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原一千年:“畿外”的殖民据点?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西江清高教授等把王湾三期文化到二里头文化早期主要分布区的嵩山南北一带,称为中原王朝的畿内陆区,这一区域的陶器在发展谱系上具有连续性。二里头文化的其他地方类型在陶器谱系上则与当地龙山时代遗存不相接续,他们称之为次级地区(“二次的地域”)。这类外围地区含有二里头文化因素的中心聚落,或可看做是中原王朝在扩张其政治版图的同时营建的殖民据点(松丸道雄等2003,西江清高等2006)。宫本一夫教授将上述次级地区径直称为畿外地区,认为畿内和畿外地区分别具有在政治上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的意味(宫本一夫2005)。


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分布及出土陶礼器遗址(西江清高等2006

(□为出土陶礼器的遗址。  1二里头、23 杨庄、21东龙山、20东下冯)

 

位于二里头东南淮河流域的河南驻马店杨庄遗址,地处从中原腹地到长江中游的交通线上,应是畿外地区的中心聚落之一。该遗址从龙山文化到二里头文化时期的文化内涵变化显著,可知外来的二里头文化替代了当地的文化传统。虽然驻马店二里头时期的文化因素具有与二里头文化中心区相似的内涵,但也有不少当地因素。与以粟作农业为主的黄河流域同期遗址不同,杨庄的农业经济以水稻耕作为主。杨庄聚落围以环濠,也是畿内陆区聚落所罕见的。遗址中还出有大量石矛、石镞等兵器,也暗示着该聚落可能的殖民据点的性质(北大等1998)。在区域间的文化交流中,这一处于南北交通线上的设防聚落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陕西商州东龙山遗址,是迄今所知二里头文化分布区西端的一处中心聚落遗址。在相当于二里头文化早期时,这里还存在着与二里头文化完全不同的具有浓厚当地特色的陶器群,表明这里还不属于二里头文化的分布范围。但是到了二里头文化晚期,其陶器群已与畿内陆区的二里头文化极为相似(杨亚长2000,陕西院2010)。东龙山聚落很可能是在二里头文化的大扩张中在畿外地区营建的一处殖民据点。

东龙山遗址位于秦岭山脉的东部,包括铜矿在内的多种自然资源存在于这一带(刘莉等 2002)。同时,东龙山遗址位于长江水系汉水支流丹江的上游,在丹江下游与汉水交汇处附近又有属于二里头文化的淅川下王岗遗址。这两处遗址的文化面貌也较为接近,表明它们有相对密切的关系。连接丹江和汉水流域的这些地点,应是中原王朝西南方的交通线。从东龙山遗址稍微北上,就能抵达黄河水系的洛河上游,那里的水路可通达洛阳盆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龙山时代突围:从考古学角度看二里头广域王权文化的构建过程
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开馆:作为广域王权国家的“中国”,由此起步
二里头:中国的第一个王朝
史学界从不触碰的一个话题——“龙山文化”为什么消亡?
《读书》新刊 | 李旻:高地龙山社会及遗产
重返夏墟:社会记忆与经典的发生(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