执导《陈毅市长》,该片获得中国文化部优秀影片奖。1988年,黄佐临获得中国话剧研究振兴话剧导演奖(终身奖)。1990年,出版文集《我与写意戏剧观》。1994年6月1日,黄佐临在上海华东医院因病逝世,享年88岁。


周璇(1920-1957),出生于江苏常州,1930年代至1940年代上海著名影星、歌星。12岁加入明月歌舞团习艺。14岁参加电台歌星比赛,获亚军,被誉为“金嗓子”。1935年从影,在《美人恩》中扮演角色。
此后,相继加入艺华、新华、明星等影片公司任演员,主演《马路天使》等影片,成为当时最受欢迎得女明星。之后,又加入国华,华影等公司,主演《西厢记》,《红楼梦》等影片。抗张胜利后,赴香港主演《清宫秘史》等电影。她演唱的电影插曲《天涯歌女》、《四季歌》、《夜上海》亦在华人地区流行。
1950年返沪,1951年因突发精神病而被送入医院治疗。后拍摄影片《和平鸽》时受到刺激,1957年9月22日,周璇在上海病逝。1995年获得中国电影世纪奖女演员奖。

童芷苓(1922-1995),祖籍江西南昌,出生于天津,京剧演员。
童芷苓早年曾在圣功女学、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学习,后回家从师学艺。11岁时便出演《女起解》,此后又演过《武家坡》、《虹霓关》等。1939年,与其父童汉侠一同组建公益社(后改名为苓剧团,其父任社长),演出过《大英杰烈》、《奇双会》、《花田错》等剧目。同年在《大风报》主编沙大风介绍下,拜荀慧生为师,后曾出演《霍小玉》、《元宵谜》、《香罗带》、《红娘》、《红楼二尤》等荀派剧。同时她还钻研四大名旦其余各派之长,曾自学程派《锁麟囊》,1947年又拜梅兰芳为师。后在上海定居,1955年加入上海京剧院,排演过《二度梅》、《赵一曼》、《尤三姐》、《武则天》、《送肥记》、《海港》等风格各异的剧目。同时她还经常涉猎电影,《尤三姐》、《宋士杰》、《傲蕾·一兰》等影片中都有她的身影。文革后任教于上海市戏曲学校。1987年前往美国定居。1995年7月6日在美逝世。
童芷苓戏路极宽,不拘成规,表演细腻,善于刻画人物。她的嗓音甜润妩媚,她的唱腔声情并茂,她在唱法上,以“荀派”的爽朗俏丽为基调,适当揉和“梅派”的典雅华贵和“程派”的含蓄委婉,于豪放中有细腻,在柔媚中见端庄,令人感到清新别致,独具一格。她的念白功力深厚、情绪充沛、节奏鲜明、感人肺腑。她的表演不拘成规,善于将传统技巧的运用与人物性格的刻画相结合,塑造各种性格迥异的妇女形象。她多才多艺的非凡才华,一直为世人所称颂。
童芷苓之兄童遐苓、童寿苓,妹童葆苓,弟童祥苓皆为京剧演员。

张伐 (1919-2001),原名张大民,黑龙江哈尔滨人,1940年入上海剧艺社任演员,后相继入上海职业剧团、苦干剧团、上海艺术剧团任演员。演出话剧《蜕变》、《阿Q正传》、《夜店》、《雷雨》等。1947年起任文华影业公司演员,在《母与子》、《太太万岁》、《夜店》等影片中扮演角色。后在启明影片公司、中电二厂参加拍摄《鸡鸣早看天》、《街头巷尾》等影片。
建国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在《翠岗红旗》、《伟大的起点》、《幸福》、《黄浦江故事》、《金沙江畔》、《红日》、《家庭问题》等十几部影片中扮演角色。

韦伟,1922年5月17日出生,今年99岁。原名缪孟英,广东中山人,1941年在上海参加职业话剧团,1948年主演《小城之春》。1951年后在龙马、长城、凤凰等公司主演了《江湖儿女》、《一年之计》、《妹妹曲》、《少奶奶之谜》等影片。1960年息影。

石挥(1915--1957),原名石毓涛,天津杨柳青人。中国影剧史上才华横溢、特立独行的天才,视艺术为生命的、纯粹的现实主义大师,享誉上海的“话剧皇帝”,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影坛巨擘。作为演员,代表作有话剧《大马戏团》《秋海棠》及电影《假凤虚凰》《太太万岁》《哀乐中年》等;作为导演,代表作有《我这一辈子》《关连长》《鸡毛信》《天仙配》《雾海夜航》。1957年,石挥被划为“右派”,后登上“民主三号”邮轮悄然离沪,从此再无音讯,谜案至今未解。其创作生涯虽短暂,作品却历久弥新,影响了几代人。

石挥有一个哥哥叫石毓浔,笔名杨柳青,曾担任《关连长》和《我这一辈子》的编剧。还有一个弟弟叫石毓澍,是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
石挥有一个外甥,在话剧领域几乎可以向石挥看齐,就是于是之,上译厂配音演员于鼎是于是之的堂兄弟。
石挥在上影厂曾经成立五花社,他担任社长,成员有白沉、谢晋、沈寂和徐昌霖。

石挥的表演是把角色的灵魂植入自己的身体,导演黄佐临评价石挥的演技是生旦净末丑各种角色全都精通,悲剧、喜剧、闹剧和正剧都能演好,他是我国极其稀有的表演艺术家。

石挥曾经的恋人周璇,他们俩曾经是那么的般配,被电影界称之为天造地设的神仙眷侣,甚至还定下了婚约,只是后来由于聚少离多和风言风语,两人渐行渐远。
石挥曾对朋友说,他觉得世界上只有两种人最可爱,一个是母亲,另一个是孩子。石挥在拍摄影片《母亲》时认识了京剧女演员童葆苓,在相处过程中产生爱情。由于石挥比童葆苓年长16岁,起初童家不接受,但在童葆苓的坚持下,两人还是在1954年结婚。婚礼很简单,还邀请了新娘的同事,当时还在唱戏的王晓棠。
只是短短的婚姻只延续了三年多。1957年11月,石挥突然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海老电影:《夜店》(1947年摄制)
老电影经典主创人员导演篇之十七:《石挥》
怎么办:京戏日渐单薄,因为不正经的戏被观众疯狂欢迎
他是“话剧皇帝”,与妻子新婚四年后 便英年早逝,实在让人感叹
石挥的爱与哀愁:与周璇有缘无分,娶小16岁妻子,42岁投江自尽
【引用】 记忆中的老影星之三十七影坛瑰宝石 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