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辛弃疾:鹅湖之会,惺惺相惜觅知音
userphoto

2023.07.22 河北

关注

他曾说:“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辅新词强说愁。”

他曾说:“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他曾说:“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是的,你猜对了,他就是辛弃疾,这个一生都没有看到收复失地,抱憾一生的人,却有着一段伯牙子期的知音往事。

辛弃疾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出生时北方已经被金人占领,虽然祖父在金人那里任官职,但是祖父想要拿起武器与金人一决死战的观念影响了他。在祖父的指点下,辛弃疾很早就有了收复失地,报国雪耻的愿望。

绍兴三十一年,完颜亮南侵,百姓苦不堪言,不愿被压榨的人们,纷纷拿起武器开始反抗。

辛弃疾也聚集了两千多人,跟随耿京领导的起义军一起抵抗金人。后来金人内部矛盾爆发,完颜亮也死在自己人的手里,在金军开始北撤时,辛弃疾奉命与南宋的朝廷联络。

在他完成任务回来的时候,却听闻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杀了,义军也溃散。于是他便带了五十多人杀进几万人的敌营,把叛徒张安国擒了带回建康,给南宋朝廷处置。

张安国最终被当街游行后砍了脑袋。

而辛弃疾勇闯敌营的英雄气概,一时间在起义军和南宋朝廷之间都引起了轰动,被宋高宗任命为江阴签判,从此开始了仕管之路。

初来南方的辛弃疾并不知道南宋朝廷的懦弱,因为宋高宗曾经表扬过他的勇敢,后来继位的宋孝宗也曾经显露出收复失地,报仇雪耻的愿望,辛弃疾于是写了很多抗金北伐的建议。

但是不愿打仗的朝廷,只是在他的建议中发现了他很有才干,调任他去做一些治理荒政,整顿治安的官。至于打仗,就不要再想了。

这样的经历对他来说无疑是不开心的,那颗想要上战场的心,那个想要收复失地的梦,始终在他的脑海里盘旋着。

然而岁月流逝,一年又一年。

由于出色的才干,和北伐的热情,辛弃疾与朝廷里的一些人格格不入,早就预计到会被弹劾,便在上饶修了庄园以备归隐,并为院子取名“稼轩”,自称“稼轩居士”。

后来,果然被弹劾,他便回到这里,过起了闲云野鹤的日子。

陈亮

陈亮,字同甫,号龙川,学者称为龙川先生。因为看不惯主和派的唯唯诺诺,以布衣之身上书《中兴五论》,朝廷置之不理,于是陈亮回乡教书。

之后又多次上书朝廷,批判了自秦桧以来朝廷苟安一隅的国策,又痛批了儒生当道空言性命的不良风气,也因此遭人控告,以“言涉犯上”之罪,逮扑了他。并施加了酷刑,幸得辛弃疾等人的营救,才免得一死。

说起两个人的相识,还有一个流传的故事。

话说辛弃疾当年率领部将南归,后来居于江南,陈亮慕名而来。但是到了门前却有一条河,陈亮骑的马畏惧水,过不了河,陈亮三次驱赶,马三次退缩,陈亮一怒之下,拔剑斩了马首,走过了小河。
这个场景正好被在自己家楼上的辛弃疾看到,不禁感叹陈亮为大丈夫耶!即刻下楼准备结交,恰好在门口遇到了走过来的陈亮。
之后两个人一见如故,因为同为主战派,更是有英雄相见恨晚,惺惺相惜之情。

鹅湖之约

淳熙十五年,鹅湖之约,朱熹失约,辛弃疾身染疾病却依然冒着风雪到场,和陈亮长歌互答,同游10天。后来在陈亮离开的时候,辛弃疾曾经去追赶,却被风雪困住,没有赶上,在一家客栈落脚,一个人喝着闷酒。

苦闷中写下《贺新郎》:“佳人重约还轻别怅清江、天寒不渡,水深冰合。路断车轮生四角,此地行人销骨。问谁使、君来愁绝?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长夜笛,莫吹裂!”

陈亮在回到家后,和词给辛弃疾“树犹如此堪重别。只使君、从来与我,话头多合。行矣置之无足问,谁换妍皮痴骨。但莫使、伯牙弦绝。“

辛弃疾收到后,回到“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笑富贵千钧如发,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

陈亮收到,再回“天下适安耕且老,看买犁卖剑平家铁!壮士泪,肺肝裂!”

辛弃疾再回“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是啊,这就是辛弃疾的梦,他就是那个喝的醉醺醺的人。

挑着灯芯,拿出宝剑细细端详。不知不觉间,仿佛进入梦里一般,耳边又想起了号角声。军营里战士们分吃牛肉的情形,拉弓放箭的声音,不正是沙场在秋天的点兵阵势吗?

像的卢马一样的马跑的飞快,离弦的箭犹如霹雳一般。

这不正是自己想要收复失地,以雪国耻的事吗?满腔的热血滚滚涌动,却发现如今岁月不饶人,白发已生。

然而这个梦也是两个人共同的梦,虽然到最后也没有实现,不得不说是多么遗憾,但是有着相同志趣的两个人,在以后的岁月里,书信往来,诗词作答,虽知不可,但依然为收复失地而奔波着。

六年后陈亮因病去世,鹅湖之会,竟成最后一别。

陈亮的离去,让辛弃疾悲痛不已,常常借酒消愁,“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伯牙子期,惺惺相惜,从此如何再觅知音。

鹅湖之后虽然辛弃疾也曾出山,然而最终还是没能看到失地收复,抱憾离去。

他们的友谊却被传颂了下来,那个懂你的人,世代相伴。何尝不是一种欣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豪放派词人辛弃疾,你可知他还是南宋著名将领?孤军擒贼战功赫赫
纪念一段伟大的友谊——辛弃疾与陈亮
“大宋第一古惑仔”辛弃疾:用一生把别人的苟且活成热血
金戈铁马辛弃疾,文比苏轼,武同岳飞
读诗札记之六
“八百里分麾下炙”,八百里是什么意思?不是路程,而是一种动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