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美容 说方法
        临证常见中青年妇女,容颜不佳,气色萎黄,灰暗失泽,无靓丽之光;或有痤疮;或眼袋黧黑者,因气色不佳而苦恼。 气色者,气血之和谐也。气色白,血色赤;气为神,血为姿。气充血足,即和谐之本,自然和颜悦色,神清气爽,丰腴光泽,靓丽有加,气色红润,白里透红,如帛裹朱,容光焕发。盖气为血之帅,帅血而行;血为气之母,携气循环,相辅相承,相互为用。说明容颜气色、姿色与气血之关系密不可分。气血源于脾胃,存于睡眠,养于精神,保于情志,这是养颜美容内因。当然与气候、水土、环境之外因不无关系,但内因是基础,外因是条件。脾胃乃元气之府、气血之化源,故营养均衡,脾胃和调,自然气血充足,容光焕发,是内因在起决定因素。故有嬉言:“涂在脸上,不如吃到嘴里”。强调了精神、营养是健美内涵之重要。故容颜不佳,当调脾胃、补气血、泻阴火、和阴阳,令生理平衡而无病矣。盖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胃是纳运之总司,升降之枢纽,气血之化源,元气之府也。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故称后天之本。生理如此,病理关系同样密切。脾为中州,心肺肝肾分立四旁。《脾胃总论》云:“中州之病,必殃四邻,四旁之疾,必趋中州,”相互转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辨证鉴别:四旁之疾影响脾胃,还是脾胃自病。根据治病必求于本原则,先治其主病,次病自愈。如因脾虚失运,纳运失司,化源不足,而致气色失和,容颜不泽,月经失调、赤白带症者,《千金》云:“五脏不和调于胃。”故脾胃和,则诸症除,开源堵漏,治本之法也。另有外治法:古之涂、今之膜,“珍珠面膜”是也,美白、祛斑、养颜、除痘为之功;痤疮之因,在于湿热蕴蒸。肺合皮毛,脾主肌肉,脾胃失和,湿郁化热,蕴蒸肺胃,外出皮肉,毛囊感染,发为痤疮者。亦当尊东垣“补脾胃泻阴火”之法,忌用苦寒败胃之药,倡用寻常药食兼用、甘苦寒凉之品,内以健脾化湿,清热泻火,补而不滞,清而不伤,即“ 美容丹是也”。外以擦剂,清热消炎、活血化瘀、生肌敛疮、软坚消疤之为功,“麝珠消炎酊”是也。凸显“外科外治”、内外合治之优势、神功;眼袋黧黑、双目失神、面如土色者,亦脾肾之疾、劳倦之患也。盖眼胞属脾、主土、其色黄。肾主水,其色黑,胞黑为土虚不能制水,水反来侮土。故当健脾培土以制水,五行之法、治本之策矣。脾胃乃后天之本,元气之府,气血生化之源。固本充元,则“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清本正源,源远流长,则“气血调和、百病不生”。抓住这个关键,调理脾胃自然气色重现,痤疮不见,当无黑眼圈之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欲要靓丽,先调脾胃
令女士面如桃花:中医从滋补五脏六腑入手调整肤色!
《万变不离其“中”》
【曾培杰 陈创涛:持中州灌四旁-治中风偏瘫】
气色好人不老,气血充足是关键,2个滋补古方,帮你养气血驻容颜
我的中医实习故事-93-持中州,灌四旁(治中风偏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