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豫湘桂大溃败的回看(2)
userphoto

2023.01.19 北京

关注
豫湘桂会战的首场战役是豫中会战,日方称之为“京汉作战”或“河南会战”,日军的作战目的是打通平汉线南段。

1944年春,日军华北方面军在深感兵力不足、难以维持占领区的情况下,进一步调整部署,抽调兵力向豫北集结,进行豫中作战前的准备。在豫中方面,首先抢修黄河铁桥,重建邙山头据点,并将平汉铁路北段由小冀修复至黄河北岸。至4月初,日军先后从东北和华北地区抽调兵力,包括4个师团、4个独立旅团、1个坦克师团和1个骑兵旅团,共计约15万人,由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指挥。至4月中旬,日军第62、第110、第27师团、坦克第3师团及独立步兵第9旅团集结于博爱以东、新乡以南黄河北岸地区,第38师团、独立混成第7旅及骑兵第4旅团,集结于开封附近地区,第69师团、独立混成第3旅团集结于垣曲地区,并将郑州以北黄河大铁桥完全修复。为配合豫中作战,日军另以主力位于湖北、湖南北部、江西中部和北部的第11军独立第11步兵旅团由信阳北犯,沿平汉线南北对进,分路向豫中进攻。

中国方面,第一战区在汜水、广武、郑州、中牟、尉氏河防一线和许昌、遂平之平汉铁路沿线以及密县、临汝、襄城、洛阳等纵深地区,部署有8个集团军共17个军,总兵力约为30万。第一战区在察觉日军的大规模进攻企图后,进行了一定的准备。计划以沿河防及平汉铁路线地区构成守势地带,凭借据点工事阻击日军,以纵深地区构成攻势地带,待机向深入豫中之日军实施反击。由此看来,在豫中会战中,中日双方的兵力之比大约为二比一,而且第一战区没有像日军一样的机械化部队,反坦克武器更是少得可怜,所以,在地处平原的豫中与日军机械化部队作战,第一战区并不占优,反而处于劣势。


1944年4月17日夜,中牟方面日军第37师团及独立混成第7旅团首先从三王、中牟、傅庄强渡新黄河,与第一战区守军展开激战,至18日凌晨,日军渡过黄河,向第一战区守备河汜的暂15军发起猛烈进攻,经激战后突破暂15军阵地,分路向郑州、新郑、尉氏、浦川等地突进。4月21日,日军攻陷了新郑、尉氏,暂15军及其他守军部队退守许昌西北地区,4月24日,密县失陷,中国第85军转守西部山区,阻击日军进攻。4月25日,日军第110师团攻占虎牢关,守军第96军一部退至巩县,日军第12军主力在新郑以南地区集结,作下一步进攻的准备。

1944年4月27日,日军第12军下达了进攻许昌、郾城及向左迂回的作战任务:以第62师团进出至许昌西南颍桥镇一带,阻截守军向西南山区撤退和由西南方向向许昌增援的通路,尔后准备向禹县进攻;以第37师团从北、西、南3个方向攻击许昌城,尔后以主力向舞阳进攻,以1个联队归第27师团指挥,向郾城方向追击,占领郾城后,留1个大队守备,主力归建;以第27师团在攻占许昌后指挥第37师团的1个联队攻占郾城,与第11军派出北上的部队会合后转归第11军指挥;以独立混成第7旅团由东面攻城,攻占许昌后留一部兵力守备许昌,主力准备向禹县前进;令骑兵第4旅团在许昌战斗后进出至北舞渡附近,准备沿旧县、宝丰向临汝前进;以战车第3师团以2个中队配属第37师团攻城,主力在攻占许昌后准备向临汝推进。预定30日晨开始攻击。

当日军部署进攻许昌时,第一战区组织反击,令汤恩伯“以第29军全部以第13军两师击灭密县之敌”。汤恩伯令第13军配属暂16师由禹县北向密县实施反击。这次反击虽然使日军第110师团暂时转为守势,但对日军第12军主力围攻许昌并未产生影响。

汤恩伯没有掌握日军的动向,没有料到日军会以如此大规模的兵力进攻许昌,而许昌是日军所势在必得的。许昌是平汉路上的交通枢纽,日军意图歼灭汤恩伯兵团主力,如果占据了许昌,汤兵团的主力就会像被磁铁吸附一般牢牢控制在日军手中,随时都有被围歼的危险。

