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个春节,江西“抗癌厨房”又有新变化

在江西省肿瘤医院一墙之隔的小巷里,万佐成、熊庚香夫妇的“抗癌厨房”已经营业19年。只要付一块钱就能在这里给躺在病床上的亲人亲手做顿热乎饭菜,那是家的味道。中国之声新春特别报道《过年好》今天播出《19个除夕的陪伴,我就是想给他们一个短期的家》。

夫妇坚守爱心厨房19年

除夕仍然陪伴患者家属

今年春节,年近七旬的万佐成和熊庚香夫妻俩还是守着他们的爱心厨房,这是第十九年。孩子心疼父母,想着接他们到家里踏实吃顿团圆饭。除夕这天,老两口放心不下小巷里的炉火,守到了晚上8点才回家,吃了顿饭又回来了。

凌晨3点,他们就起床把26个炉子的煤球点好火,灌满29个开水瓶,煮好5锅大米粥。日复一日,这样的作息早已成了习惯。

万佐成说,每年从腊月二十八到正月初八,这几天都是免费提供厨房,“因为到这里过年的人都很困难,没有办法,到外面买也很难买到。”

△爱心厨房南昌台/尤佳卓摄

从最初他们炸油条时,有患者家属来求助,他们把“多余的火”免费提供给对方为病人炒菜,到后来一拨又一拨肿瘤医院的患者家属把这里当成温暖的家。过年了,这些天来炒菜的家属比平时少些。

熊庚香说,别人不能回去过年,他们看着也难过,“这一年也就是一次的事情,就是希望这些病人都回家,身体健康,不要到医院来了。”

志愿者春节帮忙一起张罗

夫妇俩收获众多病人家属感谢

春节前,在志愿者的帮助下,“爱心厨房”挂上了红灯笼,贴上了对联和福字。志愿者喻芳说,他们愿意陪着老两口一起在厨房里张罗。

“我们给爱心厨房定制了专属的春联,和病患家属一起包饺子、烧红烧肉,让他们能够感受到温暖,就像在自己家里过年一样。”

△爱心厨房南昌台/尤佳卓摄

又过了一年,露天厨房墙上的电话号码更加密密麻麻。这些都是使用过厨房的患者家属留下的,为的是表达感谢,邀请老两口有机会能去自己家中作客。在万佐成和熊庚香看来,他们只是做了“普通的事”,在别人遇到难处的时候搭一把手,换来的也是最真诚的感谢、最深刻的铭记。

病人家属李阿姨和万佐成夫妇再熟悉不过,这个春节,他们又见面了。这一次,李阿姨的状态不错。“你是不是染头发啦,这样年轻多了。”“染了下,我孙子马上结婚了。”哎呀,要给我们发喜糖啊。”“好哦,肯定给你们发。”

抚州的周女士从去年6月份开始陪着爱人在南昌治病。每一次住院复诊,她都是在“爱心厨房”烧菜给生病的丈夫吃。“来了第七次了,20多天来一次。这个厨房很方便的,起码这里是自己烧的,吃着干净,在外面吃得不好,又贵。”

上饶的金女士陆陆续续在这里做了一年的饭,她的丈夫也是肿瘤病人。“他就想吃家里做的,这里自己做猪脚、猪心、鸭子、鸽子,又不用带酱油和醋,自己做就能吃一天,还吃得放心。”

△爱心厨房南昌台/尤佳卓 摄

爱心人士帮老两口补拍婚纱照

希望有更多人加入爱心厨房

这么多年守着爱心厨房,万佐成总觉得亏欠老伴儿。不久前,有爱心人士帮他圆了一个心愿。

前不久,万佐成和熊庚香化了妆,做了发型,穿上大红色中式服装,在爱心厨房门口补拍了一张结婚纪念照。拍照这天,熊庚香笑得像个20多岁的姑娘。

照片洗出来嵌入白色的相框里,摆在了爱心厨房的一角。万佐成说,以前都没拍过婚纱照,“拍的时候感觉很幸福,有这么多人关注我们”。

2021年,老两口当选全国道德模范,还来了一趟北京,算是这么多年来第一次出远门。

万佐成说,他们是以微薄之力帮助一下别人,“现在年纪也大了,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加入这个厨房,把它传承下去。”

熊庚香则说,有病人自己就安心不了,“我希望没有病人,大家都健健康康的。”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年后,我才看懂这对夫妇有多“傻”
他们用美食,挽救了无数癌症病人
江西抗癌厨房,炒一个菜1元,大年夜也不休息,18年帮助数万人
7年不涨价的“抗癌共享厨房”面临关门!在线求助……
“抗癌厨房”于平凡中传递动人力量
全国有名的南昌抗癌爱心厨房,已经大变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