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胡雪岩故居与女人情缘
userphoto

2021.10.23

关注




初春三月,乍暖还寒。 踏着杭州元宝街的青石板,穿过幽深的小巷,走进胡雪岩故居走进古老而幽深的历史……

胡雪岩(1823—1885),名光墉,字雪岩,胡庆余堂的创始人。他出身贫寒,经商才能、处世韬略为世人所称道,被誉为一代巨贾。慈禧太后赐他黄袍马褂,升迁至“布政使衔”从二品官阶,被称为“红顶商人”。纵观清朝两百多年的历史,经商获仕、戴红顶子又穿黄马褂的,仅胡雪岩一人而已,他是晚清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在事业鼎盛时期,胡雪岩耗巨资在皇城附近营造了自家的庭园,被誉为“江南第一豪宅”。此后的一百多年,风雨变幻,人去楼空,豪宅与主人一样,从辉煌走向衰落。直到1999年初,杭州市政府投资5500万元重修了胡雪岩故居,于是这座庭园又有了一个新的传奇。



1 初春时,迎春花爬出了胡家大院   

初春时节,迎春花爬出了胡家故居,来参观探访的客人也多了起来。

胡雪岩全盛时期,服黄马褂,显赫一时。然而,胡雪岩这所豪宅的大门,却没有权贵巨富之家的那种宽阔和气派。门小厅大,从外围墙拐角的青石底座到每一个窗户上的铜直勾,从每一块砖雕到每一座房屋的木雕,从整个庭院的结构到屋后的假山,从每一个过廊到每一块房里的地砖,从每一个聚水的大缸到每一处拐角的题字,这个大院可以说是雕梁画柱、亭台楼阁、小中有大、精致豪华。

胡雪岩是个富商徽商,在骨子里生来就有着徽商基因,知道“藏而不露”,而大院里则可谓极尽奢华了。胡家大院采用了我国传统宅第的对称布局,中轴区为待客厅堂,由轿厅、正厅(百狮楼)、四面厅组成;右边是居室与庭院,由楠木厅、鸳鸯厅、清雅堂、和乐堂、颐夏院、融冬院组成,供姨太太居住;左边是芝园,其间有回廊相连,曲池相通。亭、台、楼、阁,高低错落,清雅和谐,更有碑廊、石栏、小桥、水亭,款款用心,步步是景。园中假山下则建有国内现存最大的人工溶洞,曲折迂回,巧夺天工。

“传家有道惟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这是胡家轿厅里的一副楹联,说出了胡雪岩当初为人与经商之道。史料记载,胡雪岩“家素贫,年弱冠,入钱肆习贾事,以诚谨闻”。胡雪岩从一个钱庄学徒到一个富甲天下的巨贾,其原因与他的“厚”与“真”不无关联。然而,巨大的成功和财富,又可能使人热昏了头脑而变质。胡雪岩在豪宅建成后仅仅20年的时间,便因为时政所牵加上经营失败,家资罄尽,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死于忧惧与潦倒。 

谁能想到,百年后的胡雪岩居然又活了,胡家大院辉煌如初,那迎春的花儿开的是那么艳丽和茂盛。

轿厅,清同治皇帝御书“勉善成荣”挂在正中,“奉杨仁风”“经商有道”“乐善好施”“承天恩赐”分挂两旁。轿厅柱上的楹联:“存一片好心,愿举世无灾无难;做百般好事,要大家利民利人”以及“传家有道惟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是胡雪岩的经商之道。

“芝园”是胡家的精华所在,以山水景象为主题,是诗情和画意于一体的园林。那回旋的明廊暗弄、亭台楼阁,高低错落,清雅和谐。更有碑廊、石栏、小桥、水亭,曲折迂回,巧夺天工,款款用心,步步是景,可谓“无景不奇”。

整个建筑布局紧凑,构思精巧,居室与园林交融,建筑材料可媲美皇帝故宫,可谓无材不珍。木雕、砖雕、石雕、灰塑彩绘,工艺高超,可谓无品不精。全部建筑用了整整三年时间,耗费300万两白银,成就了我国江南晚清一处私家豪宅,其精美简直就是一所民间工艺珍宝馆。





