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康熙打掉的五只“大老虎”



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康熙就反腐向大臣训话情节剧照图



        康熙二十六年,康熙有感于皇权再次受到威胁,早就想出手整肃大臣,但一直没有正当的理由。特别是没有一个敢于出头的家伙出现。康熙知道,如果自己强行出头的话,一来面子上过不去,二来也有违自己对大臣仁爱的形象。所以,康熙一直暗中等待。

  结果,康熙二十六年一个小刺头的出现,使得这个时机出现了。小刺头一现,才引出了二十七年的冲天大刺头。这个小刺头,就是陈紫芝。



小刺头拿掉大贪官


  张汧,是前明旧臣,顺治十六年时在山东做过知县,降清后,因为忠心清廷,对前明旧势力打击颇为卖力,因此非常得清廷欢喜。后来,到了福建为官,升迁速度虽然不快,但也是按部就班,官至布政使一职。后来,因为依附于大学士明珠,其秉性终于暴露,恃强凌弱、贪赃枉法,官至湖北巡抚,品级足有二品。张汧的所作所为,也不是无人知晓,但因为大学士明珠的身份,天下官员皆不敢参劾。


  然陈紫芝却像个刺头儿,脖子一梗梗,参劾了。康熙立刻命刑部侍郎塞楞额前往查探。哪知这位刑部副部长到了湖北后,却仅仅是抓了一些四五品的贪官来复命,同时,对张汧赞赏有加。


  为了表示自己对吏治的重视,张汧揭发荆南道道员祖泽深贪污金子7两、银子40两;枝江县知县赵嘉星贪污银子420两。同时,张汧还想借着承认小错误的机会以躲避大罪,他更是公报私仇参劾了通山县知县邢士麟贪腐,结果经查验并无贪腐只是能力不够而已。为此,张汧被降一级调动工作单位,以图蒙混过关。


  张汧和塞楞额以为康熙对此会满意,然此时康熙已经决心整顿吏治,向党争开刀,集皇权弱相权的主意已定。康熙很不满意塞楞额的处理方式,他本来是想借助张汧一案,掀起官场大浪,然这塞楞额竟好不觉察圣意,怎么能如此饶了塞楞额?康熙对塞楞额进行了一番批判之后,立刻命令直隶巡抚于成龙、原山西巡抚马齐、原左副都御使开音布三大员前往湖北审理案件。


  康熙二十七年二月底,三人最终查明案情:


  张汧在福建任上有较大的亏空,因此勒索属下官员和治下商人特别是盐商9万多两。湖广总督徐国相与巡抚同在武汉城内,竟谎称毫不知情,明显回护徇私。布政使胡戴仁、按察使丁炜对巡抚监督制衡不力,降二级调用。


  最终,于成龙等三大员拟定了判决:侍郎塞楞额徇情失实,皇帝问询时,他曾说过“如果说谎,甘愿被诛戮”,既然如此,那不如就完成他的心愿,给他一个斩监候,秋后处决吧。张汧、祖泽深贪污属实,判处绞监候。徐相国革职。推荐保举张汧的大学士梁清标、尚书熊一潇、户部侍郎王遵训、内阁学士卢琦、大理寺寺丞任辰旦全部革职。



清官打造的冤假错案



  康熙二十五年,一直潜伏在贪官堆儿里的48岁的大刺头郭琇,终于成了一名监督官员的官——江南道监察御史。一年半后的康熙二十七年正月二十二日,沉默许久的郭琇一鸣惊人。上奏康熙帝,弹劾对象竟然是一品大员河道总督靳辅。这道文章写得一气呵成、有理有据,一下子就将河道总督参劾下去了。


