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也聊聊中国印石文化(八):寿山石文化体系论(上)

中国文化是由几个大的文化体系构成,同时每种文化体系又是由各个所属的文化所组成,像寿山石文化即是由几种不同历史来源的文化所构成,玩寿山石这件事就牵涉到至少六个面向的学问,这即是文化体系。在整个中国文化的位置,寿山石属于印石文化,印石文化则附属于中国的收藏文化。这即是说大的体系由小的体系所构成。

 

如以寿山石本位与时间轴的方式往前看,则寿山石起源于中国的玉石文化,其材料目的是当作玉来玩赏与利用,因此产生了初步的石俑雕刻、并开启了寿山石料的发展。所以寿山石内部体系第一个即是「把玩文化」。



其后,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吸收印石文化,加上玉雕、石雕和木雕等其它雕刻文化,并发展出自己的工艺特色与工法,所以构成寿山石内部文化体系的第二项:「技法」雕刻文化。

 

与把玩文化的约略相同时间点,金石文化兴起,古代印玺重启研究风气,文人于是把印石当作是一种文人的表征,并且开创以易攻的叶蜡石篆刻的印石文化先河,寿山石于是在这个历史冲击中,获得了前所未有之“新的文化养分”,当印石文化打开了寿山石的发展动能,文人意象也成为帝王所追求的文化价值,间接的使得寿山石从一种文房雅致进入了宫廷收藏,这又是构成寿山石文化的第三个内涵。


 

宫廷收藏一方面催化了清代御工精工的产生,一方面造成了社会以宝石的概念、对寿山石天然的质色所着迷,因此产生了寿山石专门的工艺源流与质色的玩赏价值,这是寿山石文化的第四与第五个内部构成,因此在清代这个阶段,我们大致可以看到时间轴上,工艺的要求先于娇艳美石的寻求,大部分清工作品并非建立在一流的美石色相上,并且也可以看到寿山石雕的体系,是先从清代御工、精工的出现才开始形成系统性开端的。

 

这些精工的底子来自于文人对金石文气和文房雅致的眼识、帝王收藏对艺术文物的要求与品味所养成,加上已有的玉雕木雕等工艺基础,于是寿山石雕一鸣惊人,高手不再是由金石器物的名匠所导入,而是专门且专注于寿山石创作的高手世代接替出现,这阶段一方面使得寿山石雕形成一个独立的系统、有自己的沿革、变迁与传承;另一方面使得寿山石从所有的印石中脱颖而出,更多的文人推崇与收藏,寿山石愈来愈多的品种一一问世,并被文人作系统性的整理,产生了寿山石的坑种分类,这是寿山石文化第六个内涵。


(故宫所藏清初杨玉璇圆雕,有款)

 

寿山石都怎么玩呢?寿山石的价值在哪里?这两个问题就可以从寿山石自己的内部文化体系来呈现与回答。


 

一、玩质地:文人爱石文化


中国人把玩文化,行话叫做「盘」,挂件配件的出现,特别是玉文化就有的玩法。凡“可以带在身上”的收藏品,其作用除了可随时拿出来“观赏”,“把玩”则是更重要的目的。相传爱石成痴的米芾在涟山做官时,收藏许多奇石,经常把玩,以致于终日不出家门,影响政务。他的衣袖中总是藏着奇石,供他随时随地取出观赏,此行径称为「握游」。


 

把玩的乐趣,第一在手感,其次在包浆的成就感。藏家们认为,这过程可以追求情志、精神愉悦、颐养性情,才是收藏本色:“满清时期的贵族遗风,八旗子弟们在书房里不读书学习,而追求笔墨纸视以外的工艺。闲坐把玩,让这些只是锦上添花的配件玲珑剔透起来。文玩的本义,追溯起来就早了,明清只是发展阶段,「文」是文具,除了文房四宝,还有笔洗、印章、支架、水滴以及其它小的装饰品。「玩」是把玩,把玩这些东西不是没有意义的,由于这些物品的材料或是这些玉器、或是木头、或是坚果,都会受到摩擦以及油脂的浸润,而日积月累变得光滑润泽,所以十分受人喜爱”[1]

