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桂枝类方 还你一个明媚的春天

桂枝类方 还你一个明媚的春天

原创 2017-03-02 仲景中医文化传播仲景中醫文化傳播



      天气逐渐回暖,柔风拂面,万物复苏。春天,迈着轻盈的脚步,姗姗来到人间。这时,自然界阳气开始生发,到处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然而,早春时节,阴寒尚未褪尽,常常时冷时热,气候变化无常。有时阳光明媚,惠风和畅;有时‘二月春风似剪刀’,却又寒气逼人。即便一天之中,也常是晨凉夜寒,白天温暖,昼夜温差较大。一方面,气温的变化无常,给春季养生带来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春草发芽,旧病容易复发。随着春天的到来,不但一些传染病容易流行;而且,许多慢性病也会相继复发,甚至加重,恶化,使明媚的春天蒙上一层疾病的阴影。

  呼吸道疾病多发:春天,流感`普通感冒`急性上呼吸到感染及急性支气管炎多,容易合并呼吸道感染,诱发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复发`加重;流脑、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肝炎等传染病也可能发生和流行。

  过敏性疾病顽固难愈:春暖花开,做为主要过敏原之一的花粉,弥漫空中;春风吹,许多其他的过敏因子,如:尘埃、螨虫、真菌等,随风飘洒。因此,花粉症`哮喘病`荨麻疹、过敏性皮炎、过敏性鼻炎等,便会适时出现或复发。

     心血管病易突发每年春天2~3月间,西伯利亚寒流经常侵扰我国,北方尤为显著。本来已有些许春意,寒流过境,气温骤降,易致冠脉痉孪`缺血,诱发冠心病心绞痛。部分病例病情加重`恶化,发生心肌梗塞。春天,流感`流行性腮腺炎常好流行,部分病人合并心肌炎;或者慢性心肌炎`心肌病复发。肺心病常因春天呼吸道感染多而诱发心衰。高血压、脑卒中也容易在春季发生或复发。

         好在有经方,以桂枝、白芍、甘草、大枣、生姜五味药为组合的桂枝汤用途广泛,效果显著,以桂枝汤为基础的桂枝加附子汤、桂枝人参汤等方剂也在春天大有用武之地。


一、感冒头痛

患者:涂某

性别:女

年龄:28岁

初诊日期:2017年2月10日

患感冒3天,无发热,无口干口苦,饮食一般,二便可,睡眠可,现证:头痛,以后头为甚,怕冷,无汗,头晕,鼻塞,打喷嚏,流清涕,舌苔薄白,寸脉略浮,证属太阳中风证。

方剂:桂枝汤原量

方组:桂枝45克 白芍45克 生姜45克(切)炙甘草30克 大枣12枚(撕)

剂量:二剂(每日一剂 水煎服)

煎服方法:上药以水1400ml煎取600ml,分三次热服。嘱咐喝药后,喝热稀粥一小碗,盖被子以助汗出。

治疗效果:上药服一剂后,诸症减,头不痛,不怕冷,稍有流涕,头略昏沉,嘱继服上药1剂后,诸症已除。(山东·刘伦三医生)


二、 感冒咳嗽

患者:刘某

性别:女

年龄:8岁

初诊日期:2017年2月16日

感冒咳嗽三天,患儿病初起时发热37.6℃,现已不发热,但觉恶寒、汗出、咳嗽、痰多,时有黄绿色痰,曾肌注柴胡注射液2针。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数,二便可。

方剂:桂枝汤

方组:桂枝45克 赤芍45克 生姜45克(切)炙甘草30克 大枣45克 (撕)

剂量:二剂(每日一剂 水煎服)

煎服方法:以水1400ml煎取600ml,分三次一天热服,药后喝热稀粥,盖被子取微汗。

治疗效果:上药服完两剂后来述感冒已愈,诸症消除,称中药比西药还管用,口干也好,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喝。(山东·刘伦三医生)


 