  然以今天的眼光看,这完全是一场冤假错案。清朝著名的清官汤斌、(小)于成龙等在其中起到了很不好的作用。


  靳辅,是清朝有名的治河名臣。为了治理黄河,他先后上书八次,对于黄河的有效治理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在他的努力下,黄河八年无大灾,但小灾仍然不断。为此,康熙皇帝对靳辅提高了要求,要知道,黄河治理问题直到民国期间仍然是大问题,在清朝初年,想彻底解决它。无异于痴人说梦。因此,面对二十三年后,黄河小灾不断的状况,康熙对靳辅越来越不满。关键的问题是,靳辅这个人还比较拧,对于自己的治黄方式方法认为很有道理,因此,对皇帝以及于成龙、汤斌等人的其他治理方式并不认同。更要命的是,靳辅的办法得到了明珠、徐学乾等人的支持。由此,康熙认定:靳辅这个人也是党争集团人物,虽然是归属于明珠还是徐学乾并不明晰,但却是双方都极力争夺的人物。


  康熙和靳辅的争论发生于二十四年秋。靳辅上奏要修一些减水闸、大坝,用以调节水势大小。康熙认为,这样做会迁移百姓对老百姓没有好处。就在争论之时,江苏的高邮、宝应等地发生湖灾,湖水泛滥淹了不少人畜、庄稼。靳辅修筑的大坝虽然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效果很令康熙不满。康熙很想把坝里面的水引入大海,便命安徽按察使于成龙前往负责工程修理。在工作中于成龙和靳辅又发生冲突。靳辅反对将水泄洪,原因是出海口高内陆五尺,如果发生海潮侵害更大,不如筑堤存水筑堤一丈五,拦水一丈。同时,靳辅连续要求修建多处大堤坝,康熙认为劳民伤财,效果又不好。因此,召集众人商量,半年后靳辅的意见被否决。同时,在康熙降罪几名支持靳辅大臣之后,朝廷上下对靳辅进行了全盘否定。康熙以靳辅劳苦功高为由没有革他的职务,仍任总督。但到了康熙二十六年底,靳辅的河道总督基本已经被架空。


  郭琇在二十七年正月突然发难,将靳辅过去的功劳不但全盘否定,而且说他无德无才,一切都听命于幕宾、科考无望的陈潢指使。最终,康熙二十七年,靳辅被罢官,陈潢惨死于狱中。


  靳辅被罢官后,于成龙等人继续加码,希望皇帝全盘否定靳辅,康熙颇感为难。全盘否定就等于必须找出靳辅的各种罪证,必须杀之。然靳辅对江河湖海的治理的功勋有目共睹,特别是对于京杭大运河漕运的维护。所以,康熙暗中命人四处查探,希望新任河道总督千万不要在对靳辅不利的情况下,真的将其全盘否定。同时,康熙又暗中调查靳辅,发现从事河务工作的人大多都力挺靳辅,心中对靳辅颇有歉意。自康熙二十七年被罢之后,到康熙三十一年间,靳辅除了在家中处理一些上到康熙,下到各级河道官员在水利方面工作的一些征询意见外,主要是修身养性。康熙三十一年二月,河道总督王新命贪污6万多两银子,康熙决定重新启用靳辅。靳辅以年老体衰为由推辞,康熙执意要求靳辅赴任。最终,靳辅病死在任上。



潜伏在贪官群中的清官



  郭琇的第一次弹劾塑造了冤假错案,那么第二、第三两次结果如何呢?


  第二次弹劾文章更是了得,直接弹劾大学士纳兰明珠,以及老上级余国柱,镶白旗大学士佛伦等人。当时,明珠正在过生日,几乎整个朝廷的官员都前往祝寿。当众人看到郭琇来的时候,非常诧异。就连见着二品以下官员仅仅是点头、五品官员以下则面沉似水的明珠都站起身来满脸带着笑。结果,这位仁兄,自己抓起酒杯,一饮而尽,将弹劾明珠的奏章给了他,并告诉明珠:老相国,这就是我送给你的生日礼物,再见!我明人不做暗事。


