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你一招“观舌知病”

  最近看舌诊的书,觉得挺有意思。

      好玩儿,有用,是那么回事儿。

     中医诊断讲究望闻问切,其中“望诊”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望舌。通俗一点讲就是:“伸出舌头,让额给瞅瞅。”

     今天结合最近遇到的几例患者,包括我自己的舌质,教大家一招“观舌知病”。说是教,其实也只是分享一点我自己看到的学到的一点点小经验,我觉得中医有时候应该也是有趣的,可以一看就懂的。某虽不才,愿意一试。这个经验有个略显高大上的名字——独处藏奸。

        当然,这个高大上的理论名字肯定不是我说的(我是真没那么深厚的功力),这个名字是明朝时期一位非常非常有名的医生张景岳提出来的,这位大明王朝中医界的“扛把子”说这话啥意思呢?你可以简单理解一下就是哪个地方看起来很特殊或者很不起眼,那个地方往往就是疾病的关键所在。

        这其实是把病邪拟人化了,景岳兄的意思其实就是告诫所有医生,在诊治疾病时要独具慧眼,即使疾病这个奸邪像狡猾的曹操一样割须弃袍隐藏自己,你也能在众多敌兵中分辨出哪个是敌军主将。

        有些人乍一听觉得这老兄说的不是废话吗?看起来特殊的地方可不就是有病吗?“春风一笑惹人恼,青春美丽痘难消”,满脸的大疙瘩肯定是不正常;“何处秋风起,头发满地生”,年纪轻轻就谢顶,肯定不正常;“舌苔白厚腻,吃凉就窜稀”,肯定也是不正常。不学医我也知道,还用那位仁兄来教?

       在这里我要再解释一下,张景岳提出的“独处藏奸”是中医在收集四诊资料时用于帮助诊断的,是指独特的脉症往往是疾病的主因,医生应该独具慧眼,于特别之处找出病的症结所在。不是简简单单只是针对外部的症状来说哪里有问题。

     下面就结合舌诊,用独处藏奸理论教大家一招“观舌知病”的技能。

       这也是我在读张坚《舌诊十讲》时学会的。然后结合自己临床经验验证,才敢拿出来说上几句。

       话说明朝时期名医辈出,除了刚才提到的那位张景岳仁兄之外,大家最熟悉的应该是写出煌煌巨著《本草纲目》的李时珍了。遥想当年,这位老兄违背老爹一心让他考公务员的意愿,立志弃科举而学医,并写了一首表明自己心志的诗送给他老爹:

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

         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

每次读来不禁让人动容,医学界的伟人,李时珍是当之无愧的!

       今天要讲的舌诊跟明朝的另一位名医有关,他提出的舌诊理论至今仍是舌诊的主流理论,指导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医师的临床诊断。

        这位名医就是明代医家王肯堂。他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提出身体各脏腑在舌体表面的分属区域。他在著作《医镜·论口舌证》中写道:“凡病俱见于舌,舌尖主心,舌中主脾胃,舌边主肝胆,舌根主肾。”由于这段话比较简单,我就不翻译了,大家直接看图就明白了。

       (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这个图片你就知道了你的五脏在舌上各有反射区,那独处藏奸理论用到舌诊上就是,舌头上哪个地方不正常,其相应的脏腑可能就有问题。张坚老师就说:“看舌面前后左右,特别红的地方是病,苔特别厚的地方是病,特别陷下去的地方是病,特别凸起来的也是病。”

        下面我就简单讲一下最近遇到的两位患者,她们的舌相很好地对应了上图脏腑反射区及独处藏奸理论。

独陷下者是为病

      首先大家看一下上面这两张图,如果你的记性不算坏,那我在这两张图里面标注的位置相信你应该还记得对应的是人体的哪些脏腑。(记性不太好或者没认真去看的小朋友已经偷偷开始往上翻那张舌诊图了)

       这两张图舌体都有很明显的特征,舌体某个部位有明显的凹陷,然后翻一下上面的舌诊图你会发现,凹陷部位对应的脏腑正是脾胃。

        这两张图是我最近诊治的两位患者,图一的患者临床症状是纳差(吃不下),腹胀,腹部不适,有时觉得胃痛,吃凉的东西会更明显,同时脾虚痰湿水饮上泛引起头晕心悸,服药后症状均已消失。(这位患者为啥凹陷部位一路高歌猛进直接到了肾的区域我也有些搞不懂,但这位患者肾气肾阳是明显不足的,应该跟此有关吧)

        图二患者是一位脾虚湿困的患者,免疫力差,易犯困,易感冒,食凉腹痛,且有肢体水肿的表现(如果你不是专业人士不了解脾胃与水湿代谢的关系也没关系)

       这两位患者都有脾胃的问题,在舌诊上发现脾胃对应区有明显的凹陷,这就是独处藏奸理论之独陷下者是为病。

      相信刚刚学完这个理论的仁兄已经迫不及待去照镜子盯着自己舌头开始仔细研究一番了。

      学到这个理论后,我自己也是一把冲进了卫生间照镜子看了看自己的舌头,因为自己从小脾胃就弱,我当然可以算是印证这个理论的重要人证之一。发现自己舌体对应脾胃区后半部分的地方确实有些凹陷。

      好了,现在你们应该都学废了,又多了一个实(zhuang)用(bi)的技能。艺多不压身,挺好!

     中医的生命力在于实践,感兴趣的童鞋可以多多去学习,去实践,去印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舌头是身体健康的晴雨表,读懂它的诀窍在这里
舌诊十讲最新章节
舌象独红、厚、凸、凹均是病————论独处藏奸理论在舌诊中的应用
记住4个字,学会中医舌诊
舌诊系列文(二)——独红/厚/凸/凹是病
李氏全息舌诊与用药(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