 

就全部常见的印石来比较,寿山石的质地细致较不粗糙,更重要的是它不滑,滑了反而就变成真正的涩,行家们所认为的“凝“或“Q”,须是如盘玉般带点摩擦“阻力”,这种阻力让人体手感与石头充分黏着于石头的腻度,凝度与腻度间接产生脂「润」感,而非轻易滑过的瞬间滑溜感。这就成就了寿山石的把玩滋味最能体现这种美好,也造成了田黄的审美或推崇的标准,田黄之于所有印石更贴近于细腻又有摩擦阻力、摩擦弹性而转成脂润感,而且这种凝润的程度更胜于盘玉,也没有玉那般的坚硬,可以想象当初人们发现这种寿山石的如获至宝与惊奇。


 

 

二、玩雕工:寿山石技法文化


所谓技法,就是石雕创作过程中,作者对于形象和空间的处理手法。经过历代艺人不断的摸索研究,寿山石雕刻积累了丰富的雕刻技法,常见的分类有圆雕、浮雕、薄意雕、印钮雕,其它还有镂空雕、微雕、与镶嵌雕。也即说寿山石的材料利用非常广泛,在不同的器形与类别项目都发展出各自的精彩,并因不同类型的创作其工法工序非常不同,由此产生了相因应的各种技法。

 

圆雕,是一种立体雕,观赏者可以从四面八方去观看,这就要求从各个角度去推敲它的构图,要特别注意它形体结构的空间变化。因此常见于「摆件」与「手把件」,题材则人物、动物、古兽最常见。前文提到寿山石最早的雕刻利用亦即圆雕,最初因缘于“类玉”的需求,而取之把玩与礼器的制作,所以寿山石圆雕的文化来源,受玉雕帮助最多。下图为故宫所藏动物把件:


 

而玉雕发展至战国、两汉后蔚为大观。石雕至汉后独立出来,成为专门的一种雕刻文化,尤其受到佛教的影响,北魏造像是其佳例,更使得「造像」石雕也可视为一支中古时期的石雕代表。河北曲阳石雕原本在汉代是以建筑为主的石雕工艺,受到佛教造像文化的影响,才发展出自己的石雕风格。历史推移下,中国雕刻历经唐代的易县石雕(浙江),以雕制易水砚而闻名,北宋的东阳木雕(浙江)、明清至近代浙江黄杨木雕、以及福建的木雕则是后起之秀。虽说这些在历史源流中慢慢发展起来的各地石雕、木雕、牙雕等已脱离了金石文化、印石文化的范围,但是到了近代,这些雕刻多少又回头影响了其他文化艺术,包括寿山石雕。特别是愈早期的明清时代寿山石钮雕、就愈带有玉雕和其他石雕的影子,这说明了福州工、寿山石雕也并非一夕而成,乃是从古文化的摸索中、发展中一步步形成的。因此较早的寿山石圆雕多少仍带有其他大型石雕、玉雕的影子,有些带有陶铜雕或瓷俑的味道,例如上海博物馆所藏的明代寿山石人物雕:



另有部分明代寿山石人物雕很清楚地流露出木雕的影子:


 

从历史看来,寿山石圆雕较印钮发展较早些,这些各类雕刻文化先从别处取得了养分与发展,特别是金石文化与唐宋文房雅赏的影响,然后在清初突然回头把这一股高雅、讲求文气、古韵超逸的审美眼光灌注到寿山石身上,加之玉类、石类几百年的雕刻功力为基础,使得寿山石雕在清初在圆雕创作上即一鸣惊人、异军突起,特别是杨璇、周彬、魏开通这一辈的圆雕人物:



主观的条件上,精品突然的大量出现,绝对是当时文人或富贵人家对金石器物的一种“文化雅味”与“金石古味”的品味与美感把握,这些间接的条件都在历史材料上不作直接的表达,但这些“看不见的原因”恐怕是真正关键的推力。

 