  不久,明珠被免职。郭琇弹劾明珠,有四种说法,其一是郭琇的正义之心;其二是受了康熙的指使;其三是郭琇为人机敏看透了康熙要整治明珠一党;其四是郭琇为了给汤斌报仇。康熙二十六年十月十一日夜,刚刚赴任工部尚书不到一个月的汤斌竟然死了,有一种观点认为,汤斌虽然有咳嗽气喘的老毛病,但一直不严重。此次,因此亡故乃是明珠、余国柱所为。


  第三次弹劾发出的时间是在第二年,即康熙二十八年,被弹劾的对象是康熙的宠臣大学士少詹事高士奇、原任右都御史王鸿绪和给事中何楷、修撰陈元龙、编修王顼龄等植党营私。其后,高士奇退休回家。康熙将郭琇与李光地、彭鹏、张鹏成为“清廉四臣”,或称“四君子”,可见对其多么信任。


  郭琇是42岁时前往吴江赴任的。当时,吴江县被天下官员避之唯恐不及,因为当时这个地方豪族权贵巨富云集,干不好得罪了任何一方都会被罢官,因此,往往即使赴任也会以各种理由拒绝。郭琇上任后本想能够以自己的能力干好,却不想他的上级余国柱(人称“余秦桧”)竟是一位贪腐官员。自康熙十八年赴任之后,到康熙二十二年这五年间,郭琇逐渐由一位清正的官员逐渐变成一个每天只知道吃喝玩乐、贪腐异常的官吏。


  就在这时,康熙二十三年新任江宁巡抚汤斌赴任,江宁官场大为恐慌。郭琇呢依然我行我素,毫不胆怯。郭琇如今都已经48岁了,可以说什么人都见过了。他有一种悲哀,天下乌鸦一般黑,如果四周皆是贪官,唯有你是清官,那么,你只有两条路是活路,一个退休辞职;一个同流合污。否则,只能被贪官们收拾死。他汤斌有什么能耐?他以前遇到的都是一些小贪官,而江宁、两江的贪官及其背后的权势那可真是吓死人呀!


  为此,郭琇毫不在意。就在这时,郭琇接到了汤斌的一封信,大概意思是:素闻你的劣迹,现在我来了,你必须洗心革面。否则,我不管你是谁的人,必然法办。


  其后不久,郭琇从其他贪官口中听说,户部尚书也就是郭琇的老上级余国柱捎话给汤斌,说:“汤老兄,你能得到江宁巡抚这个肥差,那是拜明珠大人之力。江宁巡抚乃是天下第一肥缺,这样吧,你不妨孝敬孝敬明珠大人,纹银40万两,你看如何?”哪知,汤斌冷冷一笑,只说:天下的人都知我汤斌每天只吃豆腐,衣服只穿羊裘,像我这种穷人,甭说40万两就是40两也没有呀。汤斌竟然硬生生地把户部尚书的要求给顶回去了,这下子明珠一党的人全都知道了,有些人听后对汤斌恨得咬牙切齿,有些人则暗自喜悦。郭琇就是后者,郭琇连忙前往江宁拜见汤斌,请他宽限一个月,还你一个新的郭琇。之后,郭琇就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勤政且能力超凡且不贪不占。


  当然,郭琇既然想当清官,那么就必须站稳脚跟,在封建官场站稳最好的方法就是忠诚于皇帝。郭琇的三大疏前两封多是针对明珠,河道总督靳辅与明珠一党交往颇多,除掉他其实也是敲打明珠,向朝臣透露信息,降低日后针对明珠做法的震撼度。


(摘自《帝国病毒:清朝三百年反腐风云》 文/李连利) 




新刊推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贪官变清官,康熙朝弹劾明珠、帝师,郭琇嬗变为铁面御史
即墨郭氏家族传奇(系列二)——郭琇的传奇经历,成也三疏,败也三疏
此人本是康熙年间的著名贪官,用清水冲洗衙门后,成了两湖总督
《清史列传》之郭琇列传(完整版)(注1)
缘何由贪变廉
中国通史:纳兰明珠的结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