三、春季过敏性鼻炎

患者:陈某

性别:男

年龄:63岁

鼻炎38年每年春秋天发病,打喷嚏,流鼻涕,头面部奇痒,遇风加重,素有胃病,面色暗,脉沉缓无力,心率50次左右,大便黏不成型,不能食凉,紧张易出汗,手脚凉,苔薄白质淡红。

处方:桂枝加附子汤加减

方组:制附片15克 桂枝45克 白芍45克 炙甘草30克 生姜45克(切)大枣12枚(撕)党参30克

剂量:三剂(每日一剂 水煎服)

煎服方法:用冷水1500ml浸泡1小时,煮开后再煮25分钟,分三次温服。

治疗效果:复诊说所有症状大减,非常感谢,说这么多年的病中西医服药无数都没好,这三剂药竟然这么好,病人非常高兴。随后又服15剂,临床治愈。

方歌:汗因过发漏漫漫,肢急常愁伸屈难,尚有尿难风又恶,桂枝加附一枚安。

相关条文: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感悟:经方在临床上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很多时候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经方帮助我更好地为病人解决病痛,我由衷的感恩涂老师和仲圣平台!(山东·翟海英医生)

 

四、过敏性鼻炎

患者:女

年龄:33岁

初诊日期:1月26日

主诉:晨起鼻塞,流清鼻涕,鼻痒,手足冰冷,恶风,怕冷,舌淡苔白,脉寸关尺沉,大小便睡眠正常,胃口尚可。

辨为:营卫失和,表虚不固。

治法:调和营卫,复阳固表。

处方:桂枝加附子汤

方组:制附片15g  桂枝45g  生白芍45g  炙甘草30g  生姜45g(切)  大枣12枚(撕)

剂量:七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每剂药水开后再煮30分钟,分三次温服。

二诊:服药后鼻塞、鼻痒流清涕全面改善。

更方:桂枝加附子汤加牛蒡子15g  蝉蜕12g  七剂

治疗效果:诸症消失。(浙江 薛继余医生)


五、鼻塞十余年

患者:冯某

性别:女

年龄:25岁

初诊日期:2016年3月7日

主诉:鼻塞伴呼气臭10余年

  10年前感觉鼻子堵,闻不到任何气味,呼吸不通畅,呼气后闻及臭味;平日易发火生气,经常感冒;自服消炎药,未见好转。

  查:形体偏瘦,面黑,眠可,纳可,二便调,舌淡红,苔少而薄白,脉沉虚。

治疗方案:

(一)中药汤剂内服

处方:桂枝加附子汤

组方:制附片30g  桂枝45g   生姜45g(切)

      生白芍45g   炙甘草30g 大枣12个(撕)

剂量:5剂(每日一剂 水煎服)

煎服方法:凉水1400毫升,浸泡30分钟,大火煮开,小火煮25分钟。早中晚饭后温服。

医嘱:忌生冷辛辣和绿豆制品。

(二)中医正骨整脊

  颈椎第4节椎体错位引起的症状:鼻炎、口唇溃疡;中耳炎、耳聋;咽部异物感、胸闷、呃逆、心动过缓等。

治疗效果:

(1)3月11日复诊,诉呼吸通畅,能闻到味,脾气好些,还余1剂药未服。

(2)3月24日复诊,诉呼吸如常,呼气无臭味,不易发火。四诊合参,患者体质弱,遂以桂枝加附子汤合真武汤(五剂)强壮身体。痹通药酒75ml内服外搽。

条文:

   《伤寒论》第20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发汗太过伤人津液就是伤阳),其人恶风,小便难(津液丧失太多的缘故),四肢微急(津液丧失导致肌肉濡养不够),难以屈伸者(阳气不足,阳主动,阴主静),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桂枝汤增加胃气,恢复津液就是恢复阳气,附子补阳,实际就是桂枝汤显现少阴证)湖北· 张永锋医生

 

