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离骚》的艺术特色和艺术成就

 《离骚》是伟大诗人屈原的主要作品,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篇著名的不朽之作,他在艺术上也有极高的造诣和独特的风格。

楚辞出现以前,中国诗歌还基本处于群众性创作,一般来说,它的内容比较单纯,句式和篇幅也比较短,特别是由于集体创作,因而还缺少全面反映诗人性格的作品。《诗经》中也有许多优美动人的作品,不能说那些作品没有作者的个性闪耀,但是《离骚》是作者自叙生平的作品,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在他的作品中打下了异常鲜明的个性形象。屈原出现以后,中国文学史上才出现了伟大诗人的名字,出现了集中反映诗人全部思想感情和个性的诗篇。屈原的《离骚》塑造了一个纯洁高大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使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爱国激情,具有崇高理想和高洁人格的伟大诗人塑像。正是这样,诗人屈原本身,就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个伟大的艺术形象,不朽的爱国诗人的典型。对后世发生无限的感召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离骚》是一篇积极浪漫主义作品。它吸取和发展了我国古代人民口头创作——古代神话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浪漫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它不是按照现实的本来样子去描写现实,而是更多地表现出作者由于社会现实的刺激而迸发出来的激情,表现出作者对理想的强烈追求和反抗现实的叛逆精神,而屈原的伟大作品《离骚》正具有这样一些显著特征。《离骚》一诗按照它的篇章结构,可以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着重于诗人对自己经历的描写,但就是在这部分中,诗人在表现手法上也不是完全写实的,而是把自己生活上的经历和感情升华为一种善与恶,美与丑,光明与黑暗的不可调和的斗争,以新奇的比喻,夸饰的描写,表现善与美的崇高,恶与丑的卑鄙龌龊,表现了光明与黑暗势力势不两立,从而把一个时代的面貌呈现出来,启发人的认识,给人以正确的爱憎激励人的心灵。

在长诗《离骚》的后半部分,使人更完全采用幻想的形式,虚构的境界,写出了他的深刻内心世界。诗中用上天下地的描写,希望和失望的回旋反复,尽情地吐露了诗人的苦闷,表现了诗人周围环境的黑暗和冰冷,表现了卓绝的苦斗精神。在《离骚》这一部分,诗人特地从神话传说中汲取丰富的形象,通过自己奔放不羁的想象把它们组织在一起,构成了层出不穷的生动情节和美丽的画面。即用神话性的想象来表现一个苦闷的灵魂上天下地对正义的追求。在诗人的笔端,出现了许多神话人物。诗人当他向“重华”陈辞以后,由于得到重华肯定,他就“上下而求索”。“朝发轫於苍梧兮,夕吾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饮余马於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

在这一段中出现了许多神话中的人和物。如:羲和(日神)、望舒(月神)、丰隆(雷师)以致凤凰、飞龙都供他自由驱使;还出现一些神话中的地名:县圃(相传昆仑山有一个悬在空中的花园)、崦嵫、咸池、天津(天河的渡口)、不周(皆神话中地名),都是他想象中所到的地方,其想象之大胆、丰富,古今罕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诗人运用大量的古代神话传说而又并不受原来故事的拘束,也就是说,那些故事在《离骚》中并不当作什么“典故”来使用,那些神话中的神和神物,是作为活生生的形象参与着诗人神游天国的活动。这说明诗人通过一番自由想象把原有的神话撰成新的情节,并使它服从于一个新的抒情主题,成为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总的艺术构思的一部分。这种表现手法,无疑使幻想更加自由。如诗歌的最后一段,写他驾着鸾凤、凤鸟飞向天空,一路车马喧闹;当转道昆仑行经流沙,指向西海时,突然驻足在楚国的上空不忍离去,把全诗推向高潮,有力地表现出了诗人的爱国思想和情操。这样的艺术效果,如果不借助于神话并把神话素材加以重新改造和构思,是很难达到的。

文学上的浪漫主义有两种,一种是消极浪漫主义,一种是积极浪漫主义。前者利用幻想、虚构以致神秘主义来歪曲现实,粉饰现实,引导人与现实中不合理的事物妥协或者逃避现实。后者虽然同样带有幻想、夸大和奇特的色彩,但在根本内容上仍然是真实地反映了现实,引导人正确地认识现实,特别是唤起人们对于现实中的不合理事物的反抗心,而屈原的作品正是后者的范例,是我国文学积极浪漫主义传统的远祖,这是十分值得珍贵的。

《离骚》在诗歌形式和诗歌语言上也有很大的创造。《离骚》的形式是戏曲和借鉴南方触底的民间歌曲而成,但他又吸收了当时蓬勃发展着的新体散文的笔法,打破了《诗经》的四言形式,把诗句加长,结构扩大,既增加了内容容量,又增强了表现力。全诗把事实的叙述,幽独的抒怀和幻想描写以及某些故事性情节等交织在一起,波澜壮阔而又完美生动。《离骚》采用了大量的方言口语入诗,用的最普遍的“兮”字,(古读如呵),便是在当时民间诗歌,特别是楚地民歌中经常出现的口语,这一词语增强了诗中咏叹的抒情气氛,又及大地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性和音乐美。此外,《离骚》整篇,文采绚烂、比喻丰富;全诗每一部分都优美动人,合起来又是一个结构宏伟、和谐完美的艺术殿堂,对人们的艺术感染力是非常强烈的。

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评论屈原的《离骚》:“逸响伟辞,卓绝一世。......较之于《诗》,则其言甚长,其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凭心而言,不遵矩度。......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之上。”(《第四编屈原与宋玉》)高度肯定了《离骚》的思想艺术的卓越成就和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离骚》艺术上的造诣和独特的风格
“较《诗》甚长 甚幻 甚丽 甚明”之二——屈原《离骚》详解
炽热的情感 瑰丽的想象——论《离骚》的浪漫主义川 雪
《离骚》的艺术成就
忆秦娥·端午节
【梁庄诗话@屈原篇】文海诗轩传媒鉴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