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纪念一段伟大的友谊——辛弃疾与陈亮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居士,山东济南人。

陈亮(1143年10月16日—1194年),原名汝能,字同甫,号龙川,学者称为龙川先生,浙江金华人。

   辛弃疾有个好朋友叫陈亮,他俩都是南宋的主战派,主张南宋北伐,收复被金国(辛弃疾出生于济南,那时候是金国的领地)占领的失地。两个人都向朝廷递交过北伐收复失地的建议书,但是都被朝廷驳回,并且都被主和派陷害,都属于“有心杀贼,无力回天”那种人。

   但是他们一直秉承收复失地的主张,所以惺惺相惜。

   后来,辛弃疾被罢官以后,退居到江西上饶鹅湖,盖了一大片别墅,准备过隐居的生活。

   陈亮去鹅湖看辛弃疾,都能看到辛弃疾的家了,经过一条河时,要过一个小桥,陈亮骑的马不知道咋回事儿,说啥也不过桥,陈亮是又急又气,拔出剑来,就把马给杀了,气的都把马的头都砍下来了。

   见到辛弃疾后,两人天天聊收复失地的事儿,在一起呆了十天,意犹未尽。两个人主张相同、性格相同、才华相同,一时间相互引为知己。

   陈亮走后没多久,辛弃疾十分想念他,写了一首《贺新郎》寄给了陈亮,纪念他和陈亮在一起的美好光阴。这首词写完的第五天,辛弃疾收到了陈亮的信,说很想念辛弃疾,要辛弃疾给他写词。所以辛弃疾在这首词的开头加了一小段注解,说道“又五日,同甫书来索词,心所同然者如此,可发千里一笑。”大概就是说,世间最美好的事儿,就是我想你时,你也在想我。

   再后来,陈亮也用《贺新郎》给辛弃疾回信,俩人这么来来回回,一共写了五首《贺新郎》,分别是:辛弃疾写信、陈亮回信、辛弃疾回信、陈亮回信、陈亮回信。这五首词,用的都是相同的韵,词的上阙为说、葛、雪、发、月、瑟,词的下阙为:别、合、骨、绝、铁、裂。也就是说,每首词每句话的结尾,都用的是这几个字。

   这五首词,只表达了两个意思,一是收复失地的愿望,二是彼此思念之情。

   收复失地的事儿就不提了,说说感情的事儿。

   辛弃疾的第一首《贺新郎》中说道:“问谁使、君来愁绝?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想念你是一种错,铸成此错,用尽了人间的铁,可见他因想念陈亮所受的煎熬。

   陈亮回的词中说道:“只使君,从来与我,话头多合。……但莫使伯牙弦绝。”只有咱哥俩是心意相通、志同道合啊,他还把自己和辛弃疾的感情比作伯牙子期。

   辛弃疾在回词中,回忆了他们会面当时的情景,说:“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笑富贵千钧如发。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重进酒,换鸣瑟。”这段描写,把他和陈亮的深厚感情表述的极为浓烈。说,咱俩在事关国家兴旺的事情上边的见解真是臭味相投啊,我正生病难受,你来看我,让我太高兴了,咱俩高歌痛饮,欢聚的友谊驱散了冬天的寒意。两个人喝着酒、唱着歌,别提多高兴了。

   陈亮再次的回复,没有直接说他们的友谊,全篇表达了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算于中、安得长坚铁!淝水破,关东裂。”在词中希望把他们鹅湖相会时商量的大义能够宣传阐述,希望他们两个有朝一日振臂一呼,就会有八方响应,奋起抗金的战斗呼声震撼山河大地。

   大概是在此之后,辛弃疾写了一首词送给他,叫做《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就是著名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梁启超说这首词“无限感慨,哀同甫亦自哀也。”

   一年之后,陈亮想起这次相会,又用《贺新郎》写了一首词寄给了辛弃疾,说道:“樽酒相逢成二老,却忆去年风雪。新著了、几茎华发。”去年冬天咱们一起喝酒,在鹅湖遛弯儿多快乐啊,却不得不在风雪中告别。现在跟去年比起来,又添了几根白头发。最后还是回到了收复失地而不得的现实中,“天下适安耕且老,看买犁卖剑平家铁!壮士泪,肺肝裂!

   辛弃疾与陈亮的鹅湖相会是1188年冬天,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南宋朝廷苟安于临安,像辛弃疾、陈亮这样的主战派,处处被人排挤,在官场中几乎没有生存空间。这次鹅湖之会后,1192年辛弃疾被起用,两年后被罢官;1203年又被起用,两年后被罢官;1207年的秋天又被启用,这次官大,让他做兵部侍郎也就是国防部副部长,但是辛弃疾“力辞”。

   辛弃疾这个人,心里时刻装着国家,虽然多次被罢官,但是只要国家有需要,他还是义不容辞的。这次“力辞”,发生在辛弃疾赴任的路上,不是他不想干,而是他实在病得厉害。大约两三个月后,辛弃疾病逝,据说他临终时还大呼“杀贼!杀贼!”,享年68岁。

   陈亮后来过的更悲惨,他因上疏主张北伐,被人陷害,下了大理寺狱。但是陈亮很刚,出狱后,也没怂过,继续向朝廷建议完成统一大业。1193年,陈亮51岁时,参加进士考试,中了状元。状元及第后,陈亮被授职签书建康(南京)军判官厅公事,但因长期劳累忧国忧民,“忧患困折,精泽内耗,形体外高”,第二年的一个夜里,溘然长逝,年仅52岁。

   陈亮是死在辛弃疾前边的,也就是鹅湖之会后的第六年。陈亮去世时,辛弃疾为之痛哭,赋《祭陈同甫文》,评价陈亮“盖至是而世未知同甫者,益信其为天下之伟人矣!

   陈亮逝于浙江老家,当时,辛弃疾在福建任上,在这首祭文中,辛弃疾说“闽浙相望,音问未绝,子胡一病,遽与我诀! 呜呼同甫,而止是耶?”说本来好好的,咱俩虽然相隔甚远,但是还能互通书信,但你这突然一走,让我太伤心了,“千里寓辞,知悲之无益,而涕不能已。呜呼同甫,尚或临监之否!”千言万语,虽然知道悲痛无益,但我真的止不住哭,兄弟啊,你是不是还能看见我对你的思念啊!

   这篇祭文,既写了陈亮的爱国抱负,又写了辛弃疾与陈良之间的深厚友谊,也通过对陈亮怀才不遇的深切惋惜,抒发了郁积在心的感慨和悲愤。所以这篇祭文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悲愤交加,情感深沉。

   辛弃疾和陈亮都有一身的本领和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英雄梦,可是在那个年代,使得他们的梦想几乎遥不可及。对他们来说,遇到了精神如此契合的对方可以说是最幸运的事之一了。

   知己难求。就像辛弃疾在祭文中所说:“而今而后,欲与同甫憩鹅湖之清阴,酌瓢泉而共饮,长歌相答,极论世事,可复得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宋第一古惑仔”辛弃疾:用一生把别人的苟且活成热血
辛弃疾英雄到死心如铁,却始终念念不忘一位佳人
辛弃疾与陈同甫:男人之间最好的友谊就是志同道合,我懂你
辛弃疾:鹅湖之会,惺惺相惜觅知音
辛弃疾最为经典的一首词,情调激昂,气势磅礴,今年中考考了
“不作妖语、媚语”的辛派词人——陈亮——[念奴娇]《危楼还望》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