六、过敏性鼻炎

患者:王某 泉州康美镇人

性别:男

年龄:45岁

初诊日期:2014年5月

症状:在他处检查诊断为过敏性鼻炎,现在主要症状为鼻塞,喷嚏,流鼻涕,已七八年余。舌淡红,苔薄白,脉缓。二便,饮食,眠纳均可。

诊断思路:综合分析似无明显寒热之象,但病人诉说每到冬天或天气转冷起风时鼻部症状加重。

处方:桂枝汤

组方:桂枝45克 白芍45克 炙甘草30克 生姜45克(切片) 大枣12枚(撕开)

剂量:七剂

煎服方法:水开后再煮20分钟,分三次温服。

再诊:诸症均减。

注:期间鼻部放血治疗两次,前后共服一个月,痊愈。

病人特告知睡觉时打呼噜的毛病也好了。(福建·刘德胜医生

 

七、小儿过敏性鼻炎

患者:马某 邹平县人

性别:男

年龄:2岁10个月

初诊:2015年8月9日

患者家人代述,患者见风流清鼻涕,打哈欠,舌淡红,苔白腻,早上比较严重,已经3个多月,一直四处求医,淄博市中医院确诊为“过敏性鼻炎”。

处方:桂枝加附子汤

方组:制附片15克 桂枝45克 白芍45克 生姜45克(切片) 炙甘草30克 大枣12枚(撕开)

忌:牛奶、酸奶、水果、饮料及绿豆制品。

剂量:两剂

煎服法:1000毫升水煮开后,再煮25分钟。每次服15-20毫升,服药20分钟后,再服15-20毫升热稀饭,稍加衣被,让其出汗;若一服无汗,再服,如前法。

二诊:2015年8月13日,症状明显减轻。

效不更方,原方两剂。

治疗效果:后患者家人特来告知,患者完全恢复。(山东·吕滨愉医生

 

八、妇科炎症 

患者:林某

性别:女

年龄:25岁

初诊日期:2016年4月15日

自述:春节前因妇科炎症到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输液到第四天的时候,开始出现疲乏无力,怕冷,无心悸、寒颤及其他不适,食欲、大小便可。医院更改处方加参麦、能量,再输液几天未见好转,出院。出院后多出求医,中西医结合治疗2月余还是无好转,来我卫生院就诊。近来还是怕冷、乏力、活动后有汗出,周身微痛难受。

查:舌淡红,苔滑腻,脉沉细

处方:桂枝汤

方组:桂枝3包 白芍1包 大枣1包 炙甘草4包 生姜45g(研碎泡开水)

剂量:3剂(一日3次,一次一剂)

服用方法:嘱患者热服药后喝热稀粥一碗,盖被取微汗。

二诊:2016年4月16日

诸症略减周身疼痛减轻,但盖被后没有出汗,当时考虑剂量太轻,将上述药方再捡3剂,嘱患者一次吃完,再喝粥盖被取微汗。

三诊:2016年4月17日

患者诸症消失,说全好了。

相关条文: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感谢仲景中医文化传播公司!感谢涂华新老师!后用此方法治疗多例患者均为3—5天痊愈。(湖南·易彦佐医生)

 

九、虚人外感

患者:陈某

性别:女

年龄:45岁

初诊日期:2016年02月25日

主诉:流涕咳嗽乏力1周。诉春节后农历十一出现流涕,服伤风素后涕减,第二日四肢乏力,后休息后略有缓解,渐出现咳嗽,昨痰多,畏恶风寒,至晚时发热(37.5°C),汗出乏力,予生姜水泡脚后汗出较多。

今晨来诊见:流涕,咳嗽,痰不多,汗出,恶风寒,觉发热,太阳穴处头痛,无咽痛,无口渴,无呕吐,大便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稍腻。脉缓略浮。

处方:桂枝汤加味

剂量:2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方组:桂枝30g 白芍30g 生姜30g 炙甘草20g 大枣12枚(撕) 黑附片10g