这一段历史可以从明到清之间,原本从事其它材质雕刻与金石创作的高手,开始“尝试以寿山石创作印钮与圆雕”[2]的现象可以印证。但是这个重要转折点又是如何造成的呢?比较直接的史料关联是帝王收藏与宫廷造办的高标准、文人味的要求,迫使雕刻菁英们尝试去做几样寿山石精品出来。但也不能忽略间接的历史关联:一,客观条件上,寿山石色彩表现较其它石种丰富许多,而明清的圆雕作品有上色的高度趋势,可以看到对圆雕其实非常渴求巧色的表现,不得已而后制色彩,如此可以说明寿山石如何被精品佳作所青睐,而非其它印石。二,清初已知作者的几位圆雕高手多半是福建人,对寿山石的熟悉度有高度地缘关系。


 

清初寿山石圆雕的精彩表现,往后又是另外一次推力。其一是寿山石雕原来可以这么有味道,让世人对寿山石的注意与喜爱从此大开,受到杨璇圆雕这类精品的激发与景仰,这一点看看我们现在也是如此,因为清初这些精品而引起兴趣、而肯定了寿山石的价值,这一点在台湾早年的情况特为明显[3]。其二是雕刻高手不再是由其它项目“借将”过来,而是由寿山石圈、由福州工艺自主产生,从此镜鉴流广之后,有志者开始以“创作寿山石”为专门目标,这类代表人物如林清卿等人,对之后的历史发展再次影响甚巨。 

 

薄意,就是在这样一层又一层的历史因缘下,从寿山石身上又热烈发展出来的。寿山石薄意技法与浮雕技法各是不同的文化来源,然而浮雕与薄意只从外观上来看,似乎只有图像凹凸深浅的差别,也即说,浮雕是以一面构图,并利用深浅凹凸的立体感衬出景深,因此景色中各类物体各有高高低低的第三维空间层次,例如故宫所藏寿山石浮雕大印玺:



尽管此印章右上云纹的厚度最薄,但比起真正的“薄意”仍较厚,更重要的是薄意与中国水墨画一样,构图是焦点透视法,景物的纵深是完全在二维度空间中呈现:


 

而浮雕并非焦点透视构图,大部分景深空间是半立体的,因此观赏时可以每个部分聚焦直看,类似走马看花,边走边看,不必从全部画面看才能看出空间。薄意则是焦点透视,尽管你坐在马上看风景,但是你是静止的、一次抓住整个画面。

 

浮雕技法早在明代就已经大量出现在牙、角、竹木雕的藏品上,而且发展极为成熟,就寿山石来看,浮雕也较薄意早出现,这就是一个线索。清代寿山石浮雕基本上是这类牙角竹木雕工艺所转移来的技术,例如故宫所藏〈明代尤侃制犀角雕山水人物杯〉:



清乾隆〈松花石蟠螭砚〉:



乾隆黄杨木雕〈吴之璠东山报捷图笔筒〉:

 

 

清代象牙福雕笔筒:



都是典型、精湛的浮雕作品。从现有的传世品来看,林清卿雕刻薄意之前,寿山石几乎仅有浮雕作品,但是薄意早已出现在印章以外的其它材质作品。例如明代木竹雕就有薄意技法,玉器亦是。下图为明代〈紫檀雕花卉纹圆盒〉:



明代濮仲谦制〈竹雕竹枝笔筒〉:



到了清代,各类材质的臂搁更开始作画于薄意。例如清代〈竹雕松下牧牛臂搁〉:



清代〈竹雕留青仙人图臂搁〉:



清代〈象牙雕九老图臂搁〉:



与浮雕明显不同,臂搁的画面效果,必须从“剔地”的技法将题材凸出。因此可以看出,这些雕刻高手在一种历史条件下过渡到薄意印章技法:元明开启的印石文化。印石的风靡则吸引了大批高手在清代投入雕制,而至今日这些跨类别的作者大多散佚,只有专门雕制寿山石或福建地缘体系的清代高手至今可大略辨识。

 

这些过程即前文所强调的,所谓文化,原本只是平凡的瓦甓,经过这一连串的激荡过程形成了学问,金石文化提供了充足的高古养分、并演化成各类文房器物的雅赏。


 