2百年后,那抹迷人的粉脂气   

胡家大院当年是为女人兴建的,即使百年后仍然还有那种迷人的粉脂气。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进入胡家大院,处处显得精致与精到,这种精致与精到在很大程度上与女人有关,当然也是与胡雪岩本人有关。过轿厅,是一座雕刻精美的砖雕门楼,正中有“修德延贤”牌坊,砖雕造型精致,颜色青灰,或凹、或平、或凸、似浮、如透,栩栩如生。穿过明廊暗弄便是融冬院了,向后有一处小花园,小天井缀着小桥、水榭,池东有颐夏院,对面是一个别致的小厨房,走过墙麓假山堆成的幽径,跨水池,过曲桥,穿亭越廊有鸳鸯厅相接。走过边门,是两层的清雅堂,上层为胡雪岩子女的住处,下层用来招待亲朋好友。清雅堂西首是胡家的家庙也就是佛堂,专供胡母使用。稍往前走是和乐堂,胡雪岩的姨太太居住在楼上,下层则是她们娱乐的场所。最后是胡家的正厅“百狮楼”,楼上是胡母、胡雪岩及元配夫人的卧室。廊上檐柱之间是“美人靠”,整个建筑显的富丽庄重,一种超然的美

“芝园”是胡家最有女人味道的地方。月洞门首有李士基题写的“芝园”匾额,整个园内由曲桥、池塘、假山、花草、亭台、楼榭、溶洞、幽径相映成趣,高低错落,左右回旋,或朴或雅、或晦或明,建筑与园林在这里浑然天成。园内的延碧堂,坐北朝南,建筑主体所用红木,价值不菲;荟景堂右依着冷香院。这些建筑下临假山,是当时国内最大的溶洞假山,有“悬碧”、“皱青”、“滴翠”、“频黛”四个洞,置身其中,别有一番情趣。

胡家大院内所有亭台楼榭的取名都很女人化。我无从考证,是文人墨客所提还是胡雪岩本人的真实意思。我妄自推测,凭胡雪岩的性格、脾气和爱好,应该是胡雪岩本人所提。



正厅的百狮楼。此处为胡雪岩老母及原配夫人专用。百狮楼当年二楼栏杆,用紫檀木雕刻了一百只狮子加以装饰,小狮子的眼睛用黄金镶嵌而成,所以得名百狮楼。

胡雪岩故居共有33间厅堂房室,建筑大量用紫檀、酸枝、楠木、银杏、南洋彬和中国榉等非常高档的木材,砖雕、木雕、石雕无品不精。


 

胡雪岩故居大量采用铜钩、铜线,修复中光黄铜就用了10几吨。

胡雪岩故居里分三类徽雕:一是房顶上别具一格的徽雕;二是房屋顶上的处处可见的木雕;三是天井路面全由鹅卵石铺就,象征“富贵吉祥”。


 



3 深墙内,天井里的胡家女人   

胡家大院是典型的徽派建筑,处处是高墙、深院、重门、窄窗。给人最初的感觉就是屋内比较阴暗,据说徽州男人大多出外经商,家中皆是妇孺及年幼之人,为了安全的缘故,徽派建筑是封闭、保守的,惟有天井是与天通、与地连的。

胡家大院套小院,每个院子都有一个恬静的天井。天井是老宅采光最主要的构造,由于这个原因,客厅被称作“明堂”,于是又有了“四水归明堂”之说,让上天飘荡而下的一切充满灵性的东西归于老宅

胡家推开沉重的木门是要花一些力气的,当“吱呀”声响起,似乎穿透了尘封上百年的历史,显得格外的清晰、刺耳。在各个院子里,最先看到的是从天井中洒下的阳光,一缕一缕的,让老宅有了生气,那上顶苍穹、下俯地面、悬之于空的天井,确实别有洞天。我从小在这样的老墙门长大,对这种场景有亲身体验,每次看到天井中直射下来的阳光,心中便有一种温暖柔和的感觉。

我想寻找当年胡家女人的那份喜怒哀乐。胡雪岩的姨太太们号称“十二金钗”,分住院内各楼。到了晚上,侍女端上盛有各姨太太牙牌的银盘,胡雪岩随手翻一个,侍女就按牌上名字叫这个姨太太侍寝,宛如皇上翻牌子一样。胡雪岩喜欢和众多的姨太太一起嬉戏玩乐。他让诸妾穿上写着“车”、“马”、“炮”字样的红蓝马甲,登到在高台上画好的棋盘上,红蓝对峙,胡雪岩和夫人在栏杆后用竹竿指挥她们“下活棋”。在这深墙内,胡雪岩和妻妾一起过着肉林酒池、欢歌盛宴的奢靡生活。