煎服方法:水开后煮20分钟,分三次啜米粥后温服。

复诊:2月27日,服二付药后恶寒发热消失,汗出减,觉好转多半,昨饮生普后腹泻3次,伴腹痛,自行艾灸后痛泻止。今晨觉头昏,诉飘浮感,汗出乏力,胃中欲呕,晨起略口苦,纳可,畏寒,舌质淡红,苔薄腻减,脉弱。

处方:补脾七号加减

方组:党参20g 干姜20g 白术20g 炙甘草20g 茯苓15g 桂枝15g 黑附片15g 砂仁10g 叩仁10g 旱半夏30g 大枣30

剂量:3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水开后煮20分钟,分三次温服。

随访,诸症消。(广东· 魏文著医生)            


十、头痛五年

患者:杨某 江口人

性别:女

年龄:45岁

初诊日期:2015年4月23日

头痛五年,伴头昏,舌淡,苔薄白,脉浮。

处方:桂枝汤

方组:桂枝45克 白芍45克 炙甘草30克 生姜45克(切)大枣十二枚(撕)

剂量:两剂(每日一剂 水煎服)

煎服方法:每剂药水开后再煮20分钟,去滓分三次温服。

手法按摩:列缺 合谷 太阳 C2横突,上项线硬结。

后告知不痛了,至今未再复发(贵州·田茂松医生)

 

十一、汗多无力

患者:符某

性别:女

年龄:56岁

初诊日期:2015年3月19日

自诉:白天稍微劳动一下大汗淋漓,晚上醒来后汗流浃背;稍微干一下重一点的体力活就流汗,全身无力。

查:舌质淡红,舌苔薄黄,舌体偏胖,纳可,大便正常,小便频数,汗多,夜梦多,左右寸脉独高,有结代脉象,医院诊断左心室肥大。

处方:桂枝人参汤加味

方组:附子2包 肉桂6包 白术4包 炙甘草60克 人参4包 干姜4包(部分中药使用超微粉,按照含量用原方比例)

剂量:三剂(每日一剂)

煎服方法:两碗半水与炙甘草煎成一碗半,然后冲超微颗粒,盖上十分钟左右,分两次温服。

效果:3月25日复诊,出汗问题已解决,上山上干农活也有力气了。

原方四剂巩固治疗。(湖南·符林俊医生)


十二、反复感冒

患者:于某

性别:男

年龄:11岁

初诊日期:2015年2月5日

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为 怕冷,发热,头痛,出汗,反复感冒,有慢性肾小球病史,平素每月最少感冒两次。

查:舌淡白,脉浮缓,二便正常,纳差。

辨:太阳中风

处方:桂枝汤

方组:桂枝45克  芍药45克  炙甘草30克  生姜45克(切) 大枣12枚

剂量:两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服用方法:每剂药水开后再煮30分钟,分三次温服。

忌绿豆类制品

治疗效果:后其母代述,所有临床症状全部消失,也不感冒了。

相关条文:《伤寒论》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安徽·苏昌富医生


十三、顽固失眠

患者:余某 湖北石村人

性别:女

年龄:56岁

初诊日期:2015年3月

苦于严重失眠两年,每晚辗转反侧不得入眠,多方求治无效,心情烦躁,纳一般,二便可,舌淡红,苔花剥,局部厚腻,脉沉细。

按脾虚论治 

处方:桂枝人参汤加味

方组:制附片15克 桂枝60克 炙甘草60克 党参45克 白术45克 干姜45克 寇仁15克 砂仁15克 合欢皮15克

剂量:三剂(每日一剂 水煎服)

煎服方法:每剂药水开后再煮20分钟,分三次温服。

效果:一剂后,症状大为减轻,家属形容为“睡的如死狗一般”

前后共进十剂,失眠症状完全消除,至今未再复发。

编辑者愚按:以桂枝人参汤加合欢皮治疗此例失眠,说明经方即辨病亦又辨证,如《伤寒论》正文题目“辨…………病脉证并治”,即是明证。(湖北·汪保方医生)