目前所见传世品中,真正的寿山石薄意雕,为清末林清卿所开创。造就林清卿的历史条件,就是各类文化雅玩兴盛的眼界与学识,让他成为有思想见地的雕刻高手。“文人味”才是成就清卿的灵魂,而这些文化浸养与其说是这些文物的眼识,不如说正是历史文化的时间刻度,反射在一个人身上的累积与呈现。

 

这个历史实体为金石文化、刀笔文化、玉石文化从商周到唐宋一次文人化转折,到元明一段工艺技法的累积,在清代一个巅峰的集合。



这时时代的开创者,他可以获得足够的传统画涵养、广泛的文房雅玩兴趣,将文人画、臂搁的美感内涵立志于寿山石,这是作者思想的部分。

 

如果我们来看古玉经历了数千年的沧桑,留下了圆转润畅的线条,而这样金石线条的表现、如此飘逸的作画味道,就必然是大藏家、雕刻高手所追求的。先看乾隆藏品〈鹰纹珪〉(山东龙山文化晚期,公元前2200-1900):



而如何在印石上做到这样的线条、如何构思到印章,这也即是一个创作者的思想。于是清卿在薄意上的画面上、刀法上开启了一代气象。

 

本文所要指出的,是寿山石的兴起是在一连串文化氛围、一波波文化亢奋中结晶的产物。明清文玩的昌盛、金石创作的盛行,实在是造就一代宗师的养分。再回头来比较一下,林清卿的薄意作品,这种神韵与金石味不仅与当时关于文人雅味的艺术品、收藏品有着相对话的诗情画意,更把薄意推向了新的境界,使得寿山石薄意超越以往的基础,同时也开创了真正薄如蝉翼的石上作画:



印石可人,一方面在把玩时讲究不刺手的圆润手感,一方面观赏当下掌中盘玩转动的视觉翻动,这些都可以关联出林清卿开创的「圆刀」刀法,但这种意象、境界其实都在中国文化脉络中可以启发。这种圆刀效果在刀具上须有变革,以符合与心境所设之韵,不仅印身闪动观赏时有灵动感,线条也避免了锐利硬板,达到圆畅浑朴之感,画境于是消除了竹木雕、牙雕薄意的线条火气,而能体现出水墨画中自然柔畅的气韵,更富含了古玉、文房等的一种高雅的线条感受。



从作品上的归结,虽说林清卿的艺术是以“以石作画”、“用刀如笔”、“地平如镜”而有十分之特色,而如果以文化历史的观点看这几点艺术性、审美语言,其实丝丝缕缕都指向金石文化到书法绘画、刀笔工艺到中国思想,人生情怀到人文精神。

 

而今,文化须有的载体反而成为唯一的兴趣,原本必要的市场传播与推动机制反而变成收藏目的,相信是与文化能转化成资产的真正基础脱离了。

 

失传的圆刀薄意为什么美?以我看来最根本的还是在那看不见的文化之根、文人之心灵。而不是来自于一场理论建构或意识的独白:


 

至于寿山石技法中的印钮雕,前文已指出印钮与印石文化、印章文化绑在一起发展起来,钮雕一直是宋元以来的文化热点,最后在石头上发扬光大。

 

钮雕技法类似圆雕,也是立体可从四面观赏的,不同的是印钮底下一面不呈现出来,且钮雕限于方寸之间,要考虑印章整体的形状,例如太尖刺、太疏空都不宜,因此不能像圆雕那样彻底的自由构图,而以饱满为主。

 

印章上面的钮雕,在清代以前已有长久的基础与进化,但几乎都是以金铜牙角竹木为材质,寿山石钮雕出现之前,印钮在各类材质上已精品层出,唯有印石钮雕到了清代,水平突然达到一次巅峰。这缘由和圆雕的情况颇类似,也是因为金石文化带动了文房雅赏所形成的大批刀笔高手,因印石之风隆盛、玩石之众大批,因文人之高品味、宫廷造办的最高要求,于是在清初也产生了许多钮雕高手,例如杨璇除圆雕外也有印钮作品,下图故宫所藏玉璇款古兽椭圆章:


 