1944年4月29日夜,日军第62师团首先行动,迅速攻占第20师防守之颍河两岸阵地,掩护其他部队进入攻击的出发位置。1944年4月30日拂晓,日军在炮兵、航空兵火力支援下开始攻击。守军新29师依托工事顽强抗击,日军伤亡甚众。激战至下午,守军伤亡惨重,日第37师团第225联队及战车第3师团第13联队分别由许昌城西和城南突入城内。经巷战后,新29师于当夜在城东北角突围,突围过程中师长吕公良阵亡,残部逐次向叶县方向转移。

日军“华北方面军”认为,在国民党军中,第八战区的第1军和第一战区的第13军分别是第八战区和第一战区中的精锐核心部队,只要歼灭第一战区的第11军,就可以令汤兵团崩溃。

日军第12军主力于1944年5月2日开始向登封转进。5月3日,日军战车第3师团已突抵郏县,5月4日,日军第110师团突进至登封西北约16公里的圣水附近,切断了登封与偃师的交通线,战车第3师团亦于5月4日占领临汝。随后,日军战车第3师团在守军第85军到达临汝之前,已于5月4日拂晓占领临汝,守军第47师与第85军向临汝以南退走。日战车师团继续西进,当晚即进抵伊川以东附近渡河,切断了第31集团军的后方联络线。其机动步兵第3联队及战车第13联队一部,于当晚突进至洛阳南方的龙门附近,这样的情况说明日军完成了对第一战区第9军和第13军的分割包围。5月5日,第9军突围,向颍阳镇撤退,途中遭日军节节截击而溃散,损失重大。得悉颍阳一带已为日军占领,遂于6日夜退向嵩县东北收容整顿。与此同时,原在告成、白沙地区的第13军及暂16师及预11师亦于5日黄昏前突穿日军白沙以南的封锁线向临汝方向撤退,沿途亦遭日军战车部队的不断冲击,损失十分严重,后在第85军掩护下,才得以穿越临汝以东封锁线南下,向半扎附近集结。防守巩东、金沟至老饭沟一线的第4集团军在第9军和第13军等突围溃退后已形成孤立突出,于是便根据汤恩伯的命令向洛阳西北地区转移,至5月8日亦退至陈凹附近。至此,汜水、登封主阵地全部被日军占领。

就在日军第12军与第一战区汤兵团主力激战正酣时,日军“华北方面军”也在调集兵团策应第12军作战,派遣了第1军第69师团第59旅团5个步兵大队及独立混成第3旅团3个大队于5月9日夜由垣曲渡黄河攻略渑池,由日军第69师团师团长指挥,担任河防的新8军暂29师及河北民军一部稍战即退,所以日军在5月11日就攻占了渑池,并在渑池获得了大批粮食、弹械,切断了陇海路。

日军第1军的策应12军的部队不仅从西面对洛阳形成了包围之势,还对第八战区形成了威慑,使其难以增援第一战区。

1944年5月12日,日军第37师团第225联队击败第12军第81师,接着占领嵩县。汤恩伯兵团各军间的联络被割断。13日,日战车第3师团一部击败刘戡兵团的暂4军,攻占磁涧;第47军亦放弃新安南退,撤向洛宁。日军紧紧追击,14日占宜阳,15日占韩城,17日占洛宁,20日占卢氏。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在作战中以身殉国。第一战区的第4集团军、第36集团军、刘戡兵团等部队均退至闵乡附近地区,战区司令长官部移至闵乡东南的官庄。此时汤恩伯兵团早已溃退至伏牛山地区,洛阳陷于完全孤立。

日军“华北方面军”还将防守北平的第63师团师团长野副昌德率所属步兵第67旅团及3个独立步兵大队调往郑州,并指挥独立第9旅团及第12野战补充队(称“菊兵团”或“野副兵团”)参加进攻洛阳的行动。接下来,日军兵锋直指中原重镇洛阳。

防守洛阳的第15军(包括第64师、第65师)及第94师共有7个团的兵力,其中,第94师担任城厢区(靠近城的地区)守备,第65师担任邙岭区(城北)守备,第64师担任西工区(城西)守备。日军则以菊兵团为主攻,将第110师团第163联队第1大队、独立混成第1旅团的步兵第74大队、独立混成第2旅团的步兵第5大队、独立混成第9旅团的步兵第38大队及野战重炮兵第6联队的1个大队。连同菊兵团本身的10个大队,共计14个步兵大队、1个重炮兵大队。