春风微拂,稍有寒意,这风中还飘散着淡淡的清香。欣赏之余,突然觉得这天井里盛满春水的铜水缸,如同相机的镜头,从这里俯看天井与天空,比在空旷的大地上观看还要美上十分。

清雅堂是胡雪岩子女的住所。清雅堂的门窗采用的是珍贵的花梨木,不腐不蛀,价值堪比黄金,如今有六扇门窗是当年保留下来的原物。



胡家的雨水收集系统,雨水流入铜缸积蓄起来,可做消防用水,也避免屋檐四处滴水。在水缸附近,有钱眼洞口的下水道,当缸满后溢出的水会流入钱眼洞口。水能聚财,也意味着水流到自家的金库里了。

胡家的灶台,是南方大户人家常有的叫七星灶,还有大铜壶和米桶,旁边的小房间是给当时值夜班的大厨休息的地方,就像现在的值班室,可以随叫随到。



4 德律风,牵动女人的神经 

胡雪岩喜欢女人,也会管理女人。

胡雪岩的十二房姨太太,得宠的独自居住在各自的小楼,其中元配夫人住在百狮楼;载福堂住着的是罗四夫人,帮助胡雪岩处理财务,实际地位比正房还高。余下的姨太太则住在被称为“集体宿舍”的和乐堂。民间传说,当年胡雪岩为了避免各房之间的矛盾,专门请人安了德律风(电话),与十二房姨太太居室相通,便与姨太太之间的联系。这个传说也被记载在《胡雪岩外传》中。然而在故居的修理之中,找到了所谓“德律风”的总控室,这种通话工具其实相当于当时轮船上采用的铜管传声筒。在修复时还找到了两扇木门的铜制门闩,原来只要晚上木门一闩,姨太太们就相对失去了自由,有事也只好通过传声筒叫下人。

“德律风”展示了胡宅日常生活深处的真相,有了这一洋东西,胡雪岩可以在自己的房间与其他房间通话。不过那时候还不是“电”话,但却同样能起到电话的功能。他与大小老婆相处的秘诀就在里。不过姨太太房间的“小喇叭”与胡雪岩房间的“小喇叭”不同的是,她们只有听,没有说的份儿。所以胡雪岩房间的那个称得上“麦克风”,而他的老婆们的房间的只能叫“小喇叭”了。胡雪岩要是想起哪个姨太太了,就在“麦克风”里喊一声,甚至连嗓子也不用动,摇一下下面的铜铃就可以了。 

百年后的今天,我突发奇想,当年的胡雪岩也真够狡计和潇洒的,这“德律风”不仅仅平衡了姨太太们的关系,更有意思的是栓住了姨太太们的心,牵动了姨太太们的情。每当夜幕降临时,胡大官人想消遣谁,在寝室里遥控即可,而那厢的姨太太们,苦苦的守着望着“德律风”,那又将是一番怎么样的心情,是期盼、是焦虑、或是怨恨.......

德律风胡雪岩为了方便与各位太太会面,从上海请了一批外国人给他安装了当时西方最先进的短程通话设备——铜管传声筒。类似电话的分机—得率风(telephone)可以召唤各位太太。



载福堂住着的是罗四夫人。载福堂的梁架、柱廊和门板窗户采用的全是上等的金丝楠木,可见罗四夫人在胡家的地位。罗四夫人非常精明能干,帮助胡雪岩处理财务,实际地位比正房妻子还高。

 

清朝末期就有了各种色彩斑斓的玻璃,而胡雪岩故居用了不少这样的“西洋”玩意。

 

胡雪岩故居1875年竣工,1885年,仅仅隔了10年,刚刚62岁、煊赫荣显一时的胡雪岩在穷困潦倒中郁郁而终。一百多年过去了,人们为什么还记得胡雪岩?是因为他创办的胡庆馀堂还在?是因为他修建的大宅子还在?还是因为他“红顶商人”传奇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思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遭遇史上最牛钉子户的胡雪岩故居
胡雪岩故居(一)
红顶商人胡雪岩和十三位太太的传奇豪宅――杭州胡雪岩故居
实拍杭州胡雪岩故居,揭秘其姨太太及子女们居住的地方
杭州胡雪岩故居导游词
实拍:极尽奢华的胡雪岩故居66P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