如果以现代人的感觉,这些清代钮雕精品往往更像其他文玩的风格与味道。

 

清‧周工亮《印人传》:“张鹤千日中,毗陵人,旧家子,学书不成,弃而执艺,从蒋列卿学雕刻鸟兽龟鱼之纽,比方汉人,多以牙与木为之,间出新意,赑屃蜿蜒之状,虫禺虫禺欲动。以予所见,海内工此技者,惟漳海杨玉璇玑,为白眉,予《闽小纪》中称为绝技,鹤千亦何让玉旋哉!”周工亮在这段记载张鹤千学作书家不成,后跟蒋列卿学雕钮,楷模汉印钮。可见当时钮工也是在寻求一种古味,以本文的观点仍是“创作者对于文化的掌握和文化语境的表现能力”,这给了现代人追问文化何用的一点范例。其次,当时名家多雕制牙章钮、木章钮,而周工亮乃称张鹤千之钮雕不下于杨璇,加上我们现在看到的传世品状况,可证清初寿山石印钮的大放异彩,基础在于各类雕刻名家的涉入与转移。反过来说,就明代玉印钮、木印钮、铜印钮与其它材质发展实比叶蜡石钮雕好、工艺也较当时的软石章的钮雕更精,因此清初寿山石钮雕的突然飞跃,是这些金石高手把文房雅赏、把古味带进寿山石来,并造成日后专门于创作寿山石钮雕的启蒙。

 

下图:明代玉印钮雕的水平,可管窥钮雕在各种材质的发展上,都优于叶蜡石的印钮:


                     

也因为清初精品寿山石钮雕来自四面八方、及各种金石器物制作能人,所以呈现出姿态万千,风格古奇、钮式活泼、题材丰富、造型独特,更使得寿山石钮雕充满了各类文物的雅韵与趣味。这个特点是后来寿山石成为印钮主流后反而不及之处。再加上清亡后战乱不断,各种因素使得古典文化的把握中断、传统气息丢失,尽管现代钮雕更趋于清初的精制与细腻,却万般难以把握住“味道”,苦于无法像清代印钮那般有味,这些都有清楚的历史条件与脉络。

 

文化的“味道”是来自于其底层各种不同历史的养分与成果,古味不是一种风格,在型态上、韵味上有着更活泼、更多端变化的形象:



现代钮工并不是没有味道,而是失去了多元、各种中国文物的丰富韵味。只好被迫往精细发展,却走入一种工业制品、精密制造的精致味,却更难以变化出风格,因为味道是一样的;往朴拙走则又流于俗陋味,都是文化灵魂的问题,手工精与拙结果会是相同的流俗味,这些道理,可以从本文所描述的印钮发展历程中看出因果。

 

玩雕工,是寿山石文化中极有研究乐趣、最为赏心悦目的寿山石一大内部体系,可发掘的文化内涵最丰富;在实体收藏上,可以品赏的各种风格、可以收集的当代作品也是非常有乐趣的。更重要的是寿山石的文化价值与历史延续,都如本文所指出的、依附在印石文化、金石鉴赏与雕刻艺术而发生。说句玩笑话,寿山石的集大成,真的是委屈了牙角金铜这些本来一直作为文化载体、并且技艺领先的文玩。一篇文章聊不完的,都待来日了。

 

 (待续)




[1]叶离,《中华一驿:国学之文化传承》,页246

[2]例如在屈大均的《广东新语》里记录了黄贞仲的印钮雕刻技艺,可管窥这些清代制钮师原本就精通金竹牙木雕:“东莞黄贞仲亨,性绝巧,所制金石竹木诸弄物,及雕刻印纽,为天人、山鬼、螭虎、白泽、飞狐,各依石玉之色,点黄缀白,一一天成。”

[3]参阅拙著《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亚博新篇:(深度精文)一文通读寿山石文化内涵与历史
印石文化丨石癫冯志杰作品合集,40张精选照片(珍藏版)
让人爱不释手的寿山石佳作
浅述寿山石雕的鼎盛时代
榕宝轩馆藏之郭懋介——卿心巨制
【深度剖析】寿山石投资与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