1944年5月17日,菊兵团各部队全部到达洛阳周围。兵团长野副昌德决定18日开始进攻洛阳。当天,除城北邙岭区仍为第65师防守外,城西、南、东三面日军均已迫近城垣。在守军坚强抵抗下,日军的多次突击均被击退,激战终日,毫无进展。

经过连续进攻,1944年5月21日至23日,日军先后攻占邙岭区内后洞、上清宫、苗家岭等各要点,守军退入城中。1944年5月24日,日军对洛阳城发起了总攻,日军战车第3师团及其机动步兵很快就城西北角突入城内,而后,第63师团亦突破城东北角。当日傍晚,日军的坦克冲入城内,中、日双方军队展开激烈的巷战。第15军军长武庭麟下令各部队各自夺路突围。黄昏后,大部撤出,未接到命令及未及撤离的官兵仍英勇地进行逐屋争夺战。激战彻夜,至25日晨,日军完全占领洛阳。

在豫中会战的37天中,中国军队就失去了38座城。日军则打通了平汉线南段,并占领了沿线各要点及古城洛阳,击溃了第一战区的主力部队,实现了战役的目标,据台湾国民党当局的《抗日战史》记载,第一战区在此次战役中伤亡官佐817员、士兵18327人,日军伤亡4000人;据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统计,日军伤亡3350人,中国军队阵亡32290人,被俘7800人。第一战区在战役结束后所作了《会战之检讨》,其中指出:“此次中原会战,挫师失地,罪戾难辞。”因此,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和副司令长官汤恩伯均被撤职。


回看豫中会战,其失败的原因中,有几点是其特有的,与豫湘桂会战整体失败的原因不同的,需要重点关注的。


一,第一战区部队战斗力不足,第一战区有很多“暂编”部队,这些“暂编”部队的士兵多是集训处的补充兵,此外,精锐部队中也有不少士兵是集训处的补充兵。二,作战中日军破译了中方的部分关键电报。三,日军集中使用战车部队。四,因油料等原因,中美空军于豫中会战出动仅400架次,而日军出动达1700架次,日军出动架次是中方的4倍多。五,具体会战部署失误,豫中地势平坦,均系旱田,便于日军的机械化部队和骑兵的运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军队理应利用黄河防线滞缓日军的,并应将主力放在嵩山、伏牛山等山区与敌人决战,而统帅部和第一战区却在平原地区与日军的激战中耗尽了战力,等到退到山区已经溃不成军。四,汤恩伯以贸易养军,商业气息腐蚀了部队战斗力。五,汤恩伯与蒋鼎文的矛盾导致“将帅不和”,在豫湘桂会战中,蒋介石与史迪威的矛盾导致“将帅不和”,具体到豫中会战,“将帅不和”体现在蒋鼎文与汤恩伯争权夺利,不仅同一战区指挥不能统一,而且实际形成两个战略集团,并相互勾心斗角。

最后一点原因,是部队军纪在败退时很差。1943年河南大灾,河南参议会和人民群众说:“河南灾荒除水灾、旱灾、蝗灾外,还有汤灾。”(但亦有记载,1942年,河南发生特大旱灾,汤恩伯自当年10月至第二年5月,曾组织所部展开救灾运动)。汤兵团在败退过程中,保甲乡长逃跑,仓库存粮被抢空,部队“数日不得一餐”,有部分部队不守军纪,抢百姓蔬菜、猪、鸡食用,导致百姓不满,所以就导致了汤兵团在撤退过程中得不到百姓的帮助,反而受到了百姓的攻击(老百姓中存在汉奸,或日军伪装成老百姓的情况应该也是存在的)。

豫中会战以日军胜利,国民党军失败告终,这场战役使日军打通了平汉线南段,接下来,日军将继续进行打通大陆交通线作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橡树 | 许昌战役与吕公良将军殉国记(上)
兵力五倍于敌却还惨败,国军为何惨败豫湘桂会战?
长衡会战之:长沙陷落(第四次长沙会战)
抗战中的战略战术分析
中国抗日战争之太原会战(附图)
武汉会战:国民党集中120万兵力 日军倾全国之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