十四、胸闷气短

患者:张某

性别:男

年龄:66岁

初诊时间:2016年4月24日

时发胸闷,活动后加重并伴气短,时有头昏,食量较小,大便两日一行,不干,小便通畅,面色晦暗,精神萎靡不振,舌质暗,舌苔薄白水滑,脉迟。

考虑:胸阳不振

方剂:桂枝去芍加附子汤

方组:桂枝45克 生姜45克(切) 炙甘草30克 大枣12枚(撕) 蒸附片30克

剂量:5剂 (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每剂用水1400毫升,煎至600毫升,去渣,分三次温服。饮食禁忌:绿豆制品及寒冷食物。

二诊:2016年5月1日

精神状态好,无胸闷气短等,舌质暗,舌苔薄白,润清,脉沉,继用上方10剂。

三诊:2016年6月3日

此病经用上方15剂治疗,已无任何不适,能参加田间劳动,因一周前食用绿豆芽后,再次出现胸闷,时轻时重。继用桂枝去芍加附子汤7剂。一周后其女儿前来治疗颈椎病,述其父已无任何不适。

歌诀:桂枝去芍义何居,胸满阴弥要急除。若见恶寒阳不振,更加附子一枚倶。(河北·陈振须医生)

 

经典方剂


条文方组

一、 桂枝汤方

方剂组成: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

右五味,(口父)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可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原文指征: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师曰: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呕,不能食,无寒热者,名妊娠,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也。欲攻邪风者,宜桂枝汤。

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为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也。今脉浮,故知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为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病人,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卫气不谐也。所以然者,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卫气不共谐和故也。复发其汗则愈。宜桂枝汤。

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辈;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宜桂枝汤。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后攻其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黄芩泻心汤。

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

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此属阳明也。脉实者,可下之;脉浮大者,可发汗。下之,宜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

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当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府、风池,却与桂枝汤。

湿气在外,因风相搏,流于经络,骨节疼烦,卧不欲食,脉浮缓,按之涩者,与桂枝汤微发其汗,令风湿俱去。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中与也。

桂枝汤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中与之。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发汗,若下之,不可更行桂枝汤。

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若酒客病,亦不中与桂枝汤,得之必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太阳病,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乃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汤不中与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者,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服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温针者,四逆汤主之。

问曰:太阳病,其证备,按桂枝汤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烦躁,吐逆,谵语者,其故何也?师曰:此为阳旦证,不可攻也。寸口脉浮,浮则为风,亦为虚,风则生热,虚则挛急。误攻其表,则汗出亡阳,汗多则液枯,液枯则筋挛;阳明内结则烦躁、谵语。与甘草干姜汤以复其阳;芍药甘草汤以救液;调胃承气汤以止其谵语,此坏病之治,必随脉证也。

夫阳盛阴虚,汗之则死,下之则愈;阳虚阴盛,汗之则愈,下之则死。如是,则神丹安可以误发,甘遂何可以妄攻?虚盛之治,相背千里;吉凶之机,应若影响,岂容易哉!况桂枝下咽,阳盛即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死生之要,在乎须臾,视身之尽,不暇计日,此阴阳虚实之交错,其候至微,发汗、吐、下之相反,其祸至速,而医术浅狭,懵然不知病源,为治乃误,使病者陨殁,自谓其分,至令冤魂塞于冥路,死尸盈于旷野,仁者鉴此,岂不痛欤。 


二、桂枝甘草汤方


方剂组成: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温顿服之。


原文指征:

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未持脉时,病人叉手自冒心,师因试教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聋无所闻也。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也。 


三、 桂枝加附子汤方


方剂组成: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将息如桂枝汤法。


原文指征: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拘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6)桂枝汤解读
发现很多人用桂枝汤来治疗病啊!
涂华新导师:群方之魁桂枝汤(1)
读经典|一剂桂枝汤 半部《伤寒论》(一)
桂枝汤 银翘散
喝了没有生姜的桂枝汤会怎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