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之14,宦海沉浮王安石

初入仕途,勤政爱民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1021年生于江西临川。

公元1042年,王安石进京参加科举考试,一举高中进士第四名,不久就被派往扬州,在韩琦幕下做官。

公元1047年,王安石任鄞县县令,独掌地方政务,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在鄞县期间,王安石勤政爱民,得到了鄞县百姓的爱戴。

此后,王安石又在多个地方任职。

任地方官的十多年时间里,王安石看到了普通百姓的艰辛,看到了“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的局面。

庆历新政

宋初以来,大地主兼并土地日益剧烈,宋夏战争爆发,加以契丹渝盟,军费与岁币增加,农民负担更重。庆历年间,各地陆续爆发农民起义。统治阶级部分人士为克服危机,相继提出改革意见。庆历三年(公元1043)八月,范仲淹任参知政事,富弼为枢密副使。九月,他们提出十项改革方案。大部分都被仁宗采纳,颁行全国,号称新政

但是,由于“庆历新政”触动了一部分统治阶级的利益,遭到了极大的阻力,并且,已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现状,没有实质上减轻农民的负担,最后,“庆历新政”以失败而告终。

王安石上万言书

公元105810月,王安石被任命为中央三司度支判官,赴京就任,一到京师,他就先后写下了《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和《上时政疏》。

他认为,由于先王之政年代久远,国家的法令、政策和某些措施,已经违背了前代圣贤明君的美好愿望,已经到了不得不改革的地步;同时认为各个时代有各自不同的内容,必须培养和选拔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才,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

但是,没有得到仁宗皇帝的重视,王安石改革的希望落空了。

变法多次受阻,王安石宦海沉浮

庆历新政失败后,严重的社会危机并未减缓,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

公元1067年,宋仁宗驾崩,宋神宗即位。

年仅20岁的神宗皇帝,不愿因循守旧,决心发愤图强,改革图新。

公元10692月,宋神宗启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开始变法。

1069年,朝廷先后颁布了《农田水利法》、《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等新法。

同时还设置军器监、改革学校与科举制度、裁并州县等。

实施《农田水利法》后,从1071年到1078年,全国兴修水利工程一万多处,可灌溉耕地三千六百万亩。

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是百姓直接受益,不同程度地缓解了北宋的经济困难。

但是,王安石变法损害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切身利益,改革受到了守旧势力的阻挠和破坏。

公元1074年,王安石辞去宰相职务,退居金陵。

第二年2月,他又接到昭命回到京师,重登相位。

但是这次,不但有守旧派从中作梗,革新派内部也产生了种种矛盾纠葛,还不到两年,王安石便向神宗奏请告老还乡,从此,王安石退隐金陵,直到去世。

元祐更化,抱恨而死

公元1085年,神宗去世,年仅十岁的哲宗即位,太皇太后高氏临朝听政。她召司马光等人入朝执政,司马光一直和王安石政见不合,这样,变法官员全部被罢黜,新法全部废除。

史称“元祐更化”。

王安石变法彻底宣告失败。

这使重病已久的王安石身心遭到强烈打击,终于抱恨而死。

王安石披荆斩棘,殚精竭虑地推行变法,虽然最终失败了,但是在当时起到了富国强兵的作用,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参考资料:《中国通史》,《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历史名人百传》。

202022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铁血宰相王安石
范仲淹与王安石
王安石|我一直有个大胆的想法
王安石的“三不畏”在今天还适用吗?
【新春特刊】吴穷/中国节之辞旧迎新中国年
《梦华录》结局了,但北宋历史上真实的三次大党争才拉开序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