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艺术鉴赏】王维| 不会弹琴的诗人不是好画家~

额……一千个画师眼中有一千个王维……



王维可谓少年得志,名传遐迩,但终其一生,仍然命途坎坷,还遭遇安史之乱。

21岁中状元,之后成为太乐丞。后来被伶人犯禁的事牵连,贬为济州司法参军。

25岁,王维离开济州,一番辗转,29岁时在长安闲居,学习佛学,并结实了孟浩然。孟浩然比王维大12岁,科举还是落第了,王维就写了首诗,劝人家归隐田园,别考了。可见王维那个时候已经被朝廷伤到心了。

送孟六归襄阳

杜门不复出,久与世情疏。

以此为良策,劝君归旧庐。

醉歌田舍酒,笑读古人书。

好是一生事,无劳献子虚。

31岁,妻子去世。从此不再续娶,一直独身。诗佛诗佛,大概那个时候,他已有了深刻的人生体悟。

但是他劝人家孟浩然归隐,他自己又很想入世,中国士大夫历来都有这种矛盾心理,又想进入体制内,又想要自由。

乱时被俘虏,安禄山逼他写诗,就像当年日本人逼梅兰芳唱戏一样。王维一直装病,也难逃安禄山魔爪,愣是给捉走了。

唐军收复长安,开始秋后算账,王维遭殃了,还好他暗地写了一首《菩提寺禁裴迪来相看说逆贼等凝碧池上作音乐供奉人等举声便一时泪下私成口号诵示裴迪》,这首诗算是表忠心,救了他的命,唐肃宗还给了他太子中允之职。那个时候王维都57岁了。

凝碧池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僚何日更朝天。

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长江积雪图》

《长江积雪图》绘大江之上,两岸群山绵延,枯树寒林,村庄房舍,落雁平滩,俱沉浸在茫茫雪意之中。题签“王右丞长江积雪图无上神品”,原作真迹难寻,仅见是宋人仿王维画风之作。

《雪溪图》

唐代的山水绘画与后世所常见的山水画迥然不同,唐人山水绘画常以青绿山水面目出现。这种山水画,满眼望去,青绿之色不绝,以“富丽堂皇”形容之,毫不过分。这种青绿山水的最典型代表是李思训。然而王维的绘画却并没有在与青绿山水上亦步亦趋,《雪溪图》便是典范。这幅作品是墨色创作,完全不见青绿之色,正与“雪溪”题名一样,作品黑白之色,与冬天下雪时那种灰色天空与皑皑白雪的自然之态完全吻合。应该说,雪景山水以墨色铺就,适得其所。

此外,唐代山水绘画中一般不用皴法,简单说来:画家先勾勒出山石的形态,然后以青绿着色,作品便告完成。一般以为,山水画的皴法,最早出现于五代时期。王维的《雪溪图》以墨色晕染烘托环境的同时,山石上也以并不成熟的皴擦来体现山石的阴影和质感。相比五代,王维这一技法提早了200年的时间,不能不说是山水绘画的一大进步。

《伏生授经图》

画面中这位身着“吊带衫”,右手持书卷,趴在案几之上,身披薄纱的长者就是伏生。这简单的人物作品背后,王维交代给我们一个秦汉之交的文化传承故事: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焚书坑儒,将大量图书焚毁。这些被焚毁的图书中,包括大量的儒家典籍。众所周知,秦国是信奉法家的,至于其他诸子百家的典籍,均可焚毁。这显然是一场人类文化的浩劫,大量图书被焚毁。然而,也有不少人意识到焚书的危害性,他们想出各种方法来保存图书。伏生就是其中之一。

伏生是山东济南人,秦统一六国以后为秦国博士。当秦始皇焚书坑儒时,伏生将《尚书》藏在墙壁夹层之中予以保护。秦亡汉继,伏生将书才将书取出。

秦始皇焚书坑儒造成了几代人的文化断层。汉代建立之后,能够读懂六国时期诸子百家著作的人已经不多了。伏生讲学于山东,传承文化。后朝廷派人前来求学,伏生授之。此图说讲授的就是伏生给人讲授《今文尚书》的情形。


苏东坡说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正好说明了王维画有高出一般画师的意境。他首创水墨淡彩山水,一变魏、晋依赖的勾斫画法为破墨渲淡,为后世文人画家所继承。后世文人对他推崇备至,苏轼甚至评价他在吴道子之上。“摩诘本诗老,佩芷袭芳荪……吴生虽妙绝,尤以画工论。摩诘得之于象外,有如仙翮谢樊笼。”王维对自己的绘画还是比较谦虚的,他不像阎立本那样,被当成画师就气急败坏,王维说自己“夙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不能舍余习,偶被世人知。”

宋代以后,中国山水画分为两大流派,一是以画院画家为主题的工细青绿山水派,此派为“北宗”,以唐李思训为祖。一是以文人野士为主体的文人水墨淡彩山水派,此派为“南宗”。南宗以王维为祖。所以说,王维的诗也好,画也好,曲子也好,都成为了唐朝由盛转衰之世中最难能可贵天才奇才,值得后世之辈学习!



下期预告:养生苑 | 怎样喝茶最养生?

敬请关注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粉壁为空天——李白诗与敦煌壁画对水墨之变的反映
中国山水画总论之一
带你秒懂中国山水画发展简史
山水画呈现的东方文化精神
清代滇中第一名手李诂(仰亭)研究
【写生略谈】| “随类赋彩”——色彩在国画